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0502

金牛座油老虎(金牛座变速箱油多少升)

兴仁信息网2023-04-18 17:06:590

为什么f福特金牛座车很少人买?

1、金牛座的外观过于低调了,按道理来说,福特在消费者心中一直是那种肌肉、运动的风格,类似于野马。但是这种风格很难在中大型豪华轿车中实现,但是没有想到金牛座的外形设计居然这么稳重,远看还容易看成大号的蒙迪欧。

2、金牛座的定位与自己的兄弟蒙迪欧有点接近,导致用户在选择时,因为价格原因从而选择蒙迪欧,如低配版的金牛座价钱已经可以买到高配版的蒙迪欧。还有就是这个市场环境的激烈,中大型轿车市场是各个品牌都梦寐以求的市场。

3、金牛座没能打破福特“油老虎”的刻板印象,对于十几个的油耗,回单位报销的还好,对于私人车主,长年累月硬扛下来还是有些心疼。有车主一度怀疑金牛座是中石化的战略合作伙伴。

4、合资车减配一直饱受国人诟病,福特比起大众也没有什么情怀可言,另外金牛座和定位低一级的蒙迪欧太像,有种被拉低档次的感觉,且做工依然比较粗糙,说好听点是走美式粗犷风,说难听点就是没诚意。

5、主驾驶位车窗按钮太靠前,别人开窗是仅仅手部运动,金牛座开窗是手臂、腰部的协同运动。为减少开窗的次数,不少车主都安装了ETC,据此判断,金牛座也可能是高速自动收费系统的战略合作伙伴。

有人说福特金牛座是“性价比之王”,那么这款车值不值得购买?

福特金牛座是一款相当低调的中型车,比起亚洲龙、迈腾、凯美瑞等热销车型,它似乎总是被忽略,但是金牛座是一款值得被推荐的车型,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可以认真了解一下这款车。

金牛座指导价22.89-28.89万元,现在各地都有优惠。金牛座的长宽高分别为5018*1884*1506mm,轴距2949mm,车身超5米,轴距2米9多,其实妥妥的算是C级车了,在众多的中型车里金牛座的空间优势很强。金牛座就三款车型,前脸各有不同。

悦享版与尊享版前脸差不多,都是家族式马丁脸,进气格栅为里面有镀铬装饰条,尊享版有LED雾灯,下方也带有镀铬横条,看上去更加稳重大气,悦享版外观则更素一些。顶配车型前格栅里换为了波浪式造型,细节之处增加了个性元素,前大灯是LED光源,22颗LED组成了转向灯并集成示宽灯和日行车,点亮后呈现流水式动态效果,看上去更为豪华,更为运动。

内饰部分,中央是一块大屏幕,车联网功能比较丰富,空调没有实体按键需要在大屏幕上完成控制。配置方面最低配有8气囊、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可开启全景天窗、多功能方向盘、方向盘换挡、主副驾驶电动调节以及加热、12.8英寸触控屏、道路救援呼叫、车联网、LED光源、7色氛围灯、外后视镜锁车自动折叠等等。

中高配车型增加了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全速自适应巡航、10.1英寸液晶仪表、前排座椅通风、驾驶位座椅记忆、儒家是后排座椅可调节、B&O音响、感应后备箱等等。

动力方面搭载的是2.0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曾经获得过沃德十佳发动机奖项,最大功率245马力,最大扭矩390牛·米,匹配的是8AT变速箱。车友们评价这套动力系统故障率很低,真正驾驶起来底盘悬架相当稳,无论是转弯还是高速变道都非常自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行驶质感以及稳定性和车内静谧性都堪比豪华车。

如果真的推荐,其实金牛座中配就可以,l2级自动驾驶、B&O音响加持下的14喇叭、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无线充电、自适应远近光等等在这个级别的车型里都配置都相当有诚意。如果不差钱,高配车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后排舒适性配置,什么后排座椅通风按摩等等都让乘客更舒适。

空间大、配置高,典型行政风格的动力系统,同时还有优惠,且积累的口碑也非常不错,中型车里金牛座还是值得推荐的。

三大建议 美系车不要重蹈法系、韩系车的覆辙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止10月,美系三大合资主力通用、福特、FCA在中国市场市占比已经跌至9.4%,达到历史同级最低。作为对比,和美系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德系车,市占比却稳步提升至26.4%,日系更是后来居上达到24.3%。

