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4109

韦陀菩萨开光法语,财神开光法语

兴仁信息网2023-05-14 15:11:090

关于韦陀菩萨

首先说明一下,佛教护法是不用宝剑的,韦陀菩萨执的是伏魔杵。

韦陀杵方向的含义:

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下面是转载的:

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

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

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

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於肘间。

韦陀菩萨图片 韦陀菩萨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神

韦陀菩萨是佛的护法神(佛教中另外还有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大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将)。有的人把韦陀与韦天将军相混)。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

《大藏经》记载韦驮菩萨生于农历六月初三日,常在娑婆世界,拥三洲大法轮,一十八世为将军身,五十四世为宰相,造亭接众一百二十所,开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树钵八百万,设僧尼浴池,砌大路四十八条,造佛寺四十六所。每世造旃(zhān)檀香佛一千尊,高丈六尺,每尊佛前造金宝塔一座,各高七尺;每世造《大藏经》一百藏。一十七世为真童身。宝华琉璃佛会上成道,号普眼菩萨;释迦佛会上,名真童身菩萨。手持金刚宝杵重八万四千斤,金刚不坏身,发大誓愿,佛佛出世拥护佛法。头戴凤翅兜鍪(móu)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锁子甲。若人发愿造印图文一张,乃至千万张,无病延年,菩提心不退,功德无量矣!

韦陀菩萨发过愿:谁破坏佛法就把谁的头

韦驮菩萨的确发愿:谁要破坏佛法,就把谁的头敲碎。韦驮菩萨是法身大士,他有智慧可以用烦恼度众生。我们不可以学!我们必须从严持戒律下手,杀生的事情不能干,否则,必定堕落!而且我们做这件事也不是护持佛法,而是破坏佛法。

《大宝积经》第二十五会,佛给我们讲了初业菩萨跟慧行菩萨不同的样子。初业菩萨就是发心学佛,发心度众生的人。心虽然发了,还没有智慧,没有德能,还不能度众生!必须断烦恼,成就智慧,学法门,成就德能,才能出世度众生。实际上初业菩萨就是凡夫,跟真菩萨差得很远,虽然挂菩萨的头衔,名字菩萨而已!慧行菩萨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他们有智慧有德能,真正能度众生。

《大宝积经》:佛言弥勒。若说菩萨为欲圆满菩提分故摄取生死。说诸烦恼能为菩萨利益之事。如是辩才诸佛如来之所宣说。

经文里的菩萨是指慧行菩萨,他们可以摄取生死,以烦恼为利益事。这些话都是诸佛如来宣说的!就像韦驮菩萨,用杀生度众生,以烦恼为利益事。

《涅槃经》上有一个公案,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的故事。世尊当时是一个国王,十二年供养婆罗门,为说大乘法。诸婆罗门不信,诽谤佛法。国王立即下令断是婆罗门命根。

《涅槃经》:我念往昔于此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曰仙预……时世无佛声闻缘觉。我于尔时爱乐大乘方等经典。十二年中事婆罗门供给所须。过十二年施安已讫。即作是言。师等今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婆罗门言。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于虚空。善男子。我于尔时心重大乘。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

我们都晓得学佛要守五戒,修十善。为什么佛可以杀婆罗门?这个问题,涅槃会上,迦叶菩萨替我们提出。佛答:“如来尚且蚁子不杀,况婆罗门”?“我以爱念故断其命根,非恶心也”。

爱念故断其命根,“爱念”二字重要。我们凡夫没有慈悲心,杀人是用恶心。而菩萨杀人也是慈悲!为什么呢?因为被国王杀的婆罗门是一阐提,一阐提就是不信佛法的人。一阐提就是现在信仰无神论的人,他们不相信鬼神,也不相信有地狱。婆罗门被杀后见到地狱,方知自己错了,于是对佛法生起尊敬之心。乘此因缘立刻解脱地狱,生甘露鼓如来世界,寿命十劫。

经:“我于往昔乃与是人十劫寿命。云何名杀”。这句经文是世尊对迦叶菩萨说的。迦叶菩萨问佛,往昔为什么杀婆罗门?佛告诉迦叶,如来连蚂蚁也不杀,何况婆罗门?我往昔布施这些人十劫寿命,怎么能说杀?

