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4828

南华寺求姻缘找哪位,广州光孝寺求姻缘步骤

兴仁信息网2023-09-02 21:31:590

求姻缘拜什么佛?

1、求姻缘我觉得拜观音菩萨就可以的,观音菩萨与我们的缘分很深,多拜一拜还是好处多多的。

2、这里我想问下,你关于姻缘的理解是什么样的?是希望男欢女爱的生活,还是说能令双方的父母都能开心,而且之后能够生出吉祥的子女来。如果是前者,恐怕得到的回馈不会积极。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发心;

3、自己的起心动念,菩萨都是知道的,只要你做的对,自然就会很快遇到另一半,而且能自然的走向婚姻的殿堂。这便是所谓的因果吧,种善因得善果。

4、最后,建议你在无相铜炉官网请几盒纯天然的姻缘香,去拜拜观音菩萨,求菩萨加持,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一天,你的千里姻缘便会与你不期而遇的。烧香拜佛,烧香拜佛,其实香也是很重要的,好的香更能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等。

求姻缘应该去什么寺的问题登上热搜,大家给出的建议是什么?

想要求姻缘,一定要去杭州的灵隐寺,拜一拜三生石,南京的鸡鸣寺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苏州寒山寺。

灵隐寺是出了名求姻缘的地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很多渴求姻缘的人都会慕名而来。

灵隐寺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座具有园林风光的寺庙,十分显现了南方的特色,寺庙内的景色也十分优美,而且据说求姻缘也非常准,在灵隐寺中,最出名的就是三生石,在很多电视剧或者小说中都出现过,就在灵隐寺的三天竺的一片密林身处,耸立着三块十分不起眼的石头,这就是鼎鼎有名的三生石。

据说这三块石头可神奇了,但凡来拜过三生石的人就可以三生三世不分离,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就多次出现三生石,课件人们对于三生石的信仰是十分高的,它也具有十分美好的寓意,代表着情义守信、生命永恒、缘定三生,所以要是渴求姻缘,灵隐寺是必然要去的。

除了灵隐寺,南京鸡鸣寺也是个求姻缘的好去处。

鸡鸣寺也是人尽皆知的求姻缘寺庙之一,南京是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鸡鸣寺也是南京的特色之一,鸡鸣寺也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据说在鸡鸣寺求姻缘准的可怕,保准你单身人士立马遇到有缘人,而已婚人士去,就必定包你家庭美满,阖家幸福,这样一个神奇的寺庙,听了你不心动吗?寺庙内还有一条樱花大道,两旁种满了樱花,等到春花烂漫时,遍地都是樱花飞舞的样子,场景十分浪漫,如此神奇的鸡鸣寺配上这样一个浪漫的场景,求姻缘去鸡鸣寺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苏州的朋友可以看过来了,苏州寒山寺求姻缘也很有名气。

都说寒山寺的香火常年比较旺盛,所以不妨是一个求姻缘的好去处,寒山寺因为一首诗而成名,传说这里是和合二仙修成正果的地方,和合二仙是民间的传说之神,主管的就是民间的婚姻,所以每年都会有不少善男信女到这里烧香拜佛,拜一拜和合二仙,再听一听一百零八声钟声,传说就可以消除一切烦恼,由于和合二仙的存在,所以姻缘十分灵验。

求姻缘其实只要本着一颗真诚、虔诚的心,不论去哪个寺庙,都能有所收获,况且以上的寺庙不仅能够求姻缘,也能让你见识一番独特的寺庙风光。

韶关南华寺求什么最灵

韶关南华寺求姻缘最灵。

1、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24公里,人称“东粤第一宝刹”。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

2、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3、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

扩展资料

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06月25日,南华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23年10月,南华寺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南二十公里庾岭分脉的山麓中, 座落在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韶关市区24公里。

南华寺庙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轴线上,结构严密,主次分明。进入第一道山门曹溪门(又称头山门)后,就是放生池。池为椭圆形,上建一座八角形、圆柱挑角、攒尖顶式五香亭。

南华寺替女儿求婚姻拜哪位菩萨

该拜送子娘娘,必须要发合格老公的。

东莞哪里有可以求签赐符的寺庙道观之类的地方?急需!

有三个地方你可以选择,第一:常平隐贤山庄里面;第二:樟木头观音山;第三:企石。如果你近又方便,就去企石,你出门坐17路车到最后站,转车直到(现在不知有没有直到车,如果没你到站问问坐什么车)!