那么,技术并不逊色,甚至品牌积淀更有优势的美系车为何会在中国市场败给日德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美系车的大溃败并非这几年才开始,早在2023年,美系车看似迎来销量巅峰,但彼时已经埋下溃败的伏笔。

比如上汽通用雪佛兰。

年,在雪佛兰达到71.7万辆峰值销量后,2023年遭遇入华的首度下滑,仅售出63.65万辆,同比下跌17%;2023年中国车市整体高歌猛进,雪佛兰下跌势头却仍未遏制,销量滑落至53.87万辆,差不多只有别克的一半。

在中国市场发展最为关键的黄金时段,当多数合资车企纷纷抢占SUV发展红利,一直声称SUV创造者的雪佛兰,却仅仅依靠一款廉颇老矣的 创酷苦苦支撑着SUV门面,同一时期缤智/XR-V、冠道/UR-V先后上市,国产SUV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3年之后,幡然醒悟的雪佛兰想再度入局的时候,SUV市场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基本推出一款新车凉一款。

唯一有看点的是中国特供车——科沃兹的上市,它的出现却彻底打开了雪佛兰轿车自相残杀的潘多拉魔盒。因为尺寸相近、动力相同,价格却更低、造型也更时尚,作为全球车的科鲁兹被科沃兹迅速打入冷宫。到了2023年,科沃兹好不容易积淀的市场口碑又被科鲁泽取代了。与此同时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走低价路线的雪佛兰开始被不断超越。

有意思的是在雪佛兰遭遇困境的2023年,上汽通用别克迎来了自己的百万时刻。第二年这个数据再上一层楼,达到123万辆,和第二名一汽-大众只有咫尺之遥,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原本打算再接再厉反超一汽-大众的别克2023年遭遇滑铁卢,小幅下跌至122万,到了2023年只有106万辆。

和雪佛兰一样,2023-2023年别克也眼瞅着SUV的火爆,不仅没有新品上市,就连昂科拉和昂科威两款支柱也没能及时焕新,紧跟消费升级的到来,去提升增量。这两年里,别克销量火爆靠的就一点——降价。

彼时,英朗终端售价一度降到最低8万左右;小型SUV昂科拉面对缤智、XR-V的不断反超,也不可避免的开始打价格战;还有威朗,君威都相继陷入降价陷阱中。初期,这种降价优势带来销量上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无异于饮鸩止渴,韩系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关键的是,别克的集体降价打破了通用体系内部的价格生态,原本走高端路线的别克开始和走经济路线的雪佛兰出现重合,比如英朗终端售价一度逼近科沃兹,昂科拉和创酷,迈锐宝和君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重叠,而两大品牌除了设计外,动力系统基本一致、底盘调校也十分类似,产品力相近引发了内部消耗。可以说以2023年为起点,别克在中国,硬生生地把自己从一个向豪华品牌看齐的高端品牌,做成了第二个雪佛兰。

无独有偶,2023年也是长安福特转折的关键一年。

当年,随着两款面向高端市场的重磅新车——金牛座和锐界的上市,长安福特“1515”(2023年在中国市场投放15款车型)正式收官,销量和市场形象一路向好,2023年,福特创造了127万辆的在华销量新纪录,相比2011年翻了一倍多。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长安福特将势如破竹,福特也信心满满发布了“创新2023战略”,要在未来5年推出20款新车。但一切戛然而止,2023之后,长安福特遭遇三连降。

和雪佛兰类似,长安福特的病根一方面是2023之后长达三年之久的产品荒,一方面是爆发的一系列质量危机,给品牌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也是在2023年,曾经在中国市场败北的Jeep决心重头再来,广汽菲克成立。第二年,Jeep迅速向中国市场推出了自由光、自由侠和指南者三款SUV,凭借着早年积淀的口碑以及国内SUV的风口,Jeep品牌当年销量达到13.34万,同比增长131%。2023年再度刷新纪录,累计销量近20万辆,一跃成为当年的车市黑马。

