登陆注册
685779

每日优鲜上市破发 如何影响叮咚买菜?

财经自媒体2021-06-29 22:18:490

{image=1}

来源:赵继成频道

叮咚买菜有点慌。

全文3750字,读完约需要3分钟。

每日优鲜(NASDAQ:MF)、叮咚买菜(NYSE:DDL)竞速IPO一事,最终以每日优鲜抢到“生鲜零售第一股”为结束。

从6月25日上市首个交易日的破发开盘,到后来几日的连续下跌,不少人发现,被机构超额认购的每日优鲜似乎并不被二级市场“买账”;同时他们还认为,其在二级市场中持续降低的情绪反馈,很有可能引起后续对叮咚买菜的投资热情。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毕竟,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同属生鲜零售这一赛道,且都是前置仓模式,更是不久前同时申请IPO。

6月29日,即将上市的叮咚买菜再次更新招股书,IPO筹资规模大幅度缩减了3/4。

行情不容乐观。不过,抢下“生鲜零售第一股”的每日优鲜,是否在硬实力上优于叮咚买菜?相对而言,两者的前景谁更“光明”一些?谁更被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所看好?

两家的招股书或许可以窥得一二。

01

逃不开的“流血”上市

每日优鲜创立于2014年的10月,2015年5月首创前置仓(DMW)模式,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公司将战略愿景更新为“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同时还宣布“(前置仓即时零售+智慧菜场)x零售云”的新战略。

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年,同样也是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这样的商业模式,加上“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口号,在愈发激烈的生鲜零售赛道中,叮咚买菜也占据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image=2}

尽管从创立时间来看,叮咚买菜晚了每日优鲜三年左右,但由于两者同属生鲜零售这一赛道,且都采用的是前置仓模式,加之两者在IPO进程上的竞速,因此市场颇爱拿两者进行比较。此前比规模,眼下比财务。

事实上,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前,生鲜零售行业的前景已在某种程度上不被各方看好。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每日优鲜去年5月、7月、12月连获三轮融资,叮咚买菜今年4月、5月获得两轮融资来看,“时运”当下,行业重获资本青睐。

生鲜零售行业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疫情“受益股”,资本裹挟下,上市成为一件必然的、且持续提速的事情。

营收方面,每日优鲜2018年、2019年、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35.5亿元、60.0亿元、61.3亿元,同比增长69.0%和2.2%;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录得15.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6.9亿元,下浮9.5%。

叮咚买菜2019年、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38.8亿元和113.4亿元,同比增长192.3%;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录得38.0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26.3亿元,上涨44.5%。

可以看出,2020年对于两大生鲜零售商而言,皆是拐点之年。在这一年,无论是营收绝对值,还是同比增速,“晚进场”的叮咚买菜已超越了每日优鲜。特别是2020全年+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总和上,叮咚买菜更是每日优鲜的2倍左右。

虽然两家企业的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二者高度统一的一点是,都没有实现盈利,也就是所谓的“流血”上市。这也是大多数互联网创业项目,始终无法绕开的问题之一。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间,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29.1亿元、16.5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6.1亿元。叮咚买菜2019年净亏损达到18.7亿元,2020年的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1.8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13.9亿元。

同为“流血”上市,但基于营收增长、发展势头等维度来看,不少投资者都认为叮咚买菜的基本面相对更好。正因如此,这些投资者预测,相对弱势的每日优鲜抢先上市后,走出的破发、下跌这般走势,对叮咚买菜的后市行情肯定不利。

“还有一个问题是,叮咚买菜可以有一定的估值溢价,但按照其招股书所对应6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这个数字已接近每日优鲜当前21亿美元总市值的三倍,似乎还是比较高。就算开盘不破发,后面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其实也不好说。”一位美股投资者表示。

02

被“嫌弃”的前置仓模式?

生鲜零售应用满足的是用户对生鲜物资使用的即时需求,因此,各类APP无外乎都在拼一个“送货快”上。基于此,国内生鲜电商赛道也分化出了以下三种类型,主要体现为——

其一是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

其二是以盒马鲜生、大润发、物美优鲜等为代表的店仓一体化模式;

其三是以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等主打社区团购的模式。

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就要获取充足的订单推动规模化经营来降本、增润,想要获取订单就要更加“取悦”用户。

选择前置仓模式的商家看重的就是与用户“更近”这一点,但无法否认的是,这相对于社区团购要“重”得多。

根据招股书信息,截至2021年一季度,每日优鲜在全国16个城市开设了631个前置仓即时零售业务,为消费者提供超4300款极速达商品、平均39分钟达的服务;累计交易用户超3100万。2020年,每日优鲜前置仓即时零售的平均客单价为94.6元,高于其他前置仓企业。

