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219

2022A股开年上演“监狱风云”:因受贿、醉驾、内幕交易等6位大佬被抓

市场资讯2022-02-14 20:33:31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编辑丨卢泳志

作者 | 池小雨

来源 | 野马财经

{image=1}

A股上市公司版的“监狱风云”,在2022一开年,就上演了几场重头戏。

“昨日把酒言欢,今日锒铛入狱”的故事延续至了2022年。

2月10日,浙矿股份(300837.SZ)公告称,董事林海峰因醉酒驾驶,存在被进一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风险。

{image=2}

{image=3}

据悉,林海峰为浙矿股份销售部负责人,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浙矿股份2020年年报披露,林海峰从浙矿股份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6.46万元。

虽然此后浙矿股份针对此次酒驾事件向投资者予以致歉,不过仍有网友对此评论表示,身家不菲的上市公司董事,连代驾都请不起?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开年以来,A股走出震荡下行趋势,股民们直叹怀疑人生。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的故事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开年不到两个月内,已有数名上市公司高管上演A股“监狱风云”。

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已有6家上市公司的6位实控人、公司主席或董事被公安机关带走,分别是:ST中昌(维权)实控人陈建铭、聆达股份实控人王正育、昊志机电实控人汤秀清、华宝股份公司主席朱林瑶、福成股份实控人李福成、浙矿股份董事林海峰。涉及罪名五花八门,包括: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受贿、虚开发票、醉酒驾驶等。

{image=4}

{image=5}

从涉案人员的背景来看,各位大佬多为高学历、高智商人群。与此同时,在这类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多数公司“掌门人”出事后,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中,ST中昌(600242.SH)跌近百亿市值。

{image=6}

昊志机电:涉嫌“坐庄”、曾卷入叶飞“爆料门”

我们暂时将视角转回去年屡上热搜的“叶飞门”时刻。

2021年5月,叶飞因爆料上市公司中源家居市值管理的盘方赖账不付尾款引发广泛关注。而在中源家居之后,叶飞还点名了维信诺、昊志机电等多家上市公司。

5月14日,叶飞在微博称,“昊志机电,你就是下一个炮台”。当晚,深交所立即向昊志机电下发了关注函,称有媒体报道称某微博大V爆料公司存在与盘方合谋进行市值管理、“坐庄赖账”等情况,就此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与第三方合谋和单独操纵公司股价、坐庄等情形,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情形。

{image=7}

{image=8}

而对于深交所的关注函,昊志机电却一再延期。2021年9月30日,昊志机电披露称,由于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公司实控人汤秀清遭证监会立案。

三个月后,2021年12月,汤秀清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被金华市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同案犯昊志机电董秘、财务总监肖泳林也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目前处于取保候审状态。

2022年一开年,叶飞“爆料门”出现新进展,公安局开始抓人了。1月23日晚,昊志机电公告,公司实控人汤秀清被刑事拘留。

股权关系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昊志机电第一大、第二大股东分别是汤秀清、汤丽君,持股比例分别为28.34%、9.19%。此外,昊志机电前十大股东中,还有一位汤姓人物,系汤秀松,位列第7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8%。

{image=9}

{image=10}

截至2月12日收盘,昊志机电股价报11.51元/股,跌幅0.86%。相较于2021年8月份21.2元/股的最高点,6个月来已累计下跌近50%。

{image=11}

昔日百亿富豪、上海地产大佬主动自首

1月8日,ST中昌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陈建铭通知,陈建铭已于2021年12月24日主动前往上海市公安局,配合上海市公安局调查操纵证券市场案,上海市公安局决定对其取保候审,期限从2021年12月25日起算。

在此之前,陈建铭已消失数月,甚至被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悬赏通告。

{image=12}

{image=13}

事情还要从2019年说起。2019年开始,由陈建铭实控的三盛宏业资金链断裂,全国项目大面积停滞、资金被监管等多重问题集中出现。2020年年初,因业绩不佳及债务压力,三盛宏业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而陈建铭失踪后,未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1亿元偿还金额,2021年8月31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建铭发布悬赏通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证监会刚刚“拉黑”陈建铭。2021年5月18日,证监会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书,通告显示,在2018年2月9日至2019年1月16日期间,陈建铭、谢晶、胡侃控制使用“蔡某波”等101个证券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集中交易“中昌数据”,同时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交易,影响“中昌数据”交易价格,共计获利1147万多元。

