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903

中宣部举行民航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

新浪财经综合2021-07-06 21:30:521

来源:中国民航报

7月6日,中宣部举行“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民航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飞行师刘传健,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国航股份客舱服务部乘务员管理一部高级经理杨静轩,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孔越,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吴娜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吴娜,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飞行流量室班组长、带班主任杜一泽5位党员代表出席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image=1}

“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民航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在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爆裂脱落的情况下临危不惧,保障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每位旅客送上真挚、热情的服务,为保障机场建设运营忘我工作,练就火眼金睛为旅客守住出行的安全防线,指挥每一架飞机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5位民航党员代表分别分享了自己作为机长、乘务长、机场管理者、安检员、空中管制员的岗位工作经历和体会,分享了“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的岗位故事,分享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民航事业发展成就。他们牢记党员宗旨,坚守“人民航空为人民”,坚守飞行安全底线和真情服务底线,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精神,为旅客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航空出行需求。

{image=2}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飞行师刘传健

“作为一名机长,把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次航班运行过程中,落实到每天八小时工作的每一分钟,是我工作的常态。每次飞行时,当发动机的声音响起、飞机滑行起飞时,我总是默默地告诉自己,把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刘传健说。

{image=3}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国航股份客舱服务部乘务员管理一部高级经理杨静轩

“我们一直致力于将服务从回应旅客的期望提升到为旅客创造惊喜,也特别希望通过每名乘务员的努力,用真挚的微笑去点亮每一个航班的客舱,用精湛的技能去守护好每一次完美的飞翔。”“‘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来’,这就是我们‘金凤乘务组’永远不变的底色。”杨静轩说。

{image=4}

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孔越

“作为一名有33年党龄的民航人,我一直在民航工作,亲眼目睹我国民航事业发展,从一个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现在正在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迈进。”“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但要建设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更要运行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航空出行而不懈努力。”孔越说。

{image=5}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吴娜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吴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国民航也正持续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民航青年人,我们在倍感自豪的同时,也深感奋发正当时。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节点上,我更希望能够和大家一同致力于现场安全检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我们的安检更有尺度、温度和速度。”吴娜说。

{image=6}

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飞行流量室班组长、带班主任杜一泽

“管制工作有着全天候、大流量、常态化的特点。未来随着中国民航持续发展,空管人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将矢志不渝地继续投身于我热爱的空管事业,为民航事业添砖加瓦。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也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为百姓的美好航空出行作出应有的贡献。”杜一泽说。

{image=7}

“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民航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5位党员代表表示,中国民航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未来将继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将这一精神动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而不懈努力。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对生命、对规章、对职责的敬畏之心,开拓进取,奋力推进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多的民航力量。(中国民航报 记者肖敏)

“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

中外记者见面会

图 文 实 录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库尔班大叔决心要骑着毛驴到北京看望毛主席,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六十年后的今天,库尔班大叔的家乡也就是新疆的于田县已经建成了机场,即将和北京实现通航,当天就能够实现往返。中国民航246个运输机场已经编织成了一个非常庞大和细致的航空运输网络,覆盖全国88%以上的人口,每年有数亿人能够通过航空出行来享受便捷的服务。这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36个简易机场,每年的旅客运输量1万人左右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凝聚着几代民航人的智慧和汗水。

今天的记者见面会我们邀请到五位来自民航战线的基层优秀党员代表,请他们围绕“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我还是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他们,他们是: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飞行师刘传健先生,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国航股份客舱服务部乘务员管理一部高级经理杨静轩女士,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孔越先生,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吴娜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吴娜女士,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飞行流量室班组长、带班主任杜一泽先生。下面先请五位代表逐一做一个自我介绍,首先有请刘传健先生。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飞行师刘传健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航空的飞行员刘传健。我是1991年开始学习飞行,到现在30年的时间,93年入党,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我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名学员,到一名副驾驶,到一名机长,到一名飞行教员。现在安全飞行15000小时,飞行机型主要是空中客车A320、A330、A350,大家可能对我比较熟悉,是在2018年5月14日发生了一个备降事件,是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在巡航过程中,由于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爆裂脱落,我和机组、乘务组一起安全地把旅客和乘务组送回了地面,保证了大家的安全,所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是由于我们所在的航空公司处于西南,在成都,那里有很多高高原机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获得了这些高高原机场飞行的资质。我记得印象比较深的是在稻城机场的开航,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稻城机场,稻城机场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高度是4411米,它的高度非常接近我们飞机的设计极限,是15000英尺,这样的高度,对我们飞行来说是特别不容易的事,我和我的同事在这个机场的开航过程中进行了试飞,为这个机场的试航做了很多工作,所以现在我也记忆犹新。