以上海为“主阵地”的叮咚买菜,目前已覆盖了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国内29个城市,拥有40个区域处理中心和超950个自营前置仓。

前置仓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简化了生鲜零售产业链的流程和减少了商品损耗,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种布局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用服务换溢价,通过速达来增加用户黏性,当然商品品质同样也是重要的考量维度。

前置仓模式对于快节奏、讲时效的高线城市可能更加贴和,但对于那些对时间要求并不那么严苛的低线城市而言,无法规模化就意味着盈利能力受限。

但规模化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就是前置仓模式实在是太“烧钱”了,除了要与相关物业反复沟通并交纳高额的租金成本之外,还要担负不菲的装修、基建(如理顺水电、建冷库等),以及人工和物流等各项费用。

这也是两家企业尚未整体盈利的一大重要原因。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前置仓“双雄”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的亏损局面,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尽管前置仓在疫情期间亏损一度收窄,但居民生活回归正常后亏损又有所扩大,前置仓距盈亏平衡仍存在距离。在连续亏损下,前置仓行业若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经营亏损,未来或需不断寻求融资。

上述券商机构还指出,与前置仓模式相比,社区团购模式更“轻”,管理难度、初始投资均低于前置仓,且社区团购履约费用控制更优,也更接近盈利。但社区团购与前置仓在主要客群、品类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可实现共存。生鲜的线上渗透率不高,生鲜的渠道变革会是一场持久战,建议持续关注生鲜线上零售赛道。

03

谁的未来更有看头?

复盘两大生鲜零售电商上市之前的融资历程,无论是轮次、还是规模、亦或是机构分量,都极为可观——

叮咚买菜共计获得10轮融资,投资方阵中不乏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CMC资本等等知名机构的身影。特别是在递交IPO之前(2021年5月),叮咚买菜又完成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3.3亿美元的D+轮融资,仅D轮公司就累计融资10.3亿美元。

{image=3}

每日优鲜同样也是资本的“宠儿”。截至2021年一季度,每日优鲜前后完成了11轮融资。比较知名的投资方包括腾讯、老虎基金、光信资本、元璟资本、高盛集团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了腾讯的支持,每日优鲜更有利于提升经营质量,以及聚焦有效用户。

从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有效用户(招股书释意为“支付款项超过销售产品相关成本的交易用户”)分别为508万、717万和868万,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0.7%;2021年第一季度有效用户有下滑迹象至790万;有效用户订单量为3250万单、5910万单、6510万单。

再来看一下叮咚买菜这边的用户数据表现。月均交易用户由2020年的460万增加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690万(交去年同期360万,上浮91.7%);总订单数也从2018年的1530万增加到2020年的1.99亿。

尽管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在营收、用户数、订单量等扩张方面的数据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当然也可以“流血”登陆资本市场,然而上市之后两家企业就要加速解决盈利问题,来努力获取投资者们的长期关注。

但前置仓最大的问题便是在于没有流量入口,因此找流量、经营流量成为摆在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面前的难题。从市场动作不难看出,两家企业其实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只不过方向有所不同。

叮咚买菜不再执着于“卖菜”这个单一业务,而是开始向“盒马”靠拢。

具体而言,一来推出“快手菜”业务,增加毛利较高的预制菜品,以及6亿美元重金加码鲜食工厂(类盒马产地仓)和试点线下鲜食门店;二来加大营销费用来增加订单量,以2021年第一季度为例,叮咚买菜的销售与营销费用超过3亿,是去年同期的6倍以上。

每日优鲜选择在了一条不同的路,即在C端用户停滞之时,转战B端以期撬开增量。

整体来说,一方面是通过获取菜市场的经营权,逐步改造传统菜市场升级为智能生鲜商场;另一方面是大力被寄予厚望的零售云,赋能长尾中小型商超,向其提供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客户管理、供应链及履约管理的数字化能力,并以此实现从垂直电商向平台化的发展路径。

眼下,阿里系、腾讯系、美团系、拼多多等巨头都在生鲜零售这一赛道中“混战”,不止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短期内赛道中一众“玩家”都很难快速实现盈利,上市的目的就是“补血”并去寻找更可持续的变现方式。

好在,对于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而言,上市始终是一个新的开始。至少,比起那些被市场所淘汰掉的诸多项目,上市让企业谋求“增收同增利”的概率,多少还是大了一些。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