原来如此!可见,佛菩萨杀生也是度众生!但是,我们是凡夫,这些我们不可以学!因为我们没有慈悲心,我们杀生用恶心,必定跟众生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也不认识一阐提,也不能布施十劫寿命。所以绝对不可以学。不要看到韦驮菩萨敲碎别人的头,我们也可以了!试问你是菩萨吗?

韦陀菩萨成道的故事

南无韦驮尊天菩萨(VEDA)

韦驮赞

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

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韦陀、韦驮、围陀、毗陀、吠陀,梵音皆为VEDA,韦驮菩萨其实是贤劫千佛中,将为最后一位佛,名号为楼至佛,往昔因地为法意太子时,曾发愿在成佛前为密迹金刚力士。以其本愿故,示现护法相。韦驮菩萨在早在宝华琉璃佛会上成道,号『普眼菩萨』。另在释迦佛会上名『真童身菩萨』。在《大乘悲分陀利经》中,菩萨过去生名字翻译为无垢明药王菩萨,在悲华经中,其名为持力捷疾、亦得名为火净药王菩萨。

一般人容易将韦驮菩萨和韦琨将军或者塞建陀(SKANDA)天混肴,韦琨将军是南方增长天王八大将军之一,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虽住天中却早离天欲,童贞修行,辅助增长天王护持我们娑婆世界南赡部洲。塞建陀(SKANDA)天,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故佛子两者应顶礼,但不应混肴

以下是大藏经中对韦驮菩萨的描述以及《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供养仪轨》,祈愿供养法界一切众生,利乐一切有情。

(1)韦驮菩萨往昔修因文:「韦驮菩萨,生于六月初二日,常在娑婆世界,拥护三洲,转**论。一十八世为将军身,五十四世为宰相,造亭接众一百二十所,开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树钵八百万,设僧尼浴池,砌大路四十八条,造佛寺四十八所。每世造旃檀香佛一千尊:高丈六尺,每尊佛前造金宝塔一座,各高七尺。每世造大藏经一百藏,一十七世为真童身。宝华琉璃佛会上成道,号『普眼菩萨』。释迦佛会上名『真童身菩萨』,手执金刚宝杵,重八万四千觔。金刚不坏身,发大誓愿:『佛佛出世,拥护佛法!』头戴凤翅兜鍪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金锁子甲。若人愿书一张,乃至百千万张,无病延年,菩提心不退,功德无量矣!」(出自大藏经,『说总圣录』所载)

(2)《三弥勒经疏》:「故今大乘云,拘留孙等四佛皆出初劫,所余诸佛出后十九劫,又瑜伽论云,初后二劫亦增减故,故知非唯减时佛出,增时佛出亦无违义。由此义故,前十劫出九百九十九佛,后十劫独出楼至佛。若作此解,善顺金刚力士经云:『楼至最后成佛而寿半劫,与九百九十九佛所度这等无有差别。』三说中后解为胜。不尔如何智度论云:『净居天子见劫成时莲华。而知贤劫有千佛。』」

(3)《正法念经》曰:「昔有国夫人,生千子,试当来成佛之次,至楼至,当第千筹。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论;次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千兄教法。今因状其像于伽蓝之门」。

(4)楼至佛成佛的授记和经历,事见《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经中称为楼由佛,楼至佛在先世为太子时,曾发愿在成佛前为密迹金刚力士:「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托依,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喜不怀疑结。』」。(另一译本为《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5)在《大悲莲华经》韦驮菩萨得授记成佛:「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般涅盘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见毁戒者劝化安止令住持戒,远离正见堕诸见者,劝化安止令住正见;散乱心者劝化安止令住定心;无威仪者劝化安止住圣威仪。若有众生欲行善根,我当为其开示善根。

彼诸世尊般涅盘后正法垂灭,我于尔时当护持之令不断绝,于世界中然正法灯,刀兵劫时我当教化一切众生,持不杀戒乃至正见,于十恶中拔出众生,安止令住十善道中,灭诸盲冥开示善法,我当灭此劫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令无有余;于饥馑劫我当劝化一切众生,安止住于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我劝众生住六波罗蜜时,众生所有一切饥饿黑暗秽浊怨贼斗诤,及诸烦恼悉令寂静;于疾疫劫我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住于六和法中,亦令安止住四摄法,众生所有疾疫黑暗当令灭尽。

