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442

蛋挞取名的由来,兔和龙的属相怎么样

兴仁信息网2023-09-11 22:50:510

蛋挞是谁发明的?

蛋挞对由来说法颇多,一说是起源于英国都铎王朝时代,是由一名黑人女仆发明的,另有一说是由葡萄牙对一群修女研制出来对,还有的说是英国人安德鲁森在澳门是研发出来对.

中国澳门做的蛋挞最好吃最有名.因为正宗的葡式蛋挞源自澳门,而且只有澳门的玛嘉烈蛋挞才算得上是蛋挞的经典.玛嘉烈是地道对澳门人,极具美食天赋.1988年,她采用澳督大厨对秘方,烘制成蛋挞待客,倍受欢迎.和普通蛋挞相比,玛嘉烈蛋挞的外皮更酥,内焰呈金黄色并有焦糖色点缀其中,而且口感多层次而丰富,深得食客喜爱.

蛋挞的由来是什么?

首先是配料,准备材料:糖。盐。奶粉。黄油。起酥片(马其林片)(没有的话也可以用黄油代替)。面粉(高筋面粉。低筋面粉其实差别不大)。擀面杖。

步骤:

第一步,将大块的黄油切成小丁。

第二步,1.面粉里面放入一小勺盐。两勺或者三勺或者四勺糖(看个人情况。喜欢吃甜的就多放点)。还有切成块状的黄油。一起和面粉搅匀。2.用牛奶和面(其实用清水就好。可是我个人喜欢奶味比较重的。)注意:和面的时候。牛奶或者清水是一点点倒进去的。不要一次倒好多。一点点揉。

第三步,1.把面团擀成薄片。2.把起酥片(马其林片)夹到里面。(如果没有这个的孩子们。就把黄油切成小块儿装在保鲜袋里。然后擀成片儿状。放到冰箱里冷藏成硬的就OK了。一样用。味道也很好)

第四步,合起来。注意边缘要合好。否则擀的时候马其林起酥油会往外流。起酥油片要稍微硬一点才好包裹。若果太软,说明已经快溶化了。一擀,油就流出来了。擀的时候,力度一定要掌握好,擀不好,油就会从面里流出来。擀成薄片后。两边对折!!!然后对折的两片合起来!!!就像叠被子一样。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层层更多。叠一次。就可以放冰箱中冷藏10分钟-30分钟,醒面团。这样放入冰箱醒一下松筋,层与层之间才会蓬松,不会压叠在一起。如果没有时间,不放冰箱也可以,只是蓬松的效果没有那么好。

第五步,1.把刚成叠了很多次面。擀成0.3cm厚。(你要用多少就擀多少。我用了刚才的3/2的面。做了15个蛋挞皮哦)2.然后卷起来。3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3.冷藏好后的千层酥皮卷,拿出来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卷。

第六步,1.切好后的小卷,拿起一个小卷,在面粉里沾一下。2.放入蛋挞模,沾面粉的一面朝上。3.用两个大拇指把小卷捏成蛋挞模的形状。捏好后的蛋挞皮静置松弛20分钟。

第七步,蛋挞皮都做好了。接下来肯定是蛋挞水。就是中间的部分了。1.材料:糖。炼乳。奶油。面粉。鸡蛋。牛奶。2.做法:在碗中倒入淡奶油、牛奶、糖、炼乳,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糖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鸡蛋黄和低筋面粉,搅拌均匀后,过筛即成蛋挞水。把搅均匀的蛋挞水。倒入蛋挞皮里面。

第八步,装入烤盘,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烤焙,200度-210度左右,25分钟左右,烤至蛋挞水表面出现焦点点即可。

出炉后,切点水果,再进去烤个20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蛋挞起源于哪里?

起源于英国。挞为英文“tart”之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之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

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有指蛋挞亦是中国17世纪的满汉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引入蛋挞的时代,未有准确年份,有人说自1940年代起,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飨客。另一方面,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还出现了适合减肥的蛋挞,蛋浆是用蛋白做的。

请问蛋挞是源于哪个国家的哪个地方?

