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542

柏林禅寺万佛楼开光法会2003年,现在寺庙不给开光了吗

兴仁信息网2023-07-31 13:41:210

净慧法师的生平经历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

长老因家庭贫困,一岁半即被父母送入尼庵,由海善、仁德二位尼师抚养,小名如意,后即在当地发蒙就学。长老(按:为叙述方便,后简称“净慧长老”为“长老”)天性颖悟,喜好读书,受寺院生活之耳濡目染,对常用佛经、早晚课诵以及楗槌法器颇为熟悉。十四岁由仁德尼师之师能庆长老尼携至武昌卓刀泉寺礼宗樵上人为师,成为沙弥,法名宗道,号净慧。旋至三佛寺,亲近大鑫太老和尚,进念佛堂,学习规矩礼仪。解放后,即参加由寺院组织的毛巾厂劳动。勤奋好学,日有所进。

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在两度亲侍虚老之数年间,长老得以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并深得虚老的赏识和器重。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宗法脉,得赐法名:承续临济宗为第四十四世,净慧本宗;承续曹洞宗为第四十八世,净慧复性;承续沩仰宗为第九世,净慧宣道;承续法眼宗为第九世,净慧本性;承续云门宗为第十三世,净慧妙宗。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入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班,为中国佛学院首批佛学研究生。长老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对佛教的历史、教义、教规等都有较为系统深入的了解,颇得当时的师长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赵朴初居士等人的赞许。1962年,长老因编辑《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3年离开佛学院,辗转于京、粤、鄂等地接受劳动改造。

直至1978年才被摘去右派的帽子。这期间,长老虽然精神上倍受歧视、生活上饱受磨难,但这段经历,却使他变得更加练达、坚韧和成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逐步得到落实,在赵朴初居士和正果法师的关怀下,长老于1979年初得以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一职。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常务事理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长老被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

1987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务理事。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在第一届河北省佛代会上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1989年,创办《禅》刊,并主编《禅宗灯录大全》。199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上当选为副会长。

住持柏林禅寺期间,长老大力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为了广泛地宣传这一理念,从1993年起,柏林禅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在教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1998年,长老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1988年开始,至2003年9月万佛楼开光,长老不辞艰苦,宵旰用心,历时十五年,赵州祖庭的复兴工作始告大成。次年,长老乃退居,将方丈之位让于弟子明海法师。

退居之后,长老又以年逾古稀之躯,应本焕老和尚之邀请,接管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为重振东山法门,长老殚精竭力,整顿道风,恢复丛林传统,除了继续做好本老所创办的《正觉》杂志的同时,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禅文化夏令营”,创办了双峰讲堂,与柏林禅寺遥相呼应。为了改善祖庭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长老提出了“大四祖”的理念,将四祖寺的建设与周围环境的治理以及社会的和谐融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当地和民众的高度赞扬。

住持黄梅期间,长老还奋力重修湖北黄梅老祖寺、四祖寺下院芦花庵、当阳玉泉寺、度门寺、河北邢台玉泉寺、大开元寺等古老道场。每修复好一处道场,长老即刻择其有德之贤者而居之,自己则两袖清风,一衲飘然。其为教之忧患意识,其老当益壮、为法忘躯之承担精神,大有其先师虚云老和尚之遗风。

长老自幼出家,亲承虚云老和尚之教诲,对虚云和尚“四根(佛教这棵大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四条大根——修证之根、戒律之根、经教之根、现实之根)一本(以禅宗为振兴中国佛教之根本)一枢纽(巩固古老的传统大丛林之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它们的表率、辐射和引领功能)”的佛教振兴理念心有领会,又得周叔迦、明真、正果、赵朴初等良师益友之提携,在自身天赋极高及早年儒释兼修的基础上,又经过中国佛学院数年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佛学根底甚为扎实,对佛教典章制度非常熟悉。所以在恢复赵州祖庭的过程中,在寺庙建筑、僧团管理、法务活动、僧才培养、文化建设、弘法理念,以及处理寺院与地方和民众关系等等方面,长老皆能以超常、圆融的智慧处之,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如理如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大连有那些寺院?

