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282

三途六道闻妙法,三途六道绝尘埃

兴仁信息网2023-05-25 18:29:2022

三途六道啥意思?

三途:天上,人间,地府。六道:天人,修罗,人间,畜生,地狱,饿鬼。

地藏菩萨妙难伦全文解释

这是一首偈赞,赞扬地藏菩萨的誓愿威德!

地藏菩萨妙难伦 化容处处分

(菩萨微妙不思议,分身无数遍于十方)

三途六道闻妙法 四生十类蒙慈恩

(六道特别是三恶道众生听到解脱的妙法,胎卵湿化和十种众生都得到菩萨慈悲护念的恩德)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左手中的明珠放出金光照彻通向人天的道路,右手持金锡杖振破地狱恶道的门救拔苦难众生)

累劫恩亲蒙接引 九莲台畔礼慈尊

(菩萨累劫发大重愿接引众生出苦轮,等到往生净土众生可以在莲台上礼觐慈悲圣者)

刀山油锅无间断 冰寒火烧苦相连

(地狱中苦痛相连,无有间断)

拨开迷雾除黑暗 南无地藏王菩萨

(皈命地藏王菩萨能拔济众生出烦恼的迷雾,破除无明黑暗)

业海重重救母亲 树立佛门孝道行

(地藏菩萨无始劫来行孝道发心救度母亲,是我们佛教的典范)

幽冥茫茫渡众生 南无地藏王菩萨

(皈命地藏王菩萨坚持在茫茫的幽冥地狱中度化众生)

累世累劫苦勤修 地狱不空不成佛

(菩萨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因而于无数无边劫勤苦修行,积极救度资粮)

浩瀚无涯的悲悯 南无地藏王菩萨

(皈命地藏王菩萨菩萨的悲悯誓愿浩瀚无涯如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

三途六道啥意思?

三途:天上,人间,地府。六道:天人,修罗,人间,畜生,地狱,饿鬼。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要做些什么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吾观地藏威神力, 恒河沙劫难说尽,见闻瞻礼一念间, 利益天人无量事。

若男若女若龙神, 报尽应当堕恶道。

至心皈依大士身, 寿命转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爱者, 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 生长以来皆不识。

或塑或画大士身, 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 菩萨当现无边体,示其眷属所生界, 纵堕恶趣寻出离。

若能不退是初心, 即获摩顶受圣记。

欲修无上菩提者, 乃至出离三界苦。

是人既发大悲心, 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 永无业障能遮止。

有人发心念经典, 欲度群迷超彼案,虽立斯愿不思议, 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 于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 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大士前, 一日一夜求服之,发殷重心慎五辛, 酒肉邪淫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 至心思念大士名,即于梦中见无边, 觉来便得利耳根,应是经教历耳闻, 千万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议, 能使病人获此慧。

贫穷众生及疾病, 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 求者乖违无称遂。

至心瞻礼地藏像, 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安, 衣食丰饶神鬼护。

欲入山林及渡海, 毒恶禽兽及恶人,恶神恶鬼并恶风, 一切诸难诸苦恼。

但当瞻礼及供养, 地藏菩萨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 应是诸恶皆消灭。

观音至心听吾说, 地藏无尽不思议,百千万劫说不周, 广宣大士如是力。

地藏名字若人闻, 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一服饮食奉, 供养百千受妙乐。

若能以此回法界, 毕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观音汝当知, 普告恒沙诸国土。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模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乳之不可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万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恶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现在未来天人众, 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 勿令堕在诸恶趣。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忉利天,闻于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不可思议。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菩萨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者,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 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 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 八者、无盗贼恶,九者、人见钦敬, 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生, 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 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 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 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 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 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 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

一者、速超圣地, 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临护, 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 六者、宿命接通,七者、毕竟成佛。』

尔时,十方三世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

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华,天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地藏本誓 校量经因 癃残□哑是前生 今世讽大乘 福利无穷 决定宝莲生