蛋挞的由来蛋挞,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中国人称其为蛋,tart则取其音。这种蛋挞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不过看上去跟现在的蛋挞会很不一样。按照现在的做法,皮会很软;中世纪做蛋挞是既没有蛋挞模又没有齿轮切割器,蛋挞皮要用手捏起来,所以蛋挞皮发得很硬,吃中世纪的蛋挞其实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做蛋挞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纪糖很贵,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于外面的壳则给穷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国人知道蛋挞这个东西是在被割让后,英国人的蛋挞传到了,人便开始仿制,甚至比英国人做得更好。蛋挞店除了蛋挞外还卖另外两样东西:奶茶和咖啡。那时候的蛋挞要比现在的蛋挞大两三倍,甚至有一段时间,一个大蛋挞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人标准早餐。六十年代逐渐富裕起来,人开始在蛋挞里加燕窝鲍鱼之类,“大补”;但过了几年这种蛋挞又没有了。有人说蛋挞可以反映的经济。按照英国传统做法,蛋挞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人似乎不大喜欢吃这种有点辛辣味的蛋挞,所以现在茶楼里蛋挞都比较清淡。

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种一咬下去面渣四溅的蛋挞皮;另外一种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黄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一家很有名的蛋挞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成功。现在做蛋挞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饼店,一家是檀岛饼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岛主要做酥皮。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所以泰昌蛋挞又被叫做肥彭蛋挞。檀岛蛋挞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鸡蛋为主,油皮则以牛油和猪油为主,蛋挞皮用两层水皮包一层油皮呈一块三明治,这样烘焙起来更有层次。水皮油皮是人发明的。人做蛋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只用中国蛋不用美国蛋,他们认为美国蛋没有中国蛋蛋味浓,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不同。

目前市场常见的蛋挞用的是英国人的做法,比较简单一点,没有人水皮油皮那么复杂。把猪油黄油和糖揉到面粉里头,加点水,揉成面团,擀成薄皮,切成圆形,放到一个一个小壳子里;调好蛋汁(糖牛奶和鸡蛋),灌入小壳子里。放入烤箱里,230度烤25分钟就好了。

其实人做蛋挞做得再好,也未必会有什么突破。檀岛老板就表示店内装修可以改进,但蛋挞的配料和做法绝对不能改。这样就不能顺应市场。现在英国人除了传统蛋挞之外,还有草莓味蛋挞香蕉味蛋挞和酸奶味蛋挞之类,他们的传统蛋挞也是在不断创新,而人却一直停留在肥彭蛋挞。这一点应该向英国人学习。

蛋挞的种类 蛋挞的根据蛋挞皮主要分为牛油皮和酥皮蛋挞(KFC也是采用此蛋挞皮)牛油皮的特色就是外皮比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块盘状的饼干,外皮有一阵牛油香味。

酥皮也是使用同一馅料,特色在于外皮的盘分成一层层薄酥皮,就像嫁喜礼饼的外皮一样层次分明。

根据蛋挞汁的不同由此衍生出来的小吃,还有鲜奶挞、椰挞、姜汁蛋挞、肉松蛋挞、水果蛋挞、和蛋白蛋挞等等。

河南蛋挞,名师名企业精制酥皮蛋挞皮机械化生产速冻后装箱空运至洛阳由洛阳联生宏康食品有限公司代理,供应各大饼店,超市,KTV,网吧......以至各家各户!

蛋挞汁的配方本站提供几种参考方式,有不明之处请在烘焙论坛发表意见或直接咨询康宏公司.

热衷于蛋挞DIY的朋友,另请关注本站蛋挞皮自制的方式!

肯德基的所有蛋挞名称?

最开始是传统葡式蛋挞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

后来推出过

芒果蛋挞

卡布奇诺蛋挞

黄桃蛋挞

木瓜蛋挞

红豆(大纳言)蛋挞

百香果蛋挞

紫薯蛋挞

因为蛋挞比较忌讳使用水分过多的加料

所以

只有卡布奇诺和红豆的味道还过得去

其他几种加了水果的

很容易有酸味

紫薯的

感觉会有一点生生的感觉

不够香软

影响蛋挞的口感

反而没有原味的好吃

用扇贝做蛋挞怎么取名?

用扇贝做蛋挞取名扇贝挞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