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32

1月28日保险日报:去年末险资运用余额达23.2万亿元 大类资产配置呈三大变化

市场资讯2022-01-28 07:26:290

去年末险资运用余额达23.2万亿元 大类资产配置呈三大变化

银保监会1月25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末,险资运用余额达23.2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7%。其中,债券占比达3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占比为12.7%,银行存款占比为11.3%。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2021年,险资大类资产配置格局呈现三大变化:一是,债券占比创下2014年以来的近8年新高;二是,代表权益资产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占比创下2019年以来的近3年新低;三是,银行存款占比创下2013年以来的近9年新低。

险资配置格局缘何出现上述三大变化?在险企人士看来,险资去年加大债券配置力度,主要原因是,在“优质资产荒”背景下,债券成为能够较好匹配险资成本的资产,因此,险资加大了对长久期利率债、高信用等级信用债等债券的配置力度。而险资减配权益资产主要与去年权益资产波动加剧,配置难度提升有关。此外,险资减配银行存款则与利率长期走低,银行存款收益率下行有关。

资本潮退,保险牌照不香了

近两年来,上市公司对申请保险牌照的热情在逐渐消退。1月25日晚间,豪能股份公告称,鉴于西部农险在筹备期未取得中国银保监会的行政许可批文,各发起人同意对西部农险的筹备工作进行清算并解散筹备组。

豪能股份是2022年首家宣布终止参股设立险企的上市公司。不过,按照近两年情况来看,豪能股份可能不会是最后一家退出筹备险企的上市公司。

1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包括灵康药业、海汽集团、贝因美、海峡股份在内,至少有11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或终止设立保险公司。没有拿到“准生证”就“流产”的保险公司中,既有寿险、财产险公司,也有健康险、农险公司。

缘何上市公司在设立保险公司过程中纷纷“打退堂鼓”?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指出,我国保险市场的前景是被广泛认可的,但是由于近年来申请设立保险公司排队的多,鲜有获批的,对于参与机构来说机会成本太高。其次,部分机构在长期等待中由于内外环境变化和公司战略调整都有可能导致其放弃。另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经营业绩的压力更大,当前申请设立保险公司结果的不确定性太大,一些公司权衡之后决定放弃。

银保监会: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银保监会近日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意见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推进工作。要大力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市场业务数字化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场景运营体系建设,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强化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要从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提高数据应用能力等4个方面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

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战略风险、创新业务的合规性、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外包风险等管理,同时防范模型和算法风险,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责任编辑:梁晨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