作为一名机长,平时的工作就是把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次航班运行过程中,落实到每天8小时工作的每一分钟,这是我工作的常态。但作为机长,我更有一份责任,就是每次飞行的时候,发动机的声音响起,飞机滑行起飞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地告诉我身边的旅客,告诉他们,把他们安全送达目的地是我的责任。谢谢大家。

{image=10}

邢慧娜:

好的,刘传健机长在危机时刻正确处置、沉着冷静,机上的119名乘客和机务人员全部都安全地抵达机场,英雄机长的事迹我们都非常清楚,他刚才还讲了很多工作常态,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精彩,期待一会儿他的更多分享。下面有请杨静轩女士。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国航股份客舱服务部乘务员管理一部高级经理杨静轩

大家好,我叫杨静轩,是来自中航集团国航客舱服务部的一名乘务员,我已经从事乘务工作24年,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是由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金凤乘务组的一员。我从小就有一个蓝天的梦想,20岁那年也如愿加入了国航。但是当我走进客舱,才真正认识到空中乘务员这样一个职业并不仅仅意味着优雅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我们承担着守护旅客安全的使命和责任。所以每次航班飞行,我们都会严格落实航前准备程序,都会把每一件机载应急设备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同时也要认真地复习每一类安全处突的应急处置方案。在航班当中,我们会给每一位旅客提供热情真挚的服务,一旦遇有特情,我们也都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因为我们都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好客舱的秩序,保证好旅客的安全。

2001年,我非常荣幸地加入到了国航空中服务的标杆团队“金凤乘务组”,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传承着“金凤”的精神,目前已经有19届千余名乘务员在这样的集体当中历练提升,再把“金凤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乘务组和乘务员。正是在这样光荣的集体当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无论是飞往炮火纷飞的南联盟救援,还是承担奥运圣火号包机护送奥运圣火,又或是前往汶川地震灾区救援,飞赴利比亚撤侨,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都有金凤组党员干部带头执飞的身影。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和我的组员也是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今天我也拿来了众多“请战书”中的一份,在“请战书”中,我们金凤组员郑重地按下鲜红的手印,郑重地向组织申请飞往任何艰险地区,也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很好地保障了空中生命通道的畅通,也守护好了祖国抗疫空中防线。正是在这样光荣的集体当中,我们也很好地完成了驰援武汉、救援滞留境外同胞回国、运送医护人员以及防疫物资等重大保障任务。

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来,我想这就是金凤人永远不变的底色。

{image=12}

邢慧娜:

“金凤乘务组”是中国民航的标杆,也是中国民航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谢谢静轩。下面有请孔越先生作介绍。

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孔越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叫孔越,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我1988年参加工作,并在同年入党,党龄和我的工龄是一样的。毕业后,我就被分配到了首都机场工作。在这30多年来,见证了中国民航的蓬勃发展。从首都机场这个民航的缩影看,八十年代我们有了T1航站楼,99年我们有了T2航站楼,2008年我们有了T3航站楼,到了2019年,我们建成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了“一市两场”。作为一个亲历者,2013年我又被组织选派到了北京新机场建设的工程当中,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四年半的时间里,用中国速度在北京大兴这片热土上建成了拥有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综合体,建成了有四条跑道组成的飞行区,很多外媒记者感叹中国这样的建设速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成,也成为了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习近平总书记在巡览完大兴机场以后,对全体劳动者说了这样一段话,“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作为一名民航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但要建设好大兴机场,更要运行好大兴机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为了人民美好航空出行而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image=14}

邢慧娜:

大兴机场的凤凰展翅离不开无数的建设者、运营者和管理者的心血,谢谢孔总。下面有请吴娜女士作介绍。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吴娜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吴娜

大家好,我叫吴娜,是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一名安检员,2013年入党。其实说起安检,我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每天我们在岗位上数千次起身弯腰,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并通过数以万计的图像积累,练就了火眼金睛,来牢牢地守住我们的空防安全。

