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667

祠游记,南海祠

兴仁信息网2023-09-09 03:51:190

祠怎么样

我发布了一篇游记“港澳四日游攻略 海洋公园 迪斯尼乐园 其乐无穷!”,hold不住分享的心情,快来看看吧!原文地址:

庙怎么样

庙,也叫祠,原名啬色园,是一座中国式道庙2(19张)教寺庙,也是香火最旺的庙宇之一。位[庙正门——啬色园坊]庙正门——啬色园坊于九龙半岛东北部高楼广厦之间。庙1(19张)是的精神寄托,无论保平安,求事业,问姻缘或者任何疑难杂症,可以来这里求解迷津。据闻庙非常灵验,但是求得来的签果,都只是解今年的运势,不包括明年或者以后永远如此。所以在农历过年前后,是庙香火最鼎盛的时候,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求问一整年的运势。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本名为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公元328年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县,是当地的一名牧[照壁]照壁羊小孩。十五岁时得神仙指点得道而隐居金华县兰溪赤松山。18岁开始修道,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赤松子,故号称“赤松仙子”。民间流传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羊。他羽化登天之后,常常以“药方”度人成仙,因此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祀。1915年,道士梁仁庵等人从广东西樵山普庆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宝[盂香亭]盂香亭像来港。最初,他在湾仔开坛阐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们经过仙人指点,选择了九龙狮山下竹园村的龙翔...

旅游:祠附近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景?

祠附近有没什么好玩也没有什么景点,因为这附近都是住宅民居,最近只有一个没什麼好逛的鑕石山广场,建议你乘地铁到只有两个地铁站距离的九龙塘,这里有一个较大型的购物商场叫又一城...希望能帮到你吧

只有一天的时间,去逛哪两座广州的寺和祠呢?

广州寺庙之多,据说座座历史悠久,并极为灵验,麋鹿用1天时间,带你游览2座寺院。

1、金刚禅寺

2、祠

因一场梦而建的金刚禅寺

在美丽的浔峰山下,有一座金光闪闪的寺庙,这座寺庙原来的名字叫做东岳庙,建于元末明初,距今600多年。

乘车攻略:可乘坐地铁6号线在横沙站下车,再转乘790路公交车在金刚禅寺下车,站台50米处即为寺庙入口。距离地铁横沙站并不太远。金刚禅寺不收门票。

金刚禅寺面积并不太大,只有4000平方米。广州佛教有四大丛林,他们分别是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和海幢寺,金刚禅寺排行第六。寺院周围种植了一些紫荆花,木棉花,春天的时候整个寺院被花海笼罩,极其漂亮。在天王殿前面,有一个放生鱼池,从这个角度看整个金刚禅寺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拍摄角度也最好。金刚禅寺开放时间为上午7点到下午6点。

天王殿两侧分立着四大王天。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佛教把世界分成依次上升的三界,第一界为欲界,第二界为色界,第三界为无色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轮回。只有成了佛,才能跳出三界之外,不受轮回之苦。这三界的第一界,欲界,又有六欲天,为天神所居住的地方。这六欲天的第一重天,便是这四大天王的住所。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中又以地藏王菩萨愿力最大。他当时在九会山修行时发大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通俗一点来讲,地藏王菩萨便是渡死亡之人的菩萨。有的人死后堕入地狱,要升往天堂,得先受尽苦难。 地藏王菩萨左手拿着照亮地狱黑暗的明珠,右手拿着九环锡杖,振开地狱之门,从而让那些在地狱受苦的人能够离苦得乐。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实际上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

地藏殿的二楼为金钟。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语,叫做晨钟暮鼓,在寺院是用来报时的。我们如果在寺院看到有钟楼,与之相对的肯定有鼓楼。很多人以为晨钟暮鼓,便是早上敲钟下午打鼓,其实不见得。而是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这个钟鼓的作用,跟我们的上课下课铃声功能差不多,是集合寺庙僧徒参禅的寺规。

婵武院是僧人和俗家弟子习武的场所。婵,梵译婵那,汉译静虑。以婵修心,以武修身。金刚婵寺除了带领弟子静坐婵修,还传授太极拳,少林拳,八极拳及各种武术器械套路。如果,您想学习武术,或者想带孩子来学习一下武术,可以在这个地方找到师傅。授艺时间为每周一,三,五六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周六周日增设少儿武术班。

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大弟子,而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心肠极好。《西游记》中,孙悟空取经的时候,观音菩萨对悟空说,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假如十分难脱,我便亲自来救你。可见观音菩萨天上地下都非常富有话语权。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地方有些争议,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研究一番。说是有一回,悟空跳起来对观音菩萨喊,你这个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说这观音菩萨是七佛之师,但是在《法华经》中,有一个典故,说这妙光菩萨教化八王子,令其坚固菩提心,终于次第成佛,最后一名王子便是燃灯佛。而燃灯佛正是释迦如来的本师。妙光菩萨便是如来的祖师爷了。这妙光菩萨是谁呢?他是文殊菩萨的前身。悟空为什么说观音是七佛之师,而不说八佛之师呢?七和108在佛教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有圆满的意思。毕竟他们度过的人何止七个八个。所以,这里就有一个争议,是不是《西游记》的作者一个失误呢。

是怎么成仙的?

