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017

教育部辟谣“缩短学制” “五育”并举成基础教育改革重点

10000100002021-10-23 08:05:191

原标题:教育部辟谣“缩短学制” “五育”并举成基础教育改革重点

本报实习记者 黎竹 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

近日,一则“实验区将缩短学制,改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取消小升初”的消息在某新媒体账号上发布。

据悉,这一消息中的“实验区”,是指教育部公布决定在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10月18日,教育部官方新媒体表示,“缩短学制”“中考分特色考试”等说法不实,各地方教育局及媒体也进行了辟谣。随后,《中国经营报》记者再次向上述实验区内教育局致电求证,均表明“以官方发布为准”,部分教育局表示“具体方案已经出来了,但不需要宣传” 。

业内专家认为,“缩短学制”的说法与当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相违背,无益于解决基础教育应试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当前学制是基于大多数人的成长发展阶段性而设置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则表示,如果基础教育的应试化倾向不变,缩短学制只会进一步导致学生负担加重,学生得到的基础教育更不完整。

辟谣“缩短学制”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设立12个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其中包括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通知还表示,请各地按照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10月17日晚间,“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拟推行缩短学制等改革”的消息开始通过部分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布并广泛流传。网传“改革”内容共6项,包括实验区或将实行“缩短学制,改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取消小升初,高中前完成基础教育。”“中考分特色考试”“普及高中,高中分特高、普高、职高”等。

该消息还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使部分职业教育集团股价短期反弹(跳空高开)。截至10月18日午间,港股教育板块持续走高,希望教育涨近15%,宇华教育涨近13%,中教控股涨近11%。截至记者发稿,上述股价皆有小幅回落。

随后,深圳市教育局率先辟谣,称该网传说法均尚无官方依据,并提醒“类似信息应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及公众号发布为准,对非官方渠道的信息请勿轻易采信”;接着,成都市、金华市等地方媒体和教育局均对此进行辟谣,教育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各地辟谣内容进行转发。

针对传言中所提到的 “缩短学制”,储朝晖指出,学制是一个国家的学校制度体系,其设置必须要基于人成长发展的阶段性。当前学制设置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与大范围统计基础上的人的发展阶段性相吻合。因此,他认为“学制必须整体、系统地来看待,不是某个地方、某个学校、某个人认为需要改变就可以改变的。”

对此,熊丙奇持相同观点,并指出谣传中的“改革”根本经不起推敲。“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免费、均衡、强制、义务,如果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也就不存在中考了,则也失去了再把高中划分为特高、普高、职高的前提条件。另外,学制改革必定是全国性的改革,怎么可能仅在某几个省或者某几个地区进行单独的学制改革?”

熊丙奇进一步指出,在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是12年学制,并告诉记者“缩短学制”的呼声基于两点:一是基础教育应试化,初二就上完初三的课,高二就上完高三的课,因此有人认为可以压缩学制,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快速出人才;二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缩短学制可以应对劳动力短缺。然而,他认为缩短学制无益于解决基础教育应试化。

当记者向上述实验区内教育局致电求证具体细则时,虽然都表明“以后续官方发布为准”,但仍有部分教育局表示“具体方案已经出来了” 。

提倡“五育并举”

专家认为,此次改革,归根结底应该回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熊丙奇直言,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应该做到“五育并举”,培养优秀人才。

“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有好奇心、创造力,除了学科知识方面的“智育”,还有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等教育也应该被重视。”熊丙奇如是说。

记者对12个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官网及官方新媒体的政策梳理发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成今年秋季学期以来强调的重点。基础教育相关人士表示,体育和劳动教育确实是改革重点。

《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及要以大中小幼一体化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

对此,教育资深人士吴悠分析,目前上海市在全力推动“五育”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接下来还将健全青少年专业体育赛制,将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戏剧和书法等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具备1项艺术爱好。

吴悠表示,将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是肯定的,此前可能缺乏一些公平公正的评价手段,但“学生成长大数据档案”就解决了这类难点,未来这个评价结果或许能超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范围,与毕业升学挂钩。

针对“五育”并举,成都市教育局表示将“推动‘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成都一家艺术培训机构的合伙人告诉记者,成都美术培训市场呈现出旺盛需求,不仅是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的培训也很火热。她认为这跟教育部去年提出“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有关。

据记者了解,四川省绵阳市于2020年率先在全国带头实施艺术中考,将音乐、美术学科纳入中考科目,音乐、美术分别计10分,有关部门透露这一试点范围将继续扩大。

此外,2022年成都中考体育分值正在逐步提高,整体分数将由原来的700分变为710分,其中体育分值将从50分增加至60分。2020年全市学科类培训机构占比下降,艺体类培训机构比例上升,从事艺体、劳动教育等类别培训的机构占所有培训机构的52%,较2019年提高15%。

10月15日,成都市教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成都市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并且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每个区(市)县至少建设1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通知还提到,为了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以及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将探索“劳动教育+人工智能”,建立学生劳动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开展写实记录和增值性评价,形成学生劳动教育“数字画像”。

储朝晖指出,当前国际上通常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除了学业成绩之外,另外两个层面的评价都与中国的劳动素养评价有所关联。一方面是社会活动,判断学生在其中是否有创造性、领导力、合作力等;另一方面是使命感,也就是希望改变社会的内在原动力。

西南某集团化教育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五育”并举实际上是基础教育全面多样化的体现,也有助于课后托管。“集团的多所学校针对这一需求,开设了五大类课程,包括诗韵书香、儿童绘本戏剧、steam科技创新、python编程、思维萌芽、审辩式阅读与表达、TED公众演讲等。”他说道。

上一页12下一页查看全部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