{image=14}

{image=15}

因此证监会决定罚没其非法所得,并处以2294.45万元罚款;对陈建铭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谢晶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前有证监会“拉黑”,后有法院“悬赏通告”,曾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登上“胡润百富榜”的陈建铭以这样戏剧化的形式为全国人民皆知。

让ST中昌股民更为心寒的是,在实控人陈建铭失踪后,ST中昌依旧不平静。先是工商变更过程中,公司公章未从原董事长厉群南手中移交给新任董事长凌云,存在印章遗失或失控的风险。之后又有公告宣称,厉群南在其任职期间涉嫌挪用资金、侵占公司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ST中昌近两年的净利润由盈转亏。财报显示,ST中昌2020年净利润为947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3951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12日收盘,ST中昌报2.36元/股,较2017年3月股价高点25.57元/股缩水约九成,总市值蒸发近百亿元。

{image=16}

75岁“燕郊首富”因受贿罪被判刑

“李半城” “燕郊首富” “养牛大王” “殡葬第一股创始人”等,如此多的标签侧面印证了今年已经75岁高龄的李福成传奇的一生。

据《凤凰周刊》2019年报道,燕郊几十万工作在北京的“北漂”,睡的房子一半都是李福成开发的。正因如此,李福成还有一个外号“燕郊李嘉诚”。

除此以外,住在燕郊的“北漂们”吃的“福成肥牛火锅”、逛的福成商贸、旅客们下榻的福成国际大酒店,都是他的产业。如果想百年之后仍然葬在这片沃土,连殡葬业务他都能提供,堪称“一条龙服务”。

据悉,2014年,福成股份耗巨资15亿元收购了北京宝塔陵园100%的股权,开始进入殡葬领域,旗下2004年上市的福成股份从“养牛第一股”转变为“殡葬第一股”。

如此传奇辉煌的一生过后,本已该颐养天年的李福成,却在75岁这一年被下“判决”。

1月28日晚间,福成股份公告称,近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李福成收到《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20)冀1181刑初94号》(下称“判决书”)。

{image=17}

{image=18}

根据判决书,李福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免予刑事处罚:犯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万元;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已缴纳);退缴的违法所得三千万元、行贿款六百万元,由扣押机关上缴国库。

对于该事件的调查进展,福成股份尚未有进一步披露。不过,去年7月,李福成个人却曾因涉嫌短线交易而被罚。2021年6月8日,福成股份披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福成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被立案调查。

福成股份自查时表示,2018 年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福成曾为集团两名下属提供资金,控制二者账户在2月至8月间买入自家股票,累计购入514.56万股,并在6个月内又分批次卖出15.94万股,期间共获利21.33万元。据悉,李福成的操作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2021年7月6日,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对李福成作出了行政处罚:给予警告,并处以8万元罚款。不久后,2021年7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其作出了监管警示的处罚决定。

Wind数据显示,此前在李福成短线交易被宣布立案调查后,上市公司股价曾连续三日下跌,跌幅为5.31%,总市值减少2.46亿元。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其作出行政处罚次日,公司股价再次下跌,跌幅为4.28%,单日市值蒸发1.64亿元。

李福成被判刑,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付永生律师表示,实控人被判刑,肯定对公司股价有不利影响。但由于李福成事件已经发酵一段时间,这次被判的又是缓刑。在缓刑期间遵守法律,就不必在监狱服刑,所以此事件对公司股价影响或许有限。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纵观6位被捕的大佬们,也曾把酒言欢、纵横资本市场,却在利益驱使下违法违规最终入狱。未来随着《证券法》的不断修订,对证券市场违法现象也将呈现更强有力的打击。

责任编辑:冯体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