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307

周易乾卦文言传,易经乾卦爻辞详解

兴仁信息网2023-08-12 10:34:120

周易乾卦有几艾?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白话:伟大呵,乾元!万物因此才有开始,乾元由此主导整个自然界。云气流行,雨水布施,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太阳的光明终而复始地出现,六个爻的位置按时序形成,然后按时乘着这六条龙驾御天道。乾道的变化,(使万物)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命运,万物留存聚合并处于最和谐状态,达到了适宜和贞固。乾卦为首,创生出万物,普世皆得安宁。

解读:《彖》即《彖传》,属于《易传》(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门徒解释卦辞的文字。彖(tuàn),断也,裁断之义。该段文字是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第一句说的是“元”,第二句说的是“亨”,第三句说的是“利贞”,最后一句是总结。

• 第一句说“元”,乾为圆,为元,为万物的开始,统领整个自然界。

• 第二句说“亨”,从天上云雨孕育万物到空中太阳周而复始普照万物,六爻时位是古时侯人对万物运行节律的数学归纳,六龙则是象数归纳,易的诞生表明古圣先贤对自然界规律有了象数数学科学的把握。

• 第三句说“利贞”,利,由禾与刀组成,象征秋收。和,从禾。庄稼按照自然法则正其性命。人类按照自然法则正其性命就是和谐。此之谓“贞”,即天人合一。

• 最后一句总结乾卦创生自然界万物,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普世安宁的局面。

1.10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传》说:天体的运行刚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中断奋发上进。

解读:《象》即《象传》,分为《大象》、《小象》。《大象》解释卦象,附在《彖传》之后;《小象》解释爻象,附在爻辞之后。大象、小象文中都用“《象》曰”表示。在乾卦,《大象》与《小象》没有分列。从坤卦开始,《小象》都附于各爻的爻辞之后。

《大象》的内容,一般都是先从上下两个经卦分析卦象的意义,然后扩展到人事。如乾卦,上下为乾,乾为天,为健,所以说“天行健”,后边即人事“君子以发奋图强”。

1.11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

1. 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由于初九阳爻在全卦底下。

2. 九二爻辞“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由于德行可普及社会。

3. 九三爻辞“君子整天勤奋努力”,由于天周而复始运行。

4. 九四爻辞“龙或跃或潜于渊”,前进没有灾难。

5. 九五爻辞“龙翱翔在天空”,由于德行造就已经完备。

6. 上九爻辞“龙飞到极高处,则有后悔”,由于满盈不能长久。

7. 用九,全卦整体,天体运行无始无终,循环无故,因此不可居于首位。

解读:本段为乾卦《小象传》,是孔子或其后学解释乾卦六个爻辞与用九的。用九“天德不可为首”有两层含义:一是乾卦六个爻六条龙首尾相连,如环无故。二是六十四卦也是循环往复,未济卦固然排在最后,说实话在乾卦前边。这就象冬天是最后一个季节,却在春天前边一样。

1.12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盛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白话:“元”,创始,是众善之首;“亨”,亨通,是嘉美的会合;“利”,适宜,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正固,是事物的主干。君子实践仁德,足以领导人。嘉美会合足以合乎礼。裁成事物足以合乎义。能贞正固守足以成就事业。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

解读:《文言传》是《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后学解说乾坤二卦的文字。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本段是《文言传》第一节,解说卦辞,以下分爻解说。为了读者能深入理解《文言传》第一节的意义,列表如下:

元 善之长 体仁,足以长人 春,少阳,木,仁

亨 嘉之会 盛会,足以合礼 夏,太阳,火,礼

利 义之和 利物,足以和义 秋,少阴,金,义

贞 事之干 贞固,足以干事 冬,太阴,水,智

元亨利贞四德即四象之德。

元象少阳春天,果仁发芽,万物生长,推展到社会人事,体仁方可领导人。

亨象太阳夏天,万物蕃庑,欣欣向荣,推展到社会人事,盛会足以合礼。

利象少阴秋天,秋、利、和从禾,代表收获庄稼,利物足以和义。

贞象太阴冬天,贞,正定,为智,可以把握事物主干,贞固足以干事。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白话: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人有龙之德行而隐居,其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急于成就功名;隐退世外而不烦闷;其言行不被众人赞同亦无烦闷;别人乐于接受他就推行,别人有所疑虑他就退避;坚强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

解读:本文以孔子师生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乾卦各爻对人生的启示。这一段与《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吻合:人们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懊恼,这岂非不是君子吗?

