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789

三途六道是什么意思,佛教中的六道指什么

兴仁信息网2023-08-16 03:55:060

三界六道是指什么?

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

一真法界、十法界、三途六道怎么形成的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佛给我们讲六道怎么来的?六道是执著才有六道,妄想、分别、执著三个都有变现六道;如果只有妄想、分别,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了,有十法界,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变现四圣法界;假如分别也没有了,那四圣法界也没有了,十法界都没有了,现出来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在《华严经》上说还有四十一个等级,菩萨有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级从哪里来的?妄想没断,从妄想变出来的。妄想断掉之后,等级没有了,那就是究竟佛果,真平等;佛佛道同,真平等,没有阶级了。这是说明一真法界、十法界、三途六道怎么来的。只要起心动念有我,这是我所有的,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全了,你还能脱离六道轮回吗?诸位从这个地方真正契入体会,那你是真的觉悟了,你不是假觉悟。觉悟了就超凡入圣,圣就是觉,凡就是迷,凡夫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不谈,分别执著是凡夫,舍掉分别执著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佛菩萨跟凡夫一念之差,你把念头换过来就超凡入圣。 谁能转过来?在自己,你肯不肯转?你肯转过来,马上就变了。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转了,李木源居士明白这个道理,他转了。转过来之后,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是我们的主人,一切众生是我们的老板,我们是当小伙计替他服务。无我,我们才真正得佛法的受用,把业力转成智慧,把业力转变成能力,佛家讲的神通道力,就在念头上一转,业力就转过来了。通常我们讲愿力,把业力转成愿力,业力很大能障圣道,愿力很大能成圣道,为什么不转? 有关其它文章

三界六道中的六道分别是什么意思

六道又作六趣,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前三者属三善道,后三者属三恶道。

一、天道,众生遍及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等三界。其中在欲界有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有二十八天。

在天界的众生当中,欲界的六天还有男女之别,也有婚姻嫁娶,但是不像人间的男女关系。以满足欲望的方式而言,四大王天、忉利天是以气和合阴阳。

而色界的众生则已经摆脱了对欲望的执着,只是尚未从形体的束缚中解脱。与欲界众生最大的差异,是已经离了淫欲,只有清净微细的形色。

至于无色界的四天,更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厌离物质色想而修四无色定的有情众生死后所生的天界。

二、人道,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庐洲等四洲。

1、四大部洲的叙述,西牛贺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

2、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

3、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

4、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于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

三、阿修罗,众生专指那些具有天人的福德,但因遇到的缘不善,心染污种种不善,造作种种不善业的众生。虽然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因缘受种种染污,造种种不善业,待其天人福报结束后,便会随恶业业力堕入人、畜生、饿鬼、乃至地狱道中。

四、畜生道,畜生道有情对人类而言,虽有可爱不可爱之分,或有所谓有害、有益之别,也因为身上的骨、肉、筋、角、皮、牙、毛、羽被人类视为宝物,而遭捕捉杀害。

五、饿鬼道,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

1、外障:此类饿鬼因为常受饥渴,所以发乱面黑,形容枯槁,唇口干焦,只能以舌舐口,虽然四处奔走求食,所见的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

2、内障:此类饿鬼咽细如针,口大如炬,腹鼓如山,然而即使得到食物,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

3、无障:此类饿鬼饮食虽没有障碍,但是不论所受食物为何,皆会燃烧成火,仍受饥渴大苦。

六、地狱道,可分四大类:

1、八大地狱:八大地狱是此道的最根本,到处充满火焰,所以也叫做八热地狱,最底层就是令人闻之丧胆的阿鼻地狱,亦即无间地狱。

2、游增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热地狱都有四门,每门又有四小地狱,总共一百二十八地狱。

3、八寒地狱:极为寒冷,此处众生经常因寒冷而悲号,身体也为之冻得变色。

4、孤独地狱:这是在人间的山间,江边等,过着孤独,可说是人间地狱。

道的真实情形甚深不可言说,佛通过种种譬喻让大众对六道的各种乐、苦有一个直观感受,为如何能够离苦得乐指引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道

所谓的六道都有什么意义

【六道】

佛教世界观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此六道,若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说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

六道轮回 天,阿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当众生死后视乎所作的业的善恶倾向而投胎到六个不同的境地,善的入三善道(前三者)恶的入后三恶道(后三者)不断重复流转,非经修行证悟则无有出期

