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901

佛教如何看待姻缘,求姻缘要对菩萨怎么说

兴仁信息网2023-05-23 11:56:020

佛教怎么看姻缘

佛法不避讳姻缘,如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在家身份示现法相。

佛家是怎样看待感情婚姻的故事

阿弥陀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不是出家是诸佛教,楼主可以对佛教有些误解了。

佛教对婚姻的论述

(1)佛教对人间男女、夫妻间的爱情、婚姻,并非一味否定。《杂阿含经》卷三六中,佛谓“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谚《别译阿含经》卷十二中,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劝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说长者女善无独要求出家,佛陀不许,令她嫁给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感化夫家多人令人正道。大乘《惟日杂难经》一方面说“有妇不得佛道”,教诫菩萨“见妻子当如见冤家,意莫随贪爱”,一方面又说菩萨若具四种因缘,也可娶妻结婚:一者“宿命同

福”,享受前世共同创造的福报;二者“毕罪”,酬偿宿债;三者“应当共生男女”,有共同生子女的业报;四者“黠人娶妇疾得道”,有智慧者的婚姻是快速得道的助缘。

(2)大乘、密乘还以爱情、婚姻为菩萨随顺众生而度化的重要“方便”。《大乘方便经》中,佛陀自言他宿世曾为树提梵志,常修梵行,清净离欲,然被一女子钟情,贪恋不舍,树提乃以悲愍心遂其所愿,与之成婚,经十二年,还复出家,命终上生于梵天。佛言:“我于尔时为彼女欲暂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

《华严经》卷七五释迦瞿波女自述前生曾为居士女妙德,极其爱恋行菩萨道的威德主太子(释迦佛前身),情愿为爱情受一切苦、舍弃一切,不求豪富及五欲乐,只愿与所爱者共同修行,释迦瞿波女因此爱情,满足所愿,生多功德,偈云:

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

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

这是对菩萨行者及其菩提心的爱情,即便掺杂染心,也是一种修行了,其功德比严持五戒还要大得多。

佛教对结婚条件的观点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佛教徒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族和阶级歧视。在佛教看来,婚姻的基础应当是当事者的感情,而不

是宗教信仰。在早期佛典中,曾经多次记载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结婚的故事。《根本目得伽》卷七、八记载,一位佛教徒的妹妹嫁给了一位激烈反佛的裸体外道,并最终感化了他。《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须陀品》之三记载,优婆姨须摩提嫁给了外道,后来这个外道皈依了佛教。

佛教认为,欲结为夫妻的男女,必须是在人格独立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了解,达到志趣相投,建立深厚的感情后,双方一致同意结为夫妻的一种行为,反对包办、买卖或有其他图谋的婚姻关系。

佛教对婚姻道德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伦理道德也有多方面的论述。其首要的道德规范是不邪淫,在这一基础上强调夫妻之间互相忠诚和尊敬。

(1)不邪淫

不邪淫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之一,是直接针对在家佛教徒制定的,是佛教徒的道德底线。对于出家人而言,第一大戒是不淫,即断绝任何性关系,否则即被逐出僧团。对在家居士来说,在尊重个人意志,合乎国家法律或社会公共习俗的前提下结成夫妇关系,是人口生产、人类繁衍的健康基础,也是有史以来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因此,正当的夫妻生活的反常性行为。《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佛陀教人应“贞廉自守,一夫一妻,慈心不怒”,主张一夫一妻制。佛教戒律以“不邪淫”为在家佛徒必守的五戒之三。不邪淫,用现代汉语来讲即不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具体指不侵犯属于他、为他所护(未成年男女)的异性,不非时(经期、孕期等)、非处(男女性器之外的地方及寺庙、公众场所等处)交合。

佛教反对婚外情、同性恋、兽交等。在夫妻之间,则尊重夫妇间的性意愿,提倡文明健康有节制的性生活,反对过分沉溺于性欲,无限制地放纵自然本能。

(2)夫妻间相互尊重

佛教提倡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善生经》是指导在家居士生活的重要经典,在夫妇关系上,它指出: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提供服饰饮食,忠诚爱护。