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常住十方僧

地藏赞

地藏菩萨妙难伦 化容处处分三途六道闻妙法 四生十类蒙慈恩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累劫亲姻蒙接引 九莲台畔礼慈尊

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 大慈大悲 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数百千声 -- 并绕佛]南无地藏王菩萨

三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装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补阙真言

南谟喝罗怛那 哆罗夜耶 伽罗伽罗 俱住俱住 摩罗摩罗虎罗 贺贺 苏怛孥 娑婆诃

补阙圆满真言

呼呼 社曳穆契娑诃

七佛灭罪真言

离婆离婆帝 求诃求诃帝 陀罗尼帝 尼诃罗帝 毗黎你帝真陵乾帝 娑婆诃

灭定业真言

钵罗末邻陀宁娑婆诃 钵罗末邻陀宁娑婆诃 钵罗末邻陀宁娑婆诃(第三遍向中问讯)

佛子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镇疑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佛子皆忏悔

有情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镇疑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有情皆忏悔

孤魂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镇疑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孤魂皆忏悔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自性众生誓愿度 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 自性佛道誓愿成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地狱名号品第五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

仁者,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

有大地狱,号极无间, 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 复有地狱,名曰飞刀,复有地狱,名曰火箭, 复有地狱,名曰夹山,复有地狱,名曰通枪, 复有地狱,名曰铁车,复有地狱,名曰铁床, 复有地狱,名曰铁牛,复有地狱,名曰铁衣, 复有地狱,名曰千刃,复有地狱,名曰铁驴, 复有地狱,名曰烊铜,复有地狱,名曰抱柱, 复有地狱,名曰流火,复有地狱,名曰耕舌, 复有地狱,名曰锉首,复有地狱,名曰烧脚, 复有地狱,名曰□眼,复有地狱,名曰铁丸, 复有地狱,名曰诤论,复有地狱,名曰铁□, 复有地狱,名曰多镇。』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更有

叫唤地狱, 拔舌地狱, 粪尿地狱,铜锁地狱, 火象地狱, 火狗地狱,火马地狱, 火牛地狱, 火山地狱,火石地狱, 火床地狱, 火梁地狱,火鹰地狱, 锯牙地狱, 剥皮地狱,饮血地狱, 烧手地狱, 烧脚地狱,倒刺地狱, 火屋地狱, 铁屋地狱,火狼地狱, 如是等地狱。

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

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

普贤菩萨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令后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

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

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

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

或有地狱,赤烧铜柱,使罪人抱。

或有地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

或有地狱,一向寒冰。

或有地狱,无限粪尿。

或有地狱,纯飞戢□。

或有地狱,多钻火枪。

或有地狱,唯撞胸背。

或有地狱,但烧手足。

或有地狱,盘绞铁蛇。

或有地狱,驱逐铁狗。

或有地狱,尽驾铁骡。

仁者,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若广说地狱罪报等事,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问,略说如是。若广解说,穷劫不尽。』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如来赞叹品第六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盘乐。』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行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厌离女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一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钱、宝物等供养。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女王,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又经千劫,复受畜牲。又经千劫,方得人身。纵受人身,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是故普广,讥毁他人供养,尚获此报,何况别生恶见毁灭。』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至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魅、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瘵,眠中叫苦,凄惨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已来。

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所受果报,必获大利,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思议功德。』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可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圣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阎浮提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一名 地藏本愿,亦名 地藏本行,亦名 地藏本誓力经。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普广闻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出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善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持,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番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样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祭拜,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譬如有人从远处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今,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世尊,我观阎浮提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的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大小,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分,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疑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报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市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道业未斋食竟,及营齐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为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尔时铁围山内,有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忉利,来到佛前。所谓