松山寺:佛教寺院,唐朝贞观十一年建,位于今西岗区唐山街2-8号,为金州广宁寺的下院。清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屡次重修。寺院紧凑精致,有神殿7间,僧居4间,民房16间,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举行庙会。

莲花山寺:市内南石道街,森林动物园北门旁。寺院建筑为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寺院内所有佛像全部采用岫岩碧玉雕琢而成,特别是大雄宝殿三宝佛为国内独一无二的金面玉佛。寺院晨钟暮鼓、梵音嘹亮。

朝阳寺(西郊):位于大连西郊度假村柳树沟内的二级支沟——解家沟内,大北顶山南麓。寺庙坐北朝南,翠峰相拥,碧水为伴。朝阳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历史上香火鼎盛,原寺文革期间被毁。新庙于1996年建成,寺庙现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斋堂、钟鼓二楼和东西配房组成两进院落。

安山寺:位于甘井子鞍子山村(夏家河子)。安山寺原名大寺庙,始建于唐初,四合大院,正殿居中,坐北面南,东西两厢是配殿,四周有院墙环绕。大殿供奉着地藏菩萨,配殿供奉着四大天王。1949年作为封建的产物被拆除。1995年7月重建,改名安山寺,并增建佛教学校,成为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永兴寺:位于甘井子区营城子镇,建于唐代,1998年重建。占地11000平方米,15座建筑面积为2300平方米,有钟楼、天王殿、观音殿、客堂等。永兴寺东院为永兴观和民俗博物馆。在永兴观院内,有一株树龄1360余年的银杏树。

卧佛寺:位于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前革村蓝天山庄。站在寺院广场上,远眺西侧山峦,恰似一座巨大的天然卧佛,面向蓝天,仰视苍穹,眉睫鼻唇,清晰如塑,口唇开张,妙若如来正在说法。朝霞夕照,交相辉映,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玉佛寺:坐落在甘井子成园温泉山庄内,为近年重修而成,占地2000平方米,中国北方传统佛教建筑形式。玉佛原料为岫岩河墨玉(中国国玉),直径1.2米,重量11.8吨,雕刻加工后佛身净高1.8米,玉佛全高2.8米、重量5.9吨。

寿山寺:坐落在甘井子区小辛寨子西沟南的寿山公园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等数座大殿,奉祀着佛陀、菩萨和众神仙。另有吕祖庙和鲁班祠,为两个独立的小院。吕祖庙始建于1909年,文革期间被毁,现在距原址500米处重建。鲁班祠始建于1889年,位于长春路万顺街39号,现迁建于此。当时在大连的土、木、瓦匠们共同修建了祭祀鲁班的祠堂,以此弘扬本土文化。

碧海观(又称胡仙庙或碧海祠):坐落在甘井子区大连湾碧海山庄东面的一座小山上。进到院里,首先看到的是色彩斑斓,古香古色的聚仙堂,聚仙堂左前方亭子里,垂吊着一挂大钟,右前方亭子里安放着一面大鼓,聚仙堂里有四位佛像:正首是胡三太爷,左边为胡大太爷,右边为胡二太爷。在他们的右下首,坐着他们的家人胡淘气。东西两面墙上的一群仙人,是三位太爷的家眷。

横山寺:位于旅顺口区龙王塘大石洞横山北普陀文化苑内,占地约二万平方米,寺院建筑面积达一万二千平方米,气势恢弘。横山寺始建于汉代,元代鼎盛。至明清两代,曾几度兴衰,后毁于战火。2003年开工重建,至2004年11月份全面竣工。在寺院前方的山坡上,还建有巨大的铜质观音塑像。

永顺庵:位于甘井子岔鞍村北沟山腰上的道教庙宇,又称“北庙”,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20世纪30年代,岔沟会发动募捐,改建成正殿三间大庙,庙中供奉了“女娲娘娘”、“观音菩萨”等五尊泥塑。文革中被毁,后重建并扩建。

真泉寺:也叫镇泉寺,在旅顺中路龙头镇太皇山西沟。寺庙坐落于山中,三面环山,以一口真泉闻名,泉水天然冰爽甘甜,沁人心脾。真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但毁于元朝末年的战乱中,仅存残碑一块,古柏一株,古井一眼。后人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堪称最小的寺庙,并已规划重建规模宏大的真泉寺。

正觉讲寺(原名蟠龙寺):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镇沈家村牛心山下,始建於清代雍正年间,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2003年9月奠基重建,2006年9月9日,大雄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隆重举行。大殿属全木质结构,仿唐建筑,庄严雄伟,气势恢弘。

长春庵:位于旅顺三涧堡(音瀑)镇长春庵村。长春庵始建于公元1580年明朝万历年间,当时为八尺见方的一座小草庵,清朝时扩建,内有天仙圣母,释加佛,观世音等肖像。1991年对长春庵进行修复。长春庵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观:位于旅顺塔河弯浴场对面的山坡上,里面供奉着龙王、观音和药王。庙是1993年以后修缮和扩建的。从远处看龙王观,更觉得很美。东边有些陡,山下有一小片湖,接着一片很空旷的地。红瓦灰砖,中国典型的建筑,就伫立在这个充满喧嚣的城市的一隅,远远看去真的仿若远离城市的一片净土。