佛教特别重视家庭的价值,强调维护家庭的稳定。对于已婚者,如果有嫖妓和通奸行为,必须严厉谴责:“不满意于自己的妻子,与娼妓厮混,与他人的妻子纠缠,这是人毁灭的原因。”佛教主张男女要相敬相爱,在佛教经典中,有指导男性如何为人丈夫的《善生经》,有指导女性如何为人妻子的《玉耶女经》。《长阿含经·善生》教导青年善生:尽到夫妻之间的伦理责任,为每天应礼拜的六方之一。丈夫应敬妻、怜念妻子,妻子应爱念夫主、重爱敬夫、恭敬于夫。为人之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1.怜爱,爱妻子;2.不轻慢,尊重对方;3.供给衣物化妆品;4.委付家事;5.念妻亲亲,善待妻子的亲属。为妻者则以五事“敬顺”其夫:1.爱敬关怀;2.备设衣食,照顾好丈夫的生活;3.和言实语;善摄眷属,善于教育子女,尊长敬老,和睦家庭。《玉耶女经》中,佛教导少妇玉耶:为人妻妇,应夫如母爱子的“母妇”、如妹事兄的“妹妇”、如良朋益友的“知识妇”,或孝敬公婆、善于持家的“妇妇”,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妇”,不做“怨家妇”、“夺命妇”。

所以,妻子要身兼母妇、臣妇、婢妇、夫妇、妹妇之职,把先生当成孩子一样疼爱,当成君王一样敬重,当成主人一样顺从,像夫妇一样互相敬重,像兄妹一样相互提携。丈夫要当君子怜惜妻子,当英雄保护妻子,当劳工为妻子服务,当禅者给家庭欢笑幽默,当个养活家庭的责任者。

现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对夫妻间的关系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复周法利书二》中说,夫妻之间,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

当代弘扬人间佛教的大德们,都将教人们如何正确处理情爱、和谐家庭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如《星云日记》说:人间佛教对夫妻感情的看法是: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恨永远是得不到爱的。夫妻相处彼此要真诚,并要互相制造欢乐,人的好话不怕多讲,会讲好话,懂得赞美加上有幽默感的家庭,必定是和乐幸福的。

(3)夫妻相互包容付出

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都主张夫妻之间要相互包容谦让,促使家庭和睦幸福。现代著名佛学耆宿王骧陆居士《婚姻之礼》说:“夫妇之爱,有小爱大爱之别,小爱是一时形色,有时而衰,靠不住的。大爱是精神,以情意相交,处处体恤怜爱。即有不合处,大皆能原谅退让,遇着失误的事,勿彼此埋怨;遇着恼怒的事,双方先忍耐一下,过了一分钟,就忘记了。所谓不念旧恶,怨是用稀。各人的脾气,应先预告。切不可因爱而求其同我一样。做男的,勿使女子有怨意;做女的,务使男子得安慰。饮食起居,以及家庭整洁,井井有条,使男子自然向内不向外,感情自然一日好似一日,意外的非礼也自然绝了。”

真正的夫妻之爱意味着友善和同情,包括责任意识及接受对方的本来面目———包括所有的优缺点。如果你只爱对方的优点,这不算爱。必须接受对方的缺点,并用你的耐心、智慧和精力去帮助其改正。

真正的夫妻之爱不仅要相互包容谦让对方,而且还是一种向对方无私付出的过程。星云大师曾说:“真正的爱是双向的,真正的爱是要成全对方、祝福对方,爱不是占有,而是奉献。”

爱是付出,是让对方幸福,将爱情婚姻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讨爱情使自己更感欢欣。突破自我中心立场、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分你我地考虑双方的幸福,是婚姻成熟的表现,超越自我中心立场的付出、奉献甚至为对方作出牺牲,是爱情发展的最高层次。

佛教对离婚的看法

对于离婚,佛教经典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论述,但其基本态度是重视家庭稳定,也不绝对反对离婚。如果家庭出现裂痕,佛教提倡破镜重圆。《四分律》卷三说:“若男女先已通,而后离别,还和合。”就是鼓励夫妻和好的意思。不过,如果婚姻由于种种原因的确不能维系,佛教徒也是可以离婚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欲而离婚,在佛教看来是不道德的。

学佛人怎样对待婚姻缘分?

