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942

周易10卦详解,易经第十五卦全解

兴仁信息网2023-12-10 14:41:420

解卦《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原文】 (履)①。履虎尾,不咥人②,亨。

【译文】 (履卦):踩着虎尾巴,老虎不咬人,吉利。

【注释】 ①履字当重,原经文无,据补。履,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显别,从而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君民有别,这是封建社会礼节的重要体现,也是统治阶级强制人民要履行的社会原则,所以卦名为履。履,《说文》:“足所依也。”即鞋,名词,这里用如动词,意践履。②咥(dié碟),噬,俗语说咬。

【原文】 《彖》曰:履,柔履刚也①。说而应乎乾②,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③,光明也。

【译文】 《彖辞》说:履,意为六三之爻居予九二之上,是为柔履刚。兑处乾下,意义是以和悦的态度对待强暴之人,所以卦辞说。“踩着虎尾巴,老虎不咬人”。“亨通”,因为九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像其人有刚健中正之德。卦象还显示:上卦为乾,乾为天,九五居乾卦中位,即天位,像君王品德正大,因而身居帝王之位而心安理得,自然前途光明。

【注释】 ①柔履刚也,此以六三爻像、爻位为据。六三阴爻,为柔,处于九二,初九阳爻之上,所以说柔履刚。②“说而”旬,此以上下卦象为据。下卦为兑,兑义谦逊,喻软弱无势之人;上卦为乾,乾义刚键,喻指强暴有的人。兑处乾下,喻指弱者以和悦的态度应和强暴之人。③疚,《释文》引马云:“疚,病也。”此处当指心病,即愧疚。或说疚,灾害,译文不取。

【原文】 《象》: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显别,这是履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分别上下尊卑,使人民循规蹈矩,安份守纪。

【原文】

初九:素履往①,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译文】

初九: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没有灾害。

《象辞》说: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是说能独行其志愿。

【注释】

①素,白色无文采。履,用于名词,犹言行为。素履,行为纯洁。往,进入(社会)。

【原文】

九二:履道坦坦①,幽人贞吉②。

《象》曰:幽人贞吉③,中不自乱也。

【译文】

九二:行道之人,胸怀坦荡;隐居之人,长逢吉兆。

《象辞》说:隐居之人洁身守正,因为他们秉性中正,不被世俗所惑。

【注释】

①履道,履行道义。②幽人,这里指隐居不仕者。③《象辞》释“贞”为正,与经意有别。

【原文】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①,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②。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③。武人为于大君,志刚

也。

【译文】

六三:瞎了眼睛却要看物,跛了脚却要行走,这是勉为其难,犹如踩着虎尾巴,终将为虎所伤。这是凶险之事。武人纂夺国政,同样是凶险之事。

《象辞》说:瞎了眼睛却要看物,其视力不足以辨物。跛了脚却要行走,其脚力不足以行路。老虎之所以伤人,因为六三阴爻而居于阳位,所处不当。武人纂夺国政,这是僭越犯上,以六三之位而行九五之志,必遭祸殃。

【注释】

①眇(miǎo秒),目盲。能,读为而。《集解》本作而?转折连词,犹却。②大君,国君。武人为子大君,犹吉武人纂政称君。③位不当也,此以六三爻象、爻位为据,六三,阴爻而居阳位(第三爻为阳位)是所处不当。

【原文】

九四:履虎尾,愬愬①,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译文】

九四:踩着虎尾巴,但能遇险知惧,最后仍吉利。

《象辞》说:恐惧警惕,终归于吉,说明虽历磨难,但志愿得行。

【注释】

①愬愬(sù诉),恐惧的样子。

【原文】

九五:夬履①,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译文】

九五:行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

《象辞》说:行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但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正当其位。因而虽险不凶。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夬(guai怪)是快的本字。从夬得声的字,如决等字,大都含有快速的意思。

【原文】

上九:视履①,考祥其旋②。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③,大有庆也。

【注释】 ’ 。

①视。察看,审慎。履,行为。视履,犹言行为申慎。②考祥,古本作考详。郑玄说:“详,周密也,考详,考察周密也。”其,犹而。旋,犹反复。③元吉在上,此以上九之爻位为据。上九居一卦之首,像人身居高位,登高招远,意得志行。

【译文】

上九:行为审慎,遇事周密面反复地考虑,大吉。

《象辞》说:大吉大利,因为上九之爻居全卦之首。预兆其人将有重大喜庆之事。

易经第10卦什么意思?