其实在我工作的15年里,有很多令我记忆难忘的时刻,比如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当然,我觉得更多的高光时刻还是来自于我自己平凡的岗位,每当看到自己保障的航班能够顺利起降,听到旅客对我们安检由衷的肯定时,我都会倍感满足和自豪。

6月29日,我们上海机场迎来建场100周年,我非常有幸能够见证这样一个“百年门户世界枢纽”的建设发展。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上,我也希望能够和身边的伙伴们一起积极践行我们“安全至上、服务至臻”的企业精神,不断地探索“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新形式,不断助推平安机场建设。谢谢大家。

{image=16}

邢慧娜:

好的,安检的“火眼金睛”是航空出行安全最好的保障,谢谢吴娜。下面有请杜一泽先生作介绍。

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飞行流量室班组长、带班主任杜一泽

谢谢主持人,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杜一泽,是来自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的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员,也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青年党员。空中交通管制员经常被大家形象地比喻为“空中交警”,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指挥每一架飞机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

这是一张实时的空中交通态势图,每一个三角就代表一个航班,现在每天有超过13000架次的飞机在空中飞行,最高峰时达到了17000架次。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机场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航班起降,因为航班运行有着24小时的运行特点,此时空中就有2000余架飞机同时运行,因此我们管制工作有着全天候、大流量、常态化的特点。未来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不断扩大,我们作为一名空管人,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将矢志不渝地继续投身于我热爱的空管事业,为它添砖加瓦,而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也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为百姓的美好航空出行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

{image=18}

邢慧娜:

空管是民航安全顺畅出行的幕后英雄,谢谢一泽。下面进入答问环节,各位媒体朋友可以提问,提问前还是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香港中评社记者:各位从事民航领域工作已有多年,对于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深刻的感受和感悟呢?另外,在加快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重要节点上,各位对于各自之后的工作又有哪些期待和规划?谢谢。

{image=20}

孔 越:

我先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有33年党龄的民航人,我一直在民航工作,亲眼目睹了我们国家民航事业的发展。可以说,从一个开始的跟跑者到并跑者,到最后领跑者,现在我们正在逐步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刚加入首都机场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小的1号航站楼,7万平方米,而且还没有高速路,要走辅路,非常不方便。到了1999年,我们有了2号航站楼,2008年我们有了3号航站楼,后来又建成了大兴机场。中国民航这几十年的变迁,从机场的角度来讲,大概十年就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北京现在已经步入了“一市两场”的发展阶段。上个月随着成都天府机场投运以后,成都也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一市两场”的城市。从机场这个缩影来讲,中国民航的发展速度还是蛮快的,现在中国民航运输机场有246个。

第二点体会,我们看旅客吞吐量的发展,从首都机场来说,只有1号航站楼的时候,到1993年才达到了1000万人次,从1000万人次到2000万人次,用了七年时间,200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了2000万人次。从2000万人次到3000万人次,用了四年的时间,200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了3000万人次。从3000万人次到4000万人次,我们只用了一年,2005年就达到了4000万人次。直至2018年,首都机场吞吐量达到了1亿人次,在世界排名第二。从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的发展速度来讲,是日新月异的。我们中国民航最高年份每年旅客吞吐量是6.6亿人次,这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个体会,中国民航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服务越来越好。八十年代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能坐飞机的,坐飞机还要凭介绍信呢。后来慢慢的,我们市场开放了、运力增加了,有了纸质票,后来又从纸质票发展到电子客票,后来再到可以线上值机、选座等,服务越来越好了。现在航线网络更发达、便捷性更好,从北京飞往上海、飞往广州、飞往深圳的航班都呈现了公交化的趋势,基本上每半小时一趟,有的20分钟就一趟,发展进步我们大家是看得到的。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民航人也在与时俱进。我们提出了要建设具有四个特质的机场:第一,是平安机场;第二,是绿色机场;第三,是智慧机场;第四,是人文机场。我们叫做“四型机场”,这是未来民航机场建设的行业标准。

