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1728

可靠性测试的定义,信赖性测试与可靠性测试

兴仁信息网2024-04-10 23:30:130

什么是可靠性试验

为了评价分析电子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可靠性试验。

试验目的通常有如下几方面:1. 在研制阶段用以暴露试制产品各方面的缺陷,评价产品可靠性达到预定指标的情况;2. 生产阶段为监控生产过程提供信息;3. 对定型产品进行可靠性鉴定或验收;4. 暴露和分析产品在不同环境和应力条件下的失效规律及有关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5. 为改进产品可靠性,制定和改进可靠性试验方案,为用户选用产品提供依据。对于不同的产品,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可靠性试验有多种分类方法.1. 如以环境条件来划分,可分为包括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2. 以试验项目划分,可分为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加速试验和各种特殊试验;3. 若按试验目的来划分,则可分为筛选试验、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4. 若按试验性质来划分,也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两大类。5. 但通常惯用的分类法,是把它归纳为五大类:A. 环境试验B. 寿命试验C. 筛选试验D. 现场使用试验E. 鉴定试验 1. 环境试验是考核产品在各种环境(振动、冲击、离心、温度、热冲击、潮热、盐雾、低气压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是评价产品可靠性的重要试验方法之一。2. 寿命试验是研究产品寿命特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在实验室模拟各种使用条件来进行。寿命试验是可靠性试验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之一,它是将产品放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考察其失效(损坏)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寿命试验,可以了解产品的寿命特征、失效规律、失效率、平均寿命以及在寿命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失效模式。如结合失效分析,可进一步弄清导致产品失效的主要失效机理,作为可靠性设计、可靠性预测、改进新产品质量和确定合理的筛选、例行(批量保证)试验条件等的依据。如果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可在不改变失效机理的条件下用加大应力的方法进行试验,这就是加速寿命试验。通过寿命试验可以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质量反馈来提高新产品可靠性水平。3. 筛选试验是一种对产品进行全数检验的非破坏性试验。其目的是为选择具有一定特性的产品或剔早期失效的产品,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缺陷,或由于工艺失控,使部分产品出现所谓早期缺陷或故障,这些缺陷或故障若能及早剔除,就可以保证在实际使用时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筛选试验的特点是:A. 这种试验不是抽样的,而是100%试验;B. 该试验可以提高合格品的总的可靠性水平,但不能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即不能提高每个产品的寿命;C. 不能简单地以筛选淘汰率的高低来评价筛选效果。淘汰率高,有可能是产品本身的设计、元件、工艺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但也有可能是筛选应力强度太高。淘汰率低,有可能产品缺陷少,但也可能是筛选应力的强度和试验时间不足造成的。通常以筛选淘汰率Q和筛选效果β值来评价筛选方法的优劣:合理的筛选方法应该是β值较大,而Q值适中。上述各种试验都是通过模拟现场条件来进行的。模拟试验由于受设备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对产品施加单一应力,有时也可以施加双应力,这与实际使用环境条件有很大差异,因而未能如实地、全面地暴露产品的质量情况。现场使用试验则不同,因为它是在使用现场进行,故最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所获得的数据对于产品的可靠性预测、设计和保证有很高价值。对制定可靠性试验计划、验证可靠性试验方法和评价试验精确性,现场使用试验的作用则更大。鉴定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而做的试验。它是根据抽样理论制定出来的抽样方案。

简述和分析可靠性的定义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叫可靠度[1] 。

寿命是指产品使用的持续期。以“寿命单位”度量。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在规定的时间内,产品故障的总数与寿命单位总数之比称为“故障率”。故障率是可靠性基本参数,其倒数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 。

可靠性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用于描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水平,使用可靠性综合考虑了产品设计、制造、安装环境、维修策略和修理等因素。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把可靠性分为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前者考虑包括与维修和供应有关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表示;后者仅考虑造成任务失败的故障影响,用任务可靠度(MR)和致命性故障间隔任务时间(MTBCF)表示。对多数企业主要关心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和基本可靠性。对可修产品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表示,对不可修产品用平均失效率表示,对一次性使用产品用平均寿命表示[1] 。

对产品而言,可靠度越高就越好。可靠度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度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可靠度分析即求出各系统的运作机率的学问,例如机具的可靠度,将影响整个生产制造的流程规划及控制。此外,可靠度的讨论,也往往离不开系统的可用度(Availability)及维修度(Maintainability)。一般谈到可靠度,多是指产品的可靠程度,顾名思义,也就是将产品的好坏特别以可靠度的方法表达出来,这种定义方式对于现今许多高单价及讲求售后服务的产品而言,显得十分重要。

分类

可靠度一般可分成两个层次,首先是所谓组件可靠度(Reliability of component)。也就是将产品拆解成若干不同的零件或组件,先就这些组件的可靠度进行研究,然后再探讨整个系统、整个产品的整体可靠度,也就是系统可靠度(Reliability of system)。组件可靠度分析的方法,其实就是统计分析,至于系统可靠度分析,较为复杂,可采行的方法也较多,