恶毒鬼王、 多恶鬼王、 大诤鬼王、白虎鬼王、 白虎鬼王、 血虎鬼王、赤虎鬼王、 散殃鬼王、 飞身鬼王、电光鬼王、 狼牙鬼王、 千眼鬼王、□兽鬼王、 负石鬼王、 主耗鬼王、主祸鬼王、 主食鬼王、 主财鬼王、主畜鬼王、 主禽鬼王、 主兽鬼王、主魅鬼王、 主产鬼王、 主命鬼王、主疾鬼王、 主险鬼王、 三目鬼王、四目鬼王、 五目鬼王、 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 祁利叉王、 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 大阿那吒王、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与百千诸小鬼王,尽居阎浮提,个有所执,各有所主。是诸鬼王与阎罗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俱诣忉利,在一面立。

尔时阎罗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与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方得诣此忉利大会,亦是我等获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问世尊。唯愿世尊慈悲宣说。』

佛告阎罗天子:『恣汝所问,吾为汝说。』

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不辞疲倦,是大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神通之事。然诸众生获脱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世尊,是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世尊,云何众生而不依止善道世尊,永取解脱世尊?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服。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另解脱。是罪报人乃至堕大恶趣,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阎浮提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狮子、□蛇蝮蝎。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有一知识,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忽逢迷人欲进险道,而语之言:「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险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善知识,提携接手,引出险道,免诸恶毒。』

『至于好道,令得安乐。而语之言:「咄哉迷人,自今以后,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难得出,复损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临别之时,知识又言:「若见亲知及诸路人,若男若女,言于此路多诸毒恶,丧失性命。无令是众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萨俱大慈悲,救拔罪苦众生,生人天中,令受妙乐。是诸罪众,知业道苦,脱出得离,永不再历。如迷路人,误入险道,遇善知识引接令出,永不复入。逢见他人,复劝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脱竟,更不复入。若再履践,犹尚迷误,不觉旧曾所落险道,或致失命。如堕恶趣,地藏菩萨方便力故,使另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庄园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发善事,乃至悬一□一盖,少香少华,供养佛像及菩萨像。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礼是人,如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敕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卫护,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乃至不如意事,近于此舍等处,何况入门。』

佛赞叹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与阎罗,能如是拥护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释,令卫护汝。』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何以故。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宅舍,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或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只。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聚集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又阎浮提临命终人,不问善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不落恶道。何况自修善根增我力故。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

鬼王白佛言:『愿不有虑。我毕是形,念念拥护阎浮众生,生时死时,俱得安乐。但愿诸众生于生死时,信受我语,无不解脱,获大利益。』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

描写佛的词语佳句

描写佛的词语佳句

1.描写佛来山的好词佳句1、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诗写婵娟,词谱秋莲。喜榕树,书香氤然。香梅品尽,两处情牵。谢诗为证,曲为媒,词为缘。隐隐青竹,脉脉红莲。深深院,绮韵盈然。花前携手,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

2、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我忏悔。佛说:忏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为此,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

3、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4、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5、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6、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7、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8、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9、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份!

10、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11、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12、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13、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安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悦。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14、佛说:凡事都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15、佛说: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16、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17、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的擦肩。

18、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19、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20、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2.有关佛像的好词好句好段地藏赞

