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5351

历代帝王生辰八字,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

兴仁信息网2024-03-07 23:11:100

我要中国古代所有帝王的生辰八字

乾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其生辰八字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 ;

其他的就不好找了,也许25史里有描述皇帝历史

八字合婚准吗

说起八字合婚,大家都不陌生,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传统国家,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男女婚前都必走八字合婚这道程序,很多朋友对于八字合婚熟悉,但对于八字合婚的由来以及合八字的历史发展可能不大清楚,说到八字合婚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一点,那就是真理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八字合婚之所以能在中国流传上下几千年而且经久不衰,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传统的原因,还有真理的一面,因为古代的命理学家、周易学者在算命实践中就发现很多八字不合的夫妻往往总是闹离婚,克夫或者克妻等等,相反八字相合好的夫妻,往往在离婚率,克夫克妻等方面的概率就要比八字不合的低得多。于是八字合婚就逐步的被运用到了男女婚前的生辰八字配对中,在古代婚姻是全凭父母之意,媒妁之言,男女婚前都互不相见,只靠媒婆互相交换男女两家的庚帖,再找指迷算命大师合八字,八字合得好,才会定亲,发现八字不合的,婚事随即告吹,绝无继续谈下去的必要,在传统的封建社会,八字合婚是相当严肃的事情,绝不会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草率。虽然历朝历代受到八字合婚影响被棒打鸳鸯的例子不少,民间对于八字合婚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影响八字合婚的代代相传,因为八字合婚配对在命理学中对婚姻的把握的确能起到趋吉避凶,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可能很多读者还是觉得不过瘾,一直都在说八字合婚,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合,八字合婚到底有多重要,要知道婚姻是终身大事,夫妻八字合,婚后相处融洽,无形中对两人的事业,财运都有帮助,所谓家和万事兴,要是夫妻八字不合,婚后两人八字五行相互排斥,感情不合,相处不睦,矛盾多,无形中也势必拖累到各自的事业财运。俗话说的好: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幸的家庭才是不同的,因为妻离子散,孤儿寡母,无论是对夫妻本人还是对后代子女的人格,思想等健康成长都会有一定负面影响,可见幸福的婚姻是相当的重要。下面就给大家再详细的介绍一下八字合婚的七大要点,怎么合八字,八字合婚生辰八字配对究竟是怎么合的。

一、男女两方年柱不宜刑冲克,由于年为根,月为苗,日为花,时为果,年柱是一个八字的灵魂,是根基,所以两方遇年份相冲相克相刑的不宜,婚后易有横祸,灾难

二、男女两方日柱不宜刑冲克,由于日为花,是夫妻宫,男女两方夫妻宫相冲相克相刑的不宜,婚后夫妻感情不容易调和

三、男女两方四柱生肖不宜刑冲克,由于年为父母宫,月是兄弟姐妹宫,日是夫妻宫,时辰为子女宫,四柱之间有互相冲击刑克的,冲年不利两方父母,冲月不利六亲,冲日不利家庭,冲时辰不利子女。

四、男命全阳的应该要配女命全阴,男命全阴则要配女命全阳,女命同理,这样才干阴阳协调

五、男女两方命宫不宜刑冲克,由于命宫是人命之归宿,《三命通会》云:神无庙无所归,人无室无所栖,命无宫无所主,命宫就好比一个人的住所,可见命宫的重要性,两方命宫假如相冲相克相刑的,婚后家庭根底,感情根底就不容易波动,容易有危机感,短少平安感。

六、男女两方八字喜用神不宜刑冲克,由于喜用神是治疗一个八字的药,喜用神假如互相抑制的,婚后夫妻就难同心同德,容易引发矛盾,意见,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一个要去北京,一个要去天津。也就因而容易各奔前程。

七、男女两方三元宫位要合,也称卦数合婚或三元男女合婚,三元男女合婚是以男女两方所坐宫位以八卦的八个方位,乾,坤,坎,离,震,艮,巽,兑来表示,再将两方各自的宫位停止婚配,婚配后果辨别有福德,生气,天医,归魂,游魂,五鬼,绝体,绝命这八种后果,其中合得福德,生气,天医为上吉,子孙兴盛,如合得游魂,归魂,五鬼为中等,男女各有忧云,如合得绝体,绝命,大凶。

