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2170

厦门南普陀寺可以开光吗,南普陀寺开光佛珠

兴仁信息网2023-05-04 23:37:580

厦门南普陀寺简介?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 ,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

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去南普陀寺拜佛应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

一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道士应尊称为“道长”,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即“上师”之意。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

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尤忌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作出失礼的事。

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人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厦门市南普陀寺开放了吗,五老峰有没有开放?

厦门市南普陀寺已经恢复正常开放,不过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现在进入寺庙必须从厦门大学大南门,也就是1路公交车起终点站那个位置入寺。

进入寺庙需要扫描二维码登记信息,然后先测体温,刷身份证进入,在寺人数要是超过限定人数,也会暂停入寺参观。

9月份去的时候南普陀天王殿等还在大修。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五老峰登山位置小,容易出现人流聚集,因为目前五老峰是关闭状态。五老峰登山何时开放,暂时还是个未知数,根据现在疫情情况,目前五老峰是不会开放的。

厦门南普陀寺简介

南普陀占地3万多平方米,寺院西侧新建的禅堂是迄今南普陀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300多万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依次铺在南北纵向的中轴线上,加上左右厢房、钟楼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佛学院教舍,所有建筑依山傍势、层层托高、庄严肃穆。大雄宝殿建于1926年,缘瓦石柱,雕梁画栋,集中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传统工艺。大悲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为八角三层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仰视藻井,别致美观,为国内同类建筑所罕见。1962年,大悲殿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木构斗拱,作装饰用。藏经阁藏着大量佛教典籍,文化和名人字画,如明版《大藏经》、宋印影《碛砂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华经》、28尊缅甸玉佛、唐代铜佛、明代铜塔、明观音施甘露像,以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赵朴初等人的墨宝。寺后五峰林立,谓为“五老凌霄”,绿树兀石间,有碧泉、净业洞,大虚亭、兜率陀院、须摩提国、阿兰若处等古迹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其中,清光绪乙已年(公元1866年)振慧和尚改写的“佛”字,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国内罕见。天王殿前,有放生池和荷花池、凉亭。放生池建于清光绪30年,池内鱼翔浅底,可供游人观赏。新造的荷花池,将重现南海莲香的景色。两池之间,有1993年阴历2月19日信士张涛洪涛敬献的七佛塔,七佛塔由释迦牟尼佛、迦叶佛等七尊佛像组成,富有南亚佛教建筑的风格。 [编辑本段]旅游指南 交通:

1路、21路、29路、47路、45路等公交车到厦门大学站下车,或18路、503路、531路、87路、59路等到厦大西村站下车(只要到厦大或附近的车都可以坐)

门票:

3元

福建哪个寺庙最灵(各地的哦)

泉州 开元寺 承天寺

厦门 南普陀

普光寺的简介

普光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禾山莲见西林村,古称“金鸡亭”。明初为郊野古道旁一避雨亭,后有僧于亭立观音龛,嗣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改建。在洪济山下的洪山柄山坡上,旧为通往同安内陆的五通路口的驿铺,道侧有一块天然怪石,状如金鸡独立,石旁有里人所建的一间避雨路亭,以供路人休憩,晓起行人经此驻足,可闻四郊村居鸡啼之声,此起彼落,颇有“村鸡茅店月”,引以行旅深思之情景,故有“金鸡晓唱”,列为“厦门八景”之一。

后有附近僧人在亭中供奉观世音菩萨,故又称“观音亭”。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年),莲溪蔡锦文捐资修葺。清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河北人刘国柱因海难死里逃生,留宿于寺,见佛灯晃耀,认定佛力扶持,感恩戴德,即日聚金,重新修葺。嘉庆末道光初(一八一七年至一八二四年),寺复倾颓,里人捐资兴修。同治年间(一八六二年至一八七四年)天界寺僧心奉法师就亭扩建殿堂住修。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董事叶大年募资修建。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转道和尚一度在此主持。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厦港商人蒋以德居士捐献巨资,翻修殿宇,扩建两厢僧舍寮房,并改称普光寺。

一九一四年,住持瑞枝法师向厦港大善士蒋以德募集巨资翻建殿宇,增建两厢僧舍楼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寺院拥有许多园地,由地方登记在册的即有近八千平方米,寺僧侣四人、常住居士七人。释广树为瑞枝和尚门徒,一九三七年接任住持。除日常修持外,每天率众耕作田地,坚持农禅生活。寺内设有汉药局,以专治内外跌打伤痛著名。一九四六年,释广树南渡新加坡,寺务交由释传远主持。

寺原建于禾山莲见西林村荒坡上,寺前有一大片荒地,住持广树法师率领僧众开垦为田园耕地,僧众即以农耕自食,一九五八年,寺一度为驻事借住。一九七七年,部队撤出,附近村民乘隙占用。

一九八三年,厦门市佛教协会接管回收,暂由菜姑白招治管理。一九八六年,厦门市人民批拨原寺址和周围杂地总面积四千三百平方米。由马来西亚槟城妙香林寺住持广余法师(原为该寺住持),捐献钵资数百万,由新加坡华僧广净法师带回厦门,委托南普陀寺方丈妙湛和尚代为谋划,重建梵宇殿堂。从一九八七年起,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厢僧舍、瑞枝老法师纪念塔及山门围墙等。

一九九三年,经瑞苗法师推荐,妙湛和尚和广余法师商定,由南普陀副寺安景法师作为广余法师法子,赐法名传欣,并委派为普光寺监院。传欣法师驻锡普光寺后,又增建集善楼和外山门,修缮围墙,改建斋堂,以及建广余法师纪念塔等。历经十年,于一九九七年圆满完成,举行盛大落成暨开光庆典,成为厦门岛内第二大佛教寺院。总投资一千余万,建筑总面积达四千八百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如今厦门市区建设不断发展,寺周围楼房林立,道路纵横。从莲阪通往国际会展中心及机场的康庄大道途径寺旁。寺围高建墙垣,绿化有规。山门内广庭上下栏楯,遍植花果宝树,赏心悦目,似云中楼阁,如临圣境。

现住僧众二十余人,由安景法师弟子道林法师主持。

寺址:福建省厦门市发开区东隅马山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