最好是能超越这一切。什么叫超越?就是要开悟证悟,要明心见性。你真开悟了证悟了,明心见性了,你就不会受外界的影响,同时也能把所有的这些矛盾和冲突消除。如果修行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就要转变因果。什么叫转变因果?就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业,行一切善业。

夫妻不和,佛在经中讲过,这是曾经邪淫的果报。你想改变这个因果,就要断除邪淫,好好地持戒,这个时候更不能犯戒,不能搞那些不道德的事情。有些人这个时候把握不住,又犯戒了,将来就会有更严重的恶报。

学佛的人不能怕现世的报应,要怕造恶业、种恶因。你种下了恶因,将来就要感受果报。种了一次恶因,将来感受果报的时候,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的,是千倍万倍,而且越来越增长。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就怕造业,不怕现世的报应。

你真想解脱,真想解决这些问题,最好是明心见性,最起码也要断恶行善,尤其是断邪淫。要好好受戒持戒,这样才能转变因果。这是唯一的方法,做不到就没办法了,只能自作自受。佛讲得清清楚楚,以前造的业,尤其是自己的行为不正,现在就要感受这样的果报。所以应该忏悔往昔所做的恶业。

做忏悔最起码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四种对治力中有返回对治力,就是下定决心,以后纵遇命难也不能犯这样的错误。这就是你忏悔的时候要具足的条件。如果你当时下不了这个决心,忏悔也能减轻点业障,但是不能彻底消尽业障。你当时能下这个决心的话,才算比较圆满的忏悔。

决心特别重要。也许你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忏悔时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如果当时你有决心,过后由于烦恼或业力,又没有把握住,没有控制得了,又犯了,这也没办法,只有再重新忏悔。

任何事都是,我们下决心以后要尽量做。但是肯定也有做不到的时候,也有做错的时候,这也要重新如理如法地忏悔。我们是学佛修行人,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要圆融,要容纳,尽量不要伤害对方。你尽心尽力了,缘分到了,也只能随缘。

婚姻的事,有的想结不敢结,有的想离不敢离,心里很痛苦,这也是自己放不下。该结还得结,该离还得离,这是缘分的事。有修行的话就能解决,没有修行的话也改变不了,只能随着缘分走。

什么事情都是,最好是保持自然。你特意离婚,这是个错误;你执着不离婚,这也是个错误。该离就离,要把握这样的状态。但是要保持适度,这是很难的,有智慧才能把握得住。什么时候该离,什么时候不该离,没有智慧,就分不清。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么!

学佛的人也不是坚决不能离婚,学佛的人也不是必须要离婚,一切都要随着缘分走。我们要尽心尽力,尽量别伤害对方,别伤害众生。我们对这些众生,包括家人,没有什么恶意,不自私的情况下怎么都行,不会造业。

如果是恶意的,特别自私的,肯定会造业。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看看,我们想离婚或者不想离婚,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自私的还是不自私的?如果是不自私的,就没有什么罪过。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不离,这也是造业。

任何时候都要观察好自己的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刚才我们讲的超越因果,转变因果,都在这里。自己的心态把握住了,会取舍了,就行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用考虑那么多。但是我们现在总是考虑很多。

现在很多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都是为了各自的名利。结婚离婚也是,根本不观察自己的心态,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去考虑这边、考虑那边,总是想不开。很多人都是为了面子,为了各种利益,都是自私的。

