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3067

12生肖的第一位为什么没有猫,猫为啥没有排上生肖

兴仁信息网2024-02-28 06:57:000

十二生肖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为什么没有猫?

谢邀| 倚山拳社的小胖和大胖

虎其实指的就是猫,因为古时候称呼猫都是以虎称呼;比如橘猫,叫做【金丝虎】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

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动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但秦简的出土推翻此说,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反加强图腾说的合理性。

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

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一岁。用木星作为年的周期,“岁星”绕行一圈刚好十二年。《周礼·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计年计月,十二也用做计量时辰。

十二也经常用于其他方面。《左传·哀公七年》中载,“周之王也,制札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 《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后汉书·苟爽传》云:“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 [13]

十二天象”又是古代对天气的统称,即暗、阴、雨、雪、冰、雾、露、霜、风、沙、雷、电;”十二经脉”是中医对人体经络的认知;古代音乐有“十二律”;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里没有猫,这到底是为什么?

十二生肖中不包含猫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十二生肖文化形成于猫进入中国之前。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之一,已经在中国存在数千年。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可知,该文化早在中国还未实现大一统的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的内容并不完全与现在一致。学术界就十二生肖文化的出现曾经做出过非常深度的研讨,但是始终没能对它的起源下一个明确定论。

在有关于十二生肖起源的多种说法中,其中有一个说法认为该文化源自于图腾崇拜。远古时期的古人因为对自然界诸多事物尚且处于懵懂阶段,所以他们就将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统统归类为神迹,将那些比自己强大的动物视为保护神,于是久而久之便诞生了图腾信仰。各部落所信仰的图腾神并不一致,比如说夏族以熊或鱼为信仰,而商族则信仰龙、虎等动物。古人对于动物的崇拜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变化,继而出现了十二生肖文化。

众所周知,十二生肖文化中共包含了十二种动物,而这十二种动物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十二生肖中的动物除了“龙”之外都是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龙”这种动物虽然不存在却也是古人非常熟知的。现如今的十二生肖系统是在东汉时期便已形成的,而猫这种动物却是直到唐朝时期才被引入中国。

从东汉到唐朝这段时间里,十二生肖文化早已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再加上,唐朝时期猫刚刚被引入中国时其受众范围也是比较小的,所以百姓对于这种动物的认知度并不高。反观十二生肖中的那十二种动物,每一种都是古人非常熟悉的。除此之外,十二生肖文化中的动物并不是随便选的,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象征寓意,而猫对于古人来说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特性。所以作为后来者外加外来者的猫想要“中途插队”到十二生肖之中是不太可能的。

虽说中国的十二生肖中并不包含猫,但是越南的十二生肖却是有猫的。越南的十二生肖文化其实是从中国引进的,它之所以没有与中国的十二生肖保持一致是因为当时越南国内并没有兔子这种动物,所以只能以猫代兔。除了这种说法之外,也有说是因为越南人不小心把“卯兔”听成了“猫”。

为什么十二生肖中没有猫

因为猫被老鼠骗了。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

消息传出后,惊动了花猫和老鼠这两个相好的朋友。花猫对老鼠说:"明日五更去天庭应选,我有个贪睡的毛病,到时你可要喊我一声啊!"老鼠连声道:"好说,好说!"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讲信义的老鼠却偷偷起床不辞而别了。

这天,灵霄宝殿上禽兽云南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水陆兽类来作十二属相。公鸡当时长着两只美丽的角,也被列入兽类里。

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只见黑狸猪闪了出来,别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选好首领,小臣愿替君分忧解愁,当个公正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玉帝闻言大喜,嘱咐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闹成了一锅粥。

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可是,缩在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们到人间比试比试,听听百姓的评论。"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桩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

老鼠回来大吹大擂,众动物都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于是,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这可惹恼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喧叫起来,震得众动物们发抖。众动物忙向龙和虎,一致推选老虎为山中之王,苍龙为渔中之王,统管天下。猴子为老虎写了"王"字金匾,挂在老虎前额上,公鸡把两只角送给了苍龙。从此,苍龙戴上了桂冠。老虎、苍龙有了人间权势,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黄牛之后了。这时,又跳出一个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声说:"嘿嘿!论长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论个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护卫,应该排在海王前面。"