1.14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白话: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日常说话要取信,日常行为当谨慎。防止邪恶而保持真诚,造福社会但不自诩,德性广博而化育人。《周易》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这是君主之德。”

解读:从这段可看到后来孔子孙子子思着《中庸》的渊源。《中庸》使用的核心词“中、庸、诚”都在本段出现了。“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与老子《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相吻合:不把自己的德行当德行,才是上德有德,是真正的德博而化。

1.15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白话: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奋努力,晚上警惕戒惧。虽有危险,但不会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做到忠诚信实以此增进德性。修正言辞,树立诚意,以此累积功业。晓得时势达到之机就顺应其到达,能对事物了知其几微。晓得时局何时终止就顺应其终止,能与事物保持适宜状态。所以居上位而不骄傲,在下位而不忧愁。所以勤奋进取因其时而戒惧,虽有危厉而无咎。”

解读:“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晓得时势达到之机就顺应其到达,晓得时局何时终止就顺应其终止。这与《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意思很接近。也是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的分解。

至于为什么孔子解易,儒家与道家思想兼而有之,原因有二:易经是儒道之源,易经本来就是儒道兼备。孔子学易是在晚年50岁左右,着《易传》(《十翼》)应该更晚一些。曾是老子学生的孔子在经历了大半生推广儒家思想,恢复周礼失败以后,需要在思想境界上继续进步自己,以求悟道,儒道合参乃是必然。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白话:九四爻辞说:“龙或跃或潜于渊,无咎。”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上下无常,不是为了邪欲。进退无常,并非是脱离群众。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想及时完成,故无咎。”

解读:九四处于不安稳的位置,其上下进退是在做试飞练习,这是为了尽快增进德行以建功立业。这说明了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首先要经历磨练的道理。

1.17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白话:九五爻辞说:“龙飞于天上,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相同的声音相互感应,相同的气息相互追求,水往湿处流,火往干处烧,云从龙生,风由虎出。圣人兴起而万物瞩目。受气于天的亲附上,受气于地的亲附下,则各归从(自己的)种别。”

解读:这一章节是《易经》最有名的段落。文王演周易,以乾卦为核心,乾卦九五爻又为全卦之主爻。本章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古时侯帝王称“九五至尊”和龙,把圣贤称作“龙象”,都源自于此。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古时侯人熟悉自然与社会的最基本公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即源于此。天上出现龙,必然对应世间出现大圣人(大人)。麒麟的地位仅次于龙,《说文》:“麒,仁兽也。”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征怀孕时遇一麒麟而生孔子。“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庚申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已不再着书。孔子感麟死而忧,于两年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1.18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白话:上九爻辞说“龙飞过高有悔。”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尊贵而不当位,高高在上失去庶民,贤明之士处下位不能来辅佐,所以只要一行动就产生悔恨。”

解读:以上是《文言传》第二节,完全以人事的进德修业阐述爻辞的含义。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中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白话:“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因)地位卑下;“龙出现在地上”,因时机未成熟;“整天勤奋努力”,开始有所行动;“龙或跃或潜于渊”,自己试验;“龙飞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龙飞过高而有悔”,是由穷极而造成的灾难;《乾》卦全体用九,天下必然大治。

解读:这是《文言传》第三节,以时与位为重点解说爻辞。

1.20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现天则。

白话:“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阳气潜藏于地下;“龙出现在地上”,天下万物呈现光明;“整天勤奋努力”,随从天时的变化而行动;“龙或跃或潜于渊”,乾之道即将出现变革;“龙飞上天”,已位居于天德;“龙飞过高而有悔”,随天时变化而达到终极;《乾》卦全体用九,是实现天道的法则。

解读:这是《文言传》第四节,以天道为重点解说爻辞。

1.21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白话:乾“元”,创始而亨通;“利贞”,是物之性情。乾卦的创始作用能以美妙和适宜造福天下,却不言利物之功,伟大啊!伟大啊乾卦,刚劲强健而中正,可谓纯粹精微。六爻按时位发挥作用,普遍通达于天之性情,就像乘着六条龙,驾御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

解读:此《文言传》第五节,再以《彖传》推衍,歌颂天道的伟大。

1.22

1.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2.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3.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4.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

5.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6.“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7. 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白话:

1. 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道德修养为目的,表现在日常的行动中。(初九)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

2. 君子学习以积累知识,互相问难以是非分明,宽宏大量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指导行动。《周易》(九二)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此谓君子之德。

3. 九三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终日勤奋”,因其时而戒惕,虽有危难而“无咎”。

4. 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中间又不在人的合适位置,所以有“或什么或什么”的,“或”,迷惑,所以“无咎”。

5. (九五爻辞)的“大人”,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反,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既然天都不违反他,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6. (上九爻辞所说)的“亢”,是说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只知生存而不知灭亡,只知获得而不知丧失。

7. (用九)只有圣人能做到啊!知进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只有圣人能做到啊!