其实把自己的心放平放正了就行了,对一个有修行的人来说很简单。

看自己的发心动机,你今天要离婚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对方?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众生?你如果是为了对方,为了众生,不自私、不自利,没有恶意的情况下,不会担因果,离婚也是个好事,也是一种行善。你自私自利,恶意的,也不考虑对方,只考虑自己的名利,怕失去自己暂时的利益坚决不离,你是在造业!你为什么不离婚,或者你为什么离婚?看自己的心,你是最清楚自己的,用不着问别人。

大乘和小乘有区别。大乘佛法里完全看发心和动机,不看结果。佛经里讲得清清楚楚,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什么叫心地法门?动机善,一切善;动机恶,一切恶。小乘不一样,不是只讲动机,还要看结果。为什么?他还有自私自利,心不是完全清净,所以他还要看结果怎么样。大乘就不用了,完全是为众生的。比如你一点点也不自私,完全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做事情,对方也知道你是真心的,万一做错了,他知道这个结果,也不会怪你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结婚也好,离婚也好,也没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凡夫把世间的琐事看得特别重。“结婚是大事,离婚也是大事啊!”

所以它们的变动对我们的打击特别大。但是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事,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对于有修行的人来说,都是小事――世间的琐事,无所谓!一切随缘,缘来缘去,缘聚缘散,该聚聚,该散散,该来来,该去去。没有什么,这是很正常的。有智慧的人就是这样。

什么夫妻,再好也就一生一世,几十年,很短暂!这是按时间来说。按事情来说,夫妻之间有什么重要的事?除了学佛修行是大事,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大事?

这就是我们刚开始讲的超越因果。已经超越了这一切,就不会执着这一切,所以对他来说不会有任何的障碍。现在我们这些人当中也是,有的夫妻两个,一个有修行,学得好;一个没有修行,学得不好。

没有修行的,就整天烦恼痛苦;有修行的人,也不烦恼,也不痛苦了,看着对方可怜。这是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在同一个环境里,面对着同样的事情,一个烦恼,一个不烦恼;一个痛苦,一个不痛苦。不仅不烦恼不痛苦,还可怜他,还想救他,这是菩萨行。

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不是有神通没有神通,不是有能量没有能量――其实刚才说的那些才是最大的神通,最大的能量。内地情况比较复杂,夫妻之间,有的家庭是男的信佛,女的不信;有的是女的信佛,男的不信。这个情况要注意。学佛修行不会影响你的工作,不会影响你的生活。既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也不会给对方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你因为学佛修行给对方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你肯定有过错,肯定有不对的地方。

你要学佛修行,但是得也看具体情况,时间要把握住。去做这些功德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因为学佛修行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你特别执着家里的佛龛、佛像,什么也不顾,还整天诵这个念那个的,对方肯定受不了。如果对方不反对还行。对方还不是特别同意,你就不能太执着这些,自私地去学修。

随时都可以修啊!包括擦地,洗脸刷牙,做饭吃饭,都可以变成修行。收拾卫生,刷牙洗脸,做饭吃饭,这都很正常,过日子么!平时也是,年纪大的,叫“老伴儿老伴儿”,就是伴儿么!你也不能总不陪伴他,你也应该跟他聊聊天,这都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要发心。你陪他,都是为了他好,也不是贪着这些,而是为了救度这些有缘的众生,这不会有什么过失。

以前佛派舍利子去度皇宫里的众生,舍利子整天给他们讲法,领他们念诵,结果谁也接受不了。舍利子实在救度不了他们,就回来了。佛陀说,还得文殊菩萨去。文殊菩萨到了王宫里,也没有给他们讲什么,念什么,就是陪他们吃喝玩乐,最后把他们都度化了。这是方便么!文殊菩萨也不是为了自己吃喝玩乐,也不是贪着于这些,完全是为了众生。

