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835

兰溪黄大仙宫叫什么(黄大仙祖宫在哪个城市)

兴仁信息网2023-03-25 02:38:490

金华哪里好玩

金华双龙洞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 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等。

金华尖峰山景区

尖峰山又名芙蓉峰,屹立于金华城北,是俯瞰金华城区的最佳制高点。金华人对尖峰山有着特殊的情结,一直有“三日不见尖峰山就要落泪”的说法。尖峰山作为郊游和登高望远的理想去处,吸引了许多金华人前往揽胜。如今,宽阔笔直的迎宾大道已延伸到尖峰山脚下,尖峰山也因此成了城市“绿肺”而备受关注。

浙江金华黄大仙祠

黄大仙出生于浙江兰溪市郊黄湓村,后在金华赤松成仙。本名黄初平,晋代人,号赤松子,兰溪市郊的黄湓村是黄大仙的出生地,出生于晋代,因其乐善好施,扶正怯邪,而被百姓敬奉为神,黄大仙宫就是为了纪念黄大仙而修建的。黄大仙宫与黄大仙故居,二仙井等景点吸引了无数朝圣观光的海内外同胞。据《金华府志》记载他曾在放羊时随道士到金华山洞中修炼道法,其兄黄初起四处寻找,不知下落,四十年后才在山洞外相见。从前的羊群早已化成了满山的白石,但初平一声呵叱,石头立即变成羊群。黄初起惊异万分,神仰其弟之功法,亦立志修道。从此,黄初起留在洞中跟随弟弟一起修炼,不食人间烟火,每天以松籽茯苓充腹,最终得道成仙。因此,有时也认为黄大仙为黄氏二兄弟。也有说黄大仙乃葛洪弟子黄也人。因为民除害兴利,泽被一方,所以民众遂为他在金华山修建起黄大仙祠,又名赤松观,世代祀奉,从此,各地信奉黄大仙的,均以金华为“仙乡”,以赤松观为“祖庙”。祀奉他的庙宇遍布东南沿海一带,以至东南亚及美国。其中浙江省金华市黄大仙祠和黄大仙庙最为著名,信仰者云集,香火炽盛。

金华龙盘寺

龙盘寺是金华著名的名胜古迹,位于金华县东部孝顺镇中柔村,西距金半城32公里,东距义乌城27公里,南靠群峰连绵的南山,北涉碧水清波的婺江。总面积11.8平方公里.

金华八咏楼

八咏楼,位于八咏路,原名玄畅楼,南朝时创建,南宋淳照十四年(1187年)扩建,元皇庆年间(1312-1313)毁于火,明万历间重建,清嘉庆年间重修,1984年大修。历代文人游此,题咏颇多。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郡太守沈约作《登玄畅楼》。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作《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该楼坐北朝南,共四进,依次为楼阁、前厅、二厅和楼屋。建在高8.70米的石砌台基上。

兰溪好玩的地方

中文名称

兰溪市

外文名称

Lanxi City

兰城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

下辖地区

6个街道、7个镇、3个乡

驻地

兰江街道

电话区号

0579

邮政区码

321100

地理位置

金华市西北部

1313平方公里

66.51万(2023年) [1]

吴语金衢片——金兰小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黄大仙宫、兰荫山、诸葛八卦村、白露山、地下长河、中洲公园

哪里才是黄大仙真正的“故乡”

黄大仙(道教神仙)

黄初平(约328—约386),后世称为“黄大仙”,是汉族民间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兰溪黄湓村,一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义乌赤岸。黄大仙原是当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华山中修炼得道升仙。宋代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

黄大仙传说在港澳台、东南亚等地流传甚广。今得道升仙地建有浙江金华黄大仙祖宫,广州和等地建有黄大仙祠。亦有为纪念他设立的黄大仙区。

金华黄大仙风景区有哪些

黄大仙祖宫在双龙洞鹿田,坐公交到双龙洞后再转小面包到景区,赤松黄大仙坐游9可直达,兰溪有个黄大仙出生地,不清楚怎么走。

我家供奉的黄大仙是什么?

黄初平(约328—约386),后世称为黄大仙,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兰溪黄湓村,一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义乌赤岸。原是当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华山中修炼得道升仙。宋代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在港澳台,东南亚流传甚广。今得到升仙地建有浙江金华黄大仙祖宫,广州和等地建有黄大仙祠。亦有为纪念他设立的黄大仙区。