纵观现在和未来,我们感觉,当今的机场已经不是一两条跑道加航站楼、供人们上下飞机的场所了,它是一个集航站楼、火车站、地铁、酒店、会展、博物馆、图书馆、娱乐设施、商业氛围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当今的机场也不只是由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冷冰冰的一个“城堡”,而应该是提供有温度的、有人情味的、智慧的、环保的、人文的一个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当今的机场,也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交通基础设施,它还应该是带动一方经济,能够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建设中的大兴机场时,指出北京新机场建设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谢谢大家。

{image=21}

杨静轩:

刚才孔先生带着大家从机场和航站楼的视角回顾了我们民航的高速发展,我现在邀请大家进入客舱乘务员的视角观察。作为一名有着24年工龄的乘务员,其实我真的是切身地体会到了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从我所执飞的机型来看,我执飞过波音和空客十几种机型,但是最让我自豪和骄傲的是,能够有机会执行国航引进的第一架国产ARJ21-700的新型飞机验证飞行和应急演练工作。ARJ21机型是我国按照国际标准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在客舱里面,从它的软硬件设施都能够感受到舒适性、安全性,还有人性化,都是可以和现在的干线客机所比肩。

随着机型机队的不断扩展,民航执行的航线网络也在不断扩大,就以国航为例,通过和星空联盟等成员航空公司的合作,国航现在将客货运服务扩展到了195个国家的1300多个目的地。旅客在航班中也同样能够感受到,我们客舱内软硬件设施都在随着“智慧民航”的脚步不断地发展。我们以前都说,购票都要到指定的售票处,现在其实我们每一位旅客拿着手机就可以很便捷地去订座、选座、值机,完成全流程的服务。进入到客舱里面,在万米高空,很多机型也能够满足大家通过空地互联的系统,保证和地面无障碍的沟通和通信。

从乘务员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一直在致力于将服务从回应旅客的期望提升到为旅客创造惊喜,也特别希望通过我们每一名民航乘务员的努力,用我们真挚的微笑去点亮每一个航班的客舱,用精湛的技能去守护好每一次完美的飞翔。谢谢。

{image=22}

吴 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国民航也正持续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就拿我们上海机场来说,我们从百年前的一条土质跑道,到现在“一市两场”,四座航站楼,一个卫星厅,六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应该说,这正是我们民航强国建设的缩影之一。所以,作为一名民航青年人,我们在倍感自豪的同时,也深感奋发正当时。所以,在现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节点上,我更希望能够和我团队的成员们一同致力于我们现场安全检查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使我们的安检更有尺度,并将旅客服务当中的一些痛点转化为我们工作出发点,真情服务,使我们的安全检查工作变得更有温度。结合当前我们“智慧机场”建设、“智慧安检”的推行,借助于那些自助设备还有人脸识别系统等新技术新手段,使我们的安检更快速,更有速度。前面大家介绍了这么多软件和硬件上的变化,我觉得始终不变的就是我们中国民航人愿意为旅客美好出行保障的初心,这个是不变的,我们对生命、对规章、对职责的敬畏之心也是始终不变的。谢谢大家。

{image=23}

刘传健:

刚才我们几位同事都从不同的角度,讲解了我们中国民航的发展,我也从我的角度来讲讲。其实我们中国民航成立七十年以来,经历了非常艰辛的过程,飞机从少到多,人员从少到多,行业从弱到强,从没有制度规范到现在建立,整个过程是非常艰辛、非常困难的。在前三十年,应该说发展非常缓慢。但是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航走向了大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举一个例子,现在一天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周转量相当于1978年一年的货运周转量,这个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现在我们的飞机也达到了6000多架,接近7000架的量,然后我们整个飞行员的人员数量,拿到民航执照的是7万多人。所以,从数量、质量上,应该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另外,我们这些年的发展,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们中国民航发展从规章制度的完善,还有人员资质能力的培养也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是这样。安全管理方面,我们中国民航从一开始没有,到借鉴外国的,从刚开始一步一步起步,从安全管理的摸索开始,然后到经验积累,到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系统化的安全手段来进行安全系统的管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才有了我们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基础。所以说,我们中国民航到2021年6月份为止,已经实现了10年+10个月的安全记录。还有,我们的飞行小时已经达到9000多万安全小时,我们的空防安全达到了18年的安全记录。这些飞行安全记录是非常良好的,所以大家如果要选择飞机出行,一定要选择中国的飞机,我们为大家的出行提供更安全的服务。这些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是我们每个民航人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