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说,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经历十月住胎,胎儿居住在窄小的胎盘内,犹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饱受挤压之苦,胎儿位处肠脏膀胱边,深受脓血屎屎熏蒸之苦;婴儿初生之际,肌肤幼嫩,寒风触身,犹如刀刮、长大之后,人的贫富贵贱,强弱美丑,种种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主主观条件,都可以使人产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头白齿落,五官失灵",神智昏暗,肌肉萎缩,四肢乏力,生命不长,死亡将至,实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因为“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人遍体蒸热高烧;"风大"不调,浑身性燥不安;人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会受到病痛困扰,心病则是因为受到生活中的各种逼迫而产生的焦虑烦恼和各种忧思悲伤,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BR> <BR>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时痛苦,人的生命无常,寿尽终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还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缠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难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些人远远的,永远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愿意看到的人却往往会遇见。使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相反约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常相聚会矿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世人无不迷恋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总是落空,追求总是失败,愿望总难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蕴苦,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所以五取取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佛经里说的“三界六道”是指那三界那六道?

三界二十八天 欲界之六天与色界之十八天及无色界之四天也。色界之天数有异论,萨婆多部立十六天,经部立十七天,上座部立十八天。大乘则据上座部。见四教仪集注中。 “四王天 │忉利天 “欲界天───┤夜摩天 │ │兜率天 │ │化乐天 │ └他化自在天 │ “梵众天 │ “初禅─┤梵辅天 │ │ └大梵天 │ │ “少光天 二│ │二禅─┤无量光天 十─┼色界天───│ └光音天 八│ │ “少净天 天│ │三禅─┤无量净天 │ │ └遍净天 │ │ “无云天 │ │ │福生天 │ │ │广果天 │ │ │无想天 │ └四禅─┤无烦天───┐ │ │无热天 │ │ │善见天 │──五净居天 │ │善现天 │ │ └色究竟天──┘ │ “空无边处天 └无色界天──┤识无边处天 │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想处天 【六道报境】 三界 欲、色、无色。 三有 即三界。 六道 地狱、畜生、饿鬼、修罗、人、天。 六凡 即六道。 九地 杂居、乃至非想。 九有 即九地。 二十五有 略。 地狱 八寒、八热、十六游增等。 八寒地狱 疱、乃至白莲花等八。 八热地狱 等活、乃至阿鼻等八。 十六游增小狱 黑沙、乃至寒冰等十六。 饿鬼 无财、少财、多财。 无财鬼 炬口、针咽、臭口。 少财鬼 针毛、臭毛、大瘿。 多财鬼 得弃、得失、。 鬼 夜叉罗刹毗舍阇。 修罗 畜、鬼、人、天。 四洲 北俱卢、西牛贺、东胜神、南胆部。 四轮王 金、银、铜、铁。 十仙 地行、乃至绝行。 二十八天 六欲天、十八色天、四无色天。 六欲天 四王、乃至他化。 四王天 持国、增长、广目、多闻。 忉利天 善法堂,东南西北各八。 十八色天 初、二、三、四、禅。 初禅三天 梵众、梵辅、大梵。 二禅三天 少光、无量光、光音。 三禅三天 少净、无量净、遍净。 四禅九天 无云、乃至色究竟九天。 无色四天 空、识、无所、非想。 【二十五有】 ﹝出天台四教仪﹞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三天为三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一、四洲为四有],谓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也。(梵语弗于逮,华言胜。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 [二、四恶趣为四有],谓六道中,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四者,皆由愚痴贪欲造诸恶业,故感斯趣也。 [三、六欲天为六有],谓欲界六天也。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梵语夜摩,亦云须焰摩,华言善时分。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四、梵天为一有],谓初禅中大梵王天,乃三千世界之主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五、无想天为一有],谓四禅中之无想天,此天以无心想为果故也。 [六、五那含天为一有],那含,梵语具云阿那含,华言不还。谓四禅中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亦名五净居天,此之五天,名位虽别,皆第三果圣人所居,故通为一有也。(第三果,即声闻阿那含果也。) [七、四禅天为四有],谓色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 [八、四空处天为四有],谓无色界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也。

什么是三界,十方,四生六道?

三界:天、地、人三界

十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五方:东西南北中。

十方:东方 密洲。 西南方 鲜少。 西方 离垢。 东北方 摄取。 南方 丰溢。西北方 欢喜。 北方 丰乐。 上方 振音。 东南方 饶益。 下方 关龠。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

六道:即十界的前六界。

五行:金、木、水、火、土。

这些都是佛教、道教用来归类各种形态的生物和非生物的,如道教里玉皇上帝登基之时,五方十界的众神、仙、大觉金仙(佛)、大菩萨、圣等皆来朝拜说的就是上面的十界和五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