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586

峨眉山金顶开光大典神奇,峨眉山金顶商店开光

兴仁信息网2023-08-18 00:19:220

峨眉山金顶

峨眉金顶与峨眉顶峰的万佛顶相邻,海拔3077.96米,这里山高云低,景色壮丽,游客可在陡峭的舍身岩边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景。 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为峨眉精华所在。1983年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峨眉山,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 北纬30度,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带,有着无数的不解之迷。而以“天府之国”著称的中国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峨眉山,位于北纬30度,四川盆地西南,因两山相峙,形如蛾眉而得名。其三峰耸立,绝壁临天,古往今来,3077米的金顶一直被人们称峨眉山金顶风光(2)为天堂的阶梯。 峨眉山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沉积着滚滚长江孕育的巴蜀文化,绵延千年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在千百万年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峨眉山采撷天地之灵气,造就了集1000多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高等植物,2300种动物于一体的人间乐园,修行者们修行的理想之地。早在5000年前,华夏之祖轩辕黄帝就两次来峨眉山问道,1000多年前,天真皇人论道峨眉山,这是道教在峨眉山之滥觞。而1900年前,一位修行者在峨眉山修建了长江流域的第一座禅院后,峨眉山便成为了长江流域的佛教发源地,列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今天,峨眉山的血脉里仍然流淌着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三教深厚文化之遗韵,优雅而从容的体现着生命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编辑本段]名字来源

金顶最早的建筑传为东汉时的普光殿,唐、宋时改为光相寺,明洪武时宝昙和尚重修,为铁瓦殿。锡瓦、铜瓦两殿为明时别传和尚创建。金顶金殿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的铜殿,万历皇帝朱栩钩题名“永明华藏寺”。金顶的得名,即来源于“金殿”。据有关资料记载,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广一丈三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瓦柱门窗四壁全为掺金的青铜铸造,中供普贤菩萨像,旁列万尊小佛,门壁上雕刻全蜀山川道路图,工艺精湛,叹为观止。当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金殿迎着阳光闪烁,耀眼夺目,十分壮观,故人们称之为“金顶”。可惜在清代道光年间,由于一次大火,烧坍了金殿,留存下来的只有一通铜碑,一面是王硫宗撰并集王羲之字的《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一面是傅光宅撰并集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贤金殿记》,现存华藏寺中,另有几扇原金殿窗门也存在华藏寺。从这几件遗物中,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金殿是何等的辉煌壮观。 铜殿被毁后,光绪年间心启和尚在原址建以砖殿。1972年4月8日又不幸失火,整个华藏寺再次化为灰烬。1986年,国家拨款260万元,重建华藏寺,1990年9月11日落成。现今华藏寺比原先华藏寺规模大,建筑质量高,飞阁流丹,崇宏壮丽,殿字轩昂,高耸入云。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金顶铜殿

金顶最高处,有一座稀有珍品,称作“金顶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殿高8米,宽4.8米,深4.3米,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棕锁窗,通体皆用铜件焊成。屋顶檐瓦馏金,在阳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迢耀百里,固名金顶。铜殿内置普贤骑象铜像,高5米多,两旁陈列24尊铜佛,现规模仅次于万年寺。门枋阴刻“云栈剑阁”和“峨眉山道全图”,四周铜壁上刻有经文和佛像万尊。在铜殿外还树有铜塔和铜碑。有趣的是,一般寺庙的大门都是朝南的,唯独峨眉山的都朝东,金顶的铜殿,却又金顶铜殿例外的朝西,这也可算是峨眉山的独特之处了。据说从前西藏来的信徒只礼拜金顶,因为释迦牟尼的故乡在西域。该殿不幸在清代烧毁。

火灾劫难

金顶过去有大小寺庙及寮舍等共计548间,可容千人同时进食,是全山最宏大的一处建筑群。中华人民成立后,国家曾拨款维修。十年动乱却又使其遭受了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占用金顶的有关单位把木质结构的庙宇当作柴油发电机房,1972年4月8日引起火灾,无情的大火将金顶、华藏寺全部烧毁。大火烧毁铜门2扇、铜壁7面、铜碑1座、铜塔2座、铜炉、铜瓶、铜镜难以其数;烧毁象牙佛、锡莲灯、馈砂佛经书、古代名人字画等8972件;永德和尚也被火烧死。 特别是《北隆藏经》在全国只有两部,而金顶庙里珍藏的这一部是最齐全的,共7600本(木刻版),被大火烧为灰烬。事故责任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大火发生后,各级十分重视金顶华藏寺的重建,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过问此事。

