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3935

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开光,南海观音佛像开光大典

兴仁信息网2023-09-20 11:18:140

九七年普陀山观音菩萨显灵视频

如上,九七年轰动一时的普陀山观音菩萨像开光仪式灵异视频。

三亚南海观音和普陀山观音有什么区别?

地点不一样的, 高度也不一样的, 以前去海南我们的导游说是 开光的时候是旁边的山上的灯光去照射 使得看起来是观音照射出来的灯光 很好看的, 这样子照一次灯光 海南的一半地方要停电的。

舟山南海观音旅游的心得体会

普陀山最负盛名的南海观音大佛这里,这个地方现在的朝拜香客非常多。从这望出去,真是有一种“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格局。那么来到普陀山的人,现在必定要到菩萨座下来一拜。而且这个地方,从始至终是最著名的菩萨感应的地方。在九七年大佛建成的时候,那会我还没有来普陀山,这个视频现在还在网上流传,就是在大佛开光的当天,本来是阴雨连绵的,结果我们主法的老和尚排班站齐,主持人一说开光法会开始的时候,整个阴天天上就开了一道口,然后一道阳光就洒下来,端端的就照在观音菩萨的圣容上。

所以这尊大佛高是有三十三米,就是象征着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加上她的本尊。当时信众捐的,脸上镶了四十八公斤的黄金,表的是他的本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所以这个缘起非常好,这种瑞相也一直在持续。

九七年虽然我没有亲自看到,可是那场法会非常的轰动。今年二零一七年是南海观音开光法会二十周年纪念日,这天的盛况我是全程参与,并且见证了再一次瑞相的发生。因为同样那几天也还是阴雨连绵,很多过来参加的海内外信徒都有点担心,说会不会开光法会这天依然下雨?我们大和尚坐在那里给他们开示的时候说不会的。当时我在旁边听的还心里有点虚,眼看着每天都这么下,要是这天下雨怎么办啊?和尚胸有成竹说绝不会下。

到了法会那天,一早上还是在下个不停,我自己还有点担心拿了一把伞。结果当我们从普济寺上到车,往这边行走到百步沙的时候,这个天就开始放白了,本来是阴天,结果就放白了,开始亮起来。等到下了车以后,往大佛下面引道上走的时候,雨就停了,一直到法会说开始,因为新塑了一尊翡翠观音,也开始大家唱炉香赞,刚刚维诺师起腔的时候,整个太阳的轮廓又开始显现,阳光就洒在法会的现场。这是我自己在二零一七年亲眼见证的瑞相。

所以菩萨的慈悲从始至终一直,我们刚才讲到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就是感应常在瑞相常在。当然从始至终的途中他也没有落下,自从大佛塑起来以后,因为舟山群岛,普陀山在舟山群岛,常有台风来袭,以前台风常会上山的,就是南海观音矗立在这里以后,每次台风一来,到了舟山,他们有的人戏称说被观音菩萨的手掌给推走了,只要来到舟山,绝不会上岛,一定是绕弯而走,二十年从来没有落空过。这就是观音菩萨运用四大器世间给我们显现的灵气吧。

谁知道南海观音的来历?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而观音在古天竺就称南海观音,相传是因为:一、观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而古天竺属南亚,加上观音所在的补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称南海观音;二、“南海”与“南无”所似,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观音大士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王勃卒于676年,就算此《赞》作于676年,亦比“不肯去观音”到普陀山早187年。可见,不是因为有了南海普陀山才称南海观音的,恰好相反,是因为南海观音,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

南海普陀山之称,是佛门对外交往的需要,是元初由普陀山和尚如智和一山提出的。

据《续资通鉴》记载:元初,中断了中日邦交。后来,根据刑部尚书崔之疏,决定与日本通好。考虑到日本信佛教,普陀山有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观音”的这层关系,朝廷先后两次派普陀山和尚出使日本。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正月,朝廷派王积翁出使日本,并命普陀僧如智同往。当时,如智提出:观音应沿用古天竺的名号,称南海观音,普陀山既然是观音道场,亦应改称南海普陀山。后因王积翁被醉酒的部下所杀,出使未成。