为了救度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你吃喝玩乐都行!但是要看你的心态。找借口不行!现在有的人找借口,他自己想喝酒,说,“为众生喝点!”他自己想吃肉,说,“为众生吃点!”那你就是贪着于这些,自己想吃想喝,然后找借口,这肯定不行,肯定会造业。有的人自己真不想干这些事,没有办法的,不是自己贪图这些,完全是为了对方,这就不会造业。

自己一定要把握住,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现在不信心因果的人很多,我们都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是讲因果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权利再大,实力再强,长得再美也没有用,在因果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你再聪明也欺骗不了它,再厉害也对付不了它。我们最要害怕的就是因果,别的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取舍因果非常重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会有浪费,不会有差错,都在我们的阿赖耶当中记得清清楚楚。“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所有的这些,不管是善还是恶,到时候一定会现前,一定会报应的。报应有过程,因缘具足的时候,果报才会显现,之前不会随随便便的显现。

比如说播种,有的要好几年才能结果,有的几个月就能结果,有的几天就能结果,不一样。因果也是,有的现世现报,有的来世再报,有的可能要很多生生世世再报。比如我们今天做功德了,做善业了,再微小也有果报,它不一定什么时候结果。虽然做了非常微小的善业,但是恶业做得多,肯定会先下地狱,在地狱里感受很多劫的痛苦,最后慢慢才托生为人了,才显现善的果报。

因果不会有差错,不会浪费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的是瓜,不可能得豆;你种的是豆,不可能得瓜。首先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什么也不懂,你怎么取舍因果,怎么修啊?闻思修特别重要,这是有次第,有程序的。有的人说不用闻思,直接修就行了,那是不可能的。你得先听闻,然后思惟,弄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样才不会做错。没有闻思直接去做,一定会错!什么叫盲修瞎炼?没有闻思地修,这叫盲修;没有闻思地炼,这叫瞎炼!

不仅仅是我们学佛,要学世间的学问,知道世间上的道理,也需要闻思啊!佛法和世间上讲的这些道理一样,都需要牢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你得先把这些道理弄明白,然后再在实际行动中去做,这才是修行。

包括结婚离婚,家里这些琐事,也是这样。都变成学佛修行了,那就不是琐事了,那是大事。如果没有变成修行,那就都是琐事,没有什么意义。都是一样,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离不开无常的本性,离不开空性的本性,都是如幻如梦的。你看电视里演的那些,都有意义吗?

佛讲得多好啊,如果没有智慧的话,结婚也好,生孩子也好,上班工作,都离不开痛苦。结婚是为了快乐,生孩子也是为了快乐,结果你看,都是痛苦的。没有结婚还没有那么多事,结婚成家,事就多了。没生孩子还行,没有那么多负担,一旦生孩子了,你看,负担多重!增加烦恼,增加痛苦。

佛讲的,都离不开痛苦,难道不是吗?哪个不是苦?苦苦,变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离不开这些苦。

然后佛讲了无常。一切诸法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离不开无常的本性,都是如幻如梦的。这三个道理弄明白了,才是看破,才能看淡;你把这些事看破了,看淡了,才不会执着,才放得下;真放下了,才是解脱,才能轻松自在,之前是不可能的。

如果结婚、离婚这些家里的琐事引起了你的烦恼,你就没有修行了。真有修行的话不会这样。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人,不会有看不起的人;有智慧的人,不会有看不惯的事。在已经开悟、证悟的人的境界里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好与坏的分别。

但是对没有开悟的人来说不是这样的。没有开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时候肯定有好和坏,有好人和坏人,有好事和坏事,有好和不好的地方。有娑婆世界,也有极乐世界;有善,也有恶;有菩萨,也有凡夫。这都是自己的心。

南◎无◎阿◎弥◎陀◎佛

五台山文殊道场

佛教是如何看待爱情的?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说是息息相关的。感情虽然带给人很多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相爱的人,感情浓烈,如胶似漆分不开,一旦爱过了头,或失去了爱,就变成了苦;也有人以为只要不动情,就不会为爱所苦,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断,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虽然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无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爱情还是以占有、控制为出发点,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关,因此,要求情人对你做到全心的奉献,恐怕是很困难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爱情,却往往是最痛苦的。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对方“真心”的对待和付出,可是,这种心是“真心”吗?《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诸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种种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无所住”,心中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说,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烦恼心”。