响水观:又称响水寺、韵水寺,是金州大黑山古建筑群中最负盛名的道观。在后土殿右侧,有一深40余米的天然洞穴曰瑶琴洞,洞的深处有泉水自石罅间涌出,在洞内泠泠作响。泉水清澈甘洌,沁人心脾。

朝阳寺(大黑山):位于金州大黑山。因其座落之地山明水秀、景色清幽,故明朝初建寺院时称它为明秀寺,到清朝雍正六年才改称朝阳寺,是一座佛教寺院。1993年重建修复。此地山明水秀,负阴抱阳,即使数九隆冬,仍和暖如春。‘朝阳霁雪’为金州八景之一。

石鼓寺:石鼓寺是位于金州大黑山西麓的名刹,寺境静幽,古树参天,是一个古寺,近年修茸一新,香火健旺。其中一殿供奉唐王李世民,称唐王殿。

观音阁:又名胜水寺,位于金州大黑山东北麓,是大黑山现存最为古老的佛教寺院。胜水寺原为上院和下院两部分,下院是由此24间古建筑组成的四合大院,今已不存。至今保留的上院为明代洪武年间重修,隐于高耸入云的山腰之上,茂密丛生的树林之中。

唐王殿道院:位于金州大黑山

龙王庙(金州西海):位于金州西海岸临海峭崖之上,始建于清代,典雅古朴。每当鱼船离港或远航归来,庙内便香烟袅袅,诵声低吟,不绝于耳。“龙岛归帆”即指此,是金州古八景之一。

真武庙:位于金州区亮甲店镇金顶山村。始建于明代。为纪念抗倭英雄广宁伯辽东总兵官刘江所建庙宇。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财神庙(玉皇庙):原在金州城西门外瓮城外约三十米处。正殿歇山飞檐,院内古柏森森,景色极幽,十年动乱中被毁。金州古八景之一“兜率晨钟”即指此处,描写的是玉皇庙香烟袅袅、晨钟悠扬时的景色。此庙现在新址是大连市金州区二十里堡鸽子塘村。

永清寺:位于金州大李家镇太山村,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分前后两殿:“灵云殿”和“大雄宝殿”,另有禅房、念佛堂等。院内有康德二年重修碑、同治年间大钟、民国22年新修的钟楼碑等。

正明寺:位于金州大李家镇正明寺村老虎沟,初建于唐贞观六年,后遭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现得到迁复修缮,已建成九大殿,包括天后宫(妈祖庙)。寺院规模宏大,占地五万平方米,面向大海,背靠风景秀丽的扁担山。

金龙观:位于金州大魏家镇西北金龙村。金龙观始建于康熙38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放眼望去,山环水抱,瑞气蔼蔼。有三圣殿、财神殿、龙王殿、火神殿、胡仙堂、蟒仙祠等建筑,院内还有一棵古柏。自号为北武当。

宝华寺:位于金州三十里堡宝石村(从大连出发在三十里堡下沈大高速往回走1公里,十字路口左转往里走,过铁路涵洞桥右转顺路前行)。宝华寺正在扩建(2007年6月),有三四座大殿在建,规模宏大。目前正殿为一现代建筑,供奉诸神。院内植物葱翠,石雕烛塔林立。

青云观:位于金州三十里堡小黑山村。庙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小黑山西麓山谷中,颇有人间仙境,一方净土的意境。青云观始建于清朝年间,近年翻新。有三霄殿、观音殿、药王殿、灵神殿、胡仙殿等。还有龟驼石碑、挂钟石亭等早年留下的遗迹。观外山坡上有一胡仙洞。从青云观院内看小黑山,可见到双龟送子的天然奇观。

普光寺:位于金州三十里堡庙沟,是近年新建的寺庙,尚未完工(2008年02月)。寺庙规模宏大。

九莲古寺:位于金州石河镇东沟村。相传唐朝建立,清朝光绪年间翻新。该寺是佛家要寺,管辖范围为北至千山,南至蓬莱,东至黄海,西至熊岳。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附近各地居民来此参加庙会。