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元成宗下诏曰:“命普陀高僧一山出使日本。”当时,一山有两个头衔:一是江浙释教总统;二是敕封为妙慈弘济大师。一山认为,既然朝廷看重日本和尚留“不肯去观音”的关系,就应该告诉日本人,留不肯去观音处已是观音道场,日本人一定会感到鼓舞。但普陀山这个山名与菩萨名号贴得不紧,外国人不易理解,应该根据南海观音的名号,改称南海普陀山。

一山是以南海普陀山住持的身份去日本的,由于他宣传了不肯去观音和观音道场的来历,受到日本和佛教界的敬重,日本天皇把他请到京都南禅寺传经说法。一山留日本19年,创了“一山派”禅学。一山病故后,日本天皇亲题其像,赞曰:“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并在南禅寺为他建塔、祠。一山的这次出使日本,不仅为恢复元初中断的中日邦交立了大功,而且把南海普陀山之名传遍了日本。

三亚南海观音和普陀山观音有什么区别?

地点不一样的, 高度也不一样的, 以前去海南我们的导游说是 开光的时候是旁边的山上的灯光去照射 使得看起来是观音照射出来的灯光 很好看的, 这样子照一次灯光 海南的一半地方要停电的。

观世音菩萨的法号全程是什么,其中蕴藏了什么含义吗?

观音菩萨的法号全称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共19个字。

法号一般是在未成就佛果以前的一种称呼,代表与普通人的区别。释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以前这一世就称为释迦牟尼,在过去世还有很多的称呼。观世音菩萨也是这种情况,不过我们一般还是称呼为观世音菩萨,也有叫慈航大士的。

传说中的观音菩萨显圣复原图

观音菩萨圣号释义

观音菩萨圣号“中文”释义:

观世音菩萨在中文佛典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他过去世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

观音菩萨圣号“梵文”释意: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观音菩萨梵文意译,又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

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信仰的地位

观世音菩萨在佛教里代表慈悲为怀,救苦救难。为阿弥陀佛上首大弟子。该菩萨头戴七佛宝冠,说明此菩萨的在七世以前就已成佛,因慈悲为怀,特投菩萨界,以教化众生。

在中国,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尘封七十七年的观音菩萨显圣图

在人们心中,观音菩萨一直是拥有着大智大慧,大慈大悲,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普度众生,给人无限希望的大菩萨,因此观音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

正因观音菩萨“悲能拔苦,慈能与乐”、“闻声救苦”的度世情怀,在中国民间,许多庙宇里都供奉着观音菩萨,这体现了观音文化在中国民间的繁盛,以及人们所寄托的无限希望。

普陀山南海观音开光圣典视频截图

观音菩萨女性面貌的中国民间传说

大家都知道,观音菩萨善于变幻,可变天神地鬼,亦可化作女人相貌。而在中国的寺院里,观音菩萨也基本都是以女性面貌的化身形象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观音菩萨有着三十三应身变化之外,也与民间传说有关。

民间传说的观音画像

在中国民间传说里,观音原是男性的仙人,法号“慈航大士”,因化身道姑救一产妇染污秽无法复原,后感动上天,玉皇大帝命其掌管人间百姓、皈依正果之责。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观世音菩萨由于接受各种不同的信徒的请求,所以呈现出各种形象,其女性形象可能由此而来。后世的女性形象也可能与观音菩萨能够“送子”有关,并且被认为是大慈大悲的化身。

观音菩萨的中国女性化身形象

因此,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女性化身形象,应原有的佛经“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外,再加上中国民间文化需求,而最终演变为女身形象的大菩萨完全合乎情理。既符合佛经,也符合中国民间文化和大众美好的期望需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