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727

五行名词解释题,五行学说的名词解释

兴仁信息网2023-05-13 21:26:520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你是不是在感情方面碰到了什么,迷惑的事。

五行 解释名字含义

牛留留

五行的问题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

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

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

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

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叫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

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一张图你就看懂了,发给你看看。

五行制化的制化规律

五行的制化规律是“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五行之中某一行过亢之时,必然承之以“相制”,才能防止“亢而为害”,维持事物的生化不息。故《内经》强调五行系统中存在制约和克制的重要性,《素问。五脏生成篇》将“所不胜”一方称为“主”,也是这一思想的表达:“心……其主肾也;肺……其主心也;肝……其主肺也;脾……其主肝也;肾……其主脾也。”

五行制化的释义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结合,即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和稳定。制化,即“制则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之义。五行之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则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克,就没有在协调稳定下的变化与发展。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协调平衡,事物才能生化不息。诚如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上》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