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7332

占卜蓍草左传,50根蓍草占卜

兴仁信息网2023-07-27 16:07:090

<周易>算卦中,有人说用蓍草或筷子算的必然只有一个爻变,在<左传>中也...

NO 假设我出了 997999 那我就有5个变爻了 更不用说用九的情况了 他所说的意思应该是大衍扣了之后 开始数落到那个爻上 此时出现的爻是唯一的 所以才有这个说法

关于几爻变的占卜方法可以看百科

其实自己拿牙签模拟一下就知道了 69会多次出现的情况是有的 没有变爻的情况也是有的 多爻有多爻的算法 因为易经本身就是模拟事物发展的科学 所以即使都是变爻也是可能的 这跟我们的生活很相似对吧 一切都在变

易经中蓍草怎么占卜?

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 关于这段话的解释众说纷纭。推荐邵雍的揲蓍法解释。因为揲蓍法简单明了,能自圆其说,不牵强附会。具体过程如下: 1.取49根蓍草,随机分成左右两堆。两手各负责一堆。 2.从左手堆取一根夹在右手的小指缝。(只取左手堆一策,这是郭雍等的方法,象征天生人;朱熹等的方法只取右手堆一侧,象征人生于地;两种做法各有道理。我认为古人注重天人关系,所以倾向于郭雍的方法) 3.用右手每4根一次取左手堆剩余的蓍草,直到余下的蓍草数是1,2,3,4;然后,再用左手数右手堆的蓍草,也直到余下的蓍草数是1,2,3,4。左右两堆余下的蓍草数的和只能是4或8。不妨称这个和为余数和。 4.把第2步拿出的那根蓍草和左右两堆剩余的蓍草数放在一起,这样三部分的蓍草和只能是5和9。得到的这个和,也称为余数和。 5.重复1-4的过程三遍,得到三个余数和(千万注意,第二遍和第三遍不进行第4步,即不计算拿出的那根蓍草)。例如,5,4,4; 或者9,8,8;或者5,4,8等 (这就是所谓的归奇。朱熹等是每变都归奇,郭雍等是只有第一变归奇。变通遍。确切地说,朱熹认为拿出的那策叫仂,这里不做细分,总之是放在一起) 6 .定义得到的三个余数和的和为余策数。定义(49-余策和)为正策数。正策数除以4得到的商只可能是9(纯阳),6(纯阴),7(少阳),8(少阴),用这个商确定一爻。 7.重复1-6的过程6次(=18变),得6爻,就成了周易的一卦。 8。用此卦查卦辞。过程解释如下: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大衍之数50,取49为用。因为只有用“四十九”根蓍草,过揲的余数才能是“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 以四揲之,才能够得到“九六七八”。由此推导出九为乾爻,三十六为乾策;六为坤爻,二十四为坤策。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分而为二者,以四十九策分置左右,两手象两者,左手象天,右手象地,是象两仪也。‘挂一’者,挂犹悬也,于左手之中取一策悬于右手小指之间。‘象三’者,所挂之策所以象人而配天地,是象三才也。‘揲之以四’者,‘揲’,数之也,谓先置右手之策于一处,而以右手四、四而数左手之策,又置左手之策于一处,而以左手四、四而数右手之策也。‘象四时’者,皆以四数,是象四时也。” (揲 she 蛇音)归奇於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奇”是所挂之一,仂左右手之余策。归奇於仂象征历法中的闰年;一挂两揲两仂为五,故为“五岁”。再:两。象征五年之中两次闰月。(注:蓍草又名一支蒿、蜈蚣草、蜈蚣蒿、飞天蜈蚣、锯草,大家大可不必往草丛里钻,用牙签替代即可)周易蓍草占卜程序

中国古人如何用蓍草进行占卜?