①按重要程度分配可靠度。

②按复杂程度分配可靠度。

③按技术水平、任务情况等的综合指标分配可靠度。

④按相对故障率分配可靠度。

各部分有了明确的可靠性指标后,根据不同计算准则,进行零件的设计计算。主要的计算方法为:根据载荷和强度的分布计算可靠度或所需尺寸;根据载荷和寿命的分布计算可靠度或安全寿命;求出可靠度与安全系数间的定量关系,沿用常规设计方法计算所需尺寸或验算安全系数。与可靠性设计有关的载荷、强度、尺寸和寿命等数据都是随机变量,必须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数学表达式

可靠度函数可用关于时间 t 的函数表示,可表示为

R(t)=P(T>t)

其中,t 为规定的时间,T表示产品的寿命。

由可靠度的定义可知,R(t)描述了产品在(0,t)时间内完好的概率,且R(0)=1,R( ∞)=0。

可靠度工程

可靠度工程是结合管理与工程技术的一种科学,它牵涉到的工程技术主要有三方面:电子(机)工程、机械工程、及材料工程。高精密的科技产品,鲜有不与此三者有关者。惟可靠度本质上是将统计方法应用在各专业领域上的一种品保技术,并将可靠度实际设计进入产品中,方能确保产品品质。

可靠度试验

测试产品可靠度指标的试验就是可靠度试验。可靠度试验有环境试验、机械应力试验、耐气候测试试验、功能试验、EMC及安规试验等。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

萌芽阶段: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研制V1火箭中提出了系统可靠性的基本理论,据此V1火箭的可靠度达到75%。在朝鲜战争时期,美国60%的机载电子设备运到远东后不能使用,50%的电子设备在储存期间就失效。美国海军有16、7万台电子设备,每年需更换100万个电子元件,其中电子管的更换率比其他元件高5倍。1943年美国成立了“电子管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电子管的可靠性问题。1949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成立了可靠性技术组——第一个可靠性专业学术组织诞生了[1] 。

可靠性工程创建阶段: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发现,不可靠的电子设备影响战争的进行,而且需要大量的维修费用,每年的维修费是设备采购费用的2倍!军方和制造公司及学术界都卷入了可靠性的研究工作。1950年12月美国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专门委员会”,到1952年3月便提出了有深远影响的建议[1] :

可靠性工程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可靠性设计和试验方法被接受和应用于航空电子系统中,可靠性工程得到迅速发展[1] 。主要表现在:

改善可靠性管理,建立了可靠性研究中心,美国于1965年颁发了《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大纲要求》,可靠性工程活动与传统的设计、研制和生产相结合,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罗姆航空发展中心组建了可靠性分析中心,从事与电子设备有关的电子与机电、机械件及电子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包括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分配、可靠性试验、可靠性物理、可靠性数据采集、分析等[1] 。

可靠性试验包括哪些

可靠性测试就是为了评估产品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内,在预期的使用、运输或储存等所有环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进行的活动。

可靠性试验一般是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阶段进行的,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调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手段。试验结果可为故障分析、研究采取的纠正措施、判断产品是否达到指标要求提供依据。

中科检测具备专业检测资质,可提供可靠性一些列试验项目服务:环境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EMC测试、和IP防护等级测试等。常见可靠性测试服务包括:振动、冲击、跌落、高低温、盐雾试验,以及霉菌、光老化等实验,出具全国认可CMA检测报告。

什么是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就是为了评估产品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内,在预期的使用、运输或储存等所有环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进行的活动。是将产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环境条件下经受其作用,以评价产品在实际使用、运输和储存的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并分析研究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

怎么测试电脑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游戏加加的压力测试进行测试后查看,压力测试是检查您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他可以是被故障的硬件或侦测是否需要更好的散热。

如何测试app的稳定性

稳定性测试是指对应用进行长时间的操作,检测功能是否稳定。可以考虑采用monkey测试。

adb shell monkey -p 包名 -v -v --throttle 300 -s 种子数 --ignore-crashes --ignore-timeouts --ignore-security-exceptions 动作次数 |logcat -v time > 日志路径

参数:

-p : 指点包名,如果要指定多个包名,需多个-p参数

-v : 指定日志的详细程度,取值1-3,三个 -v 详细程度最高

-throttle : 指定用户操作时的时延,单位毫秒

-s : 指定伪随机数生成器的seed值,取值1-10,当seed相同,产生的事件序列也相同

–ignore-crashes : 指应用程序崩溃,monkey依然发送事件,直到事件数完成

–ignore-timeouts: 指应用程序发生ANR,monkey依然发送事件,直到事件数完成

–ignore-security-exceptions: 指应用程序发生许可错误,monkey依然发送事件,直到事件数完成

|logcat -v time: 给monkey命令的日志加上时间

可以多去黑马程序员视频和技术社区库看看,里面这样的知识点特别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