有没有绍关南华寺这个地方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 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南约22公里,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寺后有桌锡泉(俗称九龙泉),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古老水松,是现在世界上稀有的树木,寺庙现存大量珍贵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现有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寺院。

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佛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的这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 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法,建立南宗。北宗禅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为成为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传 统旧说将达摩视为“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祖”。

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了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大宗派(世称“五家”异花竞放的局面,它们不但取代了国内其人宗派的地位,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公元九世纪,传入朝鲜;公元十二、三世纪,又传入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此后,禅宗又自东亚传 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明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恋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南华寺目前所见格局,重修于民国23年(1934年),由时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公署主任李汉魂资助,著名高僧虚业和尚主持,历时十年,表建成殿堂房舍243楹,新塑圣象690尊,使南华寺成为广东省首屈一指的佛教圣地。现全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殿宇建筑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在大雄宝殿里,三尊贴金大佛高达8.31米,四壁罗汉彩塑多达500多个,皆为艺术珍品。在六祖 殿里,供奉着六祖慧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左右两边墙壁,还新镶嵌了二十九块石刻,上面按禅宗典籍的记述分别刻着南岳怀让、百丈怀海、沩册灵佑、仰山慧寂、临济义玄、去门文偃等二十九位慧能的继席贤僧画像。寺后右面有一眼旧锡泉(俗称九龙泉),泉水终年流涌不绝,清澈冰凉,传说当年六祖慧能常在此浣洗袈裟,苏轼曾为之作《卓锡泉铭》。泉的前面有九侏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松,其呈棵高达40多米,据专家考证,这是全世界最高的水松,树龄超过500年。南华寺现存六祖真身、唐元明代圣旨、御制金丝千佛袈裟、清代《大藏金》、铁铸观音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三百多件。

古往今来,南华寺因慧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南宋民族英雄,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唱的文天祥,也写下了《望南华》这样真挚动人的诗篇:“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匆匆如梦 中。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到了近现代,许多著名的社会人士,也都纷纷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1924年,孙中山在韶关发动第二次北伐时,政务,军事极为繁忙之际,仍偕谭延闓、刘成禹、许世英等来过,并向寺庙捐赠了银元嘱咐要爱护寺庙里的一草一木,保护好文物,让后人瞻仰。

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是被称作镇山之宝的六祖真身像。六祖真身像供奉在六祖殿内。坐像通高80厘米,六祖结跏趺坐,腿足盘结在袈裟内,双手叠置腹前作入定状。头部端正,面向前方,双目闭合,面形清瘦,嘴唇稍厚,颧骨较高。南华寺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寺内木雕五百罗汉造像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千佛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绢底呈杏黄色,上面绣有一千个佛像,佛像全部为结跏趺坐式,手式有入定、接引、说法、合掌等,口、鼻、眼和发髻清晰分明。用金线绣出形象,然后以蓝色、浅蓝色、朱红色、黄色丝线陪衬,再绣蓝色背光。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蛟龙。据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此袈裟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慧能法师的。

2001年06月25日,南华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沿革

502年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据载,梵僧智药三藏率徒来中国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朔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505年 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宝林寺建成。

隋朝末年 南华寺遭兵火,遂至荒废。

638年 惠能诞生。

677年 至唐凤二年,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得地主陈亚仙施地,宝林寺得以中兴。

705年 唐中宗神龙元年,中宗皇帝诏六祖赴京,六祖谢辞,中宗派人赐物,并将“宝林寺”改为“中兴寺”。

708年 敕额为“法泉寺”,并重加崇饰。

713年 惠能坐化于新州国恩寺,亨年七十六岁。后其徒广集六祖语录,撰成《六祖坛经》。

宋初 南汉残兵为患,寺毁于火灾。

968年 宋太祖开宝元年,太祖皇帝令修复全寺,赐名“南华禅寺”。

元末 南华禅寺三遭兵火,颓败不堪,众僧日散,祖庭衰落。

1600年 明万历二十八年,憨山禅师大力中兴,僧风日盛。然至明末,南华寺又复荒废。

1688年 清康熙七年,平南王尚可喜将全寺重新修饰,使禅宗名刹焕然一新。

1934年 虚云和尚重修南华禅寺。

1981年 惠能真身于1981年农历十月开座于修建焕然一新的六祖殿中,以供参拜。

1962年 南华寺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 人民落实宗教政策,恢复了丛林方丈制度,惟因法师受请为南华禅寺方丈。

1999年 现任传正大和尚应两序大众邀请复返南华,接任住持。

2000年 南华禅寺曹溪佛学院正式开学。

2002年 南华寺举行建寺1500周年的盛大庆典。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