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1060

庚子年多少年一轮回,60年轮回大灾大难

兴仁信息网2024-01-25 21:12:010

庚子年的明朝表明一片平静,表面下暗藏哪些危机?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方式,每六十年是一个轮回,称为一个甲子。以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2023年,在历法上将是庚子年。

每隔六十年一循环,每隔六十年出现一个庚子年。照这种方法推算,从中华文明诞生开始,我们已经经历了上百个甲子,经历了上百个庚子年。

那么,在历史上的这些庚子年当中,又发生过那些事情呢?让我们把时间的尺度向前推移,看看八个甲子之前,我们的祖辈们在经历着什么。

1.公元1540年的明朝

当我们把时间的尺度向前推移,退回到八个六十年之前,同样也是庚子年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年,是1540年。

公元1540年,庚子年,明朝嘉靖十九年。

这一年,明朝虽然已经不复永乐时代的鼎盛,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太平的。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这一年明朝过的非常平静,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大事。边境相对太平,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

相对于明朝漫长的276年时间来说,这一年,可以说是平淡如水的一年。

年幼登基的嘉靖皇帝,自十五岁登基以来,已经在位近二十年。这一年,嘉靖皇帝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相比于他之前的几位堪称昏聩至极的明朝皇帝,比如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之类的,嘉靖皇帝在即位之初的近二十年里,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一度创造出所谓‘嘉靖中兴’的现象,让明朝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但是,平静之下,却隐藏了许多暗流。若干年后,这些暗流将会把明朝搅得天翻地覆。

公元1540年,三十五岁的嘉靖皇帝还算勤政,但已经开始有了喜欢炼丹的爱好。这个爱好,后来险些把明朝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当时的朝廷中枢内部,内阁有历史上著名的直臣夏言主事,后来权倾朝野的大奸臣严嵩,这时已经因为‘大礼议’一事,逐渐步入大明的核心决策圈,做了礼部尚书。但要想真正入阁,还要等到两年以后。

这一年,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已经去世了十一年;

后来斗倒了严嵩的徐阶,已经被派到太子府上,做了一年的老师;

高拱还在努力备考,要等到明年才能考中进士;

很多年后权倾天下的张居正,这时才十五岁,刚刚通过乡试,成了一名举人;

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这一年十二岁,还没继承祖上得到职位

……

大体上来说,就这样了。

2.平静盛世之下,暗流涌动

在史学界,一直有一种很偏激的观点,叫做‘明朝之亡,实亡于嘉靖’。

这种说法到底有几分道理,还有待商榷。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嘉靖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一共在位四十五年。虽然后期比较遭人恨,但前二十年,还是比较不错的。

1540年,就处在前二十年的尾巴上。

嘉靖皇帝的前任,是著名的昏君朱厚照。虽然最近几年,一直有一些史学家试着替这位小爷翻案。能不能翻案成功暂且不说,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朱厚照在位期间,明朝的国力确实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而在嘉靖即位后,最初的二十年来,确实还算比较英明。明朝的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但是,平静的水面下,却已经有暗流开始涌动了。

首先,是嘉靖皇帝的爱好问题。

作为皇帝,整个国家的实际控制人,拥有一点自己的小爱好,似乎也没什么。但是嘉靖皇帝这个爱好,好像就不太好了。

他喜欢炼丹。

对于古代皇帝来说,喜欢炼丹,喜欢追求长生不老,好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在这些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当中,嘉靖皇帝肯定算是一个比较出色的代表了。

他不但喜欢吃丹药,而且还喜欢自己去修道炼丹。

如果要在历代皇帝当中,评一个最佳炼丹师的称号,那么嘉靖皇帝,一定能够名列榜首!

