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192

体育总局:中国运动员力争北京冬奥全项目参赛

红星新闻2021-10-27 11:40:560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体筹办情况。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介绍说,通过恶补中国运动员的短板、教练员的短板和专业训练场地设施的短板,目前已经实现了北京冬奥会在109个小项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力争全项目参赛。

李颖川介绍说,北京冬奥会有力促进了中国冰雪运动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在备战过程中,中国运动员坚持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创新训练,特别是加强了训练条件的保障,不断提升冰雪项目的竞技实力。目前,中国运动员共有29支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480名运动员正在全力冲刺,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佳绩。在备战过程中,通过恶补运动员的短板、教练员的短板和专业训练场地设施的短板,实现了北京冬奥会在109个小项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力争全项目参赛。

李颖川回忆说,当2015年北京获得本届冬奥会举办权时,中国在109个小项中约有1/3的项目从来没有开展过,在上届平昌冬奥会上,中国的参赛项目约占项目数量总数的一半,但这届冬奥会,作为东道主,中国将力争实现全项目参赛的目标,这会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在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以来,国家集训队无法正常出国参赛和出国训练,失去了一部分重要的冬奥会积分,而这些积分是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的一些基本条件和必经路径,这是目前我们备战参赛工作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李颖川表示,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队伍长时间没有参加国际赛事,缺乏与主要对手同场竞技的机会,为有针对性的组织训练增加了难度,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颖川介绍说,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运动员充分利用国内全项目训练的条件,并不断提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随着在北京首钢、二七机车车辆厂、河北承德、崇德、涞源等地训练设施不断更新,特别是科学化训练的场地建设和投入使用,让我国的运动员训练条件得到很好保障。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确保了我国冰雪项目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过去在备战期间,都是到欧美一些国家进行训练,现在中国运动员不用出国,在北京、河北这两个地方就可以进行科学化训练,而且条件非常好。

李颖川表示,目前还加强了训练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科技助力系统来严格监控训练质量,对运动员提升竞技能力帮助很大。在最后100天的冲刺阶段,各运动队充分利用高科技的训练设施条件,来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展现自己最佳的竞技状态,取得最佳的成绩。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北京报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