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234

金牛犬多少钱一只,2023属牛什么时辰出生最好

兴仁信息网2023-06-25 00:13:510

金毛幼犬市场价格多少钱一只

张炘炀

一只金毛狗,需要多少钱能买到。

看品相的!1000-3000不等

微信里卖狗的叫金牛犬业的怎么样

你要看是私人的还是公司的,说实话私人的一般不太可信,除非同城面交,不然被骗了你都没地儿找。如果说公司的话,像爱狗团,宝贝它,都是有正规网站的,这种更可靠些,大公司一般都有保障,多少天内有细小啥的全额退款,一般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你在私人那买也要注意让他跟你签协议给保证,以防买到病狗就亏大了。求采纳,有问题可以追问。

金毛犬大概多少钱一只?

价格不一定了,还要分地区,只要长的有个样样,就是一般说的头大最宽,毛量也还可以的,都要1000以上。就是说一般的宠物级的品相好点的1000多,部队的作搜救犬用的要十几万吧。

晚上8点是一更几点?戌时几刻?

古代计时方法

一:关于计算时辰的方法: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二:怎样计算时间

1,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

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

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

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

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

9时至11时为“巳时”

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

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

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

9时至11时为“亥时”

2,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3,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4,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

关于计算日子的方法:

一:天干地支相关介绍

1,天干地支简介: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2,古今对应:当时使用的岁星体系和现在的干支体系存在着如下对应关系:

天干: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焉逢——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端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游兆——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强梧——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徒维——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商横——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昭阳——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横艾——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尚章——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困敦——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赤奋若——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摄提格——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单阏——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执徐——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大荒落——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敦牂——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协洽——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涒滩——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作噩——就也,万物成熟。

戌:阉茂——灭也,万物灭尽。

亥:大渊献——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3,天干地支的寓意: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就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人之学

干支含有种种特定信息,大无不包,细无不化。

地支藏象——

子水,代表贼盗,又代表技术性的职业、机密文件、钥匙、跟机密性的器械相关的事物。水是流动的,引申为流动性的行业,也可指代一个人没有主见,喜欢随波逐流,也可以代表一个人机敏;若水泛滥,则代表人狡猾,或感情泛滥,等等。子水多,主情感郁闷,多灾多病。子水为坎卦,坎多则多灾难,为卦象类比所致。

丑土,代表官人,金融业(如金融、会计、出纳、证券、保险等;也代表证件、票据等),务实而沉默,是领军人物,但不喜权力。丑土亦指怨妇——充满了抱怨的女人;也代表冤仇诅咒。

寅木,代表官贵,胆大有学识,代表通讯设备、高科技产品,等等。为人乐于冒险,充满激情,领悟能力强,触类旁通。寅见寅,主连蒙带唬,适合作政客。

卯木,代表车船等交通工具,逢空则代表飞机、网络、信函。例如,发短信就可以用卯来表示。为人体贴和忠诚,喜欢宁静和舒适。卯木多,则主好斗辩论,且婚姻多不和睦;“坤安震杀”之故。

辰土,代表医巫卜相、宗教等相关之人,引申为执法人士,倔强好斗。性格激昂、强大和独立。

地支中,只有龙为图腾物,人未曾见。龙为图腾,麒麟也是图腾,因此图腾之物都可以归到龙类,用辰来表征。

历史上,有多处记载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其中《史记•老子申韩列传》里提到:老子对孔子说,不要一天到晚总是充满斗志想要成就功业,计划着将来如何如何,这样其实无益于自身,并且也恐怕活的不长久,在社会上发展的好,将来会有后遗症。孔子听了他的话,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龙可以“乘风云而上天”,年轻的孔子,认为老子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顺便介绍一下:故宫里的角楼,并不是在角落地方就叫做角楼,因为古代建筑都是用木制,为了防火,请低俗作品请删除来降火,天上二十八宿中的角星对应为龙角,代表着龙,因此就请下角星下界,故名为角楼。角楼是中国的镇城之宝,角楼深刻地体现了“万物各得以生”的五行之和的目的。

巳火,代表文书信息、惊恐、多疑、多梦,也主迷人、明智和深思熟虑,多疑、倔强。健谈、爱生闷气、比较自私。

午火,代表文章、文艺,在人性方面,主敏捷但不安定,虚荣急躁,古道热肠,渴望辉煌而动荡的生活;亲情不睦。午火多了为离卦,问婚姻多有离异之相,不离则两地分居。午火叠见,主人精神比较压抑,所以金口诀里有这样的口诀:“午见午,主精神压抑;未见未,主忐忑不安”……这些口诀,自古于书未见,均来自于家学之传承。

未土:未主口食,多好酒,爱好梦想,多愁善感和利他主义者,缺少独立性,常需要支持。未入坤卦,坤主安宁,二坤叠见则主物极必反。未见未,主忐忑不安。

申金,是传送之神,主军警政法、执法人士、武术枪械。好奇和调皮,力求出类拔萃。申为坤所在位,叠申相见为断。例如,问婚姻,则主分离。

酉金,为暗昧之神。代表化妆品、首饰、镜子,美容机构等。在人性方面,主骄傲,有条理和专横,自命不凡。

美国在海湾战争时,带了好多鸡到战场,这些鸡是为了防备伊拉克的毒气战。酉主暗昧,毒气是暗昧之气,鸡对毒气十分敏感;酉,在内脏代表在肺,肺开窍于鼻,故而鼻子灵。在这一点上,鸡比狗的判断力强。

酉金重叠,主人精于算计,行事诡秘,多疑,理性思维。

地支中,辰与酉合,是暗合,私下之合,不是光明正大的过程。若问感情,看到辰酉合,就知道是暗合。酉是鸡,辰是龙,“鸡见辰,乱人伦”。掌握了这些金口诀中的基本口诀,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只要真懂干支关系,运用起来就很神奇,入手便得高层次!

