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6603

根据五行学说确定,五行学说的五行分别是什么

兴仁信息网2024-03-08 13:36:430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 五种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条件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这种观点中是建国以后,老中医为了表明中医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特征而注释的。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当下还没有大量可靠的证据证实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是否准确)。在这一观点中,“行”被理解成运动。

《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撰著了《儒医理论与心身疾病治疗》,对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全面训诂和重新解析。引起学术界重视。郑玄《洪范注》:“行者,顺天行气也。”《春秋繁露》解释说:“行者,行也。”五行的“行”首先是动词,然后转化成描述“动”的名词。五行,也就是五种基本走势。所以接着就用了五种运动方式来说明木火土金水。可见汉代儒家理解的木火土金水,是基于阴阳运动方式作出的定义,而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至于《左传》中才出现“五材” ,这并不表示五行就是五材。“行”字在古代从来就没有“材”的含义,把“五行”解释成“五材”也就没有任何根据。这种把不同的文献的内容没经过文字训诂而硬放到一起解说的做法,在学术上是不严谨的。 第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起源于《洪范》。今人多理解为:

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日落於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第二种观点

这种观点起源于当代学者聂文涛对《素问》的训诂。

五行的性质应从“平气”、“不及”、“太过”三方面考虑。平气时,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太过: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从这三面考虑之后,才能体会出中医学思维中对生命自我维护的理解。对人体能力的不同理解,正是中西医学的差别所在。

第三种观点

木,生发、条达、主仁,其性直,其情和。

火,炎热、向上、主礼,其性急,其情恭。

土,长养、化育、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金,清净、收敛、萧杀、主义,其性刚,其情烈。

水,寒冷、流动、向下,主智,其性聪,其情善。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与规律,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想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生和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互为因果,相反相成,互相为用,推动和维持着事物的正常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中医五行分类表——五行与人体和自然界的对应关系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人体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形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情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变动 握 忧 哕 咳 栗

自然界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人的五行属性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世纪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和命相学是预测未来的一种活动。古代生产力低下,对个人命运就更难把握,也就更想知道。命相学就利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生辰八字来推算命运。所谓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出生的年、月、日、时。先秦时期,人们只用天干地支来记日,但是后来,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天干地支来记了。天支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戍、丑、未属土。这样一来,根据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认为必须五行俱全,命运才会兴旺。

对于现代人来说,判断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以阳历,就是公历来记自己的生日。所以在这里介绍一下怎样从阳历生日来推算生辰八字。

生月的天干地支也不难推算。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惊蜇之日为一月即寅月,惊蜇至清明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种为四月巳月,芒种至小暑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为十二月丑月。这样,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阴历几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生月的天干怎么办呢?这里有一个表,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竖列是各月的地支,表中列出了各月的天干:

月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寅一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二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三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四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五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六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七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八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戍九 甲戍 丙戍 戊戍 庚戍 壬戍

亥十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子十一 戊子 丙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丑十二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比如说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为天干的年,则一月的天干是丙,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与甲天下的年一样。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后依次推下来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万年历,而且是阴阳历对照的万年历。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阴历多少,都可以查万年历。

生时的干支可以由生日的干支推出来。古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正好现在的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深夜23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1点至3点是丑时,3点至5点是寅时,11点至13点是午时,13点至15点是未时,15点至17点是申时,17点至19点是酉时,19点至21点是戍时,21点至23点是亥时。这些是生时的地支。生时的天干是由生日的天干推算出来的。有下面一个口诀:

甲巳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推壬子,时元定不虚。

这个口诀是用来算子时的天干的。就是说凡是生日天干是甲或己的,子时是甲子时,乙、庚为天干的日,子时是丙子时,丙、辛为天干的日,子时为戊子时,丁、壬为天干的日,子时为庚子时,戊、癸为天干的日,子时为壬子时。知道了子时的天干,其余各时就可依照六十甲子表类推。如这一天的子时是庚子,那么丑时就是辛丑时,寅时就是壬寅时,等等。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可以推断五行的情况了。在生辰八字中,日的天干代表自己;称为日主。日的地支为配偶或兄弟姐妹。月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母。年的天干代表祖父,地支代表祖母。时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女子。五行情况就是要判断一下另七个天干地支与日主天干的生克关系。这里面有所谓六神之说,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只要八字中五行均匀,都是好命。如果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太多,则不好,但如果日主太多,生它的又很多,盛极而衰,也不好。那么判断八字中行缺什么或是多了什么需用什么克制,需要仔细分析,我们给大家列一种简单的办法,大家只要按照日主和所主的季节为依据查看一下即可。

