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1

康美药业退不退市 或许这才是决定性因素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5-24 19:17:191

证券市场的行政处罚也是如此,证监会认定康美药业在资金、收入、利润等项目在特定期间存在特定金额的造假,只能说明特定期间、特定金额的造假被查实,并不能说明其他期间、其他数据就一定真实。

行政处罚书不是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要保证财务数据整体上真实,而行政处罚书则不需要,它只列示了查实部分,并未作出其他数据没有问题的表达。

来源:放牛塘

康美药业的存货,依然被广泛怀疑。

因为,它确实太值得怀疑了。

我们先来看康美药业的存货庞大到了何种程度。

反对退市阵营,其实几乎只有仍持股康美药业的股东,反对退市的理由主要是退市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加重投资者损失。

由于康美药业2019年审计报告尚未出具,因此我们来分析2018年末的存货。

康美药业2018年年报已经进行了一轮会计差错更正,更正之后,存货金额高达342.10亿元!

A股共有234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康美药业的存货排名第一,且远远超过第二名,第二名不到100亿,康美药业是其3倍多,而康美药业的收入却未排第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入排名第一的白云山,其收入是康美药业的2.18倍,而康美药业的存货是人家的3.81倍。

因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本所对其股票作出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决定的。

2018年存货前20名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

{image=1}

放牛塘认为,康美药业是否被裁定退市,其决定性因素或许是:康美药业还会不会爆出新的重大造假。

资料来源:WIND金融终端

有的人会说,康美药业虽然属于医药制造业,但主要收入来自中药材,还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因此定义为农林牧渔业更合理。

但不好意思,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也没有任何一家存货有康美药业那么大,2018年存货最大的温氏股份也只有128.89亿元,其收入却是康美药业的2.96倍。

一个人犯了罪,司法机关查实了一项罪名,只能说明他的某一罪行被坐实,绝不意味着司法机关保证他只犯了被查实罪名。

2018年存货前10名的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

{image=2}

原创 放牛塘团队

资料来源:WIND金融终端

我们再来看康美药业的存货究竟是什么。

康美药业的存货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们原本是查不到的,好在康美药业爆出造假之后,交易所发出了问询函,要求企业说明存货的构成。

由于扣除证监会查实的造假金额后,康美药业尚未连续三年亏损,因此未触发“连续三年亏损”强制退市规则。

根据康美药业2019年6月5日披露的问询函回复,2018年末存货的构成如下:

{image=3}

退与不退,确实是件很纠结的事情。

{image=4}

康美药业342.10亿元存货中,金额最大的是库存商品-中药材,金额达223.38亿元、占比达65%,其次是林下参,金额达33.5亿元、占比达10%,再加上中药材原料、中药在产品、中药饮片、园参等类别的中药材,康美药业存货里面中药材总金额高达272.4亿元、占比高达80%。

我们都知道,中药材,无论是活体、原料、药材、饮片,第三方验证机构要想盘点确认数量、鉴定产品品质、取价确认减值,难度都非常大。

比如,一个人犯了强奸罪被判刑,也有可能还犯了抢劫罪但未被发现,坐实一项罪名已非常不易,我们不能否认司法机关的能力。

比如那个林下参,种植在森林底下地里的人参,究竟有多少、品质是如何、单价值多少,会计师能拿出有说服力的验证方法吗?

一个极令人费解的逻辑。

市场分割成为两个阵营:力挺退市和反对退市。

我们都知道,康美药业造了那么多假,最出名的还是虚构巨额资金,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6月分别虚构了225.49亿元、299.44亿元和361.88亿元。

而在进行更正时,2016和2017年调减利润分别只有14.99亿元和19.51亿元,这说明企业只将很少一部分虚构资金确认为损失。

调整之后,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18.42亿元、21.50亿元和11.35亿元,假如将更多虚增资产确认为损失,将会造成连续三年亏损。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康美药业此次未被裁定退市,未来,康美药业若再次爆出重大造假,这将是多么恐怖的局面!谁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从调整结果看,康美药业是将绝大部分虚增资金调整到了其他资产项目,其中最主要就是存货,将2017末存货调增高达195.47亿元、从157亿元调增至352.47亿元。

这充分说明了,从账务处理角度看,康美药业的存货主要不是通过逐笔做账形成,而是通过一次性调整形成。

康美药业既然能虚构庞大的资金余额,是不是也虚构了庞大的资金交易?

本月14日,证监会正式对康美药业作出了行政处罚,现在,市场最关心的是康美药业会不会退市。

如果是,对于调整前本身就存在的存货,既然资金本身就不存在,那么对于那些通过虚构资金交易形成的存货,怎么能是真实的呢?

而对于调整而来这部分存货,就能难理解了,既然资金被证实是虚假的,怎么就能将其调入存货科目呢?存货科目都变成什么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康美药业的会计不认识钱,把195.47亿元的存货当成了钱来看待?

“连续三年亏损”是一个定量指标,只要触发,任何人都无力回天。而“重大违法行为”是一个定性指标,康美药业的“违法行为”已被坐实,至于是否构成“重大”,由裁定者说了算。即便康美药业科目累计造假近千亿,但要是不认定为“重大”,大家也只能望洋兴叹。

一个细思极恐的现象。

对于有四百多亿债务的康美药业而言,从企业经营层面看,最怕的肯定是债务违约以及造成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将公司推到破产的境地。

今天1月份,最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康美药业未能如期偿付公募债券本息,金额为25亿元。

力挺退市阵营,则要庞大得多,除了康美药业的持股股东,几乎所有人都支持让康美药业退市,理由有很多,但主要只有一条:如果康美药业这种规模的造假都不退市,那这个市场以后还怎么玩?

公募债券违约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如果企业还有偿债能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公募债券违约,这就跟个人可以拖欠普通债务,但未到最坏时候决不会拖欠房贷,因为房贷违约后果非常严重。

而康美药业账上还有三百多亿的存货,最主要又是中药材,按照常理,中药材有成熟的市场和价格,康美药业为什么不选择变卖部分存货偿债?

在这里,需要先普及一个常识。

需要反问,康美药业那三百多亿的存货,真的全部存在吗?真的没有贬值吗?

谁愿承担风险?

康美药业已经爆出金额庞大、性质恶劣的造假。

康美药业退不退市,或许这才是决定性因素

如果选择原谅,让康美药业继续上市,那么至少得要保证企业财务数据已经调整到位。

如果尚未调整到位,未来仍有爆出重大财务造假的可能,我要是企业老板的话,会选择让企业退市。

那么,能给康美药业退市带来悬念的只有“重大违法行为”强制退市规则,交易所上市规则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因为如果造假发生在当前,刑事责任并不严重,而新证券法必然会让刑法配套提高财务造假的责任,比如深交所理事长王建军刚刚建议欺诈发行最高应判无期,如果造假发生在刑法修订之后,后果会严重太多,选择让企业现在退市是上策。

再来从市场角度看,让康美药业继续上市,如果未来继续爆出重大造假,谁敢承担这个责任?

所以放牛塘认为,康美药业是否会被退市,对企业未来是否会继续爆出重大造假的判断,或许才是决定性因素。

有的人会说,康美药业刚刚经过监管机构的调查,未来不可能再次爆发重大造假。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王帅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