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496

五行与情志的对应关系,人体五行对应关系

兴仁信息网2023-09-18 13:03:160

五行情绪

这个我也听过 万变不离其宗 中医理论也是如此 中国相生相克的理论总纲来自周易 你可以看看里面关于人性的内容 相信对你应该有帮助 由于书里语言比较隐晦难懂 所以建议你看看带注释的 注释内容有的不是很对 因为古人的智慧现在人理解起来或许有差异 如过你真的想理解这个问题 建议你在看书之余再找相关资料对比 假以时日你的问题应该能得到回答 纯属个人建议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人如何用五行生克思想调理情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最后郁郁而终。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叫做情志不畅,出了大问题。不只多愁善感会出问题,过喜过怒过悲也是会出些问题的。那么古人对于情志不畅的问题,他们有没有办法解决?有!那就是用五行生克的养生学方法调理。

林黛玉

先说说它的原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喜怒悲忧恐五种情绪状态称为五志,是人体五脏之气所化,每一种情绪都有与之对应关连的内脏。据《内经》所述:怒为肝志,喜为心志,思为脾志,忧为肺志,恐为肾志。这就是所谓五脏五志。五种情绪过度(五志过极)就会扰乱五脏的气机。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见《灵枢.举痛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见《灵枢.本神》)。所以,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情绪过度伤到了对应的脏腑。

脏腑生克图

再说说古人是如何调理情志不畅的。古代养生学家认为,这类因情志过度所产生的五脏不和,可以各用一种与之在五行属性上有相克关系的情绪来调整。在五行属性上,肝属木,心属火,牌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志的五行属性与其关连的五脏相同,即;怒属木,喜属火,思属脾,忧属金,恐属水。五行的相克链为:金木土水火金。对应的,五志的相克链为:悲怒思恐喜悲。这是说,因过度愤怒而引起的情志不和,可以用引发悲伤的情绪的方式来调理;因过度思念而引起的情志不和,可以用引发愤怒的情绪的方式来调理,其余可依此类推。

张子和

《吕氏春.卷十一》就记载了战国时的名医文挚,就曾运用激发愤怨情绪的办法治愈了齐闵王的疾病。像这样,以一种可调控的情绪来调和另一种失去控制的情绪反应的方法,被后世养生学家广泛地加以运用。如张子和在《儒门事亲》所述:"悲可以治怒也,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也,以谑浪?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也,以遽迫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也,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也,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

何为七情与五志?分别与五脏有何关系

中医学有五志说和七情说之分,五志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五,即怒、喜、思、忧、悲: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称五志。

七情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之为七情。“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是人们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整个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志活动要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来,故也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适当的喜乐,能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医`学教育网整理。故曰:“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2)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说来,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若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故肝的生理病理与怒有密切关系,尤以病理为最,所谓“忿怒伤肝”(《灵枢·百病始生》)。如,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

(3)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医`学教育网整理,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若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思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脾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思”有关。

(4)肺在志为忧: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因肺主气,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而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

(5)肾在志为恐: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们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

事物的属性归类表中五脏与形体、情志怎样联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w#b)n`a[Lg`p3=A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事物或现象的某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水;其他以此类推。例如:以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方,与金之沉降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之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 LD#B!{> !?>QDi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相关,故亦属于火;脾属土,胃、肌肉、唇、口与脾相关,故亦属于土;肺属金,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相关,故亦属于金;肾属水,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相关,故亦属于水。 {iHowRq7Y '*$oryJ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为依据,运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而每一类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有着相同的或相似的特定属性,彼此构成了一定的联系。 ; el0#!c]ET^;e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3)。 z--?[ sb`E~hH;:iX7G表1-3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n/BcQ_< 1HJMt?m}u)/n#s9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G1T6 rKF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oRFsD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 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M\oP2

金木水火土数字代表哪些

您好!

五行与数字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木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5、6为土,5为阳土,6为阴土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9、10为水,9为阳水,10为阴水五行的方位与特性甲乙寅卯东方木;丙丁已午南方火;戊己中央土;辰戌丑未四库土;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 “木”具有生发、条直的特性,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火主礼,其性急,其情热; “土”具有生养、孕育的特性,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金”具有肃静、杀敛的特性,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 “水”具有清凉、向下的特性,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五行相生次序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次序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东南西北与金木水火土的对应关系?

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中央不是指正中间的意思,是指两个方位之间的地方,可以理解成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