于半贤劫断灭众生如是苦恼,一千四佛,于半劫中出世、涅盘,正法灭已,然后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千四佛所得寿命声闻弟子,我之寿命声闻弟子,亦复如是等无差别,如千四佛于半劫中调伏众生,愿我亦于半贤劫之中调伏众生,是半劫中诸佛所有声闻弟子,毁于禁戒堕在诸见,于诸佛所无有恭敬,生于嗔恚恼害之心,破法坏僧诽谤贤圣,毁坏正法作恶逆罪。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悉当拔出于生死污泥,令入无畏涅盘城中。

我般涅盘后正法贤劫一时灭尽,若我涅盘正法贤劫俱灭尽已,我之齿骨并及舍利悉当变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璎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种好,次第庄严遍至十方无量无边无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悉令不退。

若彼世界病劫起时无有佛法,是化佛像亦当至中,教化众生如前所说。若诸世界无珍宝者,愿作如意摩尼宝珠,雨诸珍宝自然发出纯金之藏。若诸世界所有众生,离诸善根诸苦缠身,我当于中雨忧陀娑香栴檀沉水种种诸香,令诸众生断烦恼病诸邪见病身四大病,于三福处勤心修行,令命终时生天人中。世尊!我行菩萨道时,当作如是利益众生。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当作如是佛事,般涅盘后舍利复至无量世界,如是利益众生。

世尊!若我所愿不成不得己利,不能与诸众生作大医王,不能利益者,我今便为欺诳十方无量世界在在处处现在诸佛如来,今者亦复不应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世尊!所与无量无边亿阿僧只众生,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亦不得见如是人,亦不闻佛音声法僧之声行善法声,常堕阿鼻地狱中。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如来今者当称赞我。

时佛即赞持力捷疾:『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来世作大医王,令诸众生离诸苦恼,是故字汝为火净药王。』

佛告火净药王:「汝于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入第二恒河沙阿僧只劫,后分贤劫中一千四佛,垂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当悉得奉施饮食,乃至如上汝之所愿,那罗延胜叶,般涅盘后正法灭已,汝当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楼至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半劫,汝之所得声闻弟子,如千四佛所有弟子等无差别所化众生,般涅盘后,正法灭已贤劫俱尽,齿骨舍利悉化作佛,乃至生天人中亦复如是。」』

怎样请佛像、供佛像、立佛

当您想请一尊佛菩萨像来供奉时,心里一定会有疑问:该请哪一尊呢?请什么样的呢?是不是要找人算一算呢?在这里广承告诉您,十方三世无如佛!佛菩萨都是已经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圣人,只要您诚心礼拜,清净供奉任何一尊佛菩萨像,都会获得三宝的慈悲垂护,具有无量的功德,从而消除宿世的业障,带来平安好运。不可以去轻信“大仙”们给您算的你要请什么菩萨什么佛,然后给您开光,收取费用,那是极不如法的!广承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去做没有意义又浪费钱财的事情。

当您发心供奉佛像的时候,可以很自然地到法物流通处或者佛教用品店里,去选一尊自己喜欢的,投缘的佛菩萨像回来供奉,不论大小,不论材质,不论形态,站像,坐像,卧像都可,只要您喜欢中意,就说明您和他们有大缘分,请回去供奉便会福德无量!

切记,佛教不主张占卜,算命,看事等外道活动。凡是真正发心学佛的人,自有天龙护法护持左右,不必再去求神问卜,因为那没有任何用处。佛家讲,福祸无门,唯己自招,福德也好,灾祸也好,都是自己本身行善和作恶的果报,并不是“大仙”“神婆”们就可以开解避化的了的,只有通过真心的学佛,礼佛,才可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减少恶念恶因的产生,日后才会有幸福安稳的生活和长寿康健的身体。

我们应如何供奉佛菩萨造像呢?佛教对如何供奉佛菩萨造像并无太苛刻的要求,只要您做到“三净”(清净,安静,恭敬)即可。至于供奉的方位,可以按照居家环境的方便来供奉,佛教经典里并无记载像我们民间流传所说的那样,坐东朝西坐南朝北,因为十方三世都有佛在,方位并不重要。当然,您供奉的地方一定要宽敞,洁净,客厅书房都可以,不可将佛像安置在厨房卫生间等污浊的地方。如果您居家环境有限。亦可以将佛像供奉在卧室,但一定要保持清净,睡觉时要将佛像用布遮起为好。尽量不要在佛像前杀生,吃肉,饮酒。当然,您要是能做到在任何时候都持受五戒的话(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您将会远离一切厄运,拥有无边的福德!