佛爷庙:又称青云寺,位于金州石河小黑山,藏于接近主峰顶的悬崖之中,远望只能见其一角,可称得上是深山藏古寺。佛爷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庙宇,前墙、侧墙、房盖前半部由花岗岩条石建成,后半部则依石壁凹洞而成,石条间全由米汤和石灰浆粘接,非常坚固。经过数百年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庙内古佛像早已不见踪影,现存的佛爷、观音等神像都是近来人们放置的。

武财神庙:又称关帝庙、关老爷庙,原位于金州古城中心,始建于辽代,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毁。为了弘扬历史传统文化,经批准,现迁建关帝庙至金州二十里堡刘家店,于2007年7月7日动工建设。

清泉寺:位于普兰店市星台镇葡萄沟村。寺庙建于唐贞观年间,是一个千年古刹,素有“辽南第一寺”之誉。清泉寺虽为佛教寺院,却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同时还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宗教方面的一些不同之处,尽管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原与北疆时连时断,但中华古文明的历史却渊源不断。现在寺院保持完好,部分残缺处逐渐修复。

报恩寺:位于普兰店市安波镇二龙山南端山腰处,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大雄宝殿居中,两侧为禅房。该寺始建于明代,在清代经过四次修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几经修缮,焕然一新。远远看去,报恩寺背依雄峰,左右二龙环抱,大气大象,动人心魄。寺庙虽建于明代,因经几番修来改去,如今已为清代建筑风格。

玉皇庙:位于普兰店安波温泉度假区内,始建于金代世宗年间,距今天八百多年,历经元、明两代修葺,至清雍正六年又增制营造,逐成规模,有大殿、钟楼、山门、僧房、墙垣等,占地3500平方米,毁于文革时期。1995年重新修复玉皇庙“灵霄玉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内有玉皇大帝、龙王、托搭李天王等十余尊雕像。

龙山寺:位于普兰店环城森林公园二龙山公园区内,是一座经过复修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年间。寺中正尊为如来佛,左右为菩萨。佛像皆为泥塑金身,形象端详,栩栩如生。庙宇雕梁画栋,琉璃屋瓦,朱红大柱,金碧辉煌。

关帝庙(普兰店):位于普兰店市南山公园,建于清代。与别的古庙不同,它不是坐北面南,而是坐南向北,高踞南山之上,俯瞰整个普兰店市区。它的建筑格局十分简约,只有一个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建筑,风格甚为苍朴,亲切如邻家宅院,是不可多得的清式古建筑。庙内因供奉关公,故称关帝庙。

三清观:位于普兰店市城子坦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观内塑有三清老祖,故得名三清观。1994年重修,占地1130平方米,庙宇为20个自然间,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

龙潭寺:又名台山庙,位于普兰店市丰荣街道(原泡子乡北台村五四水库下流),始建于乾隆36年,取名龙王庙。光绪6年重修,取名台山庙。文革期间被毁。2005年重修,并更名为龙潭寺。建有正门、山门、护法殿、天王殿、龙王殿、药王殿、观音殿、放生池、禅院等。

白云山庙:位于普兰店元台镇白云山。白云山庙始建于清朝末期,在等距离弹出的九座龙头式的悬崖峭壁上,建有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神光满堂的三清殿、玉皇殿、观音殿、九圣寺、胡三太爷庙等十余座庙宇。现在,称作“白云观”的白云山庙群,集道教、佛教和儒教于一身,以道教为主。

高明寺:位于普兰店沙包镇广得福的南沟,传说始建于嘉庆年间,文革期间被毁。寺庙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四面山峰环绕,草木葱茏。沿山路拾级而上,一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中寺院,就会逐一呈现眼前,错落镶嵌于重峦幽谷之中。殿堂逐级而上,参差错落层层排列。寺院为黄墙,红门,雄伟壮观,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殿内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

三官庙:位于普兰店元台镇白云山南麓的南山屯,为道教庙宇。

夹河庙:又称双泉寺(普兰店),位于普兰店夹河庙镇赵炉村王屯东山,占地总面积250公顷。该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归属为道教金辉派,虽屡经战乱,但经历代名士善客的修缮,香火得以延续至今。

望海寺(普兰店):位于普兰店双塔镇九龙山风景区福全村和尚帽山南坡,明正德年间修建,后损毁,现已重建。附近有始建于金代,距今800年的摩崖石刻,也称望海寺摩崖造像。摩崖石刻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明禅寺:位于普兰店同益乡老帽山脚下,始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文革期间被毁。现按明清风格规划复建,布局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四层院落。全寺建筑依中轴线依山势次第布置,殿宇重叠,院落互变,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殿宇之间,曲径回廊,雕梁画栋,飞檐翼角,蔚为壮观。