可惜好景不长,2023年Jeep迎来了下滑。表面上看,是因为SUV市场由蓝海变红海,走单一产品战略的广汽菲克后继无力,但根本原因却是Jeep一直强调自身的越野属性,忽视了中国用户消费升级后对舒适性、智能化的需求,而这两点一直都是Jeep乃至整个美系车的短板,加上频频爆发的质量问题,才有了广汽菲克这五年里大起大落的经历。

综合而言,通用、福特和FCA在中国市场,或因品牌定位,或因产品投放周期出现战略失误,在中国市场各有各的不幸,但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和品牌调性上出了问题。

在中国汽车市场“得A级车者得天下”,绝非夸大其词,日德系能在风云变幻的环境中稳坐钓鱼台,和它们在A级车领域的强势表现密不可分。比如德系朗逸、宝来、速腾,日系轩逸、卡罗拉、雷凌、思域常年稳居轿车销量榜前十。以东风日产为例,2023年轩逸占据了其总销量的近四成,可以说是A级车成就了日德系。

过去美系车风光无限也离不开A级车,性能小钢炮福克斯、大空间的科鲁兹、高颜值实力均衡的英朗,它们都曾是轩逸、卡罗拉和朗逸的有力竞争对手。

年雪佛兰创在华历史销量最高,离不开科鲁兹近27万台销量;2023年福特和别克相继迎来中国市场的巅峰时刻,同一时期福克斯与英朗分别达到22.5万辆和37万辆,这两个成绩稳居当年A级车榜单前五。可随后,科鲁兹被科沃兹取代,销量不断下跌;福克斯多年不曾换代,产品力老旧;英朗曾经的优势也被轩逸等赶超,三者销量的下跌直接导致雪佛兰、福特和别克整体实力的下滑。

不夸张的说,正是A级车的惨败,才有了美系车的大溃败。而美系车在A级车市场的失利,一个关键要素是三缸机。

2023年,全新一代别克英朗在美系车家族率先搭载1.0T和1.3T两台三缸机,且全系标配,当时上汽通用主要有两点考量:一是利用三缸机燃油经济性优势,彻底扭转过去美系车“油老虎”的形象,树立自身标签向日系看齐;二是豪赌电气化,为接下来三缸 48V轻混系统的普及铺平道路,既能抢占先机又能缩减成本。

谁曾想中国消费者对三缸机极度排斥,物理特性的抖动,过去夏利所树立的低端、廉价形象,即便是别克大肆宣扬其技术优势,用户依旧不买账。结果曾经的家轿王者迅速跌落轿车市场前十,且不得以再度陷入降价的恶性循环中。

2023年,全新一代福克斯上市,虽然操控性能、各项配置、颜值都有大幅升级,却也主推三缸机,结果不言而喻,步英朗后尘。且傲娇的福克斯还不愿降价,然后月销直接从过去的2万跌落到5千不到;2023年,取代科沃兹的科鲁泽也来了,同样主推三缸,没有意外,在初期靠颜值和性价比火爆之后,也再度陷入沉寂。

如今的美系车在最重要的A级车市场除了靠性价比取胜的英朗之外,再没有一款当打车型。

还有在提升品牌形象的B级车市场,君越被亚洲龙全面压制;君威也只能依靠性价比从日系三强手中抢市场,迈锐宝已经开始和思域、速腾PK,至于福特基本已经放弃了B级车市场。

再来看SUV领域,无论是小型SUV、紧凑型SUV,还是中型SUV,美系车都很难找到一款可以和同级日德系正面硬抗的支柱车型,这才是美系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

对于美系车来说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品牌调性。

现在,一旦我们提及美系车,似乎再难找到一个有特征符号的集体性概念,就好比说到日系,我们会联想到省油、耐造、省心、问题少;提到德系,会想到他们底盘高级、驾驶质感一流。可如今的美系车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没有特色。

以前可不是这样,“肌肉感”是最容易和美系车划等号的关键词,简单理解就是车身大、性能强,还喜欢用大排量自吸。

比如设计上,那台经常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的雪佛兰Suburban简直就是陆地坦克,比偏重小巧、驾驶乐趣的日德系SUV不知大了多少倍。

