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404

《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发布,资金缺口较大需金融机构参与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10-27 22:24:351

原标题:《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发布,资金缺口较大需金融机构参与支持

“实践表明,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当中大有可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要资金量缺口很大,银行业如何最大限度筹集资金,支持生态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以及我们银行业积极努力的方向。”中国银行协会副秘书长郭三野在日前举行的“投资自然:汇聚新动力,创造新未来——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启动会”在上发言时说道。他强调,生物多样性是金融系统发展的重要根基。

会上,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博士代表13家共同发起机构、32家成员机构及支持机构正式启动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同时向全球发出《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下称“《倡议》”)。作为PBF工作组联合主席,方莉博士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爱知目标达成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包括目前全球政治共识不足,缺少明晰的与产业相联系目标。

《倡议》呼吁各国政府创造有利投资环境,以引导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等资金流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一致,鼓励企业与投资者进行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的披露,并鼓励符合《后2020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求的私人投资行为。

同时,协调和整合各利益相关方开发的不同金融产品和专业技术工具,定期公布关键工具的产出和进展信息,包括编制并发布伙伴关系全球发展报告;鼓励和支持从事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各类环境组织分享生物多样性风险数据,并努力开发和整合生物多样性风险防控的专业技术工具,以支持金融机构努力降低其投资活动或项目的生物多样性风险。

“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斐然成果,让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各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议题上加大努力的意愿,但如何将各方的努力统筹起来形成更大的合力,还有很大的探索、提升空间。”方莉表示,未来尤其需要探索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进入社会经济运转的系统,构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让投资有财务回报。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当前,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升温不仅影响人类自身发展,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因。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环境经济学家乔万宁表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公共资金不足以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因此私营部门和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加强透明度、信息披露和遵守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是关键。此外,融合公共和商业融资或者把投资回报与生物多样性成果挂钩的创新金融工具,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吸引更多的资源。

《倡议》还鼓励各类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积极为各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国际企业开展环境、社会和经济治理(ESG)领域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多边开发银行(MDB)在开展 ESG实践示范和能力建设支持方面的领导作用,避免将生物多样性风险转移至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满足负责任企业投资未来的需要和目标。

“独行快,众行远。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建立这个伙伴关系,让伙伴们尽展所长,共同创新机制,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系统地融入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从抢救性保护到长效地系统性地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莉说道。

为切实有力推动金融机构及各利益相关方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促进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世界资源研究所在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 “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旨在联合金融机构、私营部门、学术机构、国际发展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助力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短缺以及推动金融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总结推广最佳实践,并完善资本投资保护自然和应对气候变化机制。截至2021年10月22日,除13家共同发起机构外,已有32家金融机构、环保组织、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及企业以成员机构和重要支持机构的身份加入了该倡议。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会上表示,尽管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资金缺口巨大,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各方的努力和行动,终将助力“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的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角色独特,既可以通过投资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也能发挥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填补融资缺口。

责任编辑:王珊珊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