金顶重修

从1986年起四川省人民拨专款350万元进行重修。同年8月破土动工,经过4年的紧张施工,于1989年建成,移交峨眉山佛教协会管理。新建的金顶华藏寺建筑面积为169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由高、中、低三重连接组建,分金殿(普贤殿)、大雄宝殿、弥勒殿、祖堂、方丈室、禅堂和寮房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红墙黄瓦,白玉栏杆,大理石地面,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格局。正门华藏寺匾额为赵朴初会长手书。1990年9月11日,云集海内外200余名高僧大德和千余名各界人士隆重举行了落成典礼暨开光法会。新建的华藏寺巍峨雄伟,富丽堂皇,雄峙于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顶之巅,使峨眉山更添秀色。重修的华藏寺采取了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及石砖混合结构,配备了防火、避雷、蓄水排水设施。

华藏寺

金顶华藏寺位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两侧是“万德庄严”(觉光法师题)和“愿海庄严”(竺摩法师题)横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通高2.9米,背后是韦驮铜像,通高2.6米。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峨眉山金顶风光(4)铜碑等文物。 弥勒殿两侧是客堂,并有通廊依山连接大雄宝殿,构成一四合天井。天井正中放置着一口铜鼎,高达5米,四周各放一尊铁鼎,1.6米至1.7米高。 大雄宝殿殿门正中是黑底金字的“大雄宝殿”匾额,两侧有“愿王圣地”、“灵山一会”、“银色世界”、“梵宇重光”等匾,都是1990年开光时隆莲、宽霖、真禅等赠。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 最高层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门两侧有宝莲寺圣一法师题写的对联: 华藏长子,七处九会,辅助毗卢阐大教; 金顶真人,四方八面,来朝遍吉出迷津。 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登金顶,是所有游人香客游览峨眉、朝拜普贤的最大愿望。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烧香敬佛,流连于神的世界,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日出、云海、佛光和神灯。 金顶华藏寺海拔3千多米,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僧人们要克服生活、气候等诸多方面困难。金顶重建以来,僧人们常年居住在这里,精心守护着佛寺,并逐年进行维修,创造条件,热情接待国内外各界人士,为建设峨眉山佛教寺院、发展峨眉山旅游事业作出了贡献。 2002年,为了响应四川省人民提出,把峨眉山建设成“中国第一山”的号召,峨眉山佛教协会重新规划并制定了“恢复华藏寺改造工程”方案。本着宏扬峨眉山佛教,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振兴旅游的原则,做好科学规划,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搬迁“703电视台”,拆除原华藏寺前部,整治环境,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具体承担,建成了高48米(含法台须弥座)的“十方普贤”铜像,以恢复华藏寺(金顶)昔日之庄严。建设工程已于2004年8月动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6月18日,经批准,举行了隆重庄严的华藏寺落成典礼和十方普贤像开光仪式。

断崖奇观

在金顶卧云底的东面,有一悬空600多米的断崖,雄险奇伟,为全山第一巨岩,名舍身崖。又因此处可以看“佛光”、“佛灯”,所以又叫睹光台。每逢天高云淡,玉宇澄清,站在睹光台上远眺天下,天苍苍,地茫茫,远近诸峰尽在脚下。在这些山海峰浪之外,一望无际。看东方,峨眉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曲折环流,成昆铁路贯穿南北;望北方,丘陵蜿蜒,直毗成都平原;南顾,大小凉山层峦迭嶂;西盼,青藏高原群峰披雪。江山如画,大地似锦。更为难得的是,此处还是望日出,观云海,赏圣灯,看佛光的绝妙之

峨眉山金顶有啥子?有哪些奇幻地方?

金顶铜殿

金顶最高处,有一座稀有珍品,称作“金顶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殿高8米,宽4.8米,深4.3米,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棕锁窗,通体皆用铜件焊成。屋顶檐瓦馏金,在阳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迢耀百里,固名金顶。铜殿内置普贤骑象铜像,高5米多,两旁陈列24尊铜佛,现规模仅次于万年寺。门枋阴刻“云栈剑阁”和“峨眉山道全图”,四周铜壁上刻有经文和佛像万尊。在铜殿外还树有铜塔和铜碑。有趣的是,一般寺庙的大门都是朝南的,唯独峨眉山的都朝东,金顶的铜殿,却又例外的朝西,这也可算是峨眉山的独特之处了。据说从前西藏来的信徒只礼拜金顶,因为释迦牟尼的故乡在西域。该殿不幸在清代烧毁。

华藏寺

金顶华藏寺位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两侧是“万德庄严”(觉光法师题)和“愿海庄严”(竺摩法师题)横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通高2.9米,背后是韦驮铜像,通高2.6米。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

弥勒殿两侧是客堂,并有通廊依山连接大雄宝殿,构成一四合天井。天井正中放置着一口铜鼎,高达5米,四周各放一尊铁鼎,1.6米至1.7米高。

大雄宝殿殿门正中是黑底金字的“大雄宝殿”匾额,两侧有“愿王圣地”、“灵山一会”、“银色世界”、“梵宇重光”等匾,都是1990年开光时隆莲、宽霖、真禅等赠。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

