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399

阎锡山生辰八字,张作霖的八字什么命

兴仁信息网2023-09-09 12:52:290

姓闫,男的 生辰八字1995年2月21日凌晨1点45分出生,恩字辈,想求一个好...

阎锡山

怎么就死了,不会低头开车呀,非得英勇就义

刘胡兰(少年女杰)编辑刘胡兰(-),别名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3

,著名的革命先烈,游击队队员。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年进妇女干部训练班,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4-5] ,担任妇救会秘书[6] (后为主任[7-8] ),并成为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刘胡兰是唯一一个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英雄[9] ,年,她被誉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0] 中文名刘胡兰外文名Liu Hulan别

名刘富兰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山西省文水县出生日期年10月8日逝世日期年1月12日职

业游击队员,妇救会秘书/主任主要成就百名新中国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目录1人物生平2主要贡献3轶事典故▪ 从容就义▪ 惩罚叛徒▪ 个人语录4人物评价▪ 追认缅怀▪ 人物点评5后世纪念 1人物生平编辑刘胡兰,原名刘富兰,母亲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党领导山西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继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等。[11] 战争胜利后,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开始保卫抗战。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众、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年2月,她参加了反击阎锡山顽军作战的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年6月,14岁的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党员,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2-13] 年10月,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了反动村长。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被捕,壮烈牺牲,年仅15岁。[14] 但也有提出不同说法,刘胡兰是惨死在乡亲们的铡刀之下。[15] 刘胡兰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党领导山西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大力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年10月,刘胡兰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解放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和封建习俗残害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16] 与党员一起,发动众、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7] 年初,家长按照当地风俗,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不过因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恋爱,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刘胡兰兄妹5人,其中有3人是继母所生。她牺牲时,二妹刘爱兰在场目睹,年底参军被分配到战斗剧社,在《刘胡兰》中扮演姐姐。年春,县里下达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1] 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众来到会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18] 2主要贡献编辑年1月,刘胡兰参加西社夺粮战斗,同革命者扛粮装车。年2月,刘胡兰参加反击阎锡山顽军作战的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年10月,刘胡兰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众掩埋粮食。[13] 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组织参与当地妇女革命工作。年6月,刘胡兰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2-13] 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19] 3轶事典故编辑从容就义年1月12日,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被捕。领头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党?”“因为党为办事。”“你‘自白’吧,你‘自白’了,就放了你,也给你一份土地。”刘胡兰说:“你给我个‘金人’,也不‘自白’!”对方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回答:“怕死不 《刘胡兰》 陈玉先 绘(3张)当党!”为了使刘胡兰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等6位革命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一杀害。[18] 张全宝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怕不怕?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痛斥:“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见自己的亲人来到刑场,一下子涌了过去,们用刺刀阻挡,张全宝逼问众:“你们说这7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众中爆发出怒吼:“好人,都是好人。”张全宝命令准备,护村堰上架起了机关枪,叫道:“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敌人的机关枪在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刘胡兰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众。”刘胡兰毫无惧色,自己躺在了铡刀上,壮烈牺牲,年仅15岁。[20] 惩罚叛徒有一段时间,刘胡兰的继母遇到严重的麻烦。究竟是谁了刘胡兰刘胡兰,这个疑团未能查清,胡文秀曾一度受到怀疑,为此还遭到过批斗。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敦厚老实,对此却无法沉默。他和女儿刘芳兰一同赶到,找党和国家领导人明断是非。问题最后反映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过问,才使胡文秀解了不白之冤。事实直到年才查清:叛徒是云周西村农会秘书石五则,他曾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妇受到过刘胡兰的批评,后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故怀恨在心。一俟阎军到来,便将刘胡兰等7人全部。石五则于年2月14日被枪决,受到应有的惩罚。[21-22] 个人语录1、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主义奋斗终身2、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干到底3、就算你给我个‘金人’,也不‘自白’4、怕死就不当党5、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23] 6、党员是抓不完的4人物评价编辑追认缅怀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召全体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干到底——女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正式党员。年3月26日,带领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党员,才15岁。”深受感 毛主席题词(2张)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新中国成立后,年1月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时,党和在山西省文水县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纪念馆广场上耸立着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纪念碑。纪念馆内陈列着刘胡兰烈士的遗物、文献资料、事迹展览,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刘胡兰烈士题词的手迹。刘胡兰烈士墓掩映在纪念馆后苍松翠柏间,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塑像,东侧“生死树”下是刘胡兰被捕处,旁边的古庙是刘胡兰受审处,石雕花圈是刘胡兰牺牲的地方。年9月10日,在宣传部、组织部、部、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刘胡兰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3] [10] 人物点评年春天,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24] 8月1日,晋绥分局做出决定,追认她为中国党正式党员,高度评价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年2月2日,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遗范垂后世,风采映苍穹。主席,感而撰其铭。落笔仅八字,千载壮忠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5后世纪念编辑全国解放后,刘胡兰的事迹被写成书,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生前所在村曾被改为“刘胡兰村”。年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之际,当地兴建了刘胡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有一尊 刘胡兰纪念馆(2张)汉白玉雕成的、昂首挺胸的刘胡兰全身雕像。生活在农村的刘胡兰从没拍过照片,塑造这个形象,是靠继母胡文秀口述介绍刘胡兰的外形特征,由著名雕塑家王朝闻创作出的原件放大、加工而来。[25]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南。始建于年,现有总建筑6万多平方米,由广场、纪念碑、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室、影视室、书画室、七烈士纪念厅和雕、陵墓、刘胡兰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组成,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作对称分布,藏有烈士遗物74件。陈列室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的题词。[26]

