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998

易经怎么算天气,每日卦象怎样推算

兴仁信息网2023-08-28 05:44:220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情况的?

对于天气预报这个事情一直都表示不太理解,因为每天天气预报里面只是预测了第二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气候,除了能够让大家及时带伞,似乎也没有别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者对于气象都看得很重,说清了那是天气的预测,说中了这是国家农业的未来。那么问题来了,天气预测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我们先不谈天气预测与现在的各种科技的联系,就说说古代的天气预测,其实就非常重要。因为天气这个东西在现在可能影响没那么大,但是在古代却是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农业生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南涝北旱那是常有的现象,所以一旦情况不对就会下暴雨或者干旱,这样就会导致农业颗粒无收。

所以,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同的天气准备,其实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可以让我们在面临灾荒的时候做好准备,同时也可以预测来年的农业收成。所以天气预报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地步,古代必须要想尽各种办法来预测出,第二天的天气或者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气象。正是在这样的生死危机之下,所以我国古代对于天气预报那可是想尽任何办法,即使没有科技,也要凭借着手段硬上。

其实最早关于天气预测,还是得说到我们的伏羲老祖宗,记得以前看曾仕强老师的《易经》时,他就特别强调,伏羲老祖在一画开天以后,已经通过八卦研究出了世间的很多道理。

在这些道理之中,其中他就使用八卦来演绎八相,包括天、泽、火、雷、风、水、山、地。通过这些方位的组合,然后得出可能性的气候,但这种组合不确定性太大,而且就好像算命一样。不过不得不说这是最古老最朴素的天气预测方式,其中蕴含大道理。当年,伏羲老祖就以这样的方式引导人们猜测天气,并且规划未来的农业生产。

在伏羲氏研究出的这种最朴素的方法以后,随后周文王把八卦演绎成64卦,使得原先不确定模糊的气候可能性,又一次变得比较明确化。但是这样的演绎,依旧还是无法准确的预测天气,还是比较古老朴素。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周文王用八卦来进一步演绎天气以外,其实商周时期的这些贵族,他们也想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通过问天的方式来问天气

在看《中国通史》的时候,社科院的教授就说过,商周时代的人特别信仰鬼神与祖宗,所以这些人都通过与鬼神交流,以巫师的鲜血为引子,然后通过龟壳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得出可能性的天气。

易经怎么算天气

可以通过起卦的方式.主要应用的是阴阳五行.

古代人怎样预测天气?

夏代前期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有关的正南北线,由此可以推断二分二至。利用天象、物候进行农事活动。

商代很重视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当时用 甲骨文表述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还利用占卜来预求天气信息(可长达十天),有季节、八方位等概念。

能用土圭定方位,并知不论“雨、旸<晴天>、燠<热>、寒、风”五类气象状况是否反常,均与农牧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在《诗经?幽风?七月》记有一年各月物候现象和知识,已有天气谚语和气候谚语的记载,。周初完成的<<夏小正>>一篇,为我国最早的物候学专著。

西周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能用土圭定方位,并知不论“雨、旸<晴天>、燠<热>、寒、风”五类气象状况是否反常,均与农牧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在《诗经?幽风?七月》记有一年各月物候现象和知识,已有天气谚语和气候谚语的记载,。周初完成的<<夏小正>>一篇,为我国最早的物候学专著。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一书开始把天气反常列史事记载的重要内容之一。秦国人医和已将六种天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反常作为病的外因看待。曾参(公元前505年至前435年)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管仲不仅认识到植物生长种类与地势高下及地下水深浅的关系,还提出了齐国三十节气的划分。《孙子兵法》把天时(“阴阳、寒暑、时制也”)作为军事胜负的五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提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

战国军事气象学有所发展。主张利用气象条件战胜之。庄周(公元前369年至前286年)指出风是空气的流动,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使水面悄悄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说明季节、气候、天气与养生、疾病、病因、治疗的关系,并提出候、气、时、岁等 概念,其中涉及到一些气象病因的人体病理学问题。

秦代是我国大统一时期,已规定各地需向中央上报雨情的法律制度(《秦侓十八种?田侓》)。规定各地雨后要及时书面报告受雨泽和受益(受 雨、抽穗)及受灾(旱、涝、风、雨之灾)的田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类,对云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汉代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列有和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提到测风仪器“伣、铜凤凰、风铜鸟”三种测定风向仪器和“天平式土灰测湿计”。董仲舒在《董胶西集雨雹对》中指出雨滴大小疏密与风吹碰并雨滴的成度有关。王充在《论衡》中批驳当时关于雷电形成方面的观点,指出雷电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后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提出了梅雨、信风等名称。蔡邕在《月令章句》中对虹的形成指出,它是“阴阳交接之气、著于形色者也。常依阴云而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

赵君卿注《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

晋代(公元281年━公元419年):

晋代相风木鸟(风向器)盛行,多装置在城墙上及天文部门内,也有设在太仆寺(交通部门)的。周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东晋姜芨指出近地面游气(蒙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集当时农业气象之大成。提出了熏烟防霜及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把七十二候列入历书。沈怀远《南越志》最早提到台风,当时称为“飓风”或“惧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九九为一年最冷期。 执子之手 2007-10-16 18:24

听别人说用《易经》可以预测天气,但是用《易经》怎么预测地震呢?_百度...

在古代也有人试验,用它预测地震。现在的很多人也在试验。但是地震预报需要国家批准,不能个人向外发布。就是也只能测出来大概的方向。

已故翁文波院士在这方面有特长。曾经准确地预测出神户大地震。他是用古代和现代的方法结合的。可惜他过去后没人能掌握这种方法。

易经64卦如何算

一般是铜钱起卦比较多,然后根据得出的卦象,查找对应的64卦之一,然后解读卦象

指导想要预测的事情

1乾为天卦,2坤为地卦,3水雷屯卦,4山水蒙卦,5水天需卦,6天水讼卦,7地水师卦,8水地比卦,9风天小蓄卦,10天泽履卦,11地天泰卦,12天地否卦,13天火同人卦,14火天大有卦,15地山谦卦,16雷地豫卦,17泽雷随卦,18山风蛊卦,19地泽临卦,20风地观卦,21火雷噬嗑卦,22山火贲卦,23山地剥卦,24地雷复卦,25天雷无妄卦,26山天大蓄卦,27山雷颐卦,28泽风大过卦,29坎为水卦,30离为火卦,31泽山咸卦,32雷风恒卦,33天山遁卦,34雷天大壮卦,35火地晋卦,36地火明夷卦,37风火家人卦,38火泽睽卦,39水山蹇卦,40雷水解卦,41山泽损卦,42风雷益卦,43泽天夬卦,44天风姤卦,45泽地萃卦,46地风升卦,47泽水困卦,48水风井卦,49泽火革卦,50火风鼎卦,51震为雷卦,52艮为山卦,53风山渐卦,54雷泽归妹卦,55雷火丰卦,56火山旅卦,57巽为风卦,58兑为泽卦,59风水涣卦,60水泽节卦,61风泽中孚卦,62雷山小过卦,63水火既济卦,64火水未济卦

正八卦中每卦对应哪个方位?如何推算的?

鞠躬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