黄大仙祠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负盛名。据传说,黄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医济世为怀而广为人知。相传祠内所供奉的黄大仙是「有求必应」的,他的签文十分灵验。此外,该祠是唯一一所可以举行道教婚礼的道教庙宇。 在每年农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该祠,为过去一年酬谢神恩及为未来一年求神庇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是黄大仙师宝诞,所有黄大仙的弟子会于正午时份聚集于祠内的主殿参与祭祀活动。 在20世纪初,道士梁仁庵等人从广东西樵山普庆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宝像来港。最初,他 在湾仔开坛阐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们经过仙人指点,选择了九龙狮山下的龙翔道建祠。后来,信众渐多,香火日渐鼎盛,成为港九著名庙宇之一。据说黄大仙「有求必应」,签文尤其灵验。每年,不少善信争相在农历新年大年初一上「头柱香」,成为一年一度的城中农历贺岁佳话。 黄大仙祠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极尽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庙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宝殿外、还有三圣堂、从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 祠外的一个大牌坊,上着「赤松黄大仙祠」的大字。经过解签档、算命看相摊等,便看见另一个内牌「第一洞天」,再拾级而上,有另一个牌坊,上面写着「金华分述」,每个牌坊都有其宏伟的建筑特色和意义。 黄大仙祠内的九龙壁仿照北京九龙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题诗,增添黄大祠的中国传统特色。 大雄宝殿辉煌宏伟,雕刻精细。在香烟弥漫下,善信顶膜礼拜,祈求福至。殿内有碑文一则,简介黄初平成仙的经过。 除了大雄宝殿外,祠内其它建筑也充满传统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吕祖(吕洞宾)、观音和关帝,并挂有万世师表孔子的画像。祠内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谓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黄大仙祠赠医施药,也参与不少社会活动。近年,更获批准在祠内举行婚礼,为新人办理注册事宜。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当年这里地虽偏僻,但曾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对广州市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极大的影响。该祠虽于1910年遭受破坏,但旧祠所留下来的遗迹,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扁额、门饰、石狮等,都饰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祠殿的宏伟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艺术。 1915年,原黄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带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等南迁到,并于1921年建成黄大仙祠。同样地,黄大仙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广大热心人士纷纷要求在原地恢复建造芳村黄大仙祠。后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成广州嘉游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黄大仙祠的复建项目。经过2年的策划和设计,于1997年11月破土动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参观游览。 复建后的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离芳村和花地湾地铁站很近。全祠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呈长方形,有一个南大门和东侧门供游人出入。 黄大仙祠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文化、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寺庙景观。全祠现设有:正中高耸在台基上面的黄大仙主殿;进门左侧的关帝庙、斗姥庙;进门右侧的财神殿、孔圣殿;主殿左侧的吕祖殿、功德堂;主殿右侧的观音殿;以及东、西添福、添寿长廊各1条。总体设计上采用升高主建筑的方式,使大殿的外观更显宏伟。这座宗教名胜再次扬名于世,既为广州市增添了一个旅游新景观,又为善信提供了一个祈福布施和祀奉祖先的地方,还能使原黄大仙祠的文物得以保存,这里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参观游览的好地方。

谁知道黄大仙的故事?

黄初平(328 ——?),又名皇初平,俗称黄大仙,自号“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诏,姓崇、名垒,号司天。据《 赤松山志》记载:其兄初起乃长子,是为“大皇君”。黄初平生于东晋成帝年间为次子,是为“小皇君”。

关于黄大仙来历现今有四种说法:金华黄初平说、东莞黄野人说、下邢蓝石公说、传说中神农时的雨师。其中以金华黄初平说最为可信。据《金华府志》载:东晋皇初平,丹溪人(今浙江省兰溪县黄湓村,属金华市管辖)。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后还乡,其族尽亡,乃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

传说黄大仙是金华人的最好实证是在金华北山早在晋代即建有的最早的黄大仙祠——赤松观祖庙(现在在恢复建设当中)。而晋代著名理论家、医学家葛洪《神仙传》和南宋道士倪守约《赤松山志》中关于黄大仙的记载也印证了此种说法。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我们基本可以判定黄初平是先成仙于民间,然后才被辑入道教典籍中成为道教徒宣传其宗教的工具,而其人物形象是老百姓在口头传承的过程中则依照民众的意愿对这一形象进行反复加工的结果。

黄初平“显于东晋,上祖皆隐德不仕”,其出生并非名门望族,而是出生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善根深厚的布衣之家。黄初平《自序》曰:“予少家贫,炊糖不继”。十五岁是黄初平生平的重要转折点,被其师“赤松子”引人金华山石室,传授秘旨,服食,辟谷之术,丹药长生良方,其性完全陶醉于山水之间,超然物外,绝弃世尘,精研丹法,积公德累善行,时觉四十年,黄初平已得道成仙。后黄大仙云游各地,做了许多警恶除奸,普济劝善的好事,深得民心,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万能之神。

关于黄大仙的事迹传说很多,其中以其“叱石成羊”流传最广。传说讲述:黄初平年15,家使牧羊,路遇道士,见其性善,便将他带至金华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寻找初平多年,未获音信。一日,在市中见一道士,和颜悦色,即向前问卜日:“我有一弟名初平,因命牧羊,失之四十余年,不知是死是活,请道长告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定是你的弟弟无疑。”初起听后非常高兴!即随道士去风初平,果然相遇,悲喜店毕,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初起见后,又惊又奇,非常钦佩日:“弟今得道成仙,兄能学否?”初平答日:“只要诚心善学,便可得道矣!”初起即弃妻室,留住在金华山石室中,随初平学道,服松脂、茯苓,不久亦修练成仙,行走于日中,看不见影子,有返老还童之色。至百岁,兄弟俩回归家乡,村貌全非,亲族不识,只得返回山中,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今兰溪黄湓村的“二仙井”,传是当年黄初平兄弟俩所凿。另有唐朝本观道士舒道纪有诗为证: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