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633

开光粉彩花鸟图,康熙粉彩地开光花卉珐琅彩碗图

兴仁信息网2023-07-28 17:03:140

乾隆粉彩瓷器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粉彩瓷器是乾隆朝彩瓷的主流!官窑和民窑都大量烧造,除白地粉彩外、有各种地色的粉彩器。如:豆青地、红地、黄地、蓝地、绿地、胭脂红地、木纹釉地、碎纹地等。鉴定要点:

一、器型: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式大型器,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

二、胎釉:乾隆早期瓷器的胎还是保持雍正时细润的特点,晚期由于督陶官的不力和经济原因,胎质不如唐英督陶的清早中期,但比晚清仍胜一筹。早期釉质莹润与雍正无太大差别,晚期渐糙。精致的粉彩瓷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疵。一般粉彩瓷器釉面或莹润,或不够干净,釉面常有均匀似涟漪的小皱纹,以陶瓷版画表现最明显,但没有晚清时期釉面不平的波浪釉严重。

三、纹饰:乾隆粉彩器纹饰种类众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鸟、婴戏、仕女、花果、花卉、题诗,均以当时名画家的绘画为蓝本,兼糅西方绘画技法,勾染皴擦,浓淡分水,清新明艳,立体感强。

四、彩绘:乾隆粉彩具有用色浓艳、装饰方法多样、富丽华缛的风格。乾隆官窑粉彩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堆塑、描金多种工艺于一体。有的陶瓷器物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色或白地开光,开光内绘粉彩纹饰。

五、款识:乾隆粉彩官窑瓷器大多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六字款,少数书‘乾隆年制“篆书四字款。民窑粉彩器亦有书六字款和四字篆书款的,但款识书写极不工整。掌握了以上五点就基本懂得如何鉴定乾隆粉彩瓷器!

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乾隆官窑粉彩的纹饰一般是"大内"送来的图样,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都有严格规定。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绿色浅淡而闪黄,表面有小皴纹。胎釉结合牢固,极少剥落。绿里粉釉中以金线勾绘纹饰轮廓或口涂金者为精品。嘉庆以后所制则绿色深重,多见剥落。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流,官窑和民窑都大量烧造。除白地粉彩外,还有各种地色的粉彩瓷,如豆青地、红地、黄地、蓝地、绿地、胭脂红地、木纹釉地、碎纹地等。有的琢器上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地或色地开光,开光处绘粉彩纹饰。色地粉彩开光器物,釉地有红、黄、紫、绿、蓝、金、粉等色,其色亦有深浅之分。

有的器物在色地上用金彩勾画纹样的轮廓,看上去如铜质珐琅彩器。器形:常见的官窑白地粉彩器有百鹿尊、九桃天球瓶,九桃盘及三果、戏婴碗等。除日用的碗、盘、杯、碟和各式瓶类外,文房用具及各种陈设件和饰件特别多。当时所制的粉彩宗教瓷也较多,如各种菩萨像、佛前的五供(烛台二、花觚二、香炉一)、金奔巴瓶、斋戒牌等。转心瓶、转颈瓶、套瓶都是清乾隆年间首创的陈设瓷。民窑粉彩器以碗、盘、茶具为多,其中大量碗、盘也是用压凤尾的锦地纹样装饰,做工一般较粗,后人所称的“什锦”器,即指此类,民窑中有大量的粗粉彩瓶、罐、盘、碗、杯、碟及文具。过粗之器称为“糙粉彩”。纹饰:乾隆粉彩与雍正粉彩相比,已由淡雅清丽而变为浓艳豪华。纹饰的风格有两大类:一是继承雍正时期的花卉图(包括过枝花卉)和少量墨彩山水图等,仍保持雅静的风格。另一类则是重色浓彩、锦上添花。乾隆粉彩往往于一件粉彩器上采用压印、剔划、绘画(釉上彩、釉下彩)、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件器物上。“轧道”工艺用得也很多,即在器物局部或全器色地上刻划纤细的花纹,然后加绘各式图案,这种工艺难度大且费工,看上去富丽堂皇,故有“锦上添花”之称。乾隆粉彩瓷流行器里施低温绿釉,有时器底也施绿釉,叫“绿里粉彩”,简称“绿里器”。以后此种绿里器粉彩瓷大为盛行,直至清末,也是特点。款识:乾隆粉彩的官窑器大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少数书“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民窑器亦有书六字及四字篆款的,但款字极不工整。