刘胡兰的英雄故事简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刘胡兰展示在外面的多是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艺术形象,实际在烈士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过丰富的情感生活,她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临刑前她把王连长送给她的小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保存。

1946年初,家长按照当地风俗,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不过因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自由恋爱,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

同年6月,刘胡兰被破格吸收入党,不久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而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经青春萌动,追求的是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亲的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

刘胡兰牺牲后,由大伯刘广谦操持,曾按当地习俗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1957年,刘胡兰烈士陵园建成,刘胡兰遗骨单独迁进陵园,至此结束。

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每一个英雄都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刘胡兰烈士生前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信。

刘胡兰兄妹5人,其中有3人是继母所生。她牺牲时,二妹刘爱兰在场目睹, 1948年底参军被分配到战斗剧社,在《刘胡兰》中扮演姐姐。

全国解放后,刘胡兰的事迹被写成书,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生前所在村曾被改为“刘胡兰村”。 1957年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之际,当地兴建了刘胡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有一尊汉白玉雕成的、昂首挺胸的刘胡兰全身雕像。

当时生活在农村的刘胡兰从没拍过照片,塑造这个形象,是靠继母胡文秀口述介绍刘胡兰的外形特征,由著名雕塑家王朝闻创作出的原件放大、加工而来。

同年6月,刘胡兰被破格吸收入党,不久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而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经青春萌动,追求的是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亲的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

刘胡兰牺牲后,由大伯刘广谦操持,曾按当地习俗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1957年,刘胡兰烈士陵园建成,刘胡兰遗骨单独迁进陵园,至此结束。

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每一个英雄都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刘胡兰烈士生前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信。

不过,有一段时间,刘胡兰的继母遇到严重的麻烦。究竟是谁出卖了刘胡兰,这个疑团长期未能查清,胡文秀曾一度受到怀疑,为此还遭到过批斗。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敦厚老实,对此却无法沉默。他和女儿刘芳兰一同赶到北京,找党和国家领导人明断是非。问题最后反映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过问,才使胡文秀解了不白之冤。

事实真相直到1963年才查清:叛徒是云周西村农会秘书石五则,他曾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妇受到过刘胡兰的批评,后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故怀恨在心。一俟阎军到来,便将刘胡兰等7人全部出卖。石五则于1963年2月14日被枪决,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是个算命先生》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是个算命先生》(易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Ls1P7h6NuuUAOSriXJuDg

提取码: xvtn

书名:我是个算命先生

作者:易之

豆瓣评分:6.9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2-1

页数:256

内容简介:

易之编著的《我是个算命先生》内容介绍:算命这个行当,萌芽于先秦,发展于隋唐,泛滥于明清;汉代张良、三国诸葛亮、明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在手相、面相、八字、八卦中辨认着人类的命运。 祖爷,生于1902年,卒年不详,民国时期名震大江南北的算命群体“江相派”掌门人。《沪报》将他与袁树珊、韦千里、徐乐吾并称为“民国四大算命宗师”,所谓“南袁北韦东乐吾,三仙归来问祖爷”。 祖爷15岁开始为人算命,每算,令人咋舌;而后叱咤江湖30多年,留下无数不可思议的神算传奇与悬念;乃至于中原大战之前,山西军阀阎锡山也三顾茅庐,终于求得祖爷一卦。 祖爷总说,看的是面相,算的是八字,捕捉的是问卦人脸上不断闪烁的欲望:贪婪、虚荣、妒忌、恐惧、傲慢——人的命运,确实写在脸上。 祖爷一生几乎从未失手,唯一没有算到的,却是他自己的命运;面对凄凉晚景,他认为是自己泄露了太多天机…… 翻开《我是个算命先生》,让一个82岁的算命老先生带您见识算命背后的古老智慧与江湖猫腻。

作者简介:

易之,男,山东即墨人。8岁接触道家学派,12岁跟随当地异人合玄师傅修习四柱,大学师从国内知名玄学教授段景莲。现为中华周易协会常务理事。

张作霖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帮忙介绍一下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此地后又改称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甸屯,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其实,这里现在只有一片房屋遗址,已经根本没有村落了。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人物评价