先用两手将参与演卦的四十九根蓍草茎任意一分为二,其中左手一份象“天”,右手一份象“地”。接着,从右手任取一根蓍草茎,置于左手小指间,用以象“人”。这样就形成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然后,以四根为一组,先用右手分数左手中的蓍草茎,再以左手分数右手中的蓍草茎。一组一组地分数完后,两手中的蓍草茎余数必有一定规律:左余一,则右余三;左余两,则右亦余两;左余三,则右余一;左余四,则右亦余四。这时,将左手所余蓍草茎置于左手中指与无名指间,右手所余蓍草茎置于左手食指与中指间。这样,左手指缝间的蓍草茎余数(包括一开始置于无名指与小指间象征“人”的那一根)非五即九,故去除余数后的蓍草茎数必为四十四或四十。到此为止,完成了蓍草演算的第一步,古称“第一变”。

“一变”之后,去除左手指缝间的余数,又将两手所持的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茎按“一变”的同样方法和顺序进行演算,即先将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茎合在一起,然后任意一分为二,并从右手中取出一根蓍草茎置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间,再用右手四四一组分数左手中的蓍草茎,然后用左手分数右手中的蓍草茎……。“二变”的结果,左余一右必余两,左余两右必余一,左余三右必余四,左余四右必余三,故两手余数之和非四即八,而两手所持蓍草总数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

如法炮制,“三变”的结果,两手所持的蓍草茎总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然后以四相除,一爻的商数便显现出来:

36÷4=9

32÷4=8

28÷4=7

24÷4=6

根据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如果商数是“9”则是老阳之数即得阳爻“”;如果商数是“8”则是少阴之数即得阴爻“”;如果商数是“7”则是少阳之数即得阳爻“”;如果商数是“6”则是老阴之数即得阴爻“”。这样,经过三次演变,终于得到一个爻。一个卦共有六个爻,所以总共需要经过十八次的演算变化,将每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才能得到一个卦。但是,“三变”之后得到一个爻,有时还要发生变化,即“变爻”。这就是:当商数为“9”或为“6”而成老阳或老阴,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老阳变为阴爻,老阴变为阳爻,这样就会得到另一卦,称之为“之卦”。未变爻的原卦称为“本卦”。如果没有“变爻”出现,即六个爻的商数中没有“9”和“6”,那么就没有“之卦”。

这样,推演过程就全部结束,得到一个六爻“本卦”或加上一个“之卦”。以上介绍的这种占筮取卦方法即为后人所称“文王卦”或“六爻大课”。

然后,根据相应的推论规则对推演所成的卦进行推论(推理解释)。

龟卜筮蓍(shì shī)

卜 bǔ : 古人,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蓍 shī :蓍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蓍龟”。

筮 shì :此字属于会意,从竹,从巫。“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本义是指古代用蓍草占卜的一种活动,称“筮”。

希望能够帮到您!

筮草的介绍

蓍草是古代占卜常用的一种草。随着占卜技术的发展,到战国末期,占卜已经使用铜钱,竹签,石子等物,今人有用竹木代替占卜蓍草的,但是都不如正宗的中国占卜用蓍草灵验!

蓍草在古代到处可取,可见,占卜取材方便,古代打仗很可能需要随时占卜。

今天只有在边境的了无人烟的深山里面才能找到零星的蓍草了。

怎样才能找到蓍草呢?

找到蓍草要----眼观:“.....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一颗上面出来数个直立枝条。不过要符合这一点需要在蓍草成熟的季节寻找,也就是每年的7-9月份。蓍草的幼苗是丝毫看不出成品的样子的;-----

鼻闻:芳香扑鼻,沁人心脾;闻之马上精神抖擞,眼明耳聪,头脑立马清醒!再就是诚心寻找的心意了!

艾叶和蒿类植物,大都有消毒,杀菌,辟邪,止痛等作用,很多时候可用于野外急救。

另见蓍草

易经中蓍草怎么占卜?

50根蓍草先取出一根,象天。再随意分成两份,放在左右手中。十有八变,最后余下的是卦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