地藏菩萨妙难伦。化容处处分。

三途六道闻妙法。四生十类蒙慈恩。

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

累劫亲姻蒙接引。九莲台畔礼慈尊。

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地藏菩萨摩诃萨。

地藏菩萨灵感歌

南无地藏王菩萨。昔为慈孝心。弘愿渡母娘。

诸佛前弘愿广。分身化十方。

如意宝命珠。降魔金锡杖。

圣号若称扬。消灾除罪障。

大慈大愿。十轮拔苦。本尊地藏王。

慈悲不可量。悲愿如海洋。

忉利天礼法王。世尊嘱地藏。

弥勒未生前。娑婆作慈航。

愿佛莫忧伤。愿佛莫忧伤。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犹示声闻相。

南无地藏王菩萨。降迹新罗乡。

渡海入大唐。九华山建道场。

闵公修供养。化一袈裟地。遍覆九子峰。

大愿地藏王。大愿地藏王。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大愿地藏王。

阿弥陀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常以极乐为观想,

广与众生分别说,举目即见阿弥陀。

佛身色相显光明,阎浮檀金无与等,

其高无比由旬数,六十万亿那由他。

眉间白毫五须弥,绀眼泓澄四大海,

光明演出诸毛孔,一孔遍含诸大千。

一界中有河沙佛,佛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复如是,作是观者随现前。

以观佛身见佛心,众生忆想见化佛,

从相入得无生忍,以三昧受无边慈。

佛身无量广无边,化导以彼宿愿力,

有忆想者得成就,神通如意满虚空。

众生三种具三心,精进勇猛无退转,

即得如来手接引,七宝宫殿大光明。

其身踊跃金刚台,随从佛后弹指顷,

行大乘解第一义,即生七宝莲池中。

阿弥陀佛大慈悲,十力威德难赞说,

称名一声起一念,八十亿劫罪皆除,

以是济拔无有穷,是以名为无量寿。

昔世尊居耆阇崛,与大众说妙因缘。

离忧恼与阎浮提,超脱一切诸苦趣,

净妙国即极乐界,修三福发菩提心。

作是念者住坚专,故说无量寿佛观,

如是功德不可说,不可说者妙光明。

无量清净平等施,五浊众生咸作佛,

断彼一切颠倒想,犹如以水投海中。

湿性混合无不同,虽有圣智难分别,

人人皆为无量寿,稽首瞻礼即西方

3.描写佛诗句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

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

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变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4.描写灵山大佛的好词好句暑假里,应朋友之邀,和她一家一起去了普陀山。

那天早上七点一刻,在上海南站的长途客运站上车。经沪杭、杭甬高速,到了宁波摆渡到了舟山群岛。接着在沈家门坐快艇,下午两点左右,到了普陀山。

一上岸,就觉得海风习习,甚是凉爽。朋友小林提醒我说:明天爬山,可是很热的!

到了宾馆先洗澡,稍事休息,步行去了百步沙滩。上次去青岛游览沙滩,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重新回到大海母亲的怀抱,还是立刻兴奋起来。虽然,这海不是那么蓝,这沙也不是那么白。小孩子们都套着救生圈,和浪花亲近去了。这和热带风暴的人造波浪可不一样。很快,我就后悔没有带泳衣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也下海了。虽然只在没过膝盖的地方趟趟,可是接二连三冲来的浪花,很快就把我浇了个透,从后来拍的照片看,还是有点碍于观瞻。可是当时顾不了那么许多。小林的孩子小熊,胆子很小。我就拉着他,眼看见浪过来了,我们就跳起来。大喊大叫。其实再跳也没有用,因为人早就和浪花融为一体了。人的这种和大自然亲近的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真是巧,在沙滩上还碰见了小陈的邻居一家。可见现在信佛的人可是真的不少。

本来可以直接去吃饭的,可是我那个尊容,再加上浑身粘糊糊的都是沙,只好再回去洗澡换衣服。

晚饭是在当地人家里吃的。那里一个居民新村家家都开了点,家家生意兴隆。虽然大虾、石斑鱼、大蟹之类的海鲜,平常在上海也经常能够吃到,到底没有这里的新鲜。这里的海鲜就像从海里直接跳进你碗里的一样。小林他们一家每年都来普陀山,每次都到这里吃饭,与老板一家很熟悉了。吃完饭。送了一个大西瓜给我们。又新鲜又甜,在上海轻易也吃不到。