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步伐 自然与水聚集是间歇式的 创造增加交换减少

履:履虎尾,不□①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①人,亨。刚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步伐:走在老虎的尾巴上,没有咬人,志趣相投。

释义说:步伐,即使轻缓地步伐也会相对矫健。乐意应对创造,因为这样将走在老虎的尾巴上,没有咬人,志趣相投。坚强适当且不偏斜,行走在君主的左右但不忧苦,这是能普遍地看清楚事物。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一,在通常情况下:朴实清正的步伐,行走没有过失。

现象说:朴实清正的步伐的行走,这是独自从事心意。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二,在通常情况下:行走的道路宽阔而且平坦,镇静的追求会有好结果。

现象说:镇静的追求会有好结果,在这之间不会自己没有秩序。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①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三,天地:眼睛瞎了一只还能看事物,瘸了还能行走,走在老虎的尾巴上,咬人了,不会有好结果。武人能够在指挥者左右辅佐。

现象说:眼睛瞎了一只还能看事物,这样就不能够有足够的视力水平。瘸了还能够行走,这样就不能够正常的行走。之所以遭受到被咬的不好结果,是因为位置不相称。武人能够在指挥者左右辅佐,这是因为坚强的意向。

九四:履虎尾,终吉。

象曰:,志行也。

四,在通常情况下:走在老虎的尾巴上,将主张和形象在领导者的心目中塑造成形,最后会有好结果。

现象说:将主张和形象在领导者的心目中塑造成形,最后的好结果,是意向的从事。

九五,贞厉。

象曰,位正当也。

五,在通常情况下:行走在引火便燃烧的路途上,追求锋利。

现象说:行走在引火便燃烧的路途上的追求锋利,这位置适当且不偏斜并是恰到好处的时机。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在通常情况下身居高位的人:审视行为考证圆满缺失,这样循环审视擅长的专精技能会有好结果。

现象说:擅长的专精技能的好结果在增加,将会收获累累硕果。

《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求测姻缘

如履虎尾之象 险中求胜之意

俊鸟出笼,中吉卦

卦辞:俊鸟幸得出笼中,脱离灾难显威风。一朝得志凌云去,东南西北任意行。

推断:合伙如意,迁移如心,买卖兴旺,求财十分。

大象:柔弱遇刚强,欲行却难行之象,难且危也。

运势:先劳而后逸,始惊而后安,百事不宜急进,须以和待人,有惊无险。

爱情:两情相悦,但阻碍重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疾病:病虽重,但注意调理亦可愈,防头、口、肺等疾。

失物:赶快去找有可能寻回,留意行过的路上,或者有鞋的地方。

诉讼:敌强而我弱之象,宜步步为营。

周易卦爻辞原文

履:履虎尾,不 人,亨。

初九:素履,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 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九四:履虎尾, 终吉。

九五: 履,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预测师官网解文

《履卦》象征小心行动: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老虎却没有回头咬人,当然亨通顺利。《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象辞》说:《履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乾(天)上,为天下有泽之表象。上有天,下有泽,说明要处处小心行动,如行在沼泽之上,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君子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坚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礼仪而行,必然秩序井然。

初九,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没有灾祸。《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象辞》说:"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表明要专心致志,遵循礼仪实现自己的意愿。

九二,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幽居的人安于闲逸恬静的生活,结果是吉祥的。《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象辞》说:"幽居的人可获吉祥",说明自己内心平静自然毫不紊乱,循礼仪而行的信念坚固。