1.日主天干为木(甲、乙)时:

生于春季:必须有火助,有水更好,但忌水太多,也忌土太多。

生于夏季:必须有水相助,忌土太多,也忌木太多。

生于秋季:必须有金相助,但忌金太多,须有土、火才好,但忌水多。

生于冬季:必须有火相助,最好有土、水。

2.日主天干为火(丙、丁)时:

生于春季:此时必为丙火或丁火,大都不错,但忌木多、土多。

生于夏季:必须有水相助,最喜有金。

生于秋季:喜有木,忌水、土多。

生于冬季:必须有木相助,忌有水与金多,喜有土、水、木。

3.日主天干为土(戊、)戊时:

生于春季:喜有火、木,喜有金而少,忌金多、木多。

生于夏季:喜有水、金,忌有木。

生于秋季:喜有火,有木,忌金、水多。

生于冬季:喜有火,更喜有火又有金,喜有土、木。

4.日主天干为金(庚、辛)时:

生于春季:喜有土、火,最忌没有土、金。

生于夏季:必须有水相助,忌木多。

生于秋季:喜有木、火,忌土多。

生于冬季:必须有火、土相助,忌无火、土反而有金、水,忌木多而无火。

5.日主天干为水(壬、癸)时:

生于春季:必须有土相助,若有火,金,但忌金多。

生于夏季:必须有金相助,忌木多。

生于秋季:必须有金相助,忌土、金、水多,喜木、火。

生于冬季:必须有火相助,喜水多,但忌金多。

举例来说,比如某人生于丁丑年、癸丑月、丙午日、丁酉时,则此人的生辰八字是:丁丑、癸丑、丙午、丁酉。根据前面说过的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丁属火,丑属土,癸属水,丑属土,丙属火,午属火,丁属火,酉属金,八字为四火二土一水一金,日主天干为丙火,生于丑月即冬季十二月,则根据上表,最缺的就是木,但此八字是四火,日主天干很旺,缺木不多。如年、月、日一样,而生于戊子时,则八字为三火三土二水,缺木缺金。

怎样判断自己五行属什么?

一、在万年历查询你的生辰八字:年、月、日、时——每个由两个字代表,加起来就是八个字,简称“生辰八字”;

像出生在今年农历七月三十日的,就是如下的八个字:丙戌

丙申

甲申

××(少两个字,是少了出生的时间——你没有说);

二、这八个字,各自代表不同的涵义:丙戌——火土、丙申——火金、甲申——木金、××--不知道;

从表象上看,你说的这个生日包括“金木水火土”中的火、土、金、木了,就是五行还缺少“水”,就是五行缺水,最好在名字中能含有“水”字,或者含有水、三点水的汉字;

三、如果要卜算命中五行问题,需要进一步查询八字:丙戌

丙申

甲申

××;这八个字的涵义分别为:丙戌——屋上土、丙申——山下火、甲申——砂中金、××——不知道;

可见,出了表象上说的“五行缺水”之外,他的命中只有“屋上土”、“山下火”、“砂中金”,明显还缺少“木”;

——所以,此子按照出生年月日(不包括时辰)得到的命中缺水缺木……因为不知道出生时间!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中国的五行学说是什么?子午卯酉指的又是什么?

