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5650

丧事开光大典,南海观音菩萨开光大典

兴仁信息网2023-05-08 23:33:430

中国古代丧葬都有什么仪式

针对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 风俗习惯的差别很大 正所谓“十里不同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葬礼程序的实例

设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金元宝(均为仿制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尸体。(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家设简易灵堂

遗像:已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一个。置黑绸带。

供桌供奉:五谷一碗(用五样谷类),香炉一个,备香若干,时鲜水果、糕点旧式也供奉米饭一满碗,上插筷子一双,供大馒头,等。

明灯:采购丧葬物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

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第二天,到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出殡。

家属着装

直系晚辈血亲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其他来宾戴白花。

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或七枚硬币、一寸照片两张。

要带的物品:灵堂内的供奉、的死亡证明、死者的衣物、白酒一瓶。

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说:“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将纸公鸡置于头车,意为“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上头车,持幡。

车队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该死者为81岁,加一天岁,一地岁。则车号为83。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的右后侧。

也有的地方有撒纸钱的习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为“买路钱”,也有的地方遇过桥时,将纸钱放在桥上,用石头压好。 灵车起头后一般不停车,在遇红灯前,司机算好时间,缓缓前行,在远处等待,当信号变为绿灯时加速通过。

车至殡仪馆前,将纸公鸡抛出车外。(有的地方用活公鸡)

进入殡仪馆后:

领取尸体,办理火化手续。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一小型灵位牌。灵位牌可请工作人员代写。注意男、女的写法:先考、先妣。尸体取出后举行“开光”仪式。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时,长子抱头,其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如需要移动时,仍是长子在尸体头部。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袋内,再将尸体放入纸棺。意为子女给的上路钱。

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能复活。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例:开鼻光,闻花香;……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开堂。开光辞男女略有不同。

开光时,家属不能哭,更不能将眼泪落在尸体身上。开光后,将尸体交给工作人员化妆。

举行悼念仪式或告别仪式。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同时,在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东西。

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共五样(有的地方是四样),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份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

烧东西。先烧纸几张,然后将死者的衣物等烧掉,再将供品都烧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后“烧七时”再烧。

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直系亲属改带黑纱。

除留下少数几人外,其他人去吃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块糖。

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表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用。

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

领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币七枚,摆成北斗星状。然后选大块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后一快应是头盖骨。

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张。

骨灰寄存,结束。

臭名昭著的《二郎庙记 》的出处、作者?

《二郎庙记》出自淮阳县令韩好古的手笔。

韩好古是淮阳县置县建制以来第二百五十位县长。这是时任《淮阳县志》主修麻秀才按照县志记载推算出来的。韩好古出任淮阳县令并非科举出身。据了解内情的人说,韩好古这个顶带是靠花钱捐来的。幼年时期的韩好古在老家曾跟着一个私塾先生上过几天蒙学。十三岁时,父亲便带着他到扬州做起了生意。二十岁那年,江南一带瘟疫四起,韩好古的父亲不幸染上了瘟疫,不久便客死在了他乡。韩好古把父亲的尸骨暂厝在一座破庙里,便独自在扬州做起了贩盐买卖。自从他结识了扬州盐政衙门的官员后,靠贩卖私盐,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巨贾。

时下,大清国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割地赔款,国库已经枯竭,为了弥补国库上的亏空,朝庭便采取捐顶带和捐功名的办法(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卖官职和卖文凭),以弥补财政上的不足。手中有了钱的韩好古就有些想入非非,便凭借多年贩卖私盐积累的财富和长期与官府打交道结下的关系,上下打点,花五万两银子捐了一个七品顶带花翎。

春风得意的韩好古刚一走马上任,淮阳就兴起了修庙建祠之风。于是,就有地方乡绅名流联名向韩好古请愿,要求重修淮阳县的名胜古迹二郎庙。

二郎庙坐落在淮阳县衙东南两华里处的凤凰台上。据《淮阳县志》记载,二郎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是由淮阳县乡绅胡云霄、胡汉霄兄弟二人共同出资修建的,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其间虽经多次修缮,到光绪三年早已是破败不堪。虽然如此,庙里的香火仍十分旺盛。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二郎庙会,方圆百里之内的香客就会云集于此,祈求二郎神的保佑。韩好古接到乡绅联名的请愿书后,发现这既是一项民心工程,同时又是一项政绩工程,于是立即朱批,从府库中拨付三分之一经费,其余经费由县民和乡绅自愿捐资。

