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810

测试的生命周期是什么,测试的生命周期包含哪几个阶段

兴仁信息网2023-10-09 13:49:450

软件测试流程和bug生命周期?

软件测试流程: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细分的话还有很多

bug的状态:

新建、打开、待验、解决、关闭

在测试生命周期中,测试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测试依据是什么...

我所熟悉的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有4个步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单元格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系统测试时将通过集成测试的软件,作为整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或者模拟运行使用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测试。其目的在于通过与系统需求定义作比较,发现软件与系统定义不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

软件测试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几种测试方法分别是什么?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包括6个阶段(大体上):1)计划 2)分析,3)设计,4)构建,5)测试周期,6)最后测试和实施,和7)实施后。

1. 计划(产品定义阶段)

高层次的测试计划(包含多重测试周期)

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测试标准等 )

确定计划评审的时间

报告问题过程

确定问题的分类

确定验收标准-给质量保证员和用户。

建立应用程序测试数据库

确定衡量标准,例如缺陷数量/严重程度和缺陷起源(仅举几个例子) 。

确定项目质量度量

开始制定项目整体测试时间表(时间,资源等)

必需阶段:评审产品定义文档

文档中加入质量保证标准,作为工程改善进程的一部分

根据该产品的特点帮助确定问题的范围

大约每月要花5 -1 0小时在这一方面

计划在数据库管理所有测试用例,包括手工方面或者自动化方面。

2. 分析(外部文档阶段)

根据业务需求开发功能验证矩阵。

制定测试用例格式-估计时间和分配优先级。

制定测试周期矩阵与时间线

根据功能验证矩阵开始编写测试用例

根据业务需求计划测试用例基准数据

确定用于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

自动化团队开始在测试工具中创建变量文件和高层次的测试脚本。

为自动化系统中的跟踪组件设置路径和自动化引导。

界定压力和性能测试的范畴。

按照每个测试用例的数据要求开始建立基准数据库。

定义维护基准数据库的过程,即备份,恢复,验证。

开始规划项目所需的测试周期数,和回归测试次数。

开始文档复查,如:功能设计文档,业务需求文档,产品规格说明书,产品外部文档等。

审查测试环境和实验室,前端与后端系统都要。

准备使用McCabe工具,以支持白盒测试中代码的研发和复杂性分析

建立反馈机制并开始录入文档。

必需阶段:审查外部文件

�8�3 文档中加入质量保证标准,作为工程改善进程的一部分。

�8�3 根据群体执行反馈编写测试用例

�8�3 开始研制测试用例估计数目,每个用例的执行时间,和用例是否自动化这些方面的度量

�8�3 为每个测试用例确定基准数据,

�8�3 大约每月要花25小时在这一方面

3. 设计(文档架构阶段)

根据变更修改测试计划

修改测试周期矩阵和时间线

核实测试计划和用例用到的数据都输入到数据库,或是否必需的。

修改功能验证矩阵

继续编写测试用例,根据变化添加新的用例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规范自动化测试和多用户测试的细节。

挑选出一套用于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并且把这些用例脚本化

规范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的细节。

最终确定的测试周期。 (根据用例的估计时间和优先权确定每个周期所用的测试用例数)

最终确定的测试计划

估计单元测试所需资源

必需阶段:审查架构文件

�8�3 文档中加入质量保证标准,作为工程改善进程的一部分。

�8�3 确定要进行编码的的实际组件或模块

�8�3 在这定义单元测试标准,通过/失败准则等。

�8�3 单元测试报告,报告进行单元测试后的模块质量如何,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都要包括输入/输出数据和所有决定点。

�8�3 列出所有要进行单元测试的模块

4. 构建(单元测试阶段)

完成所有计划

完成测试周期矩阵和时间线

完成所有测试用例。 (手动)

完成第一套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测试脚本。

完成压力和性能测试的计划

开始压力和性能测试

McCabe工具支持-提供度量

测试自动化测试系统,并修复错误。

发展单元测试

运行质量保证验收测试套件,以确保软件已经可以交给QA测试。

5. 测试周期/ 错误修正( 重复/系统测试阶段)

测试周期1,执行第一套的测试用例(前端和后端)

报告错误

错误审核-不断开展的活动。

根据需求修改测试用例

根据需求增加测试用例

测试周期二

测试周期三

6. 最后的测试和实施(代码冻结阶段)

执行所有前端测试用例-人工和自动化。

执行所有后端测试案例-人工和自动化。

执行所有压力和性能测试。

提供对正在进行的缺陷跟踪度量。

提供对正在进行的复杂性和设计的度量。

更新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的估计时间。

文件测试周期,回归测试,并更新相应文档。

7. 实施后

开展实施后评估会议以回顾整项工程。 (经验所得)

准备最终的缺陷报告和相关度量。

制定战略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在今后的项目中重复出现。

创建如何改进流程的计划目标和里程碑,

McCabe工具-制作最后的报道和分析。

自动化测试组-1 )审查测试用例以评估其他可用于自动化回归测试的用例2 )清理自动化测试用例和变量,和3 )审查自动化测试和手工测试结果的整合过程

测试实验室和测试环境-清理测试环境,标记和存档用过测试用例和数据,恢复测试仪器到原始状态等。

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

如何做测试,有一个典型的V型模型参考

测试分为: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验证测试

对应的开发阶段

编码

、详细设计、概要设计、需求分析、客户需求

测试过程

制定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不同阶段)、测试及BUG管理;

测试计划是在项目立项之后,理论是和需求分析同时完成,但实际情况要等需求分析完成了,才能制定测试计划;

根据测试计划,做好需要分析后,要开始设计确认测试用的测试用例;

然后按开发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测试用例;

编码完成时开始进行测试,一直到最后的验证测试结束,并修改好BUG,发表β版本就可以结项了;

生命周期法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命周期法也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开发复杂的大系统时,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它也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1基本思想: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开发中,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具体来说,它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独立的六个阶段,包括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这六个阶段构成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优缺点

生命周期法的突出优点是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它从时间角度把软件开发和维护分解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目标.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可操作性.另外,每个阶段都对该阶段的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保证了软件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实践证明,生命周期法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但是,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较长,因为开发顺序是线性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前阶段所犯的错误必然带入后一阶段,而且是越是前面犯的错误对后面的工作的影响越大,更正错误所花的工作量就越大.而且,在功能经常要变化的情况下,难以适应变化要求,不支持反复开发.

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生命周期评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该研究主要集中在包装废弃物问题上,如美国中西部研究所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评价研究,该研究试图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最终处置,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研究,揭开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引起重视,一些学者、科研机构和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开展研究工作。在此阶段,研究的焦点是能源问题和固体废气物方面。

20世纪80年代,“尿布事件”在美国某州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的“尿布事件”就是禁止和重新使用一次性尿布引发的事件。在期出,由于一次性尿布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垃圾。

扩展资料:

生命周期概念更有建设性的应用是需求生命周期理论。这个理论假定,顾客(个人、私有或公有企业)有某种特定的需求(娱乐、教育、运输、社交、交流信息等)希望能够得到满足。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产品来满足这些需求。

技术在不断发展,人口的统计特征随着时间而演变,环境则在不同的权力集团之间摇摆不定,消费者偏好也会改变。与其为了保卫特定的产品而战,倒不如为了确保你能够继续满足顾客需求而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命周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