苍龙一听大怒,说:"你休得胡搅蛮缠,不服气咱就比试比试。"黑猪一听正中下怀,忙说:"一言为定,你们就比比赛跑吧,让猎狗来做你们的裁判员。"

狗和鸡素来不和,它见鸡讨好龙,便想借机捉弄它们一下,它选了条荆棘丛生的跑道,暗地里对兔说:"你的尾巴太长了,会妨碍比赛的,要忍痛割爱。"它给兔子剪断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点尾巴根。

比赛开始了,苍龙腾云驾雾,片刻间就飞到了前面去了,可是,当跑到灌木丛中时角就被树藤挂住了,怎么也摘不下来。野兔一蹿十八个垅,一口气跑到了终点。

黑猪不顾众动物的反对,把兔子排在了苍龙之前老虎之后。

狗去给野兔贺喜,它向兔卖好说:"要是不选这样的跑道,不帮你割断尾巴,你哪有今天的胜利呀。"野兔正捧着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听了狗的话,撇着三瓣嘴说:"哼!我是凭本领取胜的,没有你,我还丢不了这条漂亮的尾巴呢!"狗一听,眼都气红了,它说:"既然你有本领,那咱们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说:"这有什么难,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请你啃骨头。"说着就得意洋洋地跑起来。猎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样地追了上去。不一会儿,就撵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边吃一边说:"好了,这下该我啃骨头了。"

为这事,狗也受了处分,被排到最后头。

苍龙比赛失败后,经常背地里抱怨那对鸡角挂累了它,公鸡听到了又后悔又伤心,它来到海边对龙说:"龙哥哥,既然这两只角对你毫无益处,那就请你还给我吧。"龙狡猾地说:"这双角虽然害了我,但能装饰我的仪表,还你不难,要等太阳出西山,月亮下东海。"说完,便一个猛子扎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鸡信以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盼望太阳从西山出来,还不时伸长脖子,向大海呼叫:"龙哥--哥!角--还--我……"

从此,公鸡失去了两只角,也被排在后头。

只剩下猴、蛇、马、羊、猪的排位没有确定了。猪又别有用心地煽动起来:"猴弟是陆上的杂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们谁先谁后呢?"经过一番议论,它们决定再到人间进行一次民间测验,进行杂技表演。青蛇邀了红马,猴子邀了山羊,让它俩帮助做服装道具。

当时,蛇腹下有十二条腿,行走起来又笨又慢。红马是个助人为乐的实干家,它不声不响地用薄皮给蛇做了一身去筒龙衣,龙衣上面用马鬃编了方格花纹,煞是好看。红马双从腹下刮了一层油脂涂在龙衣上,使龙衣非常滑腻。青蛇穿上龙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灵敏又美观。

山羊平时就讨厌猴子,嫌它整天蹿上跳下,给它踩坏了青草,所以对猴子的帮助不那么热心,猴子想弥补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请你剪给我一点绒毛,让我补补后腚吧。"山羊不高兴地说:"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凭这身宝衣呢!"猴子没办法,只好仍旧光着腚。

比赛那天,青蛇披着龙衣,一会儿在树枝上盘卷如藤,一会儿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头颈,只用尾尖着地,表演各种杂技,人们连连喝彩。轮到猴子表演了,只见它攀杠子、荡秋千,也赢来不少喝采,当表演到"倒挂竹帘"时,猴子用尾尖卷在树枝上,头朝下做起各种惊险动作,忽听有人喊:"看啊!猴屁股眼着火了!"人们都大声哄笑起来。猴子向来护短,它脸红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听"扑通"一声,头朝下跌了个满脸花。

就这样,青蛇和红马排在了前头,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头。

给众动物排完座次,黑猪把自己写在最前头,心里说:"这回可是我升官发财、名利双收的时候了!它来到灵霄殿,见了玉帝。玉帝接过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就把前面黑猪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后头。于是,玉帝让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写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辰表,并降下一道谕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间发布。

排选已定,玉帝怒气未消,又给黑猪批几句话:

无用蠢才,颠倒黑白。

罚去吃屡,一年一宰。

黑猪被贬,一下子气了个大肚子。它终日躺在茅窝里,再也懒得管闲事了。可是,有时仍然心里发痒,按捺不住,用嘴巴拱这拱那,拨弄是非。

老鼠回到家里,高兴地捋着三根半胡须跳起舞来,把熟睡的花猫惊醒了。花猫问:"还不到时候吗?"老鼠说:"早过了,咱还争了第一呢!"鼠向花猫绘声绘色地吹嘘起自己的乖巧。花猫恼悔地说:"我再三跟你说过,你怎么不叫我一声呢?"老鼠却抢白花猫说:"你自己没长耳朵?我叫你去,你还兴抢了我的位置呢!"猫一听,气得长须倒竖,杏眼圆睁,它张开锋利的爪子,一个箭步扑上去,把老鼠吃掉了。

从此,猫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以上纯属民间杜撰,科学点儿的说法是这样的:

原来十二生肖产生时,猫(即今日之家猫)还未加入“中国籍”呢。

我国的干支纪年法,传说产生于夏。这个传说是否正确,无史可证,但它最迟也不会晚于商,因为甲骨文中已有记载。

从生物进化史来看,猫的历史比人类要长,但汉以前,我国只有野猫,即《礼记》中所说的山猫,或许《诗经》中“有熊有罴,有猫有虎”之豹猫等。我国今天的家猫,据考,来源于印度的沙漠猫。

印度猫进入中国大约始于汉明帝后,因为那时,中印交往才通过佛教而频繁起来。这离干支纪年法的产生,已是相去千年了。

中国的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没有猫?

中国的十二生肖中之所以没有猫这种动物是因为十二生肖文化诞生之时中国境内并没有猫这种动物。就十二生肖的诞生时间来说,它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虽说是十二生肖的确切源头至今仍无定论,但是在记载着秦朝相关文化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却已经出现了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不过当时的十二生肖与现在并不完全一致,与现代一致的十二生肖则是出现于汉朝时期。

先秦时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并没有十二种动物,其中鸡这种动物前后出现了两次。除此之外,蛇的位置也被虫占据。待发展到东汉时期,这些不同点便消失不见。东汉时期一本名为《论衡》的古籍中所提到的十二生肖不论是动物抑或是动物的排名都与现在一样。自这之后十二生肖便彻底定型,未曾再发生变化。

看过十二生肖的起源之后再来看看猫传入中国的时间,中国古籍中有关于猫这种动物的最早记载是在西汉时期。猫的起源地是距离中国非常遥远的古埃及,后来随着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强,猫也跟着一点点靠近中国,最后在西汉时期成功进入中国。在猫未来到中国之前中国古人并不知晓它的存在,所以也不可能将其加入到十二生肖中。

虽然十二生肖文化在猫进入中国之后的东汉时期进行过一次修改,但是当时猫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而十二生肖中所涉及到的动物却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所以猫依旧没能被排进十二生肖中。待进入经济繁荣的唐宋时期之后,猫这种得到才开始逐渐流行开来,有关于猫的诗画也随之增多。后来越南从中国引入十二生肖之后因为越南国内没有兔子,所以他们就将兔子换成了猫。

十二生肖属相的起源是什么?

十二生肖是民间源远流长又趣味横生的民俗现象,排列顺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又称十二属相,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属相。在古代,很多的人甚至把属相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以此作为选择婚姻对象的标准。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天地形成之初,玉皇大帝决定选出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排成十二属相。在应选的头一天,猫和老鼠约好一起去,但是第二天猫睡过了头,老鼠没有喊它独自偷偷上了天庭,所以猫没有及时参选并且与老鼠结下了仇怨。评选时,大家都推勤恳宽厚的牛居首位,老鼠不服,提出与牛到人间比试。当老鼠和牛一同上街时,人人都惊呼“好大的老鼠”,于是,老鼠被列为老大,牛位居第二。龙虎不服,于是为了安抚它们,公鸡把自己美丽的角送给龙,虎则被封为兽中之王。龙虎得到了荣耀就甘居其后了。兔子觉得自己比老鼠个子更大,也不服气,于是选择了一条小道要求与龙赛跑,龙庞大的身躯在小道中行动不便,龙角常常被树枝和荆棘挂住,最后输给了兔子,位于其后。狗眼红兔子的地位,上前一口咬住兔子的脖子,结果受到惩罚,被排在最后面。蛇和马结队与羊、猴比试,结果爱显摆的猴子输掉了比赛,羊和猴被排在蛇、马的后面。十一个动物的顺序排定之后,其他动物争相抢夺最后一个席位,最后憨憨的猪由于被认为最没有竞争力,反而渔翁得利被选上了。