在中国市场,早期的美系车同样以大著称,例如第一代别克君越,线条平直、车身大气,车长近5米,轴距超2.8米,比起C级车奥迪A6还要大上一圈,而且和奥迪A6用1.8T或是1.8L自吸不同,初代君越搭载的是通用2.4L和3.0L V6的大排量自吸,加速线性、动力源源不绝,开起来特别有质感。可如今,君越以及君威设计上是越来越时尚,溜背、镀铬、犀利的腰线,这些日德系常用的设计元素在美系车身上也越来越多。

还有十多年前登陆中国的科鲁兹,在老气中庸的A级车市场,用肌肉感十足的造型以及远超同期卡罗拉、轩逸、思域的车身尺寸,迅速开辟了新的增量。但随后,在中国换代的科鲁兹不仅套娃迈锐宝,最致命的是在崇尚大空间的中国市场反其道而行之,缩减了长宽高,完全丢掉了原本的宽大美式风。即便是后来的科沃兹和科鲁兹,也在所谓的年轻化设计上越走越远,向思域们看齐,基本放弃了以往美式“大”和“肌肉”的风格。

再比如性能上,日系有混动、德系有“DSG TSI”黄金动力,美系现在只有小排量涡轮,1.0T/1.3T//1.5T发动机,其中三缸还不受待见,过去美系车身上大排量自吸的畅快感再难体验。这其中有排放法规的限制,但更重要的还是美系自己放弃了大排量自吸的优势,想在油耗上和日系一较高下。

总之,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再难找到我们过去印象中那个充满肌肉感,将大排量自吸的美妙特性发挥到极致的美系车。

当然,现阶段的失利并不意味着拥有百年底蕴的美系车接下来就没有机会。

一方面,传统美系车正在积极自救。

以福特为例,2023年长安福特公布了“更福特、更中国”的品牌战略。努力迎合中国消费者使用需求:比如设计上,特别是内饰布局和用料,一改过去美式的粗糙和廉价感,变得更精致、豪华和科技,这从新车锐际就能看出来;在智能化领域,不断普及L2级自动驾驶技术,像锐际除了低配外,中高配基本实现了标配。关键是在舒适性、智能化全面提升的同时,长安福特还保持了福特一如既往的操控性能优势,加上相较日德系更高的性价比,销量逐步向好。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别克、雪佛兰也慢慢放下来了执念,并在A级轿车英朗、科鲁泽身上新增了四缸机,销量也有所回升。

另一方面,新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势。

和通用、福特不同,作为新的特斯拉完全没有传统美系车的包袱,无需在继承传统设计、性能还是讨好年轻消费者中纠结。事实上,特斯拉已经在传统美系之外,树立了新美式的标签:科幻的造型、极致的性能以及标新立异的体验,这些元素都一一体现在Model 3、Cyber Truck等每一款特斯拉产品身上,重点是它们已经赢得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认可。

此外,在核心技术领域,特斯拉已经开始自研驾驶芯片,且自动驾驶技术、核心三电系统都是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标杆。

可以说,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技术和销量,特斯拉已经扛起了美系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大旗,这是目前日德系品牌还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于美系车来说,现在无疑已经是处在危险的边缘了,要想避免韩系车、法系车的覆辙,一方面必须收起美式的傲慢,真正读懂中国消费者,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引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固执已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方面,美系车也要发扬自己的优势,提升品牌调性,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

