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71

数字卜卦示意图,数字八卦占卜方法

兴仁信息网2023-09-10 06:19:590

用扑克牌占卜 带图解

天,当然不会!

首先,必须声明你的运势和算命先生无关,如果你相信命运这种东西的话,那你必须明白命运是有你的前世和现世的努力共同构建而成的,他与一个算命先生的行为没有任何联系。

其次,现在的算命先生大部分,甚至可以说绝大部份都是用骗术在获取不正当利益,所以,在你相信他之前,你一定要火眼晶晶。现在的骗术让一个人上当太容易了!

怎么占卜

教你一种简单的方法! 准备3枚硬币先. 下面是个例子.

1.假设硬币的字面为正面,花面为反面(实质上2个面随便你假设).

2.摇出3枚硬币,结果是正,正,反..注:实质上有:正正正,正反正,正反反,反反反几种结果(顺序无所谓,只要摇出正,就是2,只要摇出反,就是3.然后把三种结果相加,得到的数肯定是6或7或8或9),本例结果为2 2 3=7

3.重复步骤2,总共6次得到一组数,从第一次得到的数开始(得到的数肯定是6或7或8或9,否则就是你算错了),遇到奇数(即7或9)就是阳爻,遇到偶数(即6或8)就是阴爻. 假设本例后五次分别摇出: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反反,正正反.那结果分别是2 3 2=7,3 2 2=7,3 3 3=9,2 3 3=8,2 2 3=7!

4.综上所得数排列为7,7,7,9,8,7.易经卦由下往上数,奇为阳偶为阴,为阳阳阳阳阴阳,即是"大有卦".卦象见图片所示

5.占卜规则:不诚不占,也不能隔几天就占一次.

累死我了,希望能采纳.

易经的数字卦到底怎么算的?

1、记住先天八卦的顺序,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2、第一个数字为上卦,第二个数字为下卦,第三个数字为变爻,第一个数字和第二个数字大于8除8取余数。第三个数字除6取余数。

如299,第一个数字为2对应先天八卦为兑卦,第二个数字为9除8余1对应的先天八卦为乾卦,第三个数字为9除6余3,故变爻在三爻,所以得卦兑天夬卦。

变爻在九三,得之卦为兑为泽卦。

又如:386第一个数字为3对应的先天八卦为离,第二个数字为8除8余数为0为坤卦。第三个数字6为变爻除6余数为0为上爻。

所以得卦火地晋卦,

变爻在上九,得之卦雷地豫卦

最后数字同此。

加个采纳,谢谢。

占卜有哪几种方法?

硬币占卜法:

准备工具:3枚硬币、一支笔、一张纸、一本《易经》或者在网上直接根据卦象进行查阅。

数字卦占卜法:

准备工具:一支笔、一张纸、一张先天八卦图带数字(如下图)、一本《易经》或者在网上直接根据卦象进行查阅。

数字卦的数字卦的本质与易卦的起源问题

1、张政烺的筮数多步演化出八卦论:其1980年在《考古学报》所发《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 ,是数字卦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研究二十世纪出土的一批数字卦,认为先有大量筮数(数字卦),后简化成几个筮数,战国时期再由这些少量的具体数值简化成(由一、六两个数字表示的)二元奇偶数符(才有数符化的八卦),战国末期至秦汉再演化为(后世通用的)抽象的二元阴阳符号(才有阴阳化的八卦),阴阳哲学观起源很晚。此论影响大,因为与某些古籍的记载及一些相关说法矛盾巨大,对先秦古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很看低,在先秦秦汉易学史哲学史研究领域引起观念震撼,认可的、赞赏的、怀疑的及激情反对的都有,例如,楼宇烈认可 ,王慎《周易哲学解读》表情激烈。