老实说,所有学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的因地菩萨,未来便可早证佛果。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多拜忏,多礼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舍一得万报”,何乐而不为呢?在此,广承居士祁愿所有善知识,正知护念,福慧双修,功德无量! 供佛的意义一,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这一点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现,课诵本里面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萨对人、对事、对物都是至诚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至诚恭敬?二,是报恩。佛是我们第一个老师,我们今天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师。所以我们供佛,不是把他当神看待,而是把他当作老师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觉悟,我要向佛学习! 如何供佛?第一:要放在高而干净的地方,不能放在卧室过道厨房阳台等不敬不净之处。有一份恭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第二:上香一支或三支。(尽量请好香.质量好,其味有益身体健康,对空气也好.可请檀香等)第三:清水一杯.(可用带盖的杯子,干净,也避免了小虫飞入,去佛店找.)水,第二天可以饮用。(不可以直接用嘴贴近供具饮用,需将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干果)千万不能供酒肉。第五:如果条件不允许,一定要放在卧室的,请用黄色的或者红色的净布遮盖。第六:清洗的时候一定要用清水和净布。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置於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烧香,仅於课诵前後,问讯、礼拜,以表示虔诚、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则不可由於表现特殊,强设佛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

如果全家之中,仅自己一人学佛,也当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办法,否则会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学佛,而使家人对佛教产生恶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学佛,或者你是家长,或夫妇共同学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间或裕余的房间,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於礼诵、禅修,不作其他用途。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於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後,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於慎终追远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佛代表万佛,以—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巳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

请购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开光仪式。以佛教的观点而言,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萨的感应徧在,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若无圣像,便无可作为礼拜、供养和恭敬的对象。通过类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於圣像本身。所以,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

在释迦世尊住世的时候,因为佛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人间的弟子们思念佛陀,所以,为其塑了像来供养,其中也没有见到有关开光的记载。至後世,乃以经、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过隆重的仪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来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供养仪式,而开光就是其中的仪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众举行开光仪式。这犹如学校开学、公司行号开幕、建筑物落成时所举行的开幕剪彩等仪式一般,是为了慎重地向大众宣告,所以举行仪式。

至於个人在家庭供养佛菩萨的圣像时,并不需要昭告社会大众,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举行开光仪式,只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养,日日不辍,使其保持新鲜、整齐、清洁,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藉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所燃的香,以精细、清香为原则,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为宜,不要大把地燃烧香烛,以免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沈香为佳品,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的线香、棒香。现代家庭的佛堂,可以电灯代替蜡烛,且应常常清理供桌、香炉、烛台,换新供品,至少该保持没有灰尘或枯萎腐烂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应该有定时的早晚课诵,至少早晚也须烧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时,也当先在佛前礼拜,以表示感谢、恭敬、系念之心。

海涛法师:佛像一定要开光才能拜吗

海涛法师答:

在佛教没有一定要这样,佛教我们拜佛像是因为他的德,就算没有佛像,我们念着佛陀的德我们都可以礼拜,这个形象是为了提醒我们,但是佛像开光当然更好,正式的佛像能够开光最好。

当然开光不是说一定要找出家人,你礼请观世音菩萨也可以,在我们中国开光就是礼请观世音菩萨,念大悲咒,然后这个佛像就得到开光了,甚至有时候我们没时间,念个请观世音菩萨唵嘛呢呗美吽也得到开光,乃至念开光咒,各位早上有念,也得到开光,最主要是礼请诸佛菩萨,当然你相信一个法师愿意请这位法师,以他的功德力 ,作证明三宝的力量那更好,所以一般佛像都是如此,只要有高僧大德来就请他再开光一次这样,就像各位的念珠,每天都在加持一样,然后有碰到你相信的法师,再请法师再加持一下这个意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