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574

北京要求基层收到名单 8小时内把密接者集中到隔离点

澎湃新闻2021-08-13 16:19:060

原标题:北京要求基层收到名单后,8小时内把密接者集中到隔离点

8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基层司负责同志,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基层社区有关负责人出席,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总台央视记者:我想提问的是,我们知道,社区作为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有效的防线。在此轮疫情防控和应对可能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当中,我们的社区防控延续了之前的哪些经验和增加了哪些措施?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高光明:

谢谢您的提问。社区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对严控疫情的增量至关重要。在过去几轮疫情防控当中,各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总体上来说,社区防控就是一句话,就是要把相关的措施落实落小落细,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总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到位:

一是组织动员到位。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加强社区基层综合管理和人员力量。

二是社区封控要到位。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居民的宣传教育,严格落实封控区域的人员管控措施,确保人员不流动、不交叉、不聚集,并且要做好相关管控范围内的科学的环境消毒,做到人物环境共防。

三是要综合服务到位。社区封控管理之后,大概有两个方面是居民最需要的:一个是民生的保障。所以,各地努力做好小区封控后,基本的生活物资不缺,困难群众不愁,水电气暖不停。同时,社区居民另外一大需求就是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这方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熟悉签约居民、贴近居民社区的优势,为居民提供健康宣教服务,特别是加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的健康服务,做到社区居民看病就医有渠道、有保障。

四是集中隔离规范到位。大家知道,集中隔离点隔离的都是高风险人群,所以也是一个高风险的集中点。在集中隔离观察点启动之前,一定要请专家专门验收,要确保集中隔离点建设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严格实施单人单间单独的卫生间等硬隔离措施,做到人物同防,坚决防止交叉感染。

五是做到健康监测规范到位。大家知道,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有很多是无症状感染者,但是毕竟有一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一些早期的症状,虽然最终的确定标准是核酸检测,但是我们能够早一步通过规范的健康监测,早一步发现潜在的感染者,就会使我们在疫情防控当中掌握很大的先机。所以,这一块各地在不断完善经验,制定统一的健康监测表格来规范健康监测。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传染性强的,比如德尔塔变异株,我们在这一轮疫情防控当中应对措施又增加哪些措施,因为德尔塔变异株特点是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就突出一个“快”字,我们要以快打块,我们要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速度和效率,来保证高质量的防控,一定要在疫情扩散之前筑好社区防控的防控墙。具体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分区决策要快。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流调,迅速甄别社会的风险点,迅速科学划分中高风险封闭管理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核心目的就一个,要尽可能把疫情在最快的时间里压缩在最小的区域里。

二是基层预警反馈要快。在社会上,比如医疗机构,我们强调预检分诊、强调首诊负责制,要及时甄别到医疗机构主动就医的人群当中的高风险人群;药店要提高发热等症状的识别监测敏感性,像超市、农贸市场等社会的功能服务单位,要制定疑似疫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像街道乡村,要不断提高各方面的防控能力,要健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在疫情来临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强调密接等高风险人群集中隔离要快。这方面各地都在不断提高速度,调集资源,加大高风险人群的集中隔离。

据我们所知,北京原来要求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的时间要求当日清,现在要求基层收到名单之后8个小时要把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到集中隔离点。

8个小时,感觉时间比较长,实际上基层有大量工作要做,他拿到名单之后,首先要和社区的点上的工作人员联系,这个人是不是就住在这个小区,是不是就在那一户当中住,确认之后电话要联系上,然后社区的医务人员、CDC工作人员要入户进行流调,流调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同时还要对集中隔离人员,特别是他的家庭环境,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采样,然后这些信息全都确定了,再通知120准备运输的车辆,把他集中闭环转移走。应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四是各方联动信息传递要快。疫情当地要构建高效无缝衔接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传递精准及时。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核酸检测10人份混合在一起,要回溯这10个人,如果是可以阳性进行复合,听起来很简单,当检测数量上百万时,要想从茫茫人海中捞出这10个人,实际上难度是非常大的,就必须要求有精准、无缝衔接的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如果你的信息系统到位,可能这个问题要解决只是几分钟的问题,如果你没有一个高效的可靠的信息系统,很可能要反过来回溯这几个人,肯定要用小时来计算,所以信息系统非常关键。跨区域要及时共享疫情地区流出人员的信息,流入地要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做到当日收、当日清。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北京有不少人都是从国内其他中高风险地区返京和进京的,按照北京的防疫政策,其中有一些人是需要进行14天居家观察。请问,社区对这些居家观察的人员采取了哪些居家管理措施?又是怎么样做好保障服务的?谢谢。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侯兵侯兵:

谢谢你的提问。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居家观察人员的管理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怎么才能做到确保居家观察人员足不出户,我们从五个方面进行管理。

第一,书面承诺。第一时间和居家观察人员取得联系,发送告知书,并签订配合管理、核酸检测和足不出户的承诺书。

第二,核酸检测。在居家观察期间,社区要协助专业人员组织居家观察人员进行4次核酸检测,分别是第一天、第四天、第七天和第十四天。在首次和末次核酸检测的同时,还要对居家观察人员的环境进行采样检测。

第三,落实人防和技防的措施。社区负责安装门磁等防止居家观察人员超范围活动的系统。我们作为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至少要视频连线居家观察人员两次,上门检查一次,确保居家观察人员足不出户。

第四,建群联系。由1名社工和1名医务工作人员,还有居家观察人员,建立三方微信群,由医务人员每天指导居民在微信群里早晚两次报体温,并询问居民的身体状况。

第五,变码管理。居家观察人员的信息录入信息系统以后,北京健康宝的健康码就由绿色自动变为黄色的居家隔离码,等到14天居家观察期满后且第14天核酸检测呈阴性以后,我们工作人员及时给录入系统,解除居家观察,这时候黄色的码就自动变为绿码。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怎么做好服务保障。按照政策,居家观察人员必须是足不出户的,为了保障他们在居家观察期间的正常生活需求,我们组织了社区的党员居民志愿者,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取送快递、外卖、清运生活垃圾、代买生活用品等服务。对于在居家观察期间,有个别居民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的情况,我们还及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谢谢。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祝加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