2、刘林鹰的上古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论:其提出的六卦论、阴阳六象即阴阳六卦、六卦生八卦曾是上古漫长的卜筮历史,合理解释了连绵数千年的远古数字卦的复杂现象。其《易学起源之谜新解》 提出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论,认为卦产生于天文学家圭测工具的预测活动,初期的卦是六卦体系,没有坎卦和离卦,后来演化出八卦体系,其重要证据是六卦体系(如三阴三阳等)是中医学的主干性理论,不是八卦能解释的,而且六卦体系在《易经》有残迹,六象筮法用于上古数字卦。其后来的论文《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对张政烺先生易卦源于筮数论的初步证伪》 ,论证四象性大衍筮法在东周占统治地位之前的数千年,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复杂的筮数只是六象的用数及其变化等,阴阳六象(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长的卜筮历史,抽象阴阳观起源很古;其文还分析出殷墟小屯南地四卦龟甲有三个在后天八卦位,一个在“重八宫”的宫主位,奇异的是,采用变卦为主卦,由“客遇卦”到“主体卦”,总体上属于一种一十六变还本体的“重八宫”(后世纳甲法习惯用宫主卦七变的单八宫,但清代的《易隐》存有“重八宫”,一般人不会使用)。

关于连山、归藏用七用八的问题:东汉郑玄首倡连山、归藏不用变而用七八,可是,刘论考证:殷墟数字卦几例是采用变卦为主卦,动爻是用六用九。另外,霍斐然创立或发现的小成图体系能解释用七用八,却不是筮法问题了。

3、张论、刘论是相反的两个方向,都大幅超出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张论把易卦的阴阳形态拉到秦汉时期,大幅落后于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刘论则把易卦体系的一种高级形态大大拉前了,如“重八宫”这种西汉京房易体系里的高级内容、后人一般不会使用的秘传内容(其资料目前只见于清代人编著的《易隐》),至少拉前到殷商时代(的高级巫师),大幅超前于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又,刘《揭开老子哲学的神秘源头——先秦易学的新图景》 ,及其《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说卦的核心内容》 ,把京易的八卦纳甲使用者扩大为老聃乃至商代(的大巫),也超出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其论并非没有任何支持:据《汉书·儒林传》,京房易来自隐士,某种隐士珍品无法断定其历史是几百年还是一千年还是更久;《易经》革卦卦辞“己日乃孚”及六二爻辞“己日乃革”,顾炎武《日知录》云朱熹认为此“己”应为戊己之己,即是天干,二十世纪易学大师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释为离纳己。但如果殷商时代的某些大巫师已有京易的基础,则夏代乃至夏代之前,在王室或酋邦君室的高级巫师群体,八卦易学就处于发达时期了。夏代之前八卦易学是否已处于发达时期?有待连山易研究的深入。安徽凌家滩遗址里,公元前3450(±150)年的“含山玉鹰”、“含山玉版”的太极八山图,如果是《连山》易的前身图,则说明当时八卦体系处于比较发达的阶段了。而刘提出的六卦体系若存在,应比八卦体系早出现一个漫长时期,则易卦的起源应该在万年之前左右,这是否可能?有待更多文物的出土了。

4、黄懿陆的数字卦源于先越鸡卦论:其文《安阳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鸡卦符号解读——从壮族及其先民鸡卦看易之起源》 ,认为小屯南地甲骨里那个四卦龟甲上的(三个小短线成一横、五组横画形式的)坤卦是壮族的鸡卦符号,并依据《史记》等记载过“越人鸡卜”及壮族至今仍在流传使用鸡卦,提出易经数字卦源于先越鸡卦的新认识。当然,其论的某些关键环节很有议论空间,如鸡卜文化何时产生鸡卦还是历史谜题。

易经 数字卦三组数的余数分别是2 3 3 那么对应的是什么卦呢 谢谢

对应于先天八卦。第一个数字除8,余2为兑为泽,为下卦;第一个数字除8,余3为离为火,为上卦;第一个数字除6,余3就是从下数第三个变爻。

所以是火泽睽卦,  《睽》:小事吉。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