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750

苹果第四财季大赚千亿,果链却“没有喝到汤”,有企业净利润下滑99% 专家称或与iPhone 13创新乏力相关

市场资讯2021-10-29 21:41:530

原标题:苹果第四财季大赚千亿,果链却“没有喝到汤”,有企业净利润下滑99%

徐丹

来源: 时代财经

在苹果迎来最好一个财年的同时,苹果供应链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10月29日,苹果发布了2021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整体来看,其各大产品线营收都创下了第四财季新高。

财报显示,苹果公司第四财季总营收为833.6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646.98亿美元相比增长29%;净利润为205.51亿美元(约人民币131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26.73亿美元相比增长62%。苹果公司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45.6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79.46亿美元相比增长83%。

虽然业绩表现不俗,但苹果第四财季营收依然低于华尔街预估的850亿美元,主要源于iPhone营收未达预期。

虽然到财报业绩统计截止日期,iPhone 13仅销售两天,但从环比情况可以看出,iPhone 13的发售并没有拉动业绩苹果增长。华尔街分析师预估,iPhone产品在第四财季营收可以达到415亿美元,实际营收为388.6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增加超过120亿美元,是当前最强劲的产品,但环比下降7.02亿美元。也就是说,iPhone13发售后,iPhone的营收反而不如上一财季。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财报分析会议上回答了电池和屏幕成本投入低的问题。一直以来,iPhone的高耗电和刘海屏都是用户吐槽重灾区。蒂姆·库克表示,未在这两方面投入过多,是因为苹果在追求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比如芯片。

“我们的战略重点放在了那些有巨大意义,并造就差异化发展的领域。所以我们在芯片领域投入很多精力,这可以让我们生产出市面上买不到的产品,新款Mac就是一个例子。”

供应链问题影响货值约60亿美元

苹果财报发布后,最受分析师关注的问题是供应链,在电话会议中提问的10位分析师中,有7位提到了供应链相关的问题。

今年对苹果来说也是多事之秋,疫情影响下的芯片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越南工厂停工等问题持续存在,郑州暴雨、国内限电等问题也持续冲击苹果供应链安全。

供应链紧张下,“iPhone 13创下苹果最长等待期”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在iPhone 13的微博超话区,仍有在9月26日苹果刚发售不久时下订单的网友表示,自己的订单还没有发货,其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同期订单没有发货。“同款同期,没发货,我在想今天不发货就退了,等急了。”

已发货的网友则发现,手机存在不同程度的bug。其中,最新出现的问题是,iPhone 13 Pro的App Store商店搜索功能一直无法使用,“想找个软件下载,还要去排行榜或者历史下载里面找,非常无语。”

据时代财经此前报道,首批iPhone bug频出和供应链问题息息相关。在疫情、洪水、限电等因素的影响下,苹果的零部件供应多少会受到影响,但iPhone 13依旧如期推出,这意味着新机测试的时间变短,手机容易出现问题。

关于供应链问题,蒂姆·库克在电话会议中表示,第四财季苹果有大约60亿美元价值的货品出现了供应不足的问题,影响了iPhone、iPad和Mac等产品,原因主要是芯片供应紧张和东南亚制造业受疫情影响。“第二方面影响(东南亚制造业)从10月开始到现在不断好转,预计从10月份开始的这个季度,供应链的问题会主要体现在芯片供应紧张方面。”

另外,蒂姆·库克表示,由于消费需求非常强劲,2022财年第一财季供应不足的问题还将扩大,影响的货值也将超过60亿美元。

蒂姆·库克称,下游消费电子的需求并没有因疫情而降低,甚至比疫情前还要高。“对于目前的供应链环境,我们没有犯根本性的错误。有些业内和其他行业的人士认为,疫情会降低市场需求,所以他们下调了订单量,供应链因此重制。而实际情况是,需求一直在增加,甚至比没发生疫情的情况下的预期还要高。”

专家:果链企业净利下滑或与iPhone 13创新乏力相关

在苹果迎来最好一个财年的同时,苹果供应链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苹果供应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三季度实现营收328.87亿元,同比增长42.42%,但归属净利润却陡然下滑,季内录得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25.28%,扣非净利润也下滑了21.4%。

立讯精密的业绩情况只是果链的一个缩影。包括蓝思科技、信维通信、胜利精密、得润电子、锦富技术在内的苹果供应链企业三季度净利润都有所下滑。

其中,蓝思科技实现营收339.3亿元,同比增长30.07%,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减少3.9%。今年蓝思科技的股价已跌去52%,市值蒸发超千亿元。

胜利精密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350-500万元,下降99.18%-99.42%;得润电子则出现了首亏,预计前三季度亏损3400万元-5000万元。

只有歌尔股份和韦尔股份实现净利润上涨,韦尔股份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2.5亿元到36.5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88.32%-111.49%;歌尔股份归母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上升29.61%,其财报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VR虚拟现实、智能可穿戴和智能无线耳机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对于这些苹果供应链企业来说,净利润的下降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苹果。其财报中解释的原因大多是疫情导致上游材料短缺、价格上涨、运输成本上升、限电等。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解释,立讯精密财报显示,三季度其消耗的营业总成本为763.76亿元,同比增加41%。

并且,有些企业的“苹果含量”并不是很高,锦富技术证券事务部对时代财经表示,三季度净利润为负,是因为液晶显示模组业务的主要客户发生股权变动而调整了产品结构,导致订单量出现了阶段性的下降,苹果的订单的业务占比并不大。

但企业没有分到苹果的红利也是不争的事实。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时代财经表示,果链企业利润下滑和iPhone 13销量不佳也有关系,首先苹果销量少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来自苹果业务的收入,如果苹果给供应链下太多订单,也会导致供应链自身有库存压力。“iPhone 13最终的销量能有iPhone 12的60%-70%就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由于iPhone 13的外观并没有太多变化,苹果只需要向供应链采购标准品,这会压低供应链企业的利润。“iPhone的采购原则是,如果采购的产品没有创新性,价格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降3%-5%。即便你获得了iPhone的订单,利润同比也是降的。苹果新推出的耳机外观没有创新,或许也有采购标品以降低成本的原因。”孙燕飚说。

关于果链企业未来的财务情况,孙燕飚预测,第四季度业绩比较稳定,比三季度情况好,但同比或许依然会下降。

蓝思科技证券事务部也表示,由于限电情况的缓解,公司业绩会逐渐趋向稳定。“我们公司所需的原材料一部分能通过子公司实现自制,但此前因为限电,这部分产能有所下降,现在正逐渐缓解;另外,原材料企业会和客户用综合成本+利润的方式定价,价格上涨的部分不一定由供应链承担,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和企业身上,不过这需要传导过程;最后,我们也在用集中采购的方式获得更好的价格条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责任编辑:王珊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