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104

太岁有收藏价值吗,太岁是啥东西

兴仁信息网2023-12-01 08:43:390

太岁的价格?

野生太岁价格表:一等太岁(单重在500克以下的肉太岁 ) 20000元/500克特级太岁(单重大于等于500克的太岁)20000元/500克收藏太岁,(外形完整,没有关伤口) 50000元/500克我处还有部分小野生太岁价格:耳朵太岁(耳朵大小,因大小按重量)900元手掌太岁(手掌心大小按重量算)1200元(有二个耳朵大小,极品收藏太岁,一白色,象白肉一样,16斤/50万元整体.极品收藏太岁,灵芝样,象肉样,15斤/50万元整体出售。小太岁价格;耳朵太岁900元,手掌太岁1200元

太岁的价格怎么样?

这种东西要看从哪里挖出来的,如果是风水极好之地发现的,就是无价之宝,可以带来好运,更有奇效者可以治疗疾病。

如果是从风水极差之地挖出,就不好说了,总之这个东西属于大地之精华,很有用处,如果非要问多少钱,那得看买的人识不识货了。

野生太岁价格表:一等太岁(单重在500克以下的肉太岁 ) 20000元/500克特级太岁(单重大于等于500克的太岁)20000元/500克收藏太岁,(外形完整,没有关伤口) 50000元/500克。

还有部分小野生太岁价格:耳朵太岁(耳朵大小,因大小按重量)900元手掌太岁(手掌心大小按重量算)1200元(有二个耳朵大小,极品收藏太岁,一白色,象白肉一样,16斤/50万元整体。

极品收藏太岁,灵芝样,象肉样,15斤/50万元整体出售。

耳朵太岁900元,手掌太岁1200元。

"太岁”是什么?很值钱吗?

一次偶然发现,引出千古传说;

一块奇特肉团,

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它长生不老,

有人说它太岁出世,

它究竟是什么?

请收看《走近科学》――破解太岁之谜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触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这句话我们经常听说,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出自哪里,那么,太岁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它又长成什么样子?恐怕就更没有人说清楚了。但是在10多年前,在陕西周至县发现了一个不明生物体,当地人都把它说成是太岁出世。那么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传说中的太岁吗?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和儿子杜战盟到渭河边上去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河中的浮柴,

采访 吴凤莲:我们这没有柴火烧,只要河里一发水,河里就从山里飘下来树枝,我们就到河里去捞柴火烧。

上午9时许,他们突然看见湍急的河水中有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儿子杜战盟跳入齐腰深的水中一把抱住此物,将其拖到岸边,将它放在沙滩上仔细察看和触摸。

采访:吴凤莲 大概就是圆的,长长扁形的,黄黄的好像牛身上的皮,就那样子,端起来就像河里的鹅卵石。当时我把它当成是牛腿上的一块肉,在泥里水里不敢动,我拿脚踏。

由于渭河经常发大水,有时就从上游冲下死牛死猪等动物尸体,开始的这次发现并没有引起吴凤莲母子的注意。所以她们没有把发现的不明物带回家。但是过了三四天,吴凤莲改变了主意。原来在村里人们经常把动物的死尸,埋到地里当肥料使用。吴凤莲觉得那个肉团可以拿回来埋到自己地里。于是决定再去看看。然而没想到那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采访 吴凤莲:后来时间长了,水落下去了,在干河滩上搁着,已经隔着四天了,三天以内河的死鱼就已经生虫了,那个东西旁边光溜溜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看到这个东西在三伏天里既没有烂掉也没有招蚊虫,吴凤莲母子觉得这个肉团有点奇特。于是她们把东西搬回来以后,并没有把它埋到地里,而是把它洗干净以后,放到一口大铁锅里。一个星期以后,令人没想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采访 吴凤莲:(一个星期以后), 发现它大了,有些人就猜想它可能长,这是个活物,大小据我来看,周围一圈大了两寸。

据吴凤莲回忆,当时刚搬回来的时候她们称的重量是20多公斤,这次称过以后,发现长到了35公斤。几天时间竟然长了10多公斤。看来他是块活肉。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既然是肉的话,能不能吃呢?

采访 吴凤莲:我拿了刀子割开了它 ,一割,一看里面,像是白肉,我跟我的孩子说:这怎么像肉一样。我和我孩子一商量,割了一块,放到炉子上熬。割了一块肉,有二两重,倒了一瓢子水,熬了一个多小时,就熬化了,提起来就像面糊糊,是粘稠的。孩子搁点糖,喝了然后就对我说没有什么味道,我说没有什么味道,就没有什么坏处,只有好处,要是有坏处,人心里就发恶心,这个可没有。

据吴凤莲介绍,后来他们在食用了“肉团”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而且,在蚊蝇多如牛毛的三伏天,放置这个“肉团”的屋子里一个蚊蝇也没有。没过几天,吴风莲家发现宝物的消息传遍了当地。许多村民都来割肉。其中有个村民切下来100克重的一块,没想到几天时间就长了一倍。更为奇怪的是这个“肉团”原来割下来几块肉的地方没过几天便又重新长好。有的人就说这是传说中的太岁,谁吃了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那么这个肉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体,它是否是传说中的太岁呢?