基本简介

最有骨气的大军阀:张作霖面对日本军方寸土不让

这位“胡子”出身的一代“胡帅”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他治军有方,同是土匪出身的民国著名军人张宗昌投靠奉张,张作霖对其极好,甚至供他。身强体壮的张宗昌凭借自己骁勇善战,成为大帅手下的猛将。 但是张宗昌为人大大咧咧,毫无顾忌。他从黑龙江回来见大帅,还没到大帅的办公室就大喊:“老爷子,效坤回了……”话音未落,只见张作霖拍岸而起大骂道:“出去!你是军人吗?妈拉个巴子,当在家里呢!给我重进!”吓得这位山东大汉出了一身冷汗,目瞪口呆,马上原地立定、向后转、迈步退出,然后,在门口回身举手敬礼并喊:“报告!张宗昌到!”待里面发话后才规规矩矩进屋听训。 而张作霖对付日本人的办法也别具一格,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赏字,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但张作霖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妈那个巴子的!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在场的中国人恍然大悟会心而笑,日本人则目瞪口呆。这个“寸土不让”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现在,正是因为这些生动活泼听来过瘾的故事让张作霖的名字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户晓。

人物性格及处事

张作霖是个很圆滑的人,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又左右打击。弄得无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当然,他也因此得罪了双方。日俄战争期间,他周旋于清廷、日本和俄国三者之间,应对自如。对于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恶斗中的日俄双方则采取双管齐下、投机取巧和从中渔利的立场。经历了复杂环境磨炼的张作霖,练就了一身同时对付几个敌人的本领。 其实张作霖与孙中山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孙中山曾接受过张作霖的襄助,孙中山也曾派儿子孙科与汪精卫等要人赶到东北为张作霖祝寿。在北京,病中的孙中山还曾前往张作霖的住处拜会。作为回访,张作霖派张学良到中山先生下榻处探望,垂暮之际的中山先生的那番“你们东北地处红白两个帝国之间”的无比英明的论断,就是那次在病榻上阐述的。 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借郭松龄起兵反奉之际主动接近张作霖,提出可以出兵阻止郭军前进。张作霖宁肯逃亡也不依靠日本人,于是说:“如果郭军逼近省城,我打算赴旅顺或大连暂避,届时当请帮忙。”斋藤乘机将事先打好的五项要求拿出来,让张作霖签了字。五项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和东蒙地区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享有自由居住与经商的权利,并将间岛地区的行政权移让日本人。 张作霖知道以后破口大骂:“日本人心肠黑,全是下圈设套骗人。”并对部下说:“绝对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东三省父老骂我是卖国贼。”大元帅府的电报处处长周大文回忆说:“1928年5月17日,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求见张作霖,张将芳泽晾在客厅,自己在另一间屋里大声嚷着说:“日本人不讲交情,来乘机要挟,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为中日交涉,曾向张盛气凌人地说道:“你要真不接受的话,日方当另有办法。”张乃反唇相讥地答道:“怎么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尽管拿出来,难道又要出兵吗?我姓张的等着你好了。” 说完话,起身送客,不留情面,弄得吉田茂很难堪,只得辞职离开沈阳。日本人小看了张作霖。他们本以为这个没多少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没有头脑,正好可以利用一下,但是,等他们眼见这个难缠的东北统治者成为大元帅后,才明白他们遇到了个中高手,一个决不低头的血性男人。这时的日本人只想着解脱眼前困境,他们早就已经为张作霖挖好了死亡的陷阱…… 当年的那位鲍威尔先生作为西方在华的报纸《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曾经采访过张作霖,当时张作霖就表示他的兴趣是为了中国的统一。这位美国人回国之后,在其所写的回忆录中,也表达了对这位出身卑贱的元帅的敬意。尽管东北长期处在日本军阀的铁蹄下,张作霖常常不得奉命行事,但盖棺定论,他无愧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治家严谨

张作霖治家严谨,给家里人定下规矩不少,家风好。他的小舅子在他身边当警卫,仗着大帅的名,在外面胡作非为,晚上闲来无事,居然拿路灯当靶子,把路灯全部打碎,市政建设的人知道这事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张作霖听说这件事愤恨地说:“把他给我毙了。”手下顾及到张作霖的颜面说尽好话,要求从轻发落。当晚张作霖亲自执法。家人很不理解,几个灯泡碎了就换新的,怎么把人给枪毙了。张作霖说:“你们在家犯错,丢的是我张作霖的脸,但是在外面搞破坏,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以后大帅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没有人乖张闹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对张作霖更加尊敬。都说张大帅办事有自己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 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王牌军。张作霖身着便服在城里转悠,突然听见几个百姓,叹气说第三旅的人横行霸道,巧取豪夺。张作霖听到这里已经火冒三丈,回家见到张学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骂,骂了足有半个小时,张学良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厅里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最后,张作霖让张学良关禁闭三天,不许有人探望,按照规定办事,谁也不许说情,否则一起处罚。事情一传出去,整个军队都震撼了,一想到连少帅触法都躲不过严惩,谁都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张作霖是谁,他做了什么?

张作霖是张学良的老爹,东北三省的老领导,是一个大军阀,一直是日本人扶植他的,后来日本要侵略中国,他不同意,不让日本人进东北,日本就铁路上埋炸弹把他炸死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