观音庙:位于普兰元台。

永丰寺:位于瓦房店复州城。据碑文记载,永丰寺始建于辽金,1993年重修,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寺旁有建于辽代的永丰塔。为复州古八景之一,称之为“永丰夕照”。

涌泉寺:位于瓦房店北郊大明山下龙山村,距市区约5公里。该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因建庙的地方有一眼涌流不断的泉眼,泉水甘冽清甜,故当时名为甘泉寺。民国六年改名为涌泉寺,现分佛道两院,是辽南有名的寺庙。

文圣寺:位于瓦房店岗店办事处姜洼村,始建于1938年,旧名“文庙”,殿内供奉孔子圣像,毁于浩劫年月。1999年,在一片荒芜的文圣寺旧址开始了恢复重建工作,对旧房屋进行改造修缮,并迎请了新的佛像、孔子像。

抱龙院:位于瓦房店市西郊岗店办事处老皮朴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60年代遭破坏。现重建有观音殿、地藏殿、僧寮、斋堂等。抱龙院为观世音菩萨道场,院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日,是抱龙院大型庙会活动日。

龙华宫:位于瓦房店市北部得利寺镇龙潭山上。龙潭山海拔425.3米,分南北两峰,挺拔对峙,风光秀丽。龙华宫建于清乾隆年间(1994年重修),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由上下庙组成,是辽南地区道教活动中心。

望海寺(瓦房店):位于瓦房店市泡崖乡将屯村。

宝林寺:位于瓦房店市驼山乡西屏山上。该寺始建于唐代,曾与复州永丰寺东西呼应,为辽南八大寺之一。文革期间被毁。2004年经大连市宗教局批准复建,现正在建设中(2008年5月)。

龙王庙(瓦房店李官):位于瓦房李官。寺院倩巧玲珑,重重叠叠,依山而建。寺院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庙内建有五重大殿,殿堂里边在不同位置上雕绘着99999条神龙图案,前后供奉着威武神圣的龙王,整座庙宇古色古香,气势恢弘。龙王庙始建于明末清初,于文革时被毁坏,现龙王庙是在原址上重新翻建的。

得利寺:位于瓦房店市得利寺镇西里村和尚屯龙虎山南麓,始建于唐盛时期。该寺文革期间被毁。1990得以修复,融释儒道三教于一体。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娘娘殿,药师殿,寮房等建筑。寺庙处于群山环绕之中,站在寺庙院里,抬头正对龙山的龙头,后面则是虎山把门。庙前最早的驮碑神兽已残破。庙西有一狐仙洞,多年的香火已把洞熏黑。

万安寺:位于瓦房店市万家岭镇邢屯村尖山沟,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念佛堂,斋堂,大雄宝殿内供奉3.5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药师佛像,阿弥陀佛像,四角供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四大菩萨像,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像。每年四月初八为庙会。

三堂宫:位于瓦房店市长兴岛

观音寺:位于瓦房店市长兴岛海上村,始建于明朝末年。各朝代都曾重建,文革期间被毁。1995年重建,已建成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等。

福泉寺:位于瓦房店市松树水库土门岭。

朝阳寺(瓦房店):位于瓦房店市太阳办事处榆树房村的东屏山南麓。

观海寺:瓦房店仙浴湾观海寺,原名西永丰寺,又名释迦矛庵,俗称罗汉庙。寺院原址位于仙浴湾胜利乡王海村梁屯北山,历史上的西永丰寺初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占地面积大约1200平方米,是辽南地区较为著名的寺院。1992年在距离原寺400处辟地重建,并易名观海寺。新寺占地1万2千平方米,大雄宝殿、地藏殿、山门、钟鼓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云栖禅寺:位于瓦房店市谢屯镇曹屯,原名观音阁。该寺始建于清道光四十年,占地约两工顷,顺山势而建,依地形而造,由黑砖,花岗岩雕凿而成。举目望去,飞檐凌空,怪兽伏脊,雕梁画栋,金壁辉煌,文革期间被毁。2002年修复,建有观音殿,僧寮,斋堂等。

圣人寺:位于瓦房店市太阳乡罗沟村。

灵池庵:位于瓦房店市尹屯四道沟。

法华寺:位于庄河城山镇。法华寺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系佛教寺院。寺院后面的三棵粗大的银杏树那里,尚存有一块明代古碑,碑文虽已经模糊,但仍有重要价值。现在这里均为女性佛教徒,人们称她们为“二僧”。法华寺下院正殿供奉着三尊菩萨,其中正中的是准提菩萨坐像,就是千手观音,有四十八臂,各有所持。