翌年三月三二郎庙会前,所有修缮工程如期竣工。远远看去,修葺一新的二郎庙,曲径回廊,雕梁画栋,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观者无不肃然起敬。韩好古亲自前来为二郎庙举行开光大典。开光大典仪式隆重而热烈,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大相国寺、汝宁府南海禅寺等著名寺庙的方丈、住持也都应邀前来参加。数百名僧众团坐于大雄宝殿蒲团上,一齐诵读金刚经、大乘经、楞严经,庙内庙外一时笙号齐鸣,声震寰宇。

开光大典结束后,二郎庙方丈慧明法师设斋宴招待韩好古和各寺方丈、住持及当地名流。三巡素酒过后,慧明法师起身拱手打躬道:“承蒙县台大人,各寺方丈、住持,各位施主光临,昔者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岳阳楼有范公仲淹的《岳阳楼记》。想我二郎庙自明洪武年间由胡公捐建以来,传至我大清朝已历时五百余载,如今恰逢盛世,皇恩浩荡,五谷丰登,万民乐业,重修二郎庙当有庙记刻石以记之。老衲和二郎庙全体僧众恳请县台大人不吝赐墨,以撰庙记,望勿推辞。”韩好古深知自己一顿能吃几个馍,一听慧明法师让他撰写庙记,立即惊出了一身冷汗,忙起身推辞道:“岂敢,岂敢!本县才疏学浅,恐冒犯了二郎神吃罪不起,还是请德高望重之贤能代撰为好。”韩好古说的本是肺腑之言,众人以为他是在谦虚,便齐声附和道:“县台大人是淮阳百姓的父母,这撰写庙记之事非县台大人莫属。”韩好古看实在推辞不掉,便只好硬起头皮搜肠刮肚、挖空心思提笔写道:

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老郎之子也。庙前有一棵大树,人皆以为树在庙前,我独以为庙在树后。庙内设钟鼓二楼,晨钟而暮鼓,钟声嗡嗡,鼓声咚咚,十里之内皆能闻焉……

慧明法师请人把《二郎庙记》刻成碑文立在了二郎庙的山门外,至今犹存。这篇庙记以其言之无物、空话连篇被后世文人传为笑谈

庙会祭拜有哪些注意事项?

1、除夕祈福

除夕夜,举行隆重的“蛇年好运”除夕撞钟祈福活动。届时常驻洛阳关林大法师廖德鸿将设坛为众善信举行祈福仪式。

2、助燃长明灯

洛阳关林庙会期间,景区将在平安殿、财神殿前甬道悬挂平安吉祥、招财进宝、金榜题名红灯千盏,供信众祈福求愿。届时大法师将分别于除夕夜、初一、十五为参与者诵经、上表,祈求关圣帝君的庇护。

3、安太岁法会

太岁即每年值岁星斗,俗话说“太岁当头坐,无福恐有祸”,六十甲子每岁都有值岁星斗,今年是属蛇的本命年,冲猪。安太岁将使关圣帝庙庇佑本年属相及相冲属相平安吉祥、消灾避难。

大法师廖德鸿将在庙前期间设坛, 2月10、11、15、16、17、18、22、24、25日(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十三、十五、十六)为报名者祈福安太岁。

4、迎财神

初六上午九点,将在财神殿前举行。

5、神树挂吉祥带

关林神树众多,尤其以龙首柏、凤尾柏、结义柏、旋生柏、长寿柏最为奇妙,成为百姓祈求平安长寿、儿女成龙成风、兄弟同甘共苦的心愿所在。关林庙会提供有护身符、吉祥带、长寿红带等供游人祈福纳祥。