不仅如此,我们中国民航还在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生活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刚才讲的南联盟事件,还有利比亚撤侨、汶川大地震、非典,以及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中国民航都是随叫随到,有困难就履行职责、履行义务,在这方面是做了非常大的贡献。我觉得,中国民航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了。

所以,中国民航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民航人的辛勤劳动,我想,我们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还有一个通航产业和运输航空“两翼齐飞”的过程,未来会越走越好。大家都知道了,ARJ21是我国国产支线客机,还有C919,大家对此已经非常熟悉了,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大家很快会坐上我们的国产飞机,体会到我们国家航空业慢慢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我相信,只要走出来了,我们的路就会不远了。谢谢大家。

{image=24}

杜一泽:

因为我是2010年参加工作的,当时全国一天的航班量只有约8000架次。近十年,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每年基本都是以10%的速度在增长,最高峰时达到了17000架次,保障量较十年前翻了一番。我从事的流量管理工作,十年前也是才刚刚起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从人员的能力、数量,包括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也是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像我们之前成立了中日韩交流组,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组等等,都彰显了我们的空管力量,也体现了我们民航近十年的高速发展。谢谢。

{image=25}

邢慧娜:

五位代表的回答,民航人的自豪和骄傲溢于言表。下一个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吴娜女士,您29岁就成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为一名年轻人,您是怎么看待这份光荣与责任的?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工作当中您又是怎么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的?谢谢。

{image=27}

吴 娜:

感谢您的提问。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能够参加我们党的十九大,我确实感到非常荣幸,当然,我也深知这份荣誉背后离不开各级组织对于我们青年人的关心和关爱,更离不开我所在的团队大家共同的努力。所以,这份光荣带给我的喜悦背后,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所以,平时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我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履职尽责,并将这种信仰的力量,传递给身边人,带动身边人。

我也积极地利用我们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带领身边的党员和青年们,一起致力于现场岗位标准化建设,并拍摄了由我作为示范的岗位标准化操作视频。能够制作这样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培训素材,让现场员工更好地掌握检查要点。

结合当前,我们有很多新技术应用,在现场进行推广。我们工作室还积极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能够使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在现场运行过程中更顺畅,成功实现成果转化。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和落实我们这些举措,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2017年,在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9号通道成立了一条由我名字命名的“吴娜通道”,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这样一条品牌通道,使更多的旅客感受到我们服务的真挚和热情,也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更多的旅客感受到我们安检的新形象,也为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现在我成为了团队的支部书记,身边的这些年轻人基本上都和我一样,是同龄人,所以我也非常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每当我发现他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上面有一些思想波动、停滞不前的时候,我会积极地引导他们学习党史,从党史当中汲取力量,将这种精神动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相信这也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动力所在。

封面新闻记者:这个问题提给刘传健机长。您驾驶3U8633航班成功降落的故事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您认为完成这次奇迹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件事情之后,面对这种纷至沓来的荣誉和称号,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您是如何面对的?谢谢。

{image=29}

刘传健:

谢谢你的提问,其实8633这件事情是家喻户晓了,能够成功备降,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包括了我们机组、乘务组,还有空管、机场等等,还有四川航空地面保障人员,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当然作为机长,应该是安全的最后把关人。所以,我能够成功处置这件事情,首先要感谢大家。第二,我能够成功处置,离不开平时严苛的训练和我们民航管理体系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培养,让我在这个体系里逐渐成长,让我逐渐具备应对这种特情的处置能力,这是在培训过程中完成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训练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是我们整个民航系统培训体系的完善,是对我们飞行员各个岗位职责,还有对其他各个岗位职责更高的要求。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飞行员穿着制服,提着飞行箱,每天在飞机巡航以后,就是喝着咖啡、喝着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了。其实作为飞行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飞行员飞行一辈子,学习一辈子,被考核一辈子”,我们每年都在接受各种考核和培训,比如每年副驾驶的升级、机长的升级,教员的考试等等,每年都在进行。我们正常的培训每一年度要进行两次,这些培训都是对一些特殊情况、非正常情况的学习和锻炼,提高了我们平时的能力。同时,我们正常的飞行过程中,也不像大家想的,如果大家的办公室是坐在格子间或者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那我们飞行员的办公室就是在驾驶舱,如果说你们的办公室是个静态的办公室,我们的办公室就是一个动态的办公室,我们飞行员坐在里面要对飞机周围任何的变化有所察觉,飞机任何一个变化都会在仪表里面显示出来。所以,我们飞行员坐在驾驶舱里并不是时时刻刻喝着咖啡、喝着茶这么简单,发动机任何的变化、飞行过程中的任何参数变化,我们都会明察秋毫,作出应对。更不用说在特殊的情况下,这些工作的负荷是更大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说到8633事件能够成功处置,能够安全落地,实际上是和平时的积累、平时的训练分不开的。