八字合婚需求结合合婚全进程再配合两方终身大运综合剖析并给出有利两方婚姻的合理化建议。不能两从某一方面的合或是不合片面的断吉凶。

哪位大师告诉我我的生辰八字是什么

丁卯 乙巳 丁卯 壬寅

http://hi.baidu.com/%C1%FA%B2%A9%D0%C7

生在帝王家:康熙初见12岁乾隆为什么立刻喜欢上这个

乾隆皇帝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玉牒》)。因为母亲身份太低,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关注。

但是这孩子的八字却有些不同寻常。

清代档案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康熙六十年六月,四川总督年羹尧入京办事,皇帝命他找京城的“名算”罗瞎子推算某事。年听说这个罗瞎子为人四处招摇,且有病在身,就没去找他算。皇帝在他汇报此事的折子上批道:“此人原有不老诚,但占得还算他好。”(《掌故丛编·年羹尧折》)

可见,皇帝是这个瞎子的老主顾兼粉丝。

“八字”推命即是以一个人出生时间的年月日时,来推断人生发展的结果。在今天来看,这当然是彻头彻尾的。可是,在过去,这些往往在偶然中决定了历史之车的走向。乾隆的八字即是如此。

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康熙六十一年时人批语。内容如下:

乾隆八字:

辛卯(康熙五十年)

丁酉(八月)

庚午(十三日)

丙子(子时)。

批语: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

书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经邦,为人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泄制为奇,俱以为美。

此命贵富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

很明显,这个批语是算命先生写的。中国古代的命相之理,有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按命相理论,乾隆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将弘历养育宫中的决定。

“养育宫中”对于康熙时代的皇孙来讲确实是极大的“恩遇”。在弘历之前,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宫中”。这个皇孙极为康熙所喜爱,以至于在康熙晚年太子两立两废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割舍不了这个弘。朝鲜使臣回国后向国王汇报说:“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云。”又说:“或云太子之子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云矣。”也就是说,因为希望这个孙子将来能登上皇位,康熙才在废太子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朝鲜李朝实录》)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有人认为,喜欢弘历,是康熙传位给雍正的一个理由。我们很难说,胤禛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父亲,不是老谋深算的一步。对于胤禛来说,这一举动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坏处。首先,这是试探老皇帝态度的一个机会。如果老皇帝把自己列入继位的候选人行列,那么必然会关心自己的子息。因为一个家必须多算几步。退一步来讲,即使老皇帝不打算把自己列入候选人行列,那么使祖孙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自己的安全,无疑也大有好处。

事情的发展甚至超过了雍亲王的期望。

八月之初,秋高马肥,祖父带着孙子,开始行围打猎。在永安莽喀围场,康熙用火枪击中一熊,大熊倒地良久,毫无动静,康熙以为熊已经毫无威胁,遂命弘历上前补射一箭,以让这个孩子博得“初围获熊”的美名。弘历上马之后,不知为何,迟迟不动。康熙心中有些不高兴。本来这个孩子一直胆子很大,今天见到熊之后怎么害怕起来?康熙在马上高喊:“弘历,怎么不进?”

弘历这才像醒过神来,催马欲进。不料此时那倒地的大熊忽然一个翻身,直立起来,嘴里发出一声怒吼,直奔弘历的坐骑扑来。众人一刹那间都惊呆了,只有康熙反应及时,举枪便射,子弹从熊耳射入,大熊如同半堵墙一样应声仆地。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件事给康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似乎冥冥中有天意,保佑这个不同寻常的孙子。晚上回到帐中,他对随驾的和妃说:“弘历这孩子的命真是贵重!如果他早一点催马过去,熊起马惊,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事啊!这孩子将来福气比我还大啊!”(《啸亭杂录》)

这次行围之后,皇帝特意去了四阿哥的热河赐园狮子园,指名要看看乾隆的生母。不知何故的钮祜鲁氏跪在皇帝面前,心中充满疑惑。老皇帝命她抬起头来,细细观看,足足看了半分钟之久,边看边说:“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清高宗实录》)