在粉彩瓷器板块,雍正和乾隆两朝的粉彩精品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炙手可热的珍品,创出数千万天价的也往往集中在这两朝的粉彩珍品上。雍正粉彩因传世数量稀少,一直以来其价格就占据青瓷中的金字塔尖,只要那些系出名门、流传有序或被藏家多年秘藏、鲜有露面的旷世稀珍现身市场,一定会掀起一波竞购狂澜。

相比较而言,乾隆粉彩瓷器在市场上投放的数量就要多一些,但质量和档次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如果说雍正粉彩瓷器价格比较均衡稳定,那么乾隆粉彩瓷器就基本呈现梭型分布:精品极品至少起步价格也在500万元,高者可达到数千万元,中档瓷器百万左右浮动,稍差一些的入门级的趴件或者小件也可以有十几万至三五十万元之间。

乾隆粉彩的特征

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不是很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还要赔补等情况,在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其次,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有的在色地上彩绘带有西洋色彩的缠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用一种较锋利的金属工具划刻出精细的凤尾纹,即所谓的“锦上添花”,开光内绘花鸟图、山水人物图及墨书乾隆御题诗等。这种色地粉彩纤巧繁缛,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数量最多的。

第三,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如漆器、铜器、珐琅、大理石,还仿制动物、植物、瓜果等。能准确地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第四,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

第五,主纹是缠枝花,形象是将传统的牡丹花、宝相花或莲花的花与叶变形,仿佛西洋花卉。纹饰中也有西洋人物。同时还常以缠枝花作主体,分别加施夔龙、夔凤、蝙蝠或缨络、八吉祥等,组成各种祥瑞吉庆、美意延年内容的图案。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有一定的数量。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第六,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镂雕瓷为乾隆时期新创,各式镂雕瓶包括转颈瓶、转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转足碗等,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大清光绪年制的粉彩开光花鸟纹莲花盖罐价格是多少

有图吗?发出来看看。

粉彩和珐琅彩看上去很像,它们到底有啥区别

“珐琅彩”与“粉彩”的釉料比较

1.“珐琅彩”与“粉彩”的原料异同点

应该说,“珐琅彩”与“粉彩”都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不同的呈色金属氧化物。玻璃粉末为基本釉,是由玻璃研磨制得,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等按照适当比例混合配置。呈色金属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呈色,即混合在基本釉中,使其产生不同发色效果。应该说制作各色珐琅釉的原理与制作玻璃时加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制作出不同“色玻璃”的原理大同小异。

这里需要提及,与笔者想法矛盾的是根据景德镇仿古瓷者的看法,两者釉料存在极大区别。珐琅料在景德镇失传多年,现在(2005年9月)许多仿古瓷者都在联合研制珐琅料,据说如果研制有所突破,将给珐琅彩瓷的仿古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笔者无法对彩瓷釉料进行化学分析,因此这里不多牵扯,待日后条件允许再作涉及。

2.硼元素在珐琅彩釉中的作用

不少资料中都解释“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化学成分硼,而珐琅彩中含硼”这一实验结果,因此这里有必要仔细讨论硼元素在珐琅彩釉中的作用。

由于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的熔点极高,甚至超过一千七百多度,为了烧制方便,需要添加长石来降低石英的熔点。长石中又含有钠、钾等元素,它们会增大基本釉的膨胀系数,降低釉与瓷胎之间的附着力,导致珐琅彩釉从胎体上脱落。为控制钠、钾的负作用,制釉者加入硼砂来调节缓和膨胀系数。

在釉药中还有其它类似情况,例如加入氟化物降低釉料粘度,使熔融釉料易于流动,釉药乳化失透可遮住胎体,同时增强釉层耐压度。类似原理也如玻璃厂为制作不同特点的特殊玻璃而添加不同元素一样。应该说,硼元素在珐琅釉中并非必不可少,而是制釉者在所处环境、知识领域中选择的一条捷径。如果环境改变、技术进步,完全有理由改革创新。

同时需要指出,“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化学成分硼,而珐琅彩中含硼”这一实验的实验标本并没有具体解释清楚,因为康熙后期至雍正前期宫廷所用珐琅彩釉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雍正中期之后宫内造办处才自己研制珐琅釉成功并大量制作应用,例如

