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595

自然资源部:管好用好耕地,始终是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央视网2021-10-29 11:44:300

今天(10月29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自然资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表示,如何管好用好耕地,始终是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三调”的成果我们已经对外发布,根据“三调”的成果,我们感到,虽然我们守住了国家确定的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也完成了国家规划所确定的2020年18.65亿亩耕地保有量的任务。但是从掌握的情况看,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有这么几方面情况:

一是全社会有没有耕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是有的,但是一碰到涉及自己的具体问题时,这个观念就不够强了,行动上就有差距。二是耕地“非粮化”管控方面的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从“三调”的数据看,耕地过去十年主要净流向了国土绿化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客观地讲,国土绿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肯定是有合理性的,但要有规则、有节奏、有管控、有明确的规划。目前的问题主要出在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规则、节奏和管控上。三是我们程序性、实质性违法占用耕地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2020年的土地例行督察发现各地存在违法违规建设占用破坏耕地的问题7371个,涉及耕地70.47万亩。四是一些地方在耕地的占补平衡要求落实上还不到位。我们注意到社会对这个问题的意见,2018年以来,自然资源部连续4年组织开展了占补平衡的核查。涉及补充耕地项目15.8万个,查出存在问题的比例平均占5.2%。五是政策法律还不够完善。我们过去的法律规定主要针对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管理,在农用地之间的转换管理规定是不够的。

针对这些问题,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听取“三调”汇报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准备出台一揽子措施,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

第一,不断完善耕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对过去空缺现在又急需的规则要进行补充,对过去规则中只有原则性规定的要求要进行细化,对过去一些不适用、不符合当前实际的条文还要进行修正,所以补充、细化和修正使各项法律规定要更加科学、简明、可操作。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前的过渡期,自然资源部准备及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

第二,科学确定目标,强化责任考核。当前,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指示,我们已经选择了五个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三条控制线划定,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的划定试点工作。要充分暴露各种矛盾分歧,明确矛盾处理规则。要实事求是并带位置下达各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通过五级规划,上下贯通,一定要使国家的“数”、省里的“数”与市、县的“图”和“线”能够吻合,真正做到保护目标科学,然后才能把责任真正强化起来。

第三,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按照现行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菜等农产品生产,而且明确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等,这些规定要严格认真地执行。下一步,还要结合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在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方面完善操作管理规定,也就是既要管“非农化”,也还要注意管理“非粮化”问题。

第四,坚持完善占补平衡。实事求是的落实占补平衡任务,县域内确实无法补充耕地时,可以在省域内补充,同时严格跨省补充耕地。严格补充耕地核实的认定,我们要将所有通过验收的补充耕地项目逐地块的“上图入库”,在网上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目前,自然资源部的门户网站公布了2.1万余个补充耕地项目的信息。

第五,强化执法监督。现在是两个要害:一是多用技术手段。自然资源部要通过每半年一轮次的遥感监测发现问题线索;二是要动真的。在非法实质性占用耕地方面要毫不手软,严肃查处。(总台央视记者 孔禄渊)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