最高层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门两侧有宝莲寺圣一法师题写的对联:

华藏长子,七处九会,辅助毗卢阐大教;

金顶真人,四方八面,来朝遍吉出迷津。

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登金顶,是所有游人香客游览峨眉、朝拜普贤的最大愿望。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烧香敬佛,流连于神的世界,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日出、云海、佛光和神灯。

金顶华藏寺海拔3千多米,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僧人们要克服生活、气候等诸多方面困难。金顶重建以来,僧人们常年居住在这里,精心守护着佛寺,并逐年进行维修,创造条件,热情接待国内外各界人士,为建设峨眉山佛教寺院、发展峨眉山旅游事业作出了贡献。

2002年,为了响应四川省人民提出,把峨眉山建设成“中国第一山”的号召,峨眉山佛教协会重新规划并制定了“恢复华藏寺改造工程”方案。本着宏扬峨眉山佛教,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振兴旅游的原则,做好科学规划,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搬迁“703电视台”,拆除原华藏寺前部,整治环境,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具体承担,建成了高48米(含法台须弥座)的“十方普贤”铜像,以恢复华藏寺(金顶)昔日之庄严。建设工程已于2004年8月动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6月18日,经批准,举行了隆重庄严的华藏寺落成典礼和十方普贤像开光仪式。

断崖奇观

在金顶卧云底的东面,有一悬空600多米的断崖,雄险奇伟,为全山第一巨岩,名舍身崖(又名摄身崖,因发生许多跳崖事件而得名)。又因此处可以看“佛光”、“佛灯”,所以又叫睹光台。每逢天高云淡,玉宇澄清,站在睹光台上远眺天下,天苍苍,地茫茫,远近诸峰尽在脚下。在这些山海峰浪之外,一望无际。看东方,峨眉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曲折环流,成昆铁路贯穿南北;望北方,丘陵蜿蜒,直毗成都平原;南顾,大小凉山层峦迭嶂;西盼,青藏高原群峰披雪。江山如画,大地似锦。更为难得的是,此处还是望日出,观云海,赏圣灯,看佛光的绝妙之处。

峨眉山金顶佛光之谜,峨眉山“佛光”是怎么一回事

看佛光,日出,云海,圣灯都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这个只有看你的运气

另外必须住金顶或者雷洞坪,可山上的酒店太贵,甚至有的房型上千元,不过你可以在嘻嘻团,团购,可以省几百。雷洞坪148元/间,太子坪128元/间,金顶328元/间

科学的角度来说:佛光是一种光学原理

阿弥陀佛

峨眉金顶佛光再现是怎么回事?

日前,一组峨眉山金顶图片火爆网络,四方普贤在云中“行走”,天空中佛光再现,美轮美奂。

峨眉金顶,海拔3077米,是峨眉游山的终点,由洗象池上行15公里,经过登金顶最长最后的一道有2380余石级的险坡--七里坡,再经过接引殿即至。游客可乘车到雷洞坪,步行到或坐索道缆车上金顶。也可乘车到万年寺,乘索道缆车上金顶。

明人方孝孺的《宿峰顶次济定韵》一诗这样描绘了金顶绝色:“层岩削壁跨千里,坐镇西南势独雄。元气昆仑磅礴外,祥光隐现有无中。珠璎宝佛留金相,金碧楼台依半空。纵是蓬莱并弱水,消虚难与此相同。”

人们常说:“到峨眉山不到金顶等于没有到峨眉山。”认为,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的“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的精灵。“金顶祥光”包括四大奇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它们自古为世人所神往、迷恋。

此外,在峨眉金顶,有一处不为人所熟知,却新颖别致的“同心锁”栈道,赋予了峨眉山一份浪漫的情怀。在从雷坪洞前往金顶的扶手边,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栏杆上那密密麻麻的镌刻了无数情侣名字的同心锁。据说,只要将锁锁上之后,把钥匙决绝地掷入旁边的万丈深渊,便可“情定终身,永不分离”。浪漫七夕,峨眉山美食村专门推出了各色情侣美食,如鸳鸯抄手、情侣凉粉等,让情侣在秀丽山水中品味爱情的美好。

峨眉山金顶供奉灯火的价格及可信度

价格大概范围是

小灯40~80

大灯100以上

价格越贵,灯会越高,灯都是供奉在金顶四方普贤像下方的,会有人定期给灯添油,但似乎有一个时限,时限过了你还需要续费的!

本人想在5月20号左右去峨眉山,从天津出发,有人能给些帮助么?高分求解答...

