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386

地转运动和准地转运动,地转运动与准地转运动

兴仁信息网2023-08-01 02:59:450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什么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1、昼夜更替现象;2、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各种运动旋转现象;3、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现象.生物作息规律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1、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划分出五带: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2、根据获得热量多少的时间差异,划分出四季:春、夏、秋、冬;3、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4、天象位置的变化;生物生长规律现象.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只是在描述地球自身绕日运行的姿态,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而言,每24小时旋转一周;相对于恒星的位置而言,每23小时56分4秒旋转一周,这是现行时间标量的依据,是太阳日和恒星日日长的由来,也是地球出现朝、昼、暮、夜的原因 。

自转意义:

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的自转。

2.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晨昏线含义: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包括晨线和昏线。晨昏线的判读: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点对应的为晨线;赤道上的地方时为18点,对应的为昏线。③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422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为30千米/秒)。

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我们知道,春分点和秋分点对黄道是等分的,如果地球公转速度是均匀的,则视太阳由春分点运行到秋分点所需要的时间,应该与视太阳由秋分点运行到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是等长的,各为全年的一半。但是,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则走过相等距离的时间必然是不等长的。视太阳由春分点经过夏至点到秋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需要186天多,长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南半球的冬半年;视太阳由秋分点经过冬至点到春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需要179天,短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南半球的夏半年。由此可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球上四季不等长的根本原因。

地球流体力学的运动的分类

地球流体运动按空间尺度或性质可分为下列数种类型:重力-惯性波、行星波、埃克曼流、大气和大洋环流、涡旋、重力波和对流等。后三者为一般流体力学所共有,这里不单独解释。

① 重力-惯性波。地球流体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由重力和科里奥利力共同作用所形成。相速(见波)远大于流速。若波长较短,则科里奥利力影响极小,与通常分层流动中的重力波无异。若波长较长,特别是和地球(或别的行星)同量级时,科里奥利力影响明显,则波的相速和结构都与重力波明显不同。

②行星波。地球的大气运动、海洋运动和其他行星大气大尺度运动的最明显和最重要的形式,流场弯曲如波状,波长大都与行星半径同量级(在洋流中波长较短),因而得名。又称罗斯比 - 阿尔文波或罗斯比波。行星波与大型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又是大气环流或大洋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为大气动力学 、海洋动力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行星波的相速和流速同量级,涡量远大于散度,故又称涡旋波。其产生机制是行星表面各处的科里奥利参数不均匀,即行星大气涡量的地面法向分量存在梯度,从而使流体微团在运动过程中改变其相对涡量,形成波动。事实上,若ω=0,和式(1)相应的线性方程除有重力波解外,还有定常的涡旋场解。若ω0,则涡旋场为非定常,成为涡旋波;且忽略二维可压缩性(取二维散度为零)时,它也存在;能量来源于流体运动自身的惯性,故又称为惯性波。

③埃克曼流。行星边界层内的流动。其主要特征是流体速度水平分量沿高度呈螺线变化,称埃克曼螺线。这是由于层内流体速度因粘性力作用而减小,使科里奥利力与压强梯度 、重力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埃克曼流常伴有铅直速度,称埃克曼抽吸,影响行星边界层外的大尺度运动。

④大气环流。大气中各种大尺度运动的全体组成的具有最大空间尺度的运动。已发现两种非常不同的大气环流型:

① 罗斯比环流型 由明显的行星波组成的非轴对称的大气环流型,为纪念阐明行星波的罗斯比而命名。地球大气环流即属此型。

② 哈得莱环流型 大气环流表现为对星体自旋轴对称和准对称的大气环流型。由G.哈得莱首先阐明,故名。木星大气环流即属此型。

大气环流型主要取决于星体自转角速度 ω以及星体大气受太阳辐射而造成极地和赤道之间的温差|ΔT|。若大气加热呈轴对称分布而星体不自转,则热量交换取纯对流形式,即热气反抗重力作用而上升,冷气下沉且从底层流向暖区,此即纯哈得莱环流型。但若星体自转,则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下,大气运动中沿子午圈的速度分量vθ产生沿纬圈上的速度分量vλ。ω和|vθ|愈大,则|vλ|愈大。大到一定程度后,由这种轴对称运动所导致的热量沿子午圈的流量过小,积集起来的热量由非轴对称的水平方向的运动来输送,形成明显的行星波,大气环流变为罗斯比环流型。故当 ω和|ΔT|为中等大小时,大气环流为罗斯比环流型。但若|ΔT|固定而 ω增到一定程度,或ω固定而|ΔT|增加过大,则|vλ|过大,轴对称环流又占主要地位,转变为哈得莱环流型。人类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研究,特别是最近三十年通过旋转圆盘内流体运动的模拟实验以及相应的理论分析才最后弄清上述机理,这对认识大气环流的本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若大气环流为罗斯比环流型,则在一些纬度带内,暖气下沉,冷气上升,和哈得莱环流型的情况相反。这些地带的子午圈环流称为反哈得莱环流。地球大气在中纬度地区即属此情况。

⑤大洋环流。地球上海洋中各种大尺度运动的全体组成的最大空间尺度的运动。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有许多共性,但海岸的几何约束对洋流有明显影响,使其具有特点。最简单的一种大洋环流模式是惯性洋流。在这种模式中,风应力、科里奥利力和惯性力三者互相平衡。在开阔洋面上,洋流为风应力所驱动,然后受惯性力作用流向海岸地带,科里奥利力随纬度的变化使向西流动的 洋流加速 ,称西向强化现象;子午线走向的海岸的几何约束,使洋流转而流向高纬地区并强化(北向强化现象)。这是大西洋湾流和太平洋暖流(即黑潮)的显著特点。

地球流体运动也常按科里奥利力影响的程度分为准地转运动和非地转运动两大类:

①准地转运动。满足Ro<<1和Ek<<1的运动。在这类运动中,重力、压强梯度力和科里奥利力三者几乎平衡,且运动为准水平的,沿重力方向的速度分量很小。大气和海洋环流、行星波以及大尺度涡旋属于准地转运动,是地球流体大尺度运动的主要类型。

②非地转运动。除准地转运动外的地球流体运动。在这类运动中,重力、压强梯度力和科里奥利力三者不处于几乎平衡状态。在自由流体中 ,Ro <<1不成立。重力-惯性波、重力波、对流、尺度较小的强涡旋和埃克曼流属于非地转运动。

什么是地转风?

在大气中水平方向的气压梯度力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科里奥利力平衡时的风。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而科里奥利力的方向垂直于风,因此两者平衡形成的地转风的方向平行于等压线(或等重力位势线)。在北半球,若背风而立,高气压(或高重力位势)在右侧,低气压(或低重力位势)在左侧,在南半球则相反。

地转风和气压场分布的这种规律,是C.H.D.白贝罗于1857年首先提出的,故称白贝罗定律。地转风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或等压面上的重力位势梯度,即等压面坡度)的数值成正比,与科里奥利参数及空气密度成反比。在离地面约1.5千米以上的自由大气中,大尺度运动的铅直速度比水平速度小得多,而且水平运动的惯性力和湍流摩擦力也比水平气压梯度力和科里奥利力小得多,因此,自由大气中的大尺度运动,除了具有准水平运动的性质外,还近似地满足地转风关系,故又称为准地转运动。

在大尺度自由大气中(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空气质点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G)和水平地转偏向力(A)达到平衡时的匀速直线平衡运动,G=A。地转风的表达式:Vg=(9.8/f)/(H/n)式中f=2ωSinφ是地转参数,-(H/n)为高度梯度(相当于气压梯度)。地转风方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背地转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地转风速度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即等压线越密(疏)地转风风速越大(小)。地转风风速还与地球纬度成反比。

在中高纬地区,高空的实际风十分接近地转风,风压关系大体遵循上述地转风原理,这是中高纬地区在分析天气和预报天气中应遵循的原则。

大气模式的准地转模式

准地转模式是假设静力平衡和地转平衡(见大气运动的平衡状态)总成立,即使遭到破坏也能立即恢复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 若不考虑摩擦和非绝热加热的作用,用气压P 作铅直坐标, 则大气运动可以用如下的涡度方程和热流量方程来描写:

这里,是P 坐标系中的铅直速度;f为科里奥利参数,fo为某参考纬度上的f;为静力稳定度参数;θ为位温;φ是位势高度;,为拉普拉斯算符;,为雅可比算符,其中A、B 指任意物理量。准地转模式滤去了声波和重力波,并使预报问题归结为解一个预报φ场的微分方程:

此式十分简单,它使数值预报在机器容量和速度都较小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准地转模式能比较成功地预报大气运动的一些重要现象,在中高纬度地区效果更好。此模式除了不适用于低纬度地区外,预报结果还有明显的系统性偏差,如所预报的低压往往偏弱而高压偏强等。

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有什么区别

地转风:在大尺度自由大气中(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空气质点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G)和水平地转偏向力(A)达到平衡时的匀速直线平衡运动,G=A。地转风的表达式:Vg=(9.8/f)/(H/n)式中f=2ωSinφ是地转参数,-(H/n)为高度梯度(相当于气压梯度)。地转风方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背地转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地转风速度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即等压线越密(疏)地转风风速越大(小)。地转风风速还与地球纬度成反比。

在中高纬地区,高空的实际风十分接近地转风,风压关系大体遵循上述地转风原理,这是中高纬地区在分析天气和预报天气中应遵循的原则。

梯度风:当等压线呈弯曲时,空气质点运动不仅受G和A作用,还要受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圆周运动时,就称为梯度风。在北半球,高压内G+C=A。即空气质点绕中心作顺时针旋转运动,在低压内A C=G。即空气绕低压中心作逆时针旋转运动,这就是梯度风原理。

热成风:是指上、下两层等压面上地转风的矢量差称为热成风(Vt)。这是一种与两个气层间温度分布不均匀有密切关系的。热成风的方向与气层间的平均等温线平行,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区在右侧,低温区在左侧。热成风的大小与气层间的水平温度梯度成正比。即等温线越密集(疏),热成风就越大(小),这就是热成风原理。

应用热成风原理,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天气分析,如根据某站风随高度变化的情况 作温度平流的分析,当风随高度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可判断这个气层间有冷平流,当风随高度作顺时针旋转时,则有暖平流。

链接:

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有什么区别? - 【地理教学论坛】 - K12教育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257042-1-1.html

同步卫星,近地卫星,随地球运转物体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比如猴年出生的人,2004年就是他们的本命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消解灾祸、化凶为吉。

“本命年”这一说法早在西汉就有了,起源于中国的十二生肖和“崇红”心理。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记住所生的年份,为了便于记忆和推算,人们就采用鼠、牛等十二种动物来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种动物来作为这一年的属相。而汉民族的本命年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属相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直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量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我国许多民族都有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的习俗,俗称“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本命”禁忌,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对红色就特别钟爱。本命年的红色讲究应该是源于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崇拜。红色辟邪,红色吉祥,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尚红思想却没有变,新年贴红对联,汉族的旧式婚礼中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的红榜等等,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汉民族把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们便早早地穿上红色内衣,或系上红色腰带,有的随身佩带的饰物也用红丝绳系挂,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些为本命年辟邪的红色什物就是什么常说的“本命红”。

人逢本命年还有拜祭“本命神”的风俗,以求延寿。本命神的说法来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间流行的“本命”说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论。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自然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对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统称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如民族英雄岳飞生于公元一一零三年,夏历癸未年,他的本命星君为“癸未太岁魏仁二大将军”。按照道教说法,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本命年或平常年份礼拜本命元辰,会消灾获福,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本命年要从正月初一开始算。对于2006年过本命年的狗狗们来说,非常幸运的是,明年是好的本命年,好好把握,一切都会顺利,而且会有新的发展噢。不过虽然是个大吉的本命年,还是不要忘记了,不但要穿红内衣裤,方便的话还要佩戴红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习惯系在手腕上、脖子上、腰上,红绳子一般不取,戴全年直至新年到来,绳子上可挂玉饰或金饰。虽然特别记住的是红色内衣、内裤一定要别人送,因为据说如果自己买的话就会失去辟邪的功效。

不要有心理负担,人各有命该来的挡不住,所以不要太介怀了。只要把开开心心的,充充实实的过好每一天就行了。如果实在是不放心的话就多穿红色(最好天天都穿红色的内衣),多到寺院里烧烧香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