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3305

易经八卦图通览,八卦图方位顺序

兴仁信息网2023-09-06 21:07:210

易经八卦图什么样子

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要看你想解释什么,有关于五行的,又过于天干地支的,有关于东西南北方位的……

下面是比较简单的一种。

周易八卦的八卦图解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河图洛书》所创 。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七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qián)乾为天卦象:上乾下乾纯阳卦;

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象:上坤下坤纯阴卦;

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象:上震下震八纯卦;

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象:上巽下巽八纯卦;

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象:重坎八纯卦;

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象:重离八纯卦;

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象:上艮下艮八纯卦;

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兑(duì)兑为泽卦象:上兑下兑八纯卦;

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口若悬河,善言喜说,高兴,沼泽地,洞穴,废穴,败壁破宅,坑洼地,纵横沟渠。测事如意悦心。口疾,气管疾病,肺疾,麻脸,肝胆疾症,股疼,血光灾,作手术。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

乾天坤地,离火坎水,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在家族中乾坤代表父母,震长子,坎中子,艮小子,巽长女,离中女,兑小女,满意请采纳,不满意请继续追问。

八卦图上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八卦图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科学太极八卦图与技能互相转化原理

科学太极八卦图,描绘了《易经》阴阳理论中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阐述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原理。二者经过比照辉映确是惊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证明了同是真理必然产生殊途同归的结果。在这里,将《易经》中的阴阳两仪与质能转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较,可以这样认为:阴仪即是基本低能位,阳仪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称为一个阶能位。单一阴仪和阳仪的结合形式是少阳与少阴,也就是单个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构成基本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基本物质粒子--质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导致质量子有两种形式,就是极性不同的正反质量子,如若视少阳为正质量子,少阴就是反质量子,它们是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物质,称谓一重物质。假若宇宙间只有一阶能位和一重物质,那么宇宙的具体模式将是少阴和少阳构成的两仪整体结构,上下为少阳,右左为少阴。

阴仪和阳仪的二重结合有四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四象。老阴和老阳不是物质是二阶能位,少阴和少阳是一重物质。四象整体是二阶能位一重物质的混合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二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二重物质系统。假若宇宙只有二重物质所构成,宇宙的具体模式图象将是四象的整体结构图示。

阴仪和阳仪的三重结合有八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八卦,八卦的整体图示如前所描绘的科学八卦图5所示。其中的乾和坤分别是三阶高低能位,其余六卦是具有三阶能位一重物质的离子态物质,兑、离、巽是三种形式的三阶一重阳离子,震、坎、艮是三阶一重阴离子,其中兑与巽都是阳离子,震与艮都是阴离子,但它们的爻位不同互为同性反向的离子。八个卦对称比较,乾和坤不是物质是两种异性无形的三阶能位,兑与艮,震与巽,离与坎都是异性反向的等离子。八卦的整体是十二块阴和十二块阳的三重结合,构成了三阶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三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三重物质系统,如若构成宇宙,其具体模式将如科学八卦图所示。当然,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等,都可以与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一一对应,并且高层次物质系统是低层次物质系统经过高层次能位作用达到平衡而创生。例如太阳系就是太阳本身与行星系统之间的能位差构成了太阳系级的能量系统,它们的高低能位互相作用达到平衡创生了太阳系物质系统。

从两仪、四象到八卦,其中的阴仪、阳仪、老阴、老阳、乾、坤都是不同阶次的高低能位,分别可以构成由低阶到高阶的能量系统;少阴、少阳、整体两仪、整体四象、整体八卦是由简至繁的物质系统;兑、离、震、巽、坎、艮都是能量和物质相混合的阴阳离子态所构成。科学太极八卦图,图示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可以概括神秘玄奥的大自然发展莼�淖芊ㄔ蚝妥芄媛桑�亲匀皇澜缤蚴峦蛭锏淖芡计住?br> 前边引言中提到,现代科学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还未完全整合和统一,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探讨大统一论、大统一力,大统一模型,以此求得适合两者的统一答案,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最终的理想结果。笔者认为易经阴阳理论与质能转化原理的融合体现了上述问题的统一性。

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中,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物质失衡转化为能量,这是《易经》中无极生太极、太极还无极的过程。特别是各阶能量系统的平衡,创生了质量子到宇宙的所有系列的物质系统,这一过程密切符合了太极生万物的道理。这种创生物质的阴阳论和能量平衡论,是创生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的大统一论。两种理论的结合更加完善了这一理论。