五老宫:位于庄河城山镇。五老宫建于民国初期,系道教庙宇,主奉金、木、水、火、土五行。庙宇建筑雄伟,雕梁画柱。宫前巨大的花岗岩楼牌上书“紫气东来”。

龙凤寺:位于庄河市光明山乡松林村。龙凤寺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座落于山峰南麓,寺庙群山环抱,绿树相拥。

普化寺:位于庄河市青堆子镇镇西村。早在唐代时,在此修建了石庙。唐贞观六年,这里建起了大雄宝殿五间,前殿三间,两侧配殿三间,加上东西廊,伙房,关公殿共计二十六间。所塑佛像,精巧传神,改名为“普化寺”。以后,历代都有维修,立有名家碑刻十二块,记述详细。乾隆八年,建普化寺分殿——天后宫,内供海神娘娘。

仙人洞庙(上庙):仙人洞庙位于庄河仙人洞镇冰峪沟景区内,分为上庙和下庙。上庙也称般若洞,始建于天元二十年(公元1397年),三间大佛殿,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间是宝幢王佛,西间是弥勒尊佛。两侧是十八罗汉。东厢房三间,是禅堂。门东修了一座钟楼,门西台上修了一座望海楼。

仙人洞庙(下庙):下庙也称圣水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上院长12米,两大殿。下院东西各有廊房5间,两边各有门楼1栋。院内建了一处碑林院,汇集了历代重修庙宇的石碑和为历代贞妇烈女所立的贞节碑数十座。

望海寺(庄河):位于庄河市明阳镇明阳山中。该寺始建何时无法考证,但是据史料记载,望海寺于明朝万历年间进行修复,明末清初再次修复,方圆五百里田亩皆是庙产,文革时期被毁。寺院内现存有清朝复修时遗留下的石碑和寺院的前墙,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有念佛堂,海神娘娘殿,云水堂,寮房。

海峰寺:落于庄河市石城乡东升村,始建于明天启七年(公元1636年),有前后殿各五间,火池一处,石碑二幢,是当地渔民及过往船只祈福祭祀的寺庙,是石城及庄河沿海重要的宗教祭祀场所,香火曾盛极一时,后毁于文化大革命。现已完成大雄宝殿和天后宫两座建筑恢复。

双泉寺(庄河):位于庄河市大营镇得胜村,村东南横卧着翠绿的青龙山,清澈的英那河在山边缓缓流过,历史悠久的双泉寺就坐落在青龙山下的两道清泉旁。双泉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16年),尚存的一块刻有年号的残碑上可以见证。 “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98年重建。

朝阳观:又称千佛洞,位于庄河天门山景区内,始建于辽金时代,距今有千余年历史,据传洞中曾有佛像千尊,故称“千佛洞”,是辽南最古老的洞穴寺庙。

红崖晓寺:位于庄河昌盛街道,始建于明万历35年。原建的寺院只是供奉东海龙王李老爷一间小祠堂,后又演变为小寺庙。文革期间遭彻底破坏,1993年重建并扩大了规模。由方丈性妙大和尚改名为“红崖晓寺”。有大雄宝殿、阿弥陀佛殿、弥勒殿、护法龙王李老爷殿、护法九神殿等。

兴隆寺:又名关帝圣祠,坐落于庄河城北1公里处。始建于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始建时只有大殿三间,后经多次扩建。1947年土改运动时被部分拆除、占用。1992年将占用的房产归还,成立了兴隆寺念佛堂。2004年12月,经大连市文管办批准恢复重建。寺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关帝台。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五月十三、七月十五法会日。

马祖庙:位于长海县广鹿乡,建于明代,1993年重修。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宫:位于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四块石村傅家沟后山半拉山处,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院。前院有观音殿、关帝殿、八仙殿、药王殿和龙王殿。中院有娘娘殿。后院有三清殿、三皇殿和三星殿。藏经阁位于三元宫最高处,极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赵县柏林禅寺的祖庭中兴

1988年5月12日,河北省人民正式下文,批准柏林寺作为宗教场所开放,交河北省佛教协会管理,并逐步筹资修复。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亲自主持祖庭修复工作,他不惮辛劳,奔走呼告,夙兴夜寐,惨淡经营。“破砖乱瓦毛毛草”的荒败景象逐渐改观,殿堂佛像一一涌现。1992年8月28日,普光明殿落成开光典礼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的贵宾和国内诸山长老、佛教信众三千多人参加了这一盛况空前的庆典,赵朴初会长委托吴立民先生持亲笔信前来祝贺。