您好 !天津出发的话只能先到成都,成都到峨眉山很方便,新南门出发大概2个小时不到就到峨眉山,峨眉山的寺庙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山脚下和金鼎:

大佛禅院 报国寺 伏虎寺

清音阁 洪椿坪 万年寺

圣水禅院 万佛阁 太子坪

接引殿 洗象池 中峰寺

雷音寺 萝峰庵 磁佛寺

磁佛寺 纯阳殿 雷洞坪

遇仙寺 善觉寺 广福寺

仙峰寺 慈圣庵 初殿

华严顶 息心所 金顶华藏寺

其中著名的有八大寺:

八大寺庙

华藏寺:始建于东汉,是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恢复重建的华藏寺总投资3000元。为四层两重殿,包括金殿、大雄宝殿,总建筑面积为1614平方米,其中:金殿274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金殿,大雄宝殿1340平方米。金殿采用金瓦,大雄宝殿采用铜瓦,梁栓、门窗、斗拱等均为铜铸,称为铜殿。传统寺院的主殿为大雄宝殿,而在金顶上,高达48米的十方普贤更能吸引人的视觉,所以十方普贤的正面像对着大雄宝殿,这是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道场的特征。华藏寺内文物荟萃,金殿与铜殿交相辉映,凸显出金顶厚重的佛教历史文化地位。

洗象池: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位于海拔2070米的钻天坡上,是峨眉山赏月最好的地方。明时仅为一亭,称初喜亭,后改建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公元1699年)建寺,称天花禅院。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月正和尚扩建,因寺前有一小池,相传普贤菩萨骑象经过时,白象曾经在水池中沐浴,改名洗象池。现有初喜亭、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及藏经楼等。

仙峰寺: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仙峰寺,古名延慈寺、慈佛院。又名仙峰禅院。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扩建。明末毁于火。清乾隆年间再建。寺内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舍利宝殿、餐秀山房等。寺宇屋面全为锡瓦、铝皮所盖,衬托于浓翠欲滴的苍藤古树之中,有“碧海圭玉”的美誉。是峨眉山道、佛两教发展变迁的典型代表。仙峰寺外天皇台上有一“仙皇台”石,相传轩辕黄帝曾来峨眉山访道,在此遇天真皇人。

洪椿坪:峨眉山重点八大寺庙之一。洪椿坪,始建于明朝,称千佛庵;清时重修,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树而得名。传为宝掌和尚结茅处。分为观音殿、大雄宝殿和普贤殿,殿后供有达摩祖师象。洪椿坪内珍贵文物数不胜数。一是楹联众多,且品位较高;二是寺内藏有清制千佛莲灯,雕镂精美;三是寺内存有清朝乾隆年间的木制“正明司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寺院周围山抱林拥,葱郁幽静,雨雾蒙蒙,千枝滴翠。

万年寺: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当时叫普贤寺,宋代改名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无梁砖殿,改名为圣寿万年寺。现有殿宇五重:山门、弥勒殿、砖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万年寺砖殿为我国古代建筑一大奇观,该建筑400年来经历了1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殿内有宋代铸造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一尊,高7.85米,重62吨。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堪称稀世国宝。1986年以后又修复了弥勒殿、般若堂、幽冥钟亭、鼓楼长廊、山门等,宏伟庄严。

清音阁:峨眉山重点八大寺庙之一。建于唐僖宗四年(877年), 明初广济和尚取晋人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为清音阁。此阁修在黑龙江和白龙江之间的山梁上,凌空高耸,形势险峻。阁后阁侧,林木密郁,翠色参天,特别是阁后一大片杉林,色如翡翠,把这座古老的寺庙衬托得愈见古雅。以清音阁为中心,由清音阁、牛心寺、广福寺、白龙寺和白云峡构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主旋律的佛寺园林环境,是世界罕见的庞大的山野佛寺园林。

伏虎寺: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兴年间改建,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金身泥塑弥勒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之上,为普贤殿,供奉普贤金身。最上一殿供三尊大佛,金身辉煌,法相庄严。虽为三身,实乃一佛。大雄宝殿左侧,有华严塔亭,亭内有“华严宝塔”一座。大雄宝殿左后侧山崖上,为全山最大之罗汉堂。

报国寺: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为山中第一大寺,此寺坐西向东,前有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清初迁建于此,顺治九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本《释氏要览》“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而易名。后几经培修,1993年又新建钟楼、鼓楼、茶园、法物流通处。殿宇五重,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七佛殿、普贤殿。各殿佛像庄严,香烟绕缭,幡灯悬垂,佛教圣地的气氛浓烈。墙外楠林簇拥,翠竹掩映;寺内花木满目,亭榭点缀,环境优静。

我是九寨沟川程旅行网的,欢迎您有时间也到九寨沟旅游,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四川各大著名景区酒店特价住宿、机票预订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