说到变化,其实飞行是幸福的,对我来说,我热爱飞行,所以我觉得,我不管有没有8633这件事,我对飞行的初心没有变,我喜欢飞行,我希望我的飞行年限更长一些,飞得更久一些,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提供服务。其实也有“变”,通过8633这个事件,我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更多了,工作的平台更大了。为什么呢?我记得在2019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空客安全年会。在这之前,中国虽然在使用空客飞机,但是大家在飞机的使用感受和最后的结果上,对飞机的理解方面,和他们交流的确实比较少。那次我和他们进行了8633这个事件的交流,他们对中国人怎么培训飞行员,怎么理解空客飞机,用户对空客飞机的理解和反馈等方面,我们有了很好的交流。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还是希望把我们中国民航介绍给所有的中国人,让他们坐飞机理解我们,跟我们多一些交流和互动。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大家坐一次航班,可能早上八点钟的航班,就抱怨,我为什么七点钟就要去机场。其实你坐八点钟的航班,我们五点钟的时候,就有很大一群人在为这个航班的安全做各种保障,包括机务、气象、客舱,包括安检等等,一系列人员都在为大家做好服务。在四十分钟以后,所有的数据就要拿到我们手上,做安全的起飞准备,只有得到这些数据,我们飞机才可以安全起飞。所以,和大家一起交流,让大家了解我们,其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得久一点,和大家多一些交流,让你们了解我们,让我们互相多一些沟通。谢谢大家。

红星新闻记者:疫情期间,民航人面临了哪些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是如何进行应对的?特别是针对航空器这样的密闭空间,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和应急处置的方案?谢谢。

{image=31}

杨静轩:

相信说起这个话题,可能各位代表都会有相应想表达的内容,我先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疫情对于民航乘务员这个工作确实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因为我们要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基础之上,落实所有的疫情防控要求,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服务的动作和程序。因为在航班当中,乘务员现在也是全程都要佩戴口罩,戴着医用的防护手套,部分航线还需要穿着防护服来执行航班任务。同时我们还要熟悉对于航空器的清洁消杀的程序,在航班上出现疑似病例的应急处置流程。民航局也是根据我们航空公司,还有机场一线员工的工作特点,梳理汇总了疫情防控的技术指南,目前也已经更新到了第七版,给我们一线员工给予了非常好的指导和支持。

对乘务员来说,为了落实防控要求,很多航班在执行之后,都要进行集中隔离。这种隔离至少要14天。我们也统计了一下,以国航乘务员为例,从战疫开始到目前,最多的隔离次数已经达到了15次,累计隔离日期已经达到210天,也就是将近7个月的时长。其实每次隔离过程当中,乘务员都是不能跟家人见面,心里也怀着对家人的亏欠和歉疚。但是面对防疫的要求和工作,他们都能够舍小家、为大家,坚定地去履行自己的使命,扛起责任。

在整个航班运行过程当中,国航也都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尤其是进一步加强了对于一些重点管控环节,比如像航空器的通风消毒,还有旅客登机前的手部消毒,以及体温检测等环节的把控。也在严格落实航空器的预防性消毒、终末消毒、随时消毒等工作机制。在这里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的常识。在飞机上,我们在万米高空飞行的时候,飞机可以从高空吸入大量的清洁空气,完成整个机舱全部空气的置换只需要3分钟左右的时间。而且在机舱里面,所有的空气都是保持由上而下的流动状态,每一架飞机也都安装了高效的微粒空气过滤器,这样也保证每一架航班客舱都拥有高质量的清洁空气。所以也请大家放心地选择航空交通工具出行。