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将阴仪视为基本低能位、阳仪视为基本高能位,因此阴阳鱼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万事万物的总法则,八卦象则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具体结构的总规律,所以科学太极八卦图是描绘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创生的大统一模型。

关于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和万有引力。这四种力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的具体表现是:除乾坤之外其余六卦中都有一阴一阳组成的少阴或少阳。少阴或少阳都是单一的基本高低能位间的平衡力结合而成,这种基本平衡力,因平衡方向有正反,故而有极性,所以它是有极性的电磁力。八卦图相邻卦之间如乾兑、兑震、坎坤、坤艮、艮巽、离乾六对卦间都有单一的阴阳结合力,这个力是构成同一物质相邻离子间的平衡力,因平衡范围小,作用力度不大,应是弱作用力。弱作用力与电磁力都是单纯的阴阳之间或者说基本高低能位之间的基本结合力,故性质相同,现代科学也已证明二者是统一的电弱作用力。八卦象中对称卦间,如乾坤、兑艮、震巽、坎离四对卦之间,还有四阴卦与四阳卦之间,四阴仪卦与四阳仪卦之间,都是互有阴阳全部对应紧密结合的合力,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正反离子间互有的全部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这个力平衡范围较大,因是全部基本力的合力,力度强大应是强作用力。强作用力因是离子间互有阴阳的合力,故不显示极性。另外两仪整体物质之间,四象整体物质之间,八卦整体物质之间,还有两仪、四象、八卦各层次物质之间都互有阴阳的结合力,这种自成系统相互独立的所有物质间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应是万有引力。这个力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随着物质增多而增大,又是物质间互有阴阳结合的合力,故而是长程的无极性的力。

以上四种基本力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或者说是阴阳结合力,因此四种基本力的统一力应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归根结底是不同形式的基本高低能位相互作用的平衡力。

当然,阴阳理论和质能互相转化原理还可以解释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不明现象,例如测不准原理为什么是自然法则;光速在物质世界中为什么不可超越;黑洞是什么;何为时空;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等难题。还有人体特异功能、气功、飞碟等不明现象。但由于篇幅所限也不是本文涉及及范围,故不在此赘述。

“太极”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统一场,是万物所从一而出的“众妙之门”,是终极的宇宙本源。虽内涵阴阳能量子,但总的本体、本质、本理是“○”。为了表示其“○”中涵阴阳正负能量,亦用“○”表示“○”,谓之“无极而太极”。

“八卦”是由红黄蓝粒子组成的太阳光子(即红、橙、黄、绿、蓝、靛、紫、绀八色光子),太阳光是八卦光。八卦光是组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天体、人体的直接能量子。由八卦光组成的宇宙万物皆分八卦。八卦光是八卦能量子。八卦能量和宇宙万物通过E=mc2 公式互相转代。

太极生八卦,八卦归太极。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物质化、生命化、阴阳化、辩证化是太极八卦图。

八色光子是太极八卦图,由此组成的电子、原子、天体、人体是太极八卦图。男女是太极八卦图,人体之左右两半是太极八卦图,地球之东西两半球和人体之左右两半一样,是一个典型而美丽的太极八卦图。

男女的生理、心理、功能是相反的、互补的,地球东西两半球的人类,其生理、心理、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棈神文化亦是相反的、互补的。二者如同人的两半身、两半脑一样,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现代科学是西方科学。西方科学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局部的、地区性的、片面的、狭隘的、残缺不全的半球文化,二者皆未包括对方,都不是包罗东西古今全部文化要素的地球文化、世界文化。

八卦的8个方位

提到《易经》,大家都会想到伏羲画八卦,究竟什么是卦呢?