中国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观,子午卯酉则是古代的时间。具体解释如下:

01.五行学说

我国的五行学说就是我国古代用于在中医、等方面,阐述各种事物之间的运行关联,从而将人与自然万物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宏大的物质观。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

五行:金、木、水、火、土。世间万物都由这五种元素构成,五行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五行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的关系,我们的祖先探究着这种相生相克,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各种变化。

02.子午卯酉

子午卯酉则是我国古代的表达时间的方法,子午卯酉分别对应着夜晚、中午、早晨、傍晚。和现在的时间相对应的话,子时就是半夜的23:00-1:00,午时则是中午的11:00-13:00,卯时是在清晨的5:00-7:00,酉时是傍晚的17:00-19:00。

如果联系上文的五行来说的话,子午卯酉在风水八字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子时在北,五行为水;午时在南,五行为火;卯时在东,五行为木;酉时在西,五行为金。所以子和午是相克的,卯和酉是相克的。

03.天干地支和五行

子午卯酉分别就是地支中的一、七、四、十位,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的纪年历法,源自于古时候的人们对天象的观察,后来和五行相结合,一起用于中医学和等地方。

金木水火土在天干中的位置表示就是:东南西北分别为木、火、金、水,而土在正中心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五行是一种物质观,子午卯酉代表的是一种时间观,古人将物质观和时间观相结合,就形成了当时他们的世界观。

为什么说阴阳文化五行是无稽之谈?

阴阳五行,是道教文化,是很科学的学问。

世间万物,都有阴有阳,好比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好比男人和女人,好比天与地,好比正负电子…………等等等等,这就是中国文化讲的阴阳。

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更科学,中国古典医学《黄帝内经》就是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杰出医学经典。,

《尚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在3000年前,当时西方人还像猴子一样过着原始生活。

我们老祖宗的五行学说是真的吗,有没有科学根据。

否定阴阳五行学,就是否定科学.人类文明的开始,科学就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科学在当时只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阴阳五行论也是某一时期科学的最高代表作,由此产生了最早的科学家一风水先生.

斯坦福大学李博士论中医rm

中医与科学(04/21/2006李博士)&SNj@

什么是”科学”? 大部份的人会想到有系统的学说和理论,如果要举例说明,不少人会用牛顿、爱因斯坦等来解释何谓”科学” 。人们心中的”科学”, 多半环绕在物理学, 譬如牛顿的古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以数学为工具的理论, 然后往外推展至化学、生物学等, 再往外延伸到应用科学, 譬如经济学等 。而这所谓”科学”的中心, 可以说是物理学的精神, 那就是有系统的观察, 提出假说以解释现象, 再借此假说预测和改变未来的现象, 如果这个假说禁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不出错, 这假说就变成了定律, 新的假说就可以用此定律为基础, 再来解释其它现象, 如此不断地往上架构, 而能解释及改变各种现象。s2icq9

定律通常是非常简单的, 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 再简单不过, 三百年来却让科学家们解释了非常多的现象, 也造就科学的快速进步。马克斯威尔, 原来是念历史的, 转念物理才一年就拿到物理博士, 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 而在这页上简单的四个式子, 造就整个电磁学, 也是今天我们能有无线通讯的根本原因。爱因斯坦的E=MC2, 更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短短一个式子, 可以制造出原子弹, 在几秒中内, 催毁上百万人的大城市。)ROM

说到中医,不少人会认为那只是中国的民间偏方, 不科学,不现代, 甚至是的。我们暂且不用中医的理论和任何熟悉的字眼来说明, 我们换一个方式, 假设我们观察人体很久, 我们发现诸多现象之间似乎有某种特殊关连,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和关连, 我们提出一个假说, 这个假说是人体各部份可分为个 ”states”: A、B、C、D、及 E, 而这五个states, 各有其特别的性质, 彼此也有某些特定的关系, 而我们可以再细分为A 、A-、B 、B-、C 、C-、D 、D-、E 、E-, “ ” state 和”-“ state 又有一些不同点, 另外这些states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譬如说温度、压力等等。假设我们建立了这一套假说, 发现它可以解释人体内多种现象, 我们把套假说再往前推,看它是不是能预测和改变未来的现象, 譬如说我们能不能用它来预测癌症细胞的转移, 或譬如说我们能不能用它来改变某种病症而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 换句话说, 我们用上述的物理学精神, 来考验我们的假说, 如果经年累月, 经过很多的考验, 我们的假说还能够成立而不出错, 我们的假说就可以像物理学中的假说一样, 成为一个真实的、有用的定律和理论, 而这个方法是再科学不过了。有人可能会问我们最初是如何想出A、B、C、D、及 E五个states和其中的关连, 这就像是问爱因斯坦为什么能想出E=MC2那么简单却伟大的式子, 可能是经过不断的观察与思考, 可能是经过无数次地提出假说与修正, 也可能是来自远超过平常人的聪明才智。总之, 这个提出假说、不断验证、成为定律的步骤, 不仅是科学的, 更是完全符合物理学的精神。b

