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2148

明成祖朱棣八字分析,官至极品的八字

兴仁信息网2024-04-13 01:36:060

历史上明朝的皇帝谁是算是有作为的明君?

明朝这个操蛋的王朝。明太祖,明成祖算是的。如果明朝不亡,崇祯帝应该也会是。

从性格角度分析,朱棣能够当上皇帝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吗?

一提到明朝,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但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人,他不是开国皇帝,却对中国的版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想必很多小伙伴们都猜到了,没错,他便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他四处征战,极大地拓宽了国家的疆域,,有人说从性格上来看,朱棣就是当皇帝的料,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他的哪些性格,帮助他走上了帝王之位。

一、机智、果断。

他的侄子朱允炆上位后,惧怕藩镇的,大肆实行削藩,建文帝先拿实力较弱的周王、齐王开刀。随后藩镇的逐渐减弱,严重损坏了权贵们的地位,朱棣知道很快皇帝就会拿他开刀,于是他听从了谋士姚广孝的计策,率领一部分骑兵轻装上阵,直取南京,面对突如其来的朱棣军队,守军抵挡不住,就这样,朱棣基本上没有损失兵马,就这样占领了南京,顺利的登基称帝。

二、任用贤才。

和尚姚广孝富有谋略,在他的建议下发动了“靖难之役,同时姚广孝也是如今北京布局的策划人,非常的有能力。姚广孝不断的提醒朱棣,让他目标明确,将朱棣从一次次想要放弃中挽救回来,帮助朱棣收买人心,同时朱棣也是非常的器重他。

三、志向远大。

在朱元璋所有的孩子中,朱棣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在他少年时期,便非常的勇武,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他胸怀若谷,志向远大,在建文皇帝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以起兵造反,当上皇帝之后,励精图治,积极筹划对外事宜,时机成熟后,带领士兵征战四方,导致边疆之敌不敢来范。同时亲自撰写《永乐大典》,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朱棣的性格特点

你看电视剧看的吧 其实朱棣这个人和朱元璋很像 多疑 有点大男人注意不过都很疼自己媳妇,残暴因为都杀过很多人 而且都启用过锦衣卫 开疆扩土 很爷们的

明成祖朱棣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明史》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的名字不带“金木水火土”,是否有违祖训?

不违祖训。朱瞻基这辈人姓名第三个字的五行属性必须是“土”。而朱瞻基这辈人的字辈是“瞻”,这是朱元璋为他们提前定好的。“基”字并没有违背祖训,它的偏旁部首本来就是“土”啊,“基”字是土字底的,五行属性属“土”,所以完全符合朱元璋制定的起名规则。

朱允皇帝的一生

朱允 (1377——?),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继位。 建文元年(1399)七月,皇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从而拉开了长达四年的叔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建文帝战败出亡,最后避难巴山。在重庆、邻水、大竹、达县、平昌、通江等地均有活动遗迹。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作为皇帝他太过仁慈,有时甚至优柔寡断,如果让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但作皇帝不一样,皇帝注定与鲜血分不开,他要排除异己;他要树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这些,皇帝也终将被历史淘汰,建文帝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景泰年间(1450~1457)卒于达县中山寺。朝廷礼部僧坊司指派北京印秀和尚入蜀扩建中山寺,兴修建文帝陵园。明万历19年(1591)朝廷再次整修中山寺,新建大型甬壁石刻,呈八字展开,各长二丈一尺,高一丈。所刻大型深浮雕“蛟龙腾跃”、“凤凰展翅”、“天马行空”、“海马踏浪”、“老龟送经书”、“斗牛驮宝卷”,均为整石刻成,每幅长一米,宽一米,雕工精湛。石柱上刻“梵刹无双境,禅林第一门”、“日曜祥光照,烟浮瑞气腾”、“昭明同日月,悠久并乾坤”三幅对联,意域深远,笔画雄健。中山寺甬壁石刻历经劫难,任基本保持完好,是四川石刻艺术的瑰宝。 生平简介 朱允炆(1377~1402?)(另一说为1377~1451?),1377年12月5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是朱标。他是明太祖的孙子。朱允炆在位4年,年号建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明太祖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而若根据嫡长继承制度,应该将皇位传给太子的长子,也就是虞怀王朱雄英.但是雄英于洪武十五年(1383年)五月薨.因此太祖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逝世。朱允炆即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从年号来看,一个建文,一个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严重,恐怕日后会吃大亏。 建文帝即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使中国大地吹过了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人,对先朝的实行改革,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建文帝实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 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采访史,分巡天下,以体察情。 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削藩,当时的藩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他们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对建文帝造成严重威胁。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亡故,朱棣成为了皇子中的最长者,而且随着朱棣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他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威胁。 可以说建文帝的削藩主要是针对燕王的。但建文帝的软弱害了他,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这是他的第一个错误。他并没有先削燕王,而是先从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这样不仅引起了亲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出准备。在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为时以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难的大旗。 在最初的战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李景隆的指挥不当,明军屡遭败绩。由于兵力所限,燕军占领的城市都是很快的放弃,因此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在此期间明军中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他们的顽强抵抗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朱允炆的软弱再一次显示出来,他的一道圣旨,“我要活的叔父”使得朱棣逃过了多次劫难,建文帝的妇人之仁最终将朝廷推向了深渊。 经过四年的拉锯战之后,燕王正确分析了形势,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军对就会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了南京,赶走了建文帝,那么自己就可以成为一国之君,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因为大家都是观望的态度。 于是燕军绕过大城市、一路南下,当时的建文朝廷已经乱作了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很快燕军就攻到了南京城下,城内的亲王与某些将领又擅自开门投降,南京终于被占领,朱棣到了皇宫,看见宫中熊熊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而且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几乎没有人反对。“靖难之役”宣告成功,朱棣称帝,改年号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 而在朝廷内却是另一番情景,投降的文臣只有四人,其他或逃跑,或却有千人。永乐朝廷几乎无人可用,可见建文帝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