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

能够观察到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为代表的。

画卦与爻

卦既是宇宙的现象,欲把这个形象记录下来就要画,所以卦是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卦是抽象的代表,也可以说是图案的符号,八卦也就是一种逻辑符号。

卦的组成为“爻”。

什么叫作“爻”呢?一直线为一爻,称为“阳爻”,一直线中间隔断也为一爻,称为“阴爻”。

卦就是由“阴爻”“阳爻”所组成的。

我们再看“爻”字,是由两个斜的十字所构成。

照地球物理的解说,地球磁场与经度及纬度呈斜爻,这两个斜爻也就代表宇宙间的一种形态,万物皆系交错而成。

而这两个交错,恰成为两个十字架,爻字也正是两个十字架的代表。

我们的祖先伏羲氏,是否真的这样画卦,可能还是疑问,但中国文字的起源,却是由象形而始,也就是说由画现象开始的,好像画卦一样。

如何画卦

写字多半是由上而下的,可是画卦却是由下而上的,也就是画卦是由内向外一爻一爻地画。这是画卦的一个基本常识。

虽然可以从上而下,从外而内地画卦,但是最初画卦的方法,是由内而外,是由下而上,这是有其重要道理在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生命的功能,是由地球中心向外散发所产生的。

以一个人为单位来说,个人的行为能力,也是由内而外的。

这是《易经》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画卦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原因。

下图是伏羲所画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可是这个八卦图,在唐以前未见流传,是在唐宋以后才出现的。是否是伏羲氏所画,我们不作考据,在此不加讨论,现在让我们看看先天八卦所表现的意义。

离卦——卦象是圆中一点,代表太阳。

坎卦——上下外围都是阴,

中间一画阳爻象征光明,代表月亮。

龚卦——正面下面破碎,代表风。

震卦——下面阳,上面破碎,

代表了震动,为雷。

艮卦——地上有突出的高山,代表了山。

兑卦——上面的缺口,表示了湖泽、海洋。

大家看了这些阴爻阳爻,也许难以了解为什么会代表了日月天地、山泽风雷。但是我们要知道,最初所画的这些卦,并不是像今天所画的这样直,这样整齐,原始的画法,阴爻可能只是两点而已,所谓阳爻,不过是一块整的而已。它的形状也不一定是整齐的,而且卦是立体的。

所以,离卦的形状,只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黑点,用来表示太阳。其他各卦,也是如此演变的。

八卦所代表的现象

看了先天八卦,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八卦已经将全部宇宙的现象画下来了。

这宇宙间的八种现象,就是天、地、日、月、风、雷、山、泽。

请问,除了这八种现象构成了宇宙自然界外,另外还会有什么东西呢?八卦的归纳真是太伟大了。

孔子在《易经》的《说卦传》上说:

“天地定位”,从任何方向望去,都是天。

“雷风相薄”,大气摩擦发为雷电,雷电的震荡成为气流。

“山泽通气”,这个道理与针灸的应用,是完全相同的,此点留在后面再说。

“水火不相射”,火多则水乾,水多则火熄,极难达到均衡。

至于八卦所代表的人体部位如下,这是丹道派的观念:

乾—头部 1

坤—腹部 8

离—眼睛 3

坎—耳朵 6

震—丹田(生命能) 4

巽—鼻子 5

艮—背部 7

兑—口部 2

八卦“数”的问题

我们看到(图三)八卦上的数字,真觉得有趣,一二三四是向左旋转,五六七八是向右旋转。

这是《易经》的基本原理:“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我们再看这些数字,对面相加皆成为九,所以先天八卦中虽然没有九,但九实在存在于其中,称为九在其中矣!

西洋的微积分,据说深受易理的启示而发明的。

但是《易经》“数”的观念,却认为天地间只有一个数,那就是“一”,这是《易经》的数理观念,这个所谓数理,也并不一定是今天数学上的意义,大家不可混为一谈。

这个“一”,如果加一则等于二,再加一则等于三,最高为九,再加一则又回到了一。

这个思想方法是归纳的逻辑,与西方分析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些数字中,一三五七九,至九为最高数,九代表至阳,阳能至九之数为顶点。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六在中间,代表至阴。

先天八卦方位、气候与医疗

兑为泽,它在八卦上的方位为东南,可以说东南多水,以现在来说,正处于先天八卦兑卦的位置上,正好在海洋的地方。

巽卦为西南,巽为风,那么西南是多风的区域。云南下关的风最大,卡车经过的时候,可以关了油门,任风吹驰而行,其风大可想而知。有人说:此之所谓巽为风也。

各地因气候不同,地理环境有异,造成医疗方面的偏差。比如说,北方多温病,因此《伤寒论》只能适用于南方了;是海洋亚热带的气候,用药的方法与大陆上完全不同。所以,如果将一样的药,一样的方法,应用到世界各地,忽略了气候的因素,那是绝对不正确的。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桩事,一个朋友害了一身黄肿的病,由另一个中医朋友治疗,在他所开的药方中,使用了麻黄六钱,当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在大陆上用麻黄非常慎重,绝对不敢用这样多的。这个病友吃了一两剂药未见效,这位中医朋友又增加麻黄为一两。那时我实在忍不住要问他了,他解释说,药品质欠佳,成分有问题,再加上气候的因素,一两等于大陆上的两钱而已,岂知照他的处方服用后不久,病就好了,由此证明,中医最重视的是气候。