“雍正七年十一月初二日郎中海望,员外郎满毗传为陆续烧造珐琅活计,著炼珐琅料三十四斤备用。记此。

于本月二十日烧炼得各色珐琅料三十四斤,陆续画活计用讫。《珐琅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又传为陆续烧造珐琅活计,著配珐琅料广白二十斤,月白二十斤,松绿五斤,大绿五斤,水黄十斤。记此。《珐琅作》

十二月二十日炼得,陆续画活计用讫。《珐琅作》”

根据上文,珐琅作所用珐琅釉由泊来改为自给,制作环境、制作人员都发生极大改变,甚至在以后的数十年中,珐琅釉成分完全可以改革发展。如果条件允许,用其它方法来代替硼元素效果应该不具备太多疑问。

因此,笔者怀疑原实验在标本取料上是否广泛。为达到实验的正确、全面性,实验者有必要针对康熙后期、雍正早期、雍正后期、乾隆早期以及乾隆中期的珐琅彩瓷、粉彩瓷制品中各色釉料做全面调查,否则实验结论容易出现片面性。

三“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区别

可以说,从以上数方面看,“珐琅彩”与“粉彩”几乎没有明显区别,从传世珐琅彩瓷、粉彩瓷看,它们的主要区别应该在于制作地点、制作程序、用途、以及绘画风格上。

1.制作地点

“珐琅彩瓷”的主要制作地为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注1有关珐琅彩瓷的详细内容请参阅笔者其它文章,这里不再累赘),由于是珐琅作所制,因此属于无可挑剔的正统珐琅彩瓷(图3、4)。另外,在景德镇也制作了部分珐琅彩瓷,与前者相比,后者部分制品对是否归属珐琅彩瓷范畴还存在争议,这里也不累赘(图5)。

图3雍正珐琅彩荷花图碗(台北故宫藏品)。

图4雍正珐琅彩长治久安纹碗(台北故宫藏品)。

图5-1乾隆珐琅彩婴戏图瓶 北京故宫藏品。

图5-2 乾隆珐琅彩婴戏图瓶底款 北京故宫藏品。

“粉彩瓷”一直由景德镇御厂所制,因此有关粉彩的制作地点不存在争议,这里也不累赘。需要一提的是,根据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収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玻璃时照此样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毎样烧三百斤用,再烧珐琅片时背后俱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珐琅调色用多尓门油,尓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収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尓等査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尭烧瓷用。”

说明雍正六年前后,景德镇御厂也使用造办处所制珐琅釉制瓷,而当时御厂没有制作珐琅彩瓷的记录资料与传世品,因此,这里至少可以判断造办处的这些珐琅釉用于景德镇御厂粉彩瓷制作中。

2.制作程序

“珐琅彩瓷”是清代所有彩瓷中制作最严谨的瓷器制品。它的造型设计、制作木样实体模具、图案绘画内容、绘制人员、落款、题词内容(包括临摹原本、字体)、题词书写人员、成器,几乎无不经过皇帝亲自筛选,严格把关,才可成器。

“粉彩瓷”则宽松许多,它是由内府造型设计,表面文饰、图案绘画以及成器都可以由督陶官在原有制瓷经验中适当裁度。

可以说,“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制作严谨程度无法相提并论。

3.用途

与“粉彩瓷”相比,“珐琅彩瓷”的制作量不大,属于官窑中的极品。早期珐琅彩瓷主要用于帝王赏玩,其它情况下(如下赐重臣以及外交互赠时)一般都有记录存档,可以说流传有序。乾隆早期珐琅彩瓷的制作量比较大,逐渐接近“粉彩瓷”,用于日用陈设、赏赐王侯群臣,无特殊情况下没有历史资料记录。

4.画风比较

从直观着眼,画风应是“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最大区别。“珐琅彩瓷”由于一直是帝王参与制作,因此器物的图案虽然豪华,但取材严谨、制作一丝不苟,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也是清代彩瓷制作的最高艺术体现。“粉彩瓷”从画风上发展、继续了康熙彩瓷,可以说异军突起,但早期在珐琅彩瓷面前并无优势可言。

随着雍正后期珐琅彩釉种类的不断增多与普及,御厂粉彩瓷风格越来越豪华绚丽,特别是乾隆初、中期,督陶官唐英为迎合乾隆帝兴趣不断创新,使御厂粉彩瓷的装饰锦上添花,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图6、7),有些甚至豪华程度超过宫内珐琅作所制的珐琅彩瓷。在这些蓬勃发展的新兴御厂粉彩瓷对比下,雍乾珐琅彩瓷愈来愈不突出,甚至有时显得逊色几分(图8)。正是景德镇彩瓷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提高,宫内珐琅彩瓷才逐渐失去其原有珍贵、并繁缛无双的优势,与御厂粉彩瓷愈来愈接近,甚至最终走向没落。