在这次晋见公公之前,钮祜鲁氏从来没有引人注目过。生了这个孩子也没能帮助她完全扭转命运。直到雍正登上皇位前的十多年时间,她仍然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格格”,即满语中的“姐姐”。

然而康熙却发现了这个媳妇的“异相”,这个普普通通的格格,日后确实如康熙所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气的太后之一,长寿而且境遇顺遂,享尽尊荣富贵。

乾隆皇帝的基因,得自他父亲的那一半非常优秀自不待言。爱新觉罗家族的出色素质在此前历代皇帝身上已经体现无余。极高的智商、强大的自制力、无穷的精力、无比精明的头脑、难以扼制的进取精神,乾隆身上这些素质主要应该都是得自父系。

乾隆母亲孝圣宪皇后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是支撑这些精神因素的强大身体基础。乾隆皇帝体格之健壮,寿元之高厚,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绝无仅有。在乾隆以前,五位皇帝平均寿命为五十四岁,而乾隆活到八十九岁,比其祖先的平均年龄高三十五岁。在兄弟当中,乾隆也最为长寿。他兄弟九人,均与他异母。其中夭折者五,活下来的最长寿者也不过六十岁,独乾隆皇帝一枝独秀,这不能不说与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

出身平民家庭的钮祜鲁氏身上完整地保存了满洲人在白山黑水中陶铸起来的强壮和“皮实”。传世的清宫“慈宁燕喜图”中有老年钮祜鲁氏的画像,画面上的老太太方面大耳,心宽体胖。与那些出生富贵人家的后妃比起来,钮祜鲁氏身体强健,生性好玩好动。乾隆皇帝登基后,每次出巡,都要带老太太一起走:她生前赶上的四次南巡,一次也没落下。老太太一生还曾经三游五台,三登泰山,还到过嵩山。至于避暑山庄,那更是去了无数次。去世前一年,以八十五岁高龄,仍然跟着乾隆登上了泰山,步履甚健。

雍正弓马平常,中年后经常闹病。而乾隆天生擅长运动,敏捷性和平衡性极佳,各种兵器,上手很快,武功骑射,在清代诸帝中首屈一指。他终生好动,不乐安居,四处巡游,以至有“马上皇帝”之称。活到八十九岁,一生没有生过大病。在位六十四年,天天处理奏章,日理万机,很少感觉疲倦。这应该是得自母亲一系的遗传。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从避暑山庄回京后两个月,猝然崩逝于畅春园。

《清高宗实录》卷一说:乾隆继承皇位是“圣祖深爱神知,默定于前;世宗垂裕谷诒,周注于后”。乾隆也说,康熙当时之所以叫出他的生母来相相面,也是因为起了托付之意:“即今仰窥皇祖恩意,似已知予异日可以付托,因欲豫观圣母福相也。”(《乾隆御制诗初集》)

这个说法也许有所夸大,不过在传位于胤禛的决定中,弘历肯定起了作用。对于这个儿子,雍正心底有一种特殊的感念之情。

当年十二月,朝鲜国大臣金演在与清王朝的外事交往中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康熙皇帝病剧,知其不能起,召来阁老马齐,对他说:“我的第四子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弘历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乃以为君臣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对胤禛说:“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赐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言讫而逝。(《朝鲜李朝实录》)

有人说这个记载不尽可靠。不过,已经远传到朝鲜,可见这个传闻传播之广,也可见在雍正刚刚继位之际,未来的乾隆皇帝的大名以及其与祖父的特殊关系就已经广为全国所知。从雍正登基之时,弘历就已经成为太子的第一人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雍正元年正月十一,雍正皇帝即位后首次前往天坛,举行祈谷大典。还宫后,雍正把弘历召到养心殿,赐给他一块肉,让他吃掉,此外没再说一句话。弘历默默吃掉这块肉,味道十分鲜美,不过分辨不出是什么肉。乖巧的他吃完肉后,也没有多说话,就退了出来。不过此事给了他极深的印象。因为在此之前,不论什么事,父亲对他和弟弟弘昼同是同等对待。而这次只独独召见他一人,并且是在刚刚从天坛回来之后,显然是有深意的。从那时起,聪明的弘历就已经知道自己被父亲默定为太子~