乾卦的原文

第一卦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相关词条: 乾卦 坤卦 屯卦 蒙卦 需卦 讼卦 师卦 比卦 小畜卦 履卦 泰卦 否卦 同人卦 大有卦 谦卦 豫卦 随卦 蛊卦 临卦 观卦 噬嗑卦 贲卦 剥卦 复卦 无妄卦 大畜卦 颐卦 大过卦 坎卦 离卦 咸卦 恒卦 遁卦 大壮卦 晋卦 明夷卦 家人卦 睽卦 蹇卦 解卦 损卦 益卦 夬卦 姤卦 萃卦 升卦 困卦 井卦 革卦 鼎卦 震卦 艮卦 渐卦 归妹卦 丰卦 旅卦 巽卦 兑卦 涣卦 节卦 中孚卦 小过卦 既济卦 未济卦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周易 乾 文言)释义

这是乾卦的主卦九三的释义,大致意思是:君子白天整天兢兢业业,晚上也保持警惕,就算是身处危险之中,也不会出现过错。

《易经·乾·文言》的作者是谁?

是孔子跟他的后代弟子们整理,整个学派的合作才完成的。

《易经》本身很少,只有六十四个卦象,加上卦辞、爻辞,二十页写完了。

但是二十页没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太扼要、太简单了、所以就有易传,易传就很有学问了,等于是孔子跟他的后代弟子们整理,整个学派的合作才完成的。

所以你现在买任何一本易经,它都是经、传合在一起,因为分开的话,你实在是不容易知道他在说什么?一合在一起就经过儒家的解释,等于是易传里面内容很丰富,有十个部分,叫做十翼(一、彖上传;二、彖下传 ;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翼就是辅助,好像翅膀一样,辅助让你了解易经的;从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再到说卦、序卦、杂卦这些,这十个部分就把易经的内容开展出来了,成为最基本的材料。

《易经》中“乾卦”,乾是什么意思,乾卦有哪些讲究?

乾的意思是:指事物从生长到强盛到衰落的一个过程。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全阳为乾、全阴为坤,乾卦大象是健,刚健中正之意。

易经中的乾卦代表什么?为何要用马来表示?

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有太多的奇人异事,其中我们最为让人所熟知的就是占卜算命,测吉凶祸福的方法。这种东西相传最早出自《周易》,而后就受到了许多的人去学习和掌握,其中也不乏很多精通此道的天才。例如诸葛亮、袁天罡、等等。但是依然有许多人对其中的原理不了解。例如有人问易经中的乾卦代表什么?为何要用马来表示?卦象中的乾卦代表天,而乾卦意思是主动,阳刚的意思,正好与相对应。

其实我们的卦象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东西,不能说是什么,只能够把卦象做一个类比。面对这样的卦象我们只能够往我们所需要的的事物上面去理解,才能够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在我们的乾卦上,六个阳爻代表十分重的阳气,也许有许多的人不能够理解到爻的概念,这就好像是我们的二进制中的零和一,而爻就代表的是一,这样对于卦象来说六个一已经最具有阳气了。

所以在先天八卦中,乾卦就是代表主动、正义、强健之类的一个意思,面对这样的卦象,我们在动物中也可以寻找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这就是一种类像的思想。而在动物中,古人一直认为马是最有阳刚之气,最符合乾卦的,所以就选择马来对应乾卦。

其实卦象还能够对应更多地事物,并不是单指一种东西,例如当我们利用卦象占卜测吉凶时,我们所问不同的事情,而得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算家庭情况时,如果出现乾卦,那么就代表有很大的可能性与家庭成员中父亲这个角色有关,因为我们的乾卦代表天,而一直以来就认为父亲就是家里的天。《易经》是一本神奇的书,如果有时间可以作为兴趣去看一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