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提金牛座Vignale一个月后的用车感受浅谈

距上次提车到现在已经接近一个月。里程表显示已经行驶700多公里了。由于金牛座是我的第二台车,且第一台车也没卖掉,都会开,加上是第二次购车,并没有提第一台车时的兴奋,所以呢,一个月只开了700公里。接下来谈谈这一个月700公里金牛座Vignale的用车心得。 一是操控。不是我说,福特车的操控在同级别级说第二,估计没有别的车敢说第一,尤其是福克斯。金牛座这台车达到了C级车的尺寸,操控应该不再是他的强项了。但作为车主,驾驶者,无法避免不谈操控。操控对我来说,就是好开的意思。金牛座开起来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稳,底盘扎实,方向盘偏重,没有感受到方向盘虚位,感觉很有安全感。由于车身尺寸以及车重的原因,对比福克斯,显得有些笨重。对比后,就单纯从好开来说,我觉得福克斯比金牛好开,我开过君威君威,开过a6,也开过GL8,感觉还是金牛座好开。 二是空间。说到空间,比我的福克斯大多了,简直提升了几个档次,当时就是因为空间原因才计划增加一台B级及以上的轿车,USV不考虑。腿部空间,我1.75坐上去,离前排座椅还有3拳及以上;头部空间,大概有一到两拳左右。反正就是C级车的空间,跟我同事家的宝马5系Li差不多。 三是动力。19款金牛座标配2.0T高功率发动机,245马力390扭矩,不低于主流高功率发动机。搭载的是8AT变速箱,升降我感觉比较平顺,感受不到他们说的低速顿挫感,可能是由于我之前开的是手动福克斯的原因。平时一般只开标准、节油模式,试过运动模式,有强烈的推背感,官方数据百公里加速8.5秒,1.8t的车重。总体感觉动力还是很不错,比我的福克斯好太多了。 四是音响。19款金牛座中配及以上搭载的是丹麦皇家音响BO,放音乐效果好,特别是高音人声,很通透,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就像人喝水一样的印象声音,很通透。与我福克斯索尼相比,感觉还是BO效果好上一个档次。福特在用料上还是很舍得的,这也是我认可福特的原因之一。 五是油耗。提到油耗,我想,福特车给国内的印象就是油老虎吧。其实,这是国内对福特的误解,真的,大大的误解,就是这个误解,让福特折戟中国汽车市场。实际上,福特车没有大家印象中那么耗油。我第一台车,12款福克斯手动,均速27,平均油耗5.8。现在的金牛座均速23,平均油耗8.5,一台2.0T高功率发动机,在自身重量1.8吨的情况下,油耗真的高吗? 六是细节做工质感。长安福特,美系车做工只能说一般,不过细节处理的还是比较到位,质感很好,无论是车外还是车内,特别是车内,质感满满的,不像别的车,极强塑料感。金牛车内能摸到的地方都是真皮包裹,手感很不错。 最后是性价比。综合以上方面,对比了同级别同档次品牌,甚至对比过豪华品牌,我决定,19款金牛座最具性价比,值得大家购买。你们觉得呢? 接下来一大波图片来袭,看看我的19款金牛座Vignale。

新老同台,大小“老婆”和谐相处害羞害羞害羞

提着照,上一个贴发过

再来一张提车照,感觉这张大牛更加好看

Vignale标示波浪式中网,这是最明显区别于其他配置最明显的标示,当然还有轮毂如下

19寸大脚,配置马牌轮胎,据说轮胎市场价比较高

车内中控台以及“汽配城”的大屏幕

停乡下老家的侧面1,感觉大牛侧面颜值无敌

再来一张反向侧面,提车后还没洗过车,有点脏哈,

来张前侧45度角度

多少度后侧角度

正常行驶时的汽车尾灯,足够亮,外形也很赞

仪表盘,显示综合油耗500多公里8.4个油

这是平均车速,22.3,下次整到30均速再看看油耗

这是均速27公里时福克斯的平均油耗5.6,理想吧

车内前座细节

高逼格的后座细节

借用车友一张图,联系必删,牛逼的后排扶手

车内前排杯架氛围灯细节

旋钮式换挡,也是高逼格。14年的时候在捷豹xf车上见过,当时无知,以为没有换档,没有挡位[糗大了][糗大了][糗大了]

发现的问题,大屏幕系统无法更新,其他车友有遇到吗?

大牛诟病,顶配也无法避免,确定是正品金牛座

车门把手,比其他车友的对的齐些

顶配才有的照地灯吧,也是提升逼格

最后,请版主大哥给个精华,谢谢大家!

福特金牛座2.7t油耗表现

12升左右【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福特金牛座耗油量大么,,准备入手

金牛座,带动最大也不超过1.9吨的自重,在油耗方面应该是会有所降低的,网上有测评的油耗数据显示是2.7T车型百公里油耗为9.2L,即使再抛,我个人认为应该也不会超过10.5L。相应的2.0T的油耗应该也不会超过9L。对于一款V6发动机来说这样的数据个人觉得还是不算高的,然而各位大神预测的金牛座的油耗又是个什么水平呢?是你心中预测的金牛座油耗算高吗?你能接受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