第二天一早先坐船去珞珈山。据说那里是观音娘娘的娘家。来普陀烧香的人如果没有没有到这里,那只是烧了一半香。

船开了半个小时,靠岸上山。山上有不少寺庙。我终于学会了如何烧香如何磕头。这天的温度起码三十五度以上。大毒的太阳在头顶上直晒着。这个暑假我天天窝在空调房里,第一次体会什么叫做汗如雨下。衣服的整个后背都湿完了,妆估计也花了。这显然不是适合爬山的日子。可是这么多香客一心向佛的心,再毒的太阳也抵挡不住。一路上我没有听到一声抱怨天热的话语,看到的,都是满脸的虔诚。小林说,咱们来这里排毒来了。我也有同感,不过我倒觉得这样出汗,真的有说不出的痛快。大概十点钟我们就坐船回到了普陀本岛。我原以为可以去洗澡吃饭了,可上了岸才被告知还有好几个景点呢!接下来去了紫竹林,观音大佛等景点。大热的天,又不是周末,这里依然人山人海,挥汗如雨。听说前几天观音娘娘的生日那天,这里更是水泄不通。饭店订房价格翻了几番。

新的观音大佛好像有无锡的灵山大佛那样高大,金碧辉煌,花了好几千万铸造的。我开始有点明白,什么叫做佛靠金装了。

中午吃了饭回去洗澡,到了下午两点钟样子,出发去佛顶山。先顺路去了普陀山最大的寺庙,普济寺。看着,看着,拜着,拜着,我忽然明白了人们为什么要拜菩萨。信佛的人没的说,就连我这样对佛教文化了解不深的人,看到了这样美轮美奂,金光闪闪,或威严,或慈祥福绩弟啃郗救甸寻鼎默的菩萨,也是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顶礼膜拜。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就算再特立独行,也要有所敬畏。敬畏大自然,这不肖说,还要敬畏别人宗教信仰。中国是一个比较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度,无所敬畏的人,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举个例子,信佛的人,一般来说违法乱纪损人的事情就不太会做。当然有些人嘴里天天念菩萨,供奉着菩萨。可是自己天天干一些缺德的事情,我想菩萨也不会去保佑他的。

坐缆车上了佛顶山,下来又游览了慧谷寺。第二天游览了小西天。小西天山上都是尼姑庵,香火明显不如其他的寺庙旺。不过上面的铜殿还是值得一看的。

小西天回来,就去宾馆拿行李。中午到了沈家门做旅游车,下午六点左右,到了上海。至此三天两夜的普陀山之游就结束了。

5.形容佛像的词语形容佛像的词语有:

一、庄严宝相[zhuāngyánbǎoxiàng]

1.【解释】: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2.【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

二、大义凛然[dàyìlǐnrán]

1.【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2.【出自】: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3.【示例】: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三、正气凛然[zhèngqìlǐnrán]

1.【解释】: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2.【出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四、不苟言笑[bùgǒuyánxiào]

1.【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2.【出自】:《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3.【示例】: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五、正襟危坐[zhèngjīnwēizuò]

1.【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3.【示例】: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和我对话起来。◎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

6.描写佛的诗句有哪些1.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2.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3.访妙玉乞红梅

清代: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4.游云居怀古

明代:真可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5.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7.描写佛外貌的成语阿弥陀佛佛教语,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出处:《法华经·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辩才无阂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

超尘拔俗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超尘出俗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超度众生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口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因此在寺里念了这一夜佛。却有甚事谈论?”

超世拔俗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同“超尘出俗”。

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西游记》中的古诗

、(唐僧对小儿国国王言)

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净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行,万行自全;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41、(国丈言)

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裀。歌之鼓掌,舞罢眠云。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华精。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应四时而采取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盘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42、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光,真乐世间无赛。

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43、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

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

44、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经云泰极还生否,好处逢凶实有之。

爱赏花灯禅性乱,喜游美景道心漓。

大丹自古宜长守,一失原来到底亏。

紧闭牢拴休旷荡,须臾懈怠见参差。

45、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不论成仙成佛,须从个里安排。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

46、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

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

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7、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色色原无色,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48、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刬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九九归真道行难,坚持笃志立玄关。

必须苦练邪魔退,定要修持正法还。

莫把经章当容易,圣僧难过许多般。

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

49、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

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正果旃檀皈大觉,完成品职脱沉沦。

经传天下恩光阔,五圣高居不二门。

0002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