乘务员会在航班当中履行好自己的责任,通过体温检测等方式,密切关注每一位旅客健康情况,一旦出现有发热等疑似症状,乘务员会将旅客及时转移到机上预设的应急隔离区当中,指定专门的乘务员为他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会收集好这位旅客所接触使用过的所有物品,做好整个机舱的消毒。

对于民航乘务员来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一直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的风口浪尖,不惧病毒,勇往直前,把航线作为火线,客舱作为方舱,机场作为战场,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守好祖国防疫的“空中长城”。谢谢。

{image=32}

孔 越:

我接着杨乘务长讲的,机舱就是方舱,机场就是战场,的确是这样,中国民航的防疫工作是立体的,有地面的防疫,有空中的防疫。作为机场来讲,我们主要的战场就在地面,地面的主要战场在航站楼。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如果有疑似病例,不能从大兴机场放出去,要把他安安全全送到该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一个最根本的目标。

还有旅客防控和员工防控,怎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感染。所以,我们在防疫过程当中,注重的是把航站楼各个出入口把好,要有体温的测温设施,还有扫码的各种检查,因为当时疫情暴发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不好买,所以我们要动员各种力量去采购,迅速地把它给装上。员工防控方面,我们的重点是安检员,因为他跟旅客密切接触,要求我们安检员要穿上防护服,一天几个小时下来,也是大汗淋漓。航站楼里一天要做好多遍消杀。还有新风,那么大一个空间,要全部打开新风,等于全部打开窗户,还要让航站楼里面的温度舒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一个目标是旅客和货物零感染,到现在为止,没有因为大兴机场的问题让旅客受到感染。第二个目标是员工无感染,现在大兴机场的员工无一受到感染。第三个目标是重大防疫物资运输没有差错,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谢谢大家。

{image=33}

邢慧娜:

民航战线始终在抗疫的第一线,大家都有很多的故事想要分享。因为时间的关系,其他三位代表如果也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稍微简短一点。

{image=34}

吴 娜:

我也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上海机场在防疫期间做的一些措施。我们始终坚持“人物同防”的全闭环管理,同时我们也非常关注旅客在动线上的防护。所以,我们在候机楼一些公共区域内进行高频次的预防性消毒,同时也在安检的等候区内增设了一米线,提倡引导旅客相互之间自觉保持一米的距离,能够降低人员的密度。同时我们考虑到,旅客在过安检的时候,验证时需要摘下口罩进行人脸识别,为了降低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在人工验证柜台上加装了透明的防护板,通过这样的物理隔断来更好地给旅客提供保障,也使旅客和我们的安检员更为放心。谢谢。

{image=35}

杜一泽:

在整个抗疫过程中,空管系统承担应急救援航班的保障工作。记得在去年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特别是湖北空管的管制员们都被集中隔离到工作区里,一隔离就是76天,他们克服了与家人分别、医疗物资紧张的情况,一共保障了2576架次应急救援的航班。后来疫情反弹期间,北京、乌鲁木齐两个地区也都是采用这种管制员集中隔离的模式,确保了整个空中生命线的畅通,保障了民航运输的安全正常。谢谢。

{image=36}

刘传健:

他们刚刚都讲到了对外防控,其实我们作为飞行员,整个民航对疫情的防控链条是非常长的,我们飞行员一边要保证飞行安全,一边还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我记得,我们不管是在格子间还是到停机坪,从地面到空中,从驾驶舱到客舱,从空管人员到机场保障人员等每个环节、每一个点都不能放松,不能麻痹大意,每一个地方都不能疏忽,只要有一个点断裂,就有可能造成我们的防疫失败,特别是对机组来说,更是如此。举一个例子,我们机组曾经在运送疫苗的过程中,飞埃塞俄比亚,我们有四套飞行机组、两套乘务组,连续飞行48个小时,在这48小时里都是全部穿防护服、穿尿不湿,在整个过程中把疫苗送到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的领导人还来接见我们,但是实际上就是远远的,都见不到面,机组回来还会被隔离28天。我记得在去年疫情刚刚发生的时候,2月底的时候,我飞了一班运输医护人员从成都到武汉,这个航线我非常熟悉,平时去的时候,都是车水马龙,人很多,很繁忙的一个机场,可是那天去了以后,保障人员非常少,整个机场好像停滞了一样,所有机场的人员、飞机都是停滞状态。后来我回家的时候,还发了一条微博是这么写的:我虽然看不到他们的面庞,但是我透过他们的服装、透过他们的口罩,看见了他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不仅要保障飞行安全,还要注意防护自身的安全,这方面其实是非常辛苦的。谢谢大家。