图6乾隆粉彩开光花鸟双联扁瓶 台北故宫藏品。

图7乾隆黄地粉彩福寿活环双耳瓶 台北故宫藏品。

图8 乾隆珐琅彩龙舟竞渡图胆瓶。台北故宫藏品。

5.社会上的认识区别

“珐琅彩瓷”一直在官窑收藏者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国时期就曾流传“古月轩”一说,虽然毫无根据,但至少可以表明在当时它已经被社会上的古董商、收藏者极大程度神化了。

“粉彩瓷”则仅被玩瓷者视为普通的御厂官窑瓷,不太存在神化程度。

粉彩和珐琅彩看上去很像,它们到底有啥区别

“珐琅彩”与“粉彩”的釉料比较

1.“珐琅彩”与“粉彩”的原料异同点

应该说,“珐琅彩”与“粉彩”都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不同的呈色金属氧化物。玻璃粉末为基本釉,是由玻璃研磨制得,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等按照适当比例混合配置。呈色金属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呈色,即混合在基本釉中,使其产生不同发色效果。应该说制作各色珐琅釉的原理与制作玻璃时加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制作出不同“色玻璃”的原理大同小异。

这里需要提及,与笔者想法矛盾的是根据景德镇仿古瓷者的看法,两者釉料存在极大区别。珐琅料在景德镇失传多年,现在(2005年9月)许多仿古瓷者都在联合研制珐琅料,据说如果研制有所突破,将给珐琅彩瓷的仿古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笔者无法对彩瓷釉料进行化学分析,因此这里不多牵扯,待日后条件允许再作涉及。

2.硼元素在珐琅彩釉中的作用

不少资料中都解释“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化学成分硼,而珐琅彩中含硼”这一实验结果,因此这里有必要仔细讨论硼元素在珐琅彩釉中的作用。

由于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的熔点极高,甚至超过一千七百多度,为了烧制方便,需要添加长石来降低石英的熔点。长石中又含有钠、钾等元素,它们会增大基本釉的膨胀系数,降低釉与瓷胎之间的附着力,导致珐琅彩釉从胎体上脱落。为控制钠、钾的负作用,制釉者加入硼砂来调节缓和膨胀系数。

在釉药中还有其它类似情况,例如加入氟化物降低釉料粘度,使熔融釉料易于流动,釉药乳化失透可遮住胎体,同时增强釉层耐压度。类似原理也如玻璃厂为制作不同特点的特殊玻璃而添加不同元素一样。应该说,硼元素在珐琅釉中并非必不可少,而是制釉者在所处环境、知识领域中选择的一条捷径。如果环境改变、技术进步,完全有理由改革创新。

同时需要指出,“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化学成分硼,而珐琅彩中含硼”这一实验的实验标本并没有具体解释清楚,因为康熙后期至雍正前期宫廷所用珐琅彩釉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雍正中期之后宫内造办处才自己研制珐琅釉成功并大量制作应用,例如

“雍正七年十一月初二日郎中海望,员外郎满毗传为陆续烧造珐琅活计,著炼珐琅料三十四斤备用。记此。

于本月二十日烧炼得各色珐琅料三十四斤,陆续画活计用讫。《珐琅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又传为陆续烧造珐琅活计,著配珐琅料广白二十斤,月白二十斤,松绿五斤,大绿五斤,水黄十斤。记此。《珐琅作》

十二月二十日炼得,陆续画活计用讫。《珐琅作》”

根据上文,珐琅作所用珐琅釉由泊来改为自给,制作环境、制作人员都发生极大改变,甚至在以后的数十年中,珐琅釉成分完全可以改革发展。如果条件允许,用其它方法来代替硼元素效果应该不具备太多疑问。

因此,笔者怀疑原实验在标本取料上是否广泛。为达到实验的正确、全面性,实验者有必要针对康熙后期、雍正早期、雍正后期、乾隆早期以及乾隆中期的珐琅彩瓷、粉彩瓷制品中各色釉料做全面调查,否则实验结论容易出现片面性。