普光明殿建成不久,在十方信施护法的大力支持下,柏林禅寺的修复工程次第展开。五、六年间相继落成:山门、钟鼓楼、东西长廊、观音殿、藏经楼、禅堂、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古佛庵等建筑;全院地面硬化或绿化。昔日的荒村破院一变而为殿宇庄严、环境幽雅、佛唱悠扬、香客云来的清净佛地。2003 年9 月6 日,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重大成果。一处占地90 余亩,殿堂楼阁鳞次栉比、庄严整肃的千年古刹重焕生机。

在修复殿宇的同时,柏林寺的僧团组织逐步稳定,寺院管理制度日趋健全,学修并重的道风初步形成。这里继承了传统丛林的规制,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两次请职确立执事班子,在方丈下分设监院寮、客堂、维那寮、典座寮等职能部门,负责寺院日常管理工作。重大事务的决策,由方丈召集班首执事会议,民主议定实施。全体僧众坚持每天早晚课诵、过堂、坐禅,每半月诵戒布萨并有全体僧俗住众参加的生活会议宣读《共住规约》,议决寺院的各项事宜。1998年9月,河北省佛学院在柏林寺招生开学,培养合格僧才的工作正式展开。1998年9月30日,柏林寺开放十周年庆典及赵州塔修复竣工典礼、净慧法师升座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千年古刹焕发生机,重新成为燕赵大地上辉映遐迩的庄严法域。

柏林禅寺开门了吗?

柏林禅寺,中国著名佛教禅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赵州祖庭所在地,内设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禅学研究所,现任方丈为明海禅师,常住僧众有 160 余人。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

一、千年古刹

它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 - 220 ),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赵州和尚)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禅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现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 、 鲁云行兴禅师行化,柏林禅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禅寺。当时柏林禅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却屡遭劫难,到 1988 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殿堂 、 经像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然挺拔屹立,昭示世人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二、赵州禅师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人们议论当时中国禅林的高僧,每每说“南有雪峰,北有赵州”;又有“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的美誉。在遥远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门耸立有“赵州关”,福建雪峰义存禅师的道场有“望州亭”。由此可见赵州禅师在禅门中的地位。

禅师虽然道誉四布,并有燕赵二王的供养护法,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清贫。他的“绳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他经常是“裤无腰,褂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土榻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禅师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弘传祖师心印,接引四方学人。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从宋朝开始,中国禅门盛行以“参话头”为方便的话头禅,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频繁地为人们所参究,许多人在赵州语录的启发下明心见性。其中“狗子无佛性”更凝练而为“无门关”,成为禅门一大总持,直至今天,在中国、日本、欧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赵州禅师住世百二十年,他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元明两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际禅师石刻顶相。寺内现存的赵州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全称“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高33米,七层。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重修,使古塔焕然一新。

三、祖庭中兴

1988年5月12日,河北省人民正式下文,批准柏林寺作为宗教场所开放,交河北省佛教协会管理,并逐步筹资修复。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亲自主持祖庭修复工作,他不惮辛劳,奔走呼告,夙兴夜寐,惨淡经营。“破砖乱瓦毛毛草”的荒败景象逐渐改观,殿堂佛像一一涌现。1992年8月28日,普光明殿落成开光典礼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的贵宾和国内诸山长老、佛教信众三千多人参加了这一盛况空前的庆典,赵朴初会长委托吴立民先生持亲笔信前来祝贺。

普光明殿建成不久,在十方信施护法的大力支持下,柏林禅寺的修复工程次第展开。五、六年间相继落成:山门、钟鼓楼、东西长廊、观音殿、藏经楼、禅堂、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古佛庵等建筑;全院地面硬化或绿化。昔日的荒村破院一变而为殿宇庄严、环境幽雅、佛唱悠扬、香客云来的清净佛地。2003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重大成果。一处占地 90 余亩,殿堂楼阁鳞次栉比、庄严整肃的千年古刹重焕生机。

在修复殿宇的同时,柏林寺的僧团组织逐步稳定,寺院管理制度日趋健全,学修并重的道风初步形成。这里继承了传统丛林的规制,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两次请职确立执事班子,在方丈下分设监院寮、客堂、维那寮、典座寮等职能部门,负责寺院日常管理工作。重大事务的决策,由方丈召集班首执事会议,民主议定实施。全体僧众坚持每天早晚课诵、过堂、坐禅,每半月诵戒布萨并有全体僧俗住众参加的生活会议宣读《共住规约》,议决寺院的各项事宜。1998年9月,河北省佛学院在柏林寺招生开学,培养合格僧才的工作正式展开。 1998年9月30日,柏林寺开放十周年庆典及赵州塔修复竣工典礼、净慧法师升座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千年古刹焕发生机,重新成为燕赵大地上辉映遐迩的庄严法域。