戌土,主玄妙,是非。代表医巫卜相,孤寡之人,宗教之人。在人性方面,主真诚,正直,值得信赖。

亥水,主赏赐、赠送。在人性方面,主憨直,生气勃勃,固执和助人为乐;亦主不守本分之人、娼妓等。在物象方面,代表洗手间,歌舞厅,情色场所,洗浴场所,暗疾(不愿为人所知的病)。

叠亥相见,主有一定的文字专长或文学才能(包括有书法绘画等)。

同样是茶,但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个性。十二地支中,有四个代表土,它们的个性也不相同。辰土是硬石头,表示玉石、钻石;戌土是灰土、灰尘,还代表岩浆、搅拌了的水泥等等;丑土是能长庄稼的湿土;未土是沙土、燥土,代表很难生长植物的地方,如沙漠。

对于天干的理解,通常可以依据天干纳支后所对应的地支来比照。

4,天干地支与夏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二:天干地支计算时间

1,天干地支纪年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1)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 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 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 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2)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8、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1、 ......、10、11 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mod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 mod 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X=天干 N=地支

Y=0-5的自然数

A=0-4的自然数

Z=X 10Y

Z<=60

Z=N 12A

修改Y与A使Z=N 12A或 Z=N成立,则Z为要查询的干枝年份。例如:用该公式来解癸酉年份,则Z为10。

2,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3,天干地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4,天干地支纪时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 8)为准:

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UTC 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

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

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

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

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三:支相关列表

1,【天干地支次序表】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2,【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3,【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中国承兑贴现网

1979年4月22_w5点10出生是什么时辰?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12时辰,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昼夜时辰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 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 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 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 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 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 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 ,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 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 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 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1时为23时。 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 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夜晚11时 起至夜1时为子时,在夜11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1时以后为次日。 古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俗称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今时间 23 - 1时 1 - 3时 3 - 5时 5 - 7时 7 - 9时 9 - 11时 古时 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今时 23时 0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 古时辰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俗称 日中 日昳 晡食 日入 黄昏 人定 今时间 11 - 13时 13 - 15时 15 - 17时 17 - 19时 19 - 21时 21 - 23时 古时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 今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时 22时 时辰 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 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 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 地支对应的生肖、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纪时的时刻、五行、阴阳列表如下。 地支 生肖 节气时间段 近似阴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时刻 五行 阴阳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 水 阳 丑 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时—3时 土 阴 寅 虎 立春—惊蛰 正月 2月 3时—5时 木 阳 卯 兔 惊蛰—清明 二月 3月 5时—7时 木 阴 辰 龙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时—9时 土 阳 巳 蛇 立夏—芒种 四月 5月 9时—11时 火 阴 午 马 芒种—小暑 五月 6月 11时—13时 火 阳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时—15时 土 阴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时—17时 金 阳 酉 鸡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时—19时 金 阴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时—21时 土 阳 亥 猪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时—23时 水 阴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编辑] 组合 地支有六个组合,称为“”,有四个由三个地支组成的局势,称为三合局和全会方局,这种地支组合之后,亦会变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除了会合化局之外,地支还有互相冲克及相刑,故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 地支: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为阴阳中正合化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地支三会: 亥子丑会北方水局 寅卯辰会东方木局 巳午未会南方火局 申酉戌会西方金局 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 巳亥相冲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为无恩之刑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为持势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为无礼之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为自刑之刑 [编辑] 其他用处 地支主要用来排序。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 西方数学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数学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别代表k-v这12个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子、午、卯、酉时辰出生的人: 子午卯酉四时高,为人清秀呈英豪; 多数兄弟难为伴,一双父母并无骄。 时初多数先亡父,时末慈母去得早; 财禄荣华需自置,名位通天得势高。 二、寅、申、巳、亥时辰出生的人: 寅申巳亥四时强,为人聪明呈文章; 时正兄弟四五个,时初时末也成双。 父母亲疏少依靠?自然高福坐华堂; 若是贵人加机遇,一时荣华大吉昌! 三、辰、戌、丑、未时辰出生的人: 辰戌丑未四时孤,不妨父母少亲疏; 时正多是先亡父,时初时末先亡母。 自家兄弟难依靠,祖业不守生屈辱, 难为官吏当身役,九流术士老伴孤? 徽州人家link提示您,可以去为自己 算上一卦 时辰的由来|各个时辰的来历,12时辰解释 子时夜11—12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就是属鼠; 丑时午夜1—2点,因为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就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就属虎; 卯时早晨5—6点,因为早晨5至6点钟,还在“太阴”即月球时间内,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传说此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就属龙; 已时上午9—10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春草作掩护,出洞觅食,所以已时就属蛇; 午时中午11—12点,阳气到项,阴气始再生,而马行千里,属于“阴”类动物,所以午时就属马; 未时下午1—2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强,所以,未时就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因为天快晚了,猿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就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当月出之际,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就属鸡; 戍时晚7—8点,因为此时是夜的开始,犬是守夜的家畜,所以戍时就属犬; 亥时晚上9—10点,这个时间天地最混沌,而猪最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希望LZ采纳 很辛苦的找到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