六三,眼睛快要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小心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就咬人,凶险;勇敢的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象辞》说:"眼睛快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不足以分辩事物;"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能出外远行;"老虎咬人是凶险的",表明这时处的位置很不妥当,竟然踩在老虎尾巴上。"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表明武士的志向刚强。

九四,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于得到吉祥。《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象辞》说:"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久获得吉祥",说明小心遵循礼仪而行就能实现自己的志愿。

九五,刚毅善于作出决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象辞》说:"刚毅果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说明此时虽处于正当的位置,但也不能疏忽大意。

上九,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详细察看一下吉凶祸福,转身来顺应阴柔自然之道,这样是吉祥的。《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象辞》说:极为吉祥,高居尊上之位,表明有大的福分值得庆祝。

易经第十卦详解

第十卦:《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白话】《履卦》象征小心行动: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老虎却没有回头咬人,当然亨通顺利。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白话】《象辞》说:《履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乾(天)上,为天下有泽之表象。上有天,下有泽,说明要处处小心行动,如行在沼泽之上,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君子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坚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礼仪而行,必然秩序井然。 初九,素履,往无咎。【白话】初九,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没有灾祸。《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白话】《象辞》说:“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表明要专心致志,遵循礼仪实现自己的意愿。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白话】九二,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幽居的人安于闲逸恬静的生活,结果是吉祥的。《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白话】《象辞》说:“幽居的人可获吉祥”,说明自己内心平静自然毫不紊乱,循礼仪而行的信念坚固。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白话】六三,眼睛快要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小心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就咬人,凶险;勇敢的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白话】《象辞》说:“眼睛快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不足以分辩事物;“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能出外远行;“老虎咬人是凶险的”,表明这时处的位置很不妥当,竟然踩在老虎尾巴上。“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表明武士的志向刚强。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白话】九四,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于得到吉祥。《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白话】《象辞》说:“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久获得吉祥”,说明小心遵循礼仪而行就能实现自己的志愿。 九五,夬履,贞厉。【白话】九五,刚毅善于作出决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白话】《象辞》说:“刚毅果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说明此时虽处于正当的位置,但也不能疏忽大意。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白话】上九,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详细察看一下吉凶祸福,转身来顺应阴柔自然之道,这样是吉祥的。《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白话】《象辞》说:极为吉祥,高居尊上之位,表明有大的福分值得庆祝。

易经 第十五卦如何解释求子

15.谦

谦:亨。君子有终。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撝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六十四卦里面只有歉挂是只有好没有坏的 可以说是一个上上签吧 恭喜你

易经全文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见

乾卦终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

2 易经全文

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

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

无誉。」 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卦终

《易经》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 = 辶 + 颤 -页

屯卦终

《易经》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

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

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蒙卦终

《易经》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

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3 易经全文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 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需卦终

《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

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 = 上般 下革

讼卦终

《易经》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师卦终

《易经》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

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比卦终

《易经》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 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

亨。 密云不雨,尚往也。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

4 易经全文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小畜卦终

《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履:履虎尾,不□①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①人,亨。刚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①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①人之凶;

位不当也。 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②□②终吉。

象曰:□②□②终吉,志行也。

九五:□③履,贞厉。

象曰:□③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① = 口 + 至

□② = 上朔 + 下心

□③ = 炔 - 火

履卦终

《易经》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

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

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泰卦终

《易经》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卦终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唯君子为

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5 易经全文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 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同人卦终

《易经》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

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终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

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

不可□①,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②谦。

象曰:无不利,□②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① = 足 + 俞

□② = 扌+为

谦卦终

《易经》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

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

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 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 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豫卦终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

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 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笤唬烘谟诩危��晃徽�幸病?/p>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6 易经全文

随卦终

《易经》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

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卦终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临卦终

《易经》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

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

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 = 禺 + 页

观卦终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噬嗑:亨。 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

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乾□,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 = 月 + 姊 - 女

噬嗑卦终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贲:亨。 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

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