四、禅寺住持

柏林禅寺住持上净下慧法师。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兴柏林寺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和河北《禅》杂志主编。法师髫龄出家,早年曾亲近近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并从其承法成为临济宗、曹洞宗传人。法师日常法务繁忙,但精力过人,虽日理万机,但常安详自在。1993年,法师根据自己几十年修学佛法的体会,结合时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禅”,作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针。“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互相熔铸,产生出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趋向智能的人生、圆满的人生。”(《生活禅开题》)围绕这一思想,净慧法师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则。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炼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生活禅的宗旨。几年来,生活禅受到教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五、弘法利生

柏林禅寺从1988年开放以来,虽然修复工程浩繁,经费、人手紧张,活动场地一度简陋、有限,但在弘扬佛法、利益社会方面一直作着不懈的努力。通过几年来丰富的弘法活动,柏林禅寺正在逐步成为一个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现代佛教寺院。住持净慧法师高瞻远瞩,在1992年就提出了“生活禅“作为柏林禅寺修行弘法的理念。生活禅的主要意趣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生活禅的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则是我们从事各项事业的准则。

为了提倡生活禅的理念,更好地将佛法融化于社会,从1993年起,柏林禅寺每年坚持面向社会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都是18~30岁的佛教青年,每届人数在250人左右。在七天的寺院生活中他们要参加上殿课诵、坐禅、聆听佛学讲演、吃茶谈心、云水行脚等活动。营员们在一种全新的环境中认识佛法的博大精深,寻求心中尘封已久的真善美,体味佛法的超越与安详。夏令营从举办以来得到各级领导和教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许与好评。

柏林禅寺每年例行的法会还有上元节吉祥法会,四月初八传授在家居士菩萨戒,七月十五中元节报恩法会以及三次观音法会和冬天三周的禅七。每次法会,海众云集。柏林寺成为四众弟子温暖的家。僧众坚持每天早晚课诵、过堂、坐禅,每半月诵戒布萨,如法如律结夏安居。冬参夏讲。除举办各种弘法活动外,多年来,柏林寺一直积极参予、支持省佛协组织的各种社会慈善事业,体现了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

六、天下赵州

“天下赵州”,这是一千多年前赵王对赵州禅师德化广大的赞叹,也似乎是对今天赵州禅风、赵州祖庭走向世界的预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东方文化犹其禅文化的回归,柏林禅寺作为古老的禅宗祖庭,赵州禅风的发祥地,日益向世人显示出它净化人心的巨大价值和隽永的魅力。

寺庙哪有请本命佛的?求各位指引

寺庙哪有请本命佛的?只有通过开光法会开光的本命佛,才会带来最佳的效果。那么,这开光法会是怎么样一个方法么?在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而与吉照堂合作佛门寺院都会举行大型的开光法会,由18位大德高僧主持法会,通过一系列正规庄严佛门仪式后,高僧就会虔礼佛门菩萨,为本命佛进行开光,按照正规开光流程进行开光:“用巾拂尘”,现执此巾,佛去尘埃,真性显现;“举镜照空”,持此大圆镜,光明遍十方;“朱笔点眼”,笔点开六根,互摄互融。然后,用红布将开过光的圣物封存,并放置在偏殿加持七天七夜,佛经萦绕、梵音荡空。这还没有结束,在结缘后的第二个月,会替缘主上香还愿。

奉请开光好的本命佛都在吉照堂本命佛进行奉请。吉照堂本命佛是佛教开光加持最严格遵守《开光仪轨》的,仪式的所在地是著名的佛教场所,参加开光仪式的法师是持有正规戒牒并且受具足戒。主法之人则应该是有较高的修为成就的法师,一般为寺院的住持。,为全网奉请第一开光本命佛,吉照堂也为全网排名第一的开光本命佛品牌。

寺庙哪有请本命佛的?寺庙开光本命佛完全按照佛教的礼仪仪规将本命佛进行开光,使得缘主的磁场和本命佛的更加契合,保护缘主一生平安,在生活中减少灾难,帮助他们度过一切难关。

居士该不该去庙里参加法会?

居士参加寺院的法会,不需要任何费用。

如果要到寺院暂住,要主动缴纳食宿费,因为寺院的钱财,都是香客们供养出家人的,居士不可以免费享用。

居士如果要在法会上办理超度,这需要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