传说固然美丽,但是毕竟不是事实,究竟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一部分学者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以前,《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也就是把天干与地支配合起来计算时日。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起源于原始的动物崇拜。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的《陔余丛考》中记载:“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很有可能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与各种动物打交道,产生了一种用动物来纪年的方法,随后与中原地区的天干地支纪年方法相融合,形成了十二生肖。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如郭沫若,在他的《甲骨文字研究》中写道“十像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十二生肖是西域各国模仿古巴比伦的十二宫,然后在汉武帝通西域的时候又传入中国的。以上观点见仁见智。各有道理,到底哪种说法最可信,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而十二生肖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比较可信,认为是按照动物的足趾的单双即奇偶数来排列的。每种动物不管是二足或是四足,它每只脚上脚趾的数目都是一样的,但惟独老鼠是例外,它的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所以在排列十二生肖时,老鼠的脚趾因为是奇偶同体,无法安排,所以因异得福排在第一位,其他动物按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列。牛是四趾,属偶数;虎是五趾,属奇数;兔是四趾,偶数;龙足有五趾,奇数,依此类推,一直排到猪是四趾,偶数。这也算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解释。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把人的活动与动物的习性相联系来排列的。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夜深人静、繁星满天,是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古代天文学家常在此时观察天象,而正好这也是老鼠频繁出没的时刻,久而久之,人们发现了老鼠的这个习性,于是就把子时与鼠联系在一起,称为子鼠,并且按照子时是一天的开始而把老鼠排在了首位。古代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财产,每一户农家都很重视。丑时(一点至三点),正是应该喂牛的时辰,这样牛才能长得强壮,能够干更多的活。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丑牛。寅时(三点至五点),有昼伏夜行习性的虎在此时最凶猛,人们常常会听到阵阵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卯时(五点至七点),天已经开始亮了,带有露水的青草是兔子最喜欢的食物。人们常常看到兔子在这时吃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就是卯兔。辰时(七点至九点),比较容易产生大雾。据说龙是能腾云驾雾的动物,朦朦胧胧的仙雾中人们仿佛看见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在飞翔。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巳时(九点至十一点),大雾逐渐散去,太阳开始照耀大地。蛇在此时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人们看到蛇总是感到害怕,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马的性子也很烈,就像中午当头的太阳一样,而马又是人类的得力助手,就像阳光也是庄稼生长的必备条件一样。马与午时相联系,午马应运而生。未时(十三点至十五点),阳光已经不那么灼人,这时正适合放羊。羊与未时相联系就是未羊。申时(十五点至十七点),太阳已经偏西,气温已不那么热,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了解了猴子的习性,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酉时(十七点至十九点),太阳就快落山,是家养的鸡该回窝的时候了。家家农妇都在此时四处轰鸡入窝,于是就有了酉鸡。戌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临睡之前,人们往往要四处巡视一番,而狗正是人们最喜欢也是最得力的巡逻帮手。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亥时(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成天吃了睡睡了吃的猪,在晚上还要喂食,深夜给猪添食可以让猪长得更肥。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在中国的古籍中,有不少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最早的大概是《诗经·小雅》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大意是说,庚午吉日是好时辰,适合骑马出门打猎,已经将午与马联系在一起了。而《论衡》中则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论衡》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书中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这段话中出现了十一种生肖,独独缺少了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就完整了,并且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的顺序与今天是一样的。此后,十二生肖已经十分流行和普遍。

十二生肖至今仍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普遍的联系。不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并且仍然有纪年的功能。礼尚往来的过程中,人们也喜欢送与生肖属相有联系的礼物以图吉利和喜庆。

十二生肖的来由

十二生肖原是各部落图腾,联合起来后,通过挑选、合并,定为十二。逐年轮值,形成一种民俗文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