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2344

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阴阳五行

兴仁信息网2024-01-03 00:34:090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九宫分别指的是什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八卦:乾 坤 艮 巽 兑 离 坎 震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人采用干支纪年法,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别表示了这两年的属相鼠和猪.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每个天干每个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正因为干支自己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人们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联系起来,由命理学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理出人的命运.

既然讲命理,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先来认识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顾名思义,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这才是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人最初对天干地支的命名确实有这层含义,但是在八字命理学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长的根须.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步学习,大家不妨这样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就像一棵树,天干是树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则是树木在地下蜿蜒生长的根部.这样的比喻,在命理学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大家会慢慢体会得到.

干支诞生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具体不详,但可以确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们都喜欢取一些与干支有关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个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们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来记月的,但是后来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六十甲子记年、月、日、时,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个,五行是五个,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阴阳,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具体有歌诀写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单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阳,在双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阴,一阴一阳相互交替,邻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属性上相生的关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这样一来,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甚至方位含义都一目了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远比天干要复杂.我们知道,地面之上的东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东西却隐藏得很深入,根须嘛,容易交错纠缠难以分辨,这样,地支的属性也就随之变得复杂难辨起来.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组,每四个为一组,分别是四旺,四生,四库.

四旺,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它们是子、午、卯、酉,它们的五行属性十分“单纯”,即,子是阴水,午是阴火,卯是阴木,酉是阴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阴水,所以我们又说,子中藏癸,同样的,我们说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这个“藏”字,多少有些蕴藏储备的含义,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来的部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来就是天干遗留在地下的根须,只不过子午卯酉这四条根并未经过纠缠,十分单纯而容易分辨.

四生,这一组也相对简单,分别是寅、巳、申、亥.寅,这条根是由三段根须缠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阳木,阳火和阳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们称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气;巳,也是由三条根缠起来的,分别是阳火,阳土和阳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气;申,同样是三条根互相缠绕而成,分别是阳土,阳金和阳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气;亥,这个比较个别,是两条根缠绕起来的,它们是阳水和阳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气.

我们容易发现两条规律:第一,这组地支的藏干全是阳性的.没错,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阳性五行,并且计算起来,除了戊土出现过三次之外,其余的都出现过两次.第二,这四个地支的本气分别是木火金水,唯独没有土.没错,以上两点都充分说明,土是一个特殊的五行.为什么特殊呢?

我们来看四库. 除去上面谈到的四旺四生,十二地支就只剩下辰戌丑未四个,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四库.这四个地支,本气全是土,其中辰戌本气是阳土,丑未本气是阴土.土的基本特性是藏纳、承载和包容,因此我们有了四库的叫法.而这四个库,也正好是五行中其它四位的库,辰为水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未为木库.

库,也叫墓,是五行藏匿安息的所在.既然是水库,那辰中一定有水,但入墓安息的水显然是阴性的,因此,辰中有癸水.同理,火库戌中有阴火丁,金库丑中有阴金辛,木库未中有阴木乙.

水生木,水库中往往会滋生出一些草木的根芽,因此辰中又有木,同样是藏匿墓库之中,自然是阴木乙了.木生火,木库中常常迸出零星的火花,因此未中又有阴火丁.金生水,金库丑中便也有阴水癸.唯一不同的是火库戌,火本来生土,但戌的本气就是土,因此土气越发壮大,最后便由土气生出了阴金辛.

综上可知,四库全部包含三个五行,辰中乙戊癸,戌中辛戊丁,丑中癸己辛,未中乙己丁.

OK,到这里,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便基本讲明白了,不明白的朋友还可以继续提问,我会给大家补充解答.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下一篇,:).

另附:天干地支的原始意义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和八卦有关联嘛?

天干是10种符号,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水地支是12种符号, 寅卯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丑

木 土

火 土 金 土

水 土八卦为

乾 坤

坎 兑 巽 艮

金 土

水 金 木 土

木通俗讲,所有符号都来源与阴阳,是对不同形式方法的不同代表方式,它们也都与五行相对应;在方向上也都有相同;但使用的方法上趋向不同;天干地支更多用于八字命理,而八卦更多运用于六爻算卦;但在细节取相上两者有被相互运用,八字命理也用八卦来取相,六爻上也可以用天干地支来取相;所以只是大轮廓上的区分,实质相互运用。

十二生肖 出自十二地支,所有来源于阴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太极,二是阴阳,三是五行、八卦、天干地支。

关于五行八卦与天干地支的对应?

依据的是后天八卦图,是天文,地理,和万物在时间空间关系上的归纳模式。核心是五行,如金(天干庚辛,地支申酉,八卦乾,兑)方位西方等,进行定性定量的运算推论结果的智慧。

天干为什么是10个?而地支为什么是12个?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什么是天干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中文名

天干

外文名

Heavenly Stem

用途

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1]

历法对应

地支

使用地区

中国

快速

导航

由来

文字来源

天干节气

十干化气

进交退伏

十干分配天文

十干合

十干禄

天干寓意

地支寓意

干支纪法

其它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2]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 丙 戊 庚 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诗曰:

春季甲乙东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

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

戊己中央四季土。

十天干与北斗的关系:

斗指正东,卦象为震,天干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属木,时在仲春。当其时也,万物出达,生机勃勃。

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

斗指正西,卦象为兑,天干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属金,时在仲秋。当其时也,万物丰收,天气肃杀。

斗指正北,卦象为坎,天干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属水,时在仲冬。当其时也,万物闭藏,不相见也。

由来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共治一万八千岁。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三命通会》:“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前三皇之后,乃是中三皇。其首中天皇君,史书上说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号曰天灵,起于天灵山,其中一人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为人推为皇。其余兄弟十二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一说二万八千年)

「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岁」。(语出《三皇经》,《路史》引)

「天地二皇俱万八千岁」。(《路史》引《河图》《帝系谱》)

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发明天干: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