{image=37}

邢慧娜: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海报新闻记者:这个问题是问给孔越先生。现在北京大兴机场是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很多旅客专门到大兴机场乘机,感受其中的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您认为大兴机场不同于其他机场的特别之处在哪里?最吸引大家的地方又是什么?谢谢。

{image=39}

孔 越:

谢谢您的提问。大兴机场在2019年9月25日正式启用以后,确实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投运以后的一周,“十一”小长假,我们原本没那么多客人,因为一开始航班不多。后来“十一”小长假其中某一天游客量就达到了十万人,所以我们感觉到,大兴机场还是受到大家的热爱。

回想一下,大兴机场有这么几个方面可能让大家都愿意去看一看。一个是大兴机场的建筑风格,去过的人基本都说四个字,震撼漂亮。我相信大家可能都去过,它的造型是凤凰展翅的形象,行云流水,它的形状非常赏心悦目,走到里面,感觉非常通透。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只有八根柱子支撑,而且这八根柱子造得非常漂亮,我们叫C型柱,它把整个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给托起来了。所以进去以后,大家感觉到心旷神怡,这个建筑确实宏伟。

第二个特点,大兴机场的地面交通发达,也便捷。大兴机场离天安门46公里。其实我们有两条轨道,从南三环草桥乘坐地铁到大兴机场,时速可达每小时160公里,19分钟就到了,很舒适,而且直接就到大兴机场航站楼下面,坐直梯就上来了。还有从西客站开往雄安的京雄城际,中间停大兴机场,25分钟也能到了。另外,大兴机场地面高速网络发达,无论是去河北还是去北京,都很方便,它是承载着京津冀发展的动力源,道路体系很发达。

第三,大兴机场建设初期就本着以人为本理念,从关爱人性出发去设计的,并且还有科技含量、智慧交通等内容在里面。比如去大兴机场你要托运行李,到了值机柜台,以前的托运柜台有15厘米到20厘米高,往上提行李称重再推进去。到大兴机场看,它跟地面是平的,免去了人弯腰拎行李,方便了女士、老人。新加坡机场的同行到这儿来参观的时候,对于这个细节特别认同。还有行李进入传送带以后,行李条有芯片,和我们扫描枪互相对应,如果你下载了大兴机场APP,可以全过程监控你的行李,智能化程度很高。同时,还有刷脸过安检,一证通关。

再有,大兴机场对人文的关怀,我们针对特殊旅客现在有爱心手环,如果家里有老弱病残孕需要到大兴机场坐飞机,可以在我们的服务柜台领取,它分三种颜色,有黄色的、绿色的、粉色的,黄色代表老人和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绿色代表你来晚了,有急事,需要迅速通过。有这个手环,到每个环节都会有人帮助你迅速通过。老年人如果没有手机,或手机用得不顺,还有工作人员帮助你,适老化这一块我们也做得非常好。

第四个特点,人文景观。大兴机场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有五个指廊,五个指廊的端头都有2000平方米左右的航站楼中的园林,有中国园、茶园、田园、丝园,还有瓷园,这几个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如果你登机之前有时间可以去那儿休息。我们还定期跟国家博物馆办一些展览,现在还有图书馆,旅客可以免费在那儿借阅,这种大大小小的人文景观,大兴机场有30余处,足够你在里面观赏和体验。

最后,大兴机场还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场所,我们商业氛围还是比较好的。大兴机场现在有256个店面,适用不同的人群,在里面可以尽情游玩,不是非得坐飞机才能去,平时也可以去看看。而且我们承诺,同城同质同价。

最后也希望各位媒体、各位朋友,能够多从大兴机场走,多去大兴机场看一看。谢谢。

{image=40}

邢慧娜:

听了孔总的介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大兴机场打卡。谢谢五位代表的介绍。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民航强国的建设。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航已经有国内航线4686条、国际航线895条,和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实现了定期通航,运输总周转量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也始终稳居世界前列。我们在这儿也一起期待,中国民航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续写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今天的见面会就到这里,谢谢五位代表,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再见!

(本文图片均由记者张哈斯巴根摄)

责任编辑:何中夫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