就是这个爱好,导致两年之后,一群本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却想着联手干掉嘉靖皇帝。而在这件事后,嘉靖皇帝便开始了数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生涯。

放眼整个中国历史,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且国家还能不亡的。除了嘉靖皇帝,就只有他孙子万历皇帝了。

除了那场著名的壬寅宫变之外,嘉靖皇帝的这个爱好,还间接导致大奸臣严嵩上位,最后凭借和皇帝一起炼丹,得到了嘉靖的宠幸,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导致接下来十余年当中,明朝逐渐走向了衰败。

对外,嘉靖皇帝并没有先辈永乐大帝那样的才干,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放任不管。这种政策,在嘉靖十九年,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等到十年之后,在嘉靖皇帝放任之下成长起来的鞑靼,已经有能力率军再次打到北京城下,一番劫掠后满载而归。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至少在嘉靖十九年这一年,当时的明朝,还是比较太平的,日子过得也相对安稳。

两个庚子年相隔多久

60年吧,好像天干地支一轮回是一甲子六十年

庚子年是什么年?

干支纪年。

庚子年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1840、1900、1960、2023、2080···(60年一周期) 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扩展资料: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段屈辱历史,被称为“庚子赔款”。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年-公元1850年), 年号道光(1821年-1850年),所以1840是道光庚子年,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公元1871年-公元1908年),年号光绪(1875年-1908年),所以1900是光绪庚子年,道光和光绪都是当时皇帝的年号,因为60年就是一甲子的轮回,所以一般用皇帝年号的话,就可以明确是哪一个庚子年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庚子年

庚子年是什么意思

庚子年就是农历每一甲子中的一个,其中由于一甲子是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因此庚子年也是每隔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中,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其中1960年、2023年都是庚子年。

庚子年的意思

庚子年就是农历每一甲子中的一个,一甲子是六十年,因此庚子年的周期就是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又称为干支纪年。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之后叫做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称为天干地支。

干支纪年中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共十个天干;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个。每一个天干和地支组成一个轮回年之后就是六十年,如1960年、2023年、2080年都属于庚子年。

庚子年是天干中的庚以及地支中的子合在一起的年,曾经1900年就是庚子年,当年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而这个条约又被称为是“庚子赔款”。不仅如此,有些清朝的皇帝还会使用皇帝年号,一般那一年就是庚子年。

农历年是多少年一轮回的?就像甲午年,辛亥年这样的

十二年

多少年公历和农历一个循环

一年内农历的月、日和公历的月、日的互相循环对应重合,基本上每隔十九年重复一次。

公历、农历的月、日轮回循环推算

我国农历的“月”是以朔日(初一,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为起始日,至下一个朔日的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即29.53059天)。由于农历有大月30天和小月29天之分,所以每100个农历月内,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公历是以“回归年”计算,太阳过“春分”点(位于地球赤道上),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为一回归年,时间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365.24219天)。

在每19个回归年内,公历共有6940天(精确时间为6939天14小时26分34秒)。而农历在同一时期内,共有235个农历月(含7个闰月,即人们常说的“十九年七闰”

)。由于每100个农历月内,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所以在235个月内,共有约125个大月和110个小月,计6940天(30X125 29X110),精确时间为6939天16小时31分45秒。这同公历19个回归年的天数基本相等,农历只比公历多2小时5分11秒。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一年内农历的月、日和公历的月、日的互相循环对应重合,基本上每隔十九年重复一次。比如:1929年农历冬月初三,公历是12月3日,十九年之后的1948年农历冬月初三,公历也是12月3日。再比如:1937年农历正月二十七,公历是3月9日,十九年之后的1956年农历正月二十七,公历也是3月9日……。

由于在每个“十九年”之内,农历的时间比公历多2小时5分11秒,这个微小的差距迫使人们不得不将农历有时的小月变为大月,或将大月变为小月,以便尽量缩小与公历在此阶段内的时间差距。所以在若干个“十九年”之后,下一个“十九年”中的某一年内月、日的对应重合可能向前或向后调整一天。比如:1934年农历八月十五,公历是9月23日,十九年之后的1953年农历八月十五,公历是9月22日,就是这个原因。

知道此方法后,如果人们手中有连续十九年以上的历书资料,就可以推算出历史上任意一年内的农历与公历月、日对应重合情况,一般相差不会超过一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