生辰八字的时辰查算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间时辰五行纪日干支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23-01子水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01-03丑土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03-05寅木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05-07卯木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07-09辰土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09-11巳火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11-13午火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13-15未土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15-17申金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17-19酉金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19-21戌土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21-23亥水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出生日期的天干对应的五行就是属于何命,排出来的五行没有哪一个就是缺哪个。

下面举例来看:如公历1980年4月3日,早上七点之后出生。根据万年历查出:1980年4月3日,农历二月十八日,干支历为庚申年,己卯月,丙午日。丙午日,丙对照的五行为火,那么这个人是火命。在《时辰干支查算表》的纪日干支下面找出丙对应的那一栏,根据左边的时间早上7点之后是:辰/土,相交的那一栏是:壬辰。

傍晚5至7点属于什么时辰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12时辰,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昼夜时辰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 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 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 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 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 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 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 ,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 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 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 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1时为23时。 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 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夜晚11时 起至夜1时为子时,在夜11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1时以后为次日。 古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俗称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今时间 23 - 1时 1 - 3时 3 - 5时 5 - 7时 7 - 9时 9 - 11时 古时 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今时 23时 0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 古时辰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俗称 日中 日昳 晡食 日入 黄昏 人定 今时间 11 - 13时 13 - 15时 15 - 17时 17 - 19时 19 - 21时 21 - 23时 古时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 今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时 22时 时辰 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 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 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 地支对应的生肖、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纪时的时刻、五行、阴阳列表如下。 地支 生肖 节气时间段 近似阴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时刻 五行 阴阳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 水 阳 丑 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时—3时 土 阴 寅 虎 立春—惊蛰 正月 2月 3时—5时 木 阳 卯 兔 惊蛰—清明 二月 3月 5时—7时 木 阴 辰 龙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时—9时 土 阳 巳 蛇 立夏—芒种 四月 5月 9时—11时 火 阴 午 马 芒种—小暑 五月 6月 11时—13时 火 阳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时—15时 土 阴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时—17时 金 阳 酉 鸡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时—19时 金 阴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时—21时 土 阳 亥 猪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时—23时 水 阴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编辑] 组合 地支有六个组合,称为“”,有四个由三个地支组成的局势,称为三合局和全会方局,这种地支组合之后,亦会变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除了会合化局之外,地支还有互相冲克及相刑,故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 地支: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为阴阳中正合化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地支三会: 亥子丑会北方水局 寅卯辰会东方木局 巳午未会南方火局 申酉戌会西方金局 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 巳亥相冲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为无恩之刑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为持势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为无礼之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为自刑之刑 [编辑] 其他用处 地支主要用来排序。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 西方数学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数学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别代表k-v这12个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子、午、卯、酉时辰出生的人: 子午卯酉四时高,为人清秀呈英豪; 多数兄弟难为伴,一双父母并无骄。 时初多数先亡父,时末慈母去得早; 财禄荣华需自置,名位通天得势高。 二、寅、申、巳、亥时辰出生的人: 寅申巳亥四时强,为人聪明呈文章; 时正兄弟四五个,时初时末也成双。 父母亲疏少依靠?自然高福坐华堂; 若是贵人加机遇,一时荣华大吉昌! 三、辰、戌、丑、未时辰出生的人: 辰戌丑未四时孤,不妨父母少亲疏; 时正多是先亡父,时初时末先亡母。 自家兄弟难依靠,祖业不守生屈辱, 难为官吏当身役,九流术士老伴孤? 徽州人家link提示您,可以去为自己 算上一卦 时辰的由来|各个时辰的来历,12时辰解释 子时夜11—12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就是属鼠; 丑时午夜1—2点,因为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就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就属虎; 卯时早晨5—6点,因为早晨5至6点钟,还在“太阴”即月球时间内,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传说此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就属龙; 已时上午9—10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春草作掩护,出洞觅食,所以已时就属蛇; 午时中午11—12点,阳气到项,阴气始再生,而马行千里,属于“阴”类动物,所以午时就属马; 未时下午1—2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强,所以,未时就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因为天快晚了,猿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就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当月出之际,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就属鸡; 戍时晚7—8点,因为此时是夜的开始,犬是守夜的家畜,所以戍时就属犬; 亥时晚上9—10点,这个时间天地最混沌,而猪最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