三“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区别

可以说,从以上数方面看,“珐琅彩”与“粉彩”几乎没有明显区别,从传世珐琅彩瓷、粉彩瓷看,它们的主要区别应该在于制作地点、制作程序、用途、以及绘画风格上。

1.制作地点

“珐琅彩瓷”的主要制作地为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注1有关珐琅彩瓷的详细内容请参阅笔者其它文章,这里不再累赘),由于是珐琅作所制,因此属于无可挑剔的正统珐琅彩瓷(图3、4)。另外,在景德镇也制作了部分珐琅彩瓷,与前者相比,后者部分制品对是否归属珐琅彩瓷范畴还存在争议,这里也不累赘(图5)。

图3雍正珐琅彩荷花图碗(台北故宫藏品)。

图4雍正珐琅彩长治久安纹碗(台北故宫藏品)。

图5-1乾隆珐琅彩婴戏图瓶 北京故宫藏品。

图5-2 乾隆珐琅彩婴戏图瓶底款 北京故宫藏品。

“粉彩瓷”一直由景德镇御厂所制,因此有关粉彩的制作地点不存在争议,这里也不累赘。需要一提的是,根据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収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玻璃时照此样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毎样烧三百斤用,再烧珐琅片时背后俱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珐琅调色用多尓门油,尓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収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尓等査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尭烧瓷用。”

说明雍正六年前后,景德镇御厂也使用造办处所制珐琅釉制瓷,而当时御厂没有制作珐琅彩瓷的记录资料与传世品,因此,这里至少可以判断造办处的这些珐琅釉用于景德镇御厂粉彩瓷制作中。

2.制作程序

“珐琅彩瓷”是清代所有彩瓷中制作最严谨的瓷器制品。它的造型设计、制作木样实体模具、图案绘画内容、绘制人员、落款、题词内容(包括临摹原本、字体)、题词书写人员、成器,几乎无不经过皇帝亲自筛选,严格把关,才可成器。

“粉彩瓷”则宽松许多,它是由内府造型设计,表面文饰、图案绘画以及成器都可以由督陶官在原有制瓷经验中适当裁度。

可以说,“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制作严谨程度无法相提并论。

3.用途

与“粉彩瓷”相比,“珐琅彩瓷”的制作量不大,属于官窑中的极品。早期珐琅彩瓷主要用于帝王赏玩,其它情况下(如下赐重臣以及外交互赠时)一般都有记录存档,可以说流传有序。乾隆早期珐琅彩瓷的制作量比较大,逐渐接近“粉彩瓷”,用于日用陈设、赏赐王侯群臣,无特殊情况下没有历史资料记录。

4.画风比较

从直观着眼,画风应是“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最大区别。“珐琅彩瓷”由于一直是帝王参与制作,因此器物的图案虽然豪华,但取材严谨、制作一丝不苟,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也是清代彩瓷制作的最高艺术体现。“粉彩瓷”从画风上发展、继续了康熙彩瓷,可以说异军突起,但早期在珐琅彩瓷面前并无优势可言。

随着雍正后期珐琅彩釉种类的不断增多与普及,御厂粉彩瓷风格越来越豪华绚丽,特别是乾隆初、中期,督陶官唐英为迎合乾隆帝兴趣不断创新,使御厂粉彩瓷的装饰锦上添花,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图6、7),有些甚至豪华程度超过宫内珐琅作所制的珐琅彩瓷。在这些蓬勃发展的新兴御厂粉彩瓷对比下,雍乾珐琅彩瓷愈来愈不突出,甚至有时显得逊色几分(图8)。正是景德镇彩瓷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提高,宫内珐琅彩瓷才逐渐失去其原有珍贵、并繁缛无双的优势,与御厂粉彩瓷愈来愈接近,甚至最终走向没落。

图6乾隆粉彩开光花鸟双联扁瓶 台北故宫藏品。

图7乾隆黄地粉彩福寿活环双耳瓶 台北故宫藏品。

图8 乾隆珐琅彩龙舟竞渡图胆瓶。台北故宫藏品。

5.社会上的认识区别

“珐琅彩瓷”一直在官窑收藏者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国时期就曾流传“古月轩”一说,虽然毫无根据,但至少可以表明在当时它已经被社会上的古董商、收藏者极大程度神化了。

“粉彩瓷”则仅被玩瓷者视为普通的御厂官窑瓷,不太存在神化程度。

黄地珐琅彩碗是什么样的呢?

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时刻都是幸福的,只要幸福每天都是好日子。新青年不必计较太多。祝愿有情人早日成眷属,幸福并快乐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