我们回到中医, 我们把上述的五个states用木火土金水来代表, 告诉你木火土金水这五个states各有其特性, 同时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 而阳代表” ”, 阴代表”-“, 阳阴有其特殊关系, 而胆属阳木,肝属阴木, 小肠属阳火, 心属阴火, 胃属阳土, 脾属阴土, 大肠属阳金, 肺属阴金, 膀胱属阳水, 肾属阴水。并且再告诉你这个木火土金水的假说, 经过上千年无数的验证都不出错, 同时也能基于此假说预测和治好各种病症, 那你是否觉得这个木火土金水的假说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定律, 还是因为中医没有用A、B、C、D、E五个states来代表, 你就觉得不科学? 你可能会拿多年的西医训练来相比, 你会认为人体复杂多了, 不可能用中医如此简单的定律来说明, 这时你应该想想美国太空总署是如何接收到在太阳系边缘的人造卫星所送回来的资讯, 如此复杂的工程, 说穿了, 就是马克斯威尔所提出四个简单的式子。当然, 木火土金水只是中医定律之一, 中医还有很多其它通过千年验证的定律, 而是这些定律, 也都符合物理学的精神, 所以, 中医实际上是非常科学的。 反观西医, 西医是很不一样的, 西医可说是建立在微生物学和化学, 了解细胞, 病毒, 化学药物对各种细胞和病毒的影响等等, 在微观的世界里, 是科学的, 有很多假说, 很多验证, 很多定律。然而, 在临床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那些在微观世界里非常有用的定律, 到了宏观的人体, 出现了问题, 整个人体的复杂度, 不是这些微观定律原来用以解释及验证的对象, 于是, 西医得借助于归纳统计来处理人体的疾病, 譬用说西药厂研究出一种化学药物, 认为可以治疗高血压, 这药厂经过6到7年的动物及人体试验, 发现70%的病例可以改善高血压的现象, 虽然有些副作用, 在西药厂和其律师团队强大的影响力下, 经过多次沟通、说明、妥协结果, 美国FDA通过了这项高血压药物, 一旦美国FDA通过了, 其它国家主管药物单位也陆续通过, 于是经由西药厂大力推销, 各医院及医生把此药开给上百万上千万的高血压病人。m&&i11

上述的过程科学吗? 首先, 西药厂有一个假说, 认为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治疗高血压, 可是这个假说有通过科学验证成为一个定律吗? 没有的,这化学物质只让70%的病例改善高血压现象,剩下的30%呢? “改善高血压现象”是不是”除去病源”? 还是只是”压制现象”? 那些副作用呢? 很明显的, 原来的假说, 只针对人体某一小部份而不是针对整个人体, 不然怎么会有副作用呢? 6到7年的动物及人体试验能排除对人体长期的伤害吗? 这些问题显示出西医并不符合物理学的精神, 而较偏向归纳统计学, 70%有效, 30%无效, 15%会产生A副作用, 8%会产生B副作用等等, 如果你仔细阅读西药厂给的药物说明, 你会发现很多药物的说明都写者”有可能导致癌症, 而极少数的病例有可能导致死亡”,请问你在吃西药时, 会想到那个” 极少数的病例”可能就是你吗? 现在, 你再比较中医和西医, 是中医的简而有力的定律经过千年验证无误比较科学? 还是西医见树不见林的归纳统计比较科学? 请记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仍走在科学的最前端, 可以解释黑洞及其它许多重要的天文物理现象, 而相对论用数学式子写下来再简单不过了, 而一般人不了解相对论, 那不是爱因斯坦的问题, 更不能改变相对论的正确性。中医的精深与科学, 也是一样的道理。E0!id

©中国中医药论坛

作者李宗恩博士是Stanford电机工程博士及UC Berkeley的MBA双学位. \?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