道家观念中的人类

我们前面说过,八卦代表宇宙间八大现象,大家一定会怀疑,我们这万物之灵的人类,怎么没有包括在内啊!

关于这一点,道家的观念最为有趣,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而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寄生虫而已。

说寄生虫还好听一点,实际上,道家称人类为“倮虫”,也就是裸体之虫,生下来赤裸裸的裸虫面已。

我们能说道家的比喻胡闹吗?试看看地球上的人口问题吧!人口在不断地增加,依照道家的推论,人口仍要增加,说像苹果里面生了虫一样,一旦生了虫,必定愈生愈多,直到完全把苹果蚀坏吃光为止,那时虫也完了。

地球上自从不幸生长了倮虫——人类,他们就不断发展所谓科学。挖矿、海底钻油,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破坏性越来越高,直到我们这些倮虫把地球毁灭为止。

道家对宇宙万象的研究

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时候,美国朋友曾说到月球的主权应属美国,但是我却说了一个笑话,认为月球的主权应属中国,因为中国的“嫦娥”,早已在数千年前奔向月亮了。这虽然是笑话,但是却真是有点真实的意义,因为我们的道家,早已开始了对月球和太阳的研究。《道藏》里早已有过一本《日月奔磷经》,设想登陆月球和太阳的道书。

在道家的文献《道藏》中,除了有对月球的研究外,还有一幅极为复杂的图,称为《五岳真形图》,是以中国为中心,画出五岳的地下,认为皆有地下道相通,道家的传说,由陕西省的黄帝陵之下开始有一地洞,沿洞中地道前行,三个月后走出来就是南京。

《道藏》中又把中国大陆像内脏一样的分类,地肺在陕西省。

又在前人笔记中,记载天山以北的地方,有一个洞,每到清明的时候,这个洞就冒出大气,说是地球的呼吸,在出气的时候,沙漠上的人都闻其声,人畜早就逃得远远的,以免被气吹得渺散无方,等到二十四小时以后,又可以听到吸气的声音。纪晓岚的笔记,曾经提过到过这个地方。

在沙漠中,湖泊可以受地气的影响而自己搬家,他们像大冰块一样,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停住了。有些蒙古朋友,还说曾经亲历过这种情景。

这些现象是什么呢?它们就是《易经》上的山泽通气。

山泽通气与气

道家把天地视为大宇宙,把地球上的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

道家在修丹道的时候,首先是注重人体的气。

地球在道家的心目中既是有生命的,当然也是有“气”的,这就是《易经》上“山泽通气”的原理,被道家所加以应用的原因。

气是什么?在道家学说上的“气”是一个很神妙的问题,在中医学上的“气”,也是一个神秘的问题。

八卦上的艮为山,如果把艮错过来,则是兑卦,就是海洋,这就说明了山下是海,海下是山。

山的最下面与海的最下面是相连接的。

但是,山泽为什么通气呢?

道家的兵学,本是秘而不传的,现在说到了“山泽通气”,先让我们看一遍古代道家兵学上出征塞外的情形吧。

在千百年以前的中国社会里,带领万干大军出塞,既没有现在的通讯设备及补给,单是水源问题,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可是道家却有办法,在行军时,携带许多的蓬艾,到了西北高原或沙漠地带,先挖一个约一丈见方的坑井,把蓬艾放在坑中烧,这时注意遥远的四周,不久就会看见别的地方冒出烟来,从冒气的地方打井,必可得水。

这也就是“山泽通气”的应用和证明。

但是为什么用文草呢?

据道家和中国药物学的研究,艾草是通气的,这点要留待植物专家和科学家去作进一步的研究了。

不过针灸所用的艾草,也正是这种艾草。

易经八卦图什么样子

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要看你想解释什么,有关于五行的,又过于天干地支的,有关于东西南北方位的……

下面是比较简单的一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