古人说“相敬如宾”,虽是老生常谈,却是能够维系长久爱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误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断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不妨以尊重的心态,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去面对、解决,心中的纠结,其实在当下都能即得化解。爱情里的关系,并不是在互相执着、纠缠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贡献、成长和学习。能够互相关怀、照顾、包容,去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多沟通,并相互信赖,才能成为菩萨伴侣。

佛法中是如何求姻缘的

方法正确非常重要。平时要依教奉行,努力按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多做善事。

观世音菩萨:求姻缘 请看链接:

佛法因果 姻缘

佛家·十二因缘]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无明: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晦昧空境,无所明了,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源。同时也是涅盘解脱,菩提寂静的根本。《楞严经》对于真妄二种根本道理,讲得十分透彻。

二、行:行是业行,因为有了无明迷惑妄心,所以于诸法本来无我妄执有我,本来无法可得,妄执有法。因有我法二执,就起惑造业,就有了业行。无明缘行,是过去惑业的因。

三、识:一刹那之间在父母面前,看到现前欲境,就生起一念爱心,为受生的种子,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触:三和合是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环境的好坏,就会联系到我们根的感 受,所以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观的环境,对我们人主观的意识是起极大的作用。我们经常能 够亲近高贤、或大善知识,时时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进。如果因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安心居住,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 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因缘殊胜。对于所触的环境《遗教经》说:‘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于五欲,譬如放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 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恶马,不加控制,将牵人坠于坑阱。’能够把住这个触的大关,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尘相互触对,一定就会接受所触对的尘境,譬如我们的耳根,对声尘,就会接受各种声音,如笙箫鼓乐,同时演奏,我们就会同时接受,而且层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爱:爱是贪爱,六根既然领受六尘,对于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别,对于称意的就欢喜,便生贪爱之心,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心。这个贪爱和厌恶之心,它 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发心学佛修行,就是要修这个妄想心。《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刚般若妙智来回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 对境不生爱染之心,不起分别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万虑俱寂,这就是‘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记得古德说:‘铁牛哪怕 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里最为吃紧的是无心二字,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贪爱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顾话头,就能降伏其 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赞无尽意菩萨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说明爱的作用很大,爱有喜、 怒、哀、乐、爱、恶、欲的七种情念。一、喜,成就我所爱的,心中就欢喜。二、怒,夺了我所爱的,心中就要发怒。三、哀,失去我爱的,心中就生悲哀。四、 乐,得到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快乐。五、爱,一切环境,对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贪爱,贪得无厌的妄念。六、恶,违背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厌恶。七、欲,顺从我 所爱的,心中就生贪欲。依此看来,爱的确是生死的根本,烦恼的首恶。古人说:‘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莲大火坑’。什么是脚下红丝线?就是这个爱字。

九、取: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随心所欲的为我享受,多多益善,贪得无厌,毫无疑问,就会做出种种恶业,如果感到违反我所贪爱的 环境,就横生忿恨,不顾一切,任意胡为做出许多罪业,所以说取是罪魁祸首,我们要时刻把住这个取的关口,能够断除烦恼因。可以免受生死苦,这个取和上面的 爱以及最初的无明,这三支叫做烦恼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对于所爱之境,将其取来,对不爱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种种业,真是业海茫茫,苦恼无量,有业因一定招感业果,因果定律,丝毫不错。爱、取、有三支是于现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会由少而长,由长而壮,由壮而老,步步向前迈进,最后走向死亡的道路,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世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 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真是令人感到万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由于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来世 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概括的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 法门,就是揭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 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古人有四句偈:‘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是说十二因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道理。

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 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因此辟 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做还灭门。这就是缘觉圣人 所修的十二因缘的道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