黄初平:黄初平(约328年—约386年),后世称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为现中国浙江省金华县兰溪市,是当地的一名牧羊小孩。他於15岁时得仙指点得道而隐居赤松山,18岁开始修道,40年后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赤松子,故号称「赤松仙子」。民间流传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羊。传说因为炼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药方」度人成仙,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祀.

信仰在1915年由普庆坛的创建人—梁仁庵道长传入,其后蓬勃地发展。著名的祠就是供奉他的,终日香火不断.祠:祠,全称赤松祠或者啬色园祠,是的一座著名庙宇,位於九龙,占地约18,000平方米。庙宇供奉东晋时南中国道教著名神只黄初平。该建筑被列作二级历史建筑.

庙宇红柱金顶蓝楣黄格的外观,可视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典型.历史:接奉仙师来港 (1915)

1915年,广东西樵普庆坛梁仁庵道长及梁钧转道长把师画像带来,先后在乍畏街及大笪地开坛阐教,后来再於湾仔大道东设坛安奉师及开设药店,两年后该处被火烧毁,於是把坛迁移往湾仔海傍东.

选址竹园 开殿奉师 (1921-33)

1921年,师降乩启示,命当时的道侣往九龙城一带相地建殿。道侣来到竹园村附近一山,见灵秀独钟,便请示仙师。仙师乩示「此乃凤翼吉地」,适合开坛阐教。於是,道侣便於现址建祠,安奉仙师宝像,并获赐园名「啬色」,坛号「普宜」。同年,管理庙宇的机构-「啬色园」(本园)正式成立.

园门开放 香火鼎盛 (1934-65)

本园成立之初,为私人潜修的道场,只有本园道侣及家属才可以入内参拜。及至1934年,经向申请,本园才获准许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开放大殿。1956年,欲收回本园土地,发展成为廉租屋村。当时的总理黄允畋道长得悉后,立即向请命,结果园地得以保存,并同时获得全面开放。本园则将公众人士入园缴交的一角收费全数拨充友好机构-东华三院作属下学校之经费。自全面开放以来,本园事务日趋繁重。为方便行政和管理,本园在1965年向当局申请注册为慈善社团法人,并得豁免「有限公司」称号.

谁知道的故事?

黄初平(328

——?),又名皇初平,俗称,自号“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诏,姓崇、名垒,号司天。据《

赤松山志》记载:其兄初起乃长子,是为“大皇君”。黄初平生于东晋成帝年间为次子,是为“小皇君”。

关于来历现今有四种说法:金华黄初平说、东莞黄野人说、下邢蓝石公说、传说中神农时的雨师。其中以金华黄初平说最为可信。据《金华府志》载:东晋皇初平,丹溪人(今浙江省兰溪县黄湓村,属金华市管辖)。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后还乡,其族尽亡,乃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

传说是金华人的最好实证是在金华北山早在晋代即建有的最早的祠——赤松观祖庙(现在在恢复建设当中)。而晋代著名理论家、医学家葛洪《神仙传》和南宋道士倪守约《赤松山志》中关于的记载也印证了此种说法。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我们基本可以判定黄初平是先成仙于民间,然后才被辑入道教典籍中成为道教徒宣传其宗教的工具,而其人物形象是老百姓在口头传承的过程中则依照民众的意愿对这一形象进行反复加工的结果。

黄初平“显于东晋,上祖皆隐德不仕”,其出生并非名门望族,而是出生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善根深厚的布衣之家。黄初平《自序》曰:“予少家贫,炊糖不继”。十五岁是黄初平生平的重要转折点,被其师“赤松子”引人金华山石室,传授秘旨,服食,辟谷之术,丹药长生良方,其性完全陶醉于山水之间,超然物外,绝弃世尘,精研丹法,积公德累善行,时觉四十年,黄初平已得道成仙。后云游各地,做了许多警恶除奸,普济劝善的好事,深得民心,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万能之神。

关于的事迹传说很多,其中以其“叱石成羊”流传最广。传说讲述:黄初平年15,家使牧羊,路遇道士,见其性善,便将他带至金华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寻找初平多年,未获音信。一日,在市中见一道士,和颜悦色,即向前问卜日:“我有一弟名初平,因命牧羊,失之四十余年,不知是死是活,请道长告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定是你的弟弟无疑。”初起听后非常高兴!即随道士去风初平,果然相遇,悲喜店毕,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初起见后,又惊又奇,非常钦佩日:“弟今得道成仙,兄能学否?”初平答日:“只要诚心善学,便可得道矣!”初起即弃妻室,留住在金华山石室中,随初平学道,服松脂、茯苓,不久亦修练成仙,行走于日中,看不见影子,有返老还童之色。至百岁,兄弟俩回归家乡,村貌全非,亲族不识,只得返回山中,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今兰溪黄湓村的“二仙井”,传是当年黄初平兄弟俩所凿。另有唐朝本观道士舒道纪有诗为证: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