6、祈福表演

上午9:30—10:00 下午2:30—3:00

在平安殿举办关圣帝君送安活动。

上午10:30—11:00 下午3:30—4:00

在财神殿举办财神送宝活动。

届时关圣帝君将有吉祥物送与参与庙会活动的幸运者。

7、佛教、道教祈福活动

洛阳关林庙会期间在拜殿、财神殿前举行佛教、道教大型诵经祈福法事活动。祈国运昌盛,万民平安。

8、“领羊娱神

在各种娱神活动中,以古老的“领羊”活动最有特色、最为珍贵,关林春节庙会将再现这一古老信俗活动。

9、民俗曲艺杂技耍表演

在关林广场和关林西花园将举行狮子、排鼓、高跷、旱船、小鬼摔跤、武术等惊险杂耍表演,让游客体验传统民俗民风。

10、唱大戏娱神

在关林戏楼将举行传统的唱大戏娱神活动

11、民间美食一条街

举办民间美食一条街,展示中原特色的饮食文化,引进多种民间风味小吃,让游客看得尽兴,吃的开心。

黄袍道人:廖德鸿大法师亲临做法

廖德鸿,1957年生于省苗栗县,祖籍广东省梅县,法名“大化”,道号“学儒”。廖德鸿先生力致道学,在台中圣和宫侍銮十余年,1985年开设台中圣盟堂,1999年皈依中国道教嗣汉天师府,2002年奏职法师,2005年升授大法师,2008年加授上清五雷大法师,2009年加升正一上清三洞五雷大法师。现阶为:正一上清三洞五雷经箓神霄玉枢使(天坛玉格正三品仙官)。2005年3月,中国洛阳关林管理委员会(洛阳关林管理处)特聘廖德鸿先生为洛阳关林整修重光神像开光大法师,及洛阳关林常任大法师。2005年9月,中国洛阳关林管理委员会颁授台中圣盟堂为“洛阳关林分镇”。廖德鸿先生诚率弟子及亲朋好友多次往返海峡两岸,慷慨捐资,为洛阳关林整塑神像、彩绘壁画、捐制匾联,功德无量。廖德鸿先生恪守先师教诲,勤于修道,忠职守律,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关公精神作出了不懈努力。

廖德鸿先生主要研修项目有神像开光、安坐入火、开庙门、命理八字命盘、阳宅方位堪舆、合婚、择日、祈福、上表、趋吉避凶、奇遁法门等。

限量28尊再塑金身的武财神关公现世关林

中国顶级铸造大师设计,千足金镀武财神关公现世,40cm像高八尊,30cm像高二十尊,2012年农历腊月二十八,由著名道人廖德鸿大法师,亲临关洛阳林庙会主持开光大典,并在关林庙内附灵至2013年农历正月初六,届时举办财神迎请仪式。28尊武财神将寻结民间善缘,迎请财神回家供奉。并颁发供奉证书及过程的电子光盘。

关林庙会什么时候有祭拜关公大典?

好像是每年秋天10月左右的。

海南三亚南海观音的介绍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凌波伫立在直径120米的海上金刚洲(观音岛)上。像体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

金刚洲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观音广场及广场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观音苑景区。

1993年,中国国务院宗教局和海南人民批准兴建三亚南山寺,并在寺前的海中塑108米高之海上观音圣像,属于南山文化旅游区。此像由海南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功德基金会发心敬建,三尊化一体,巍峨壮观。

1999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举行了“南山海上观音”敬造工程开工典礼。工程历时6载,于2005年4月15日建成,2005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盛大开光仪式。

敬造工程因其规模宏伟、意义殊胜、佛理底蕴丰富,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事工程。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为圣像题名——“南山海上观音”。

扩展资料:

海南三亚南海观音的建成:

南海观音立像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像,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选址,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为圣像题名――“南海海上观音”。

南山海上观音像项目从一九九五年开始筹备,一九九九年获审定通过并于同年破土动工,总投资达八亿元。观音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慈悲的,主要在西方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接度往生,在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推行教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海观音

海南岛三亚市南山寺108米高的观音像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南山海上观音”塑像建造工程历时6载,是一项世界级、世纪级的佛像工程。像高108米,为一体化三尊造型,用白色钛合金制成,总重2600千克。2005年4月24日,来自全世界的108位高僧齐聚南山,为这尊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上观音像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____新浪乐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