陕西周至县发现不明生物体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传开,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而这些报道也引起了西安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重视。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当地村民传说这就是太岁,因为太岁本来就是一个带有色彩的一个东西,然后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很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社会上打电话的,各界打电话的,问询的人特别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市科委指示西北大学尽快拿出科学结论来。

1992年9月的一天,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受命前往吴风莲家进行科学调查。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系上当时给我交代说是发现了一个动物,但是我去了以后根据这个动物的特性一看,没头,没身子,当时的形态它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间比较厚,边缘比较薄的,这么一个椭圆形的一个东西,表面带有褐色,然后腹侧带了一些纯白色,当时用水一拍就跟肥猪肉差不多的那种感觉,所以当时我们非常吃惊,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根据外形,根据形态结构,当时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个生物,有可能是一个生物,但是究竟是不是,所以当时我提出来必须得做一个,就是说得取一点材料,带回我们生物系得做一些实验,

由于当时在现场无法判定这个生物体的种类特性,所以杨兴中在征得吴凤莲的同意后,从肉团上切割了一块当作实验材料,马上赶回西北大学进行科学鉴定。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首先是不是一个生物,那么从它的一个生命的特征再来做判断,如果是生物的东西,就有细胞结构,那么这个细胞通过细胞的结构以后,就可以判定你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其他的东西。

通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细胞学的鉴定,发现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这就证明它确实是一个生物体。但是它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变大,是因为它自身生长的缘故,还是像死去的生物死尸一样在水里泡大的呢?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在实验室简单测了一下呼吸的指标,通过仪器测了以后,这个东西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董兆麟:它繁殖的很快,它没有鼻子,没有眼睛,什么都没有,它就那么一块肉,肉呢,它是死的,放了三天以后它就发臭了,但是它不发臭,所以认为它是一种活的生物体,但是这个生物体目前的话,人们在整个生物界又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有对它进行鉴定。

虽然科学实验证明这个肉团是一个活的生物体,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社会上关于太岁的传说愈演愈烈。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太岁这个词,在农村里面一直是源远流长的,一直有这个太岁这一说,所以一旦土里头挖出一个肉乎乎的一团的这个东西,老百姓都认为是太岁。从我小的时候人们就说,老人经常给我讲这些事情,讲过去谁家盖房子的时候,挖地的时候挖了个太岁,从此那一家就败落了,还有死人的,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所以这个在关中这一带老百姓广为流传的一个事情,所以一旦河里挖出这么一个怪怪的,像个肉,又不腐烂没有任何味道东西,他们第一印象可能是太岁。

据中国一些辞书的解释,太岁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木星它每12年要围绕太阳转一圈,它每一年有一个位置,地下相对应的就有一个太岁出现。民间传说盖房子兴土木的时候门不能正对着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岁就会动怒。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说法。如果按照民间的说法,人们对太岁是十分避讳的,但是为什么又把它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这和陕西周至发现的“不明生物体”似乎一样,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徐福和他的寻找船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而它梦寐以求的仙药也化为了历史传说。但是在陕西周至县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却再次把人们与肉灵芝联系在了一起。

采访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 副院长 米家烈:古代的肉灵芝上面的描述呢,本草纲目上它描述的比较详细一些,我去看的时候 它的形状就是像描述的,它的这个黄的像紫金,这个切起来就像一块肉,那个紫金你看起来就像那个紫金颜色又发黄又紫。而且,它的外圈上还有,一圈一圈好像在那个增生,一圈一圈的在那里发展,发育这个过程中留下的一个痕迹都比较很清楚,那个手摸到上头光光的,而且摸下来还一点黏度感,就好像咱们那种椒盐蛋白那个在上面出现的那种现象,感觉到非常的宝贵,我也没敢用手很有劲的去摸,就轻轻地看了一下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宝贝,我可以断定地说它就是肉灵芝。

米家烈的说法源自《本草纲目》对肉灵芝的描述。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这些描述似乎与陕西周至所发现的不明生物体的特征非常相似。再加上它自我生长迅速的特点,不得不令人怀疑它是否就真的是传说中的肉灵芝?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个不明生物体,在各地进行了公开展出。由于人们纷纷传闻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太岁肉灵芝,观看的游人络绎不绝。就连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日本天皇明仁,在得知此生物体发现的消息后,特地参观了这个“不明生物体”,并称它为:“稀有的宝物”。

为了判定陕西周至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否就是传说的肉灵芝,杨兴中对这个不明生物体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科学观察,杨兴中发现这个生物体具有两根鞭毛 结构的游动细胞,并可看到游动细胞鞭毛的一端无选择性的摄取食物颗粒。根据这个特点,杨兴中确定, 这个不明生物体的身份,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

其他地方虽然这个粘菌的普遍存在,但是这么大的复合体来讲,这又是第一次发现,因为当时我们研究完了之后,形式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说它是处于原生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这本身就是说明了它在生物界里面进化方面的一个奇特性,所以当时价值体现的比较大一些,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一些关注吧,科学界的一些关注,尤其是像当时在日本先皇参观了以后,他是一个海洋生物家,他参观完了说了一句话,说这是生物学界的一大发现,这个价值初步肯定的。

根据杨兴中他们的结论,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呢?你看这是一株植物,这是一个动物,这是一株真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前一种叫异样功能,后一种叫自养功能。后来随着演化按两个方面发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自养功能加强,运动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由之发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运动功能和异养功能加强,自养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之发展到动物界。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呢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呢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所以它对研究生命演化过程十分有意义。

但是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是否具有像人传说的延年益寿的功能呢?为了进一步揭开里面的秘密,杨兴中进一步观察了它的物质结构。他发现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体内含有将近50%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帮助。而且有时在它表面会形成一种类似塑料薄膜一样的物质。那么这个薄膜,而且在手上捻就是光光的,黏黏的那种感觉,至少是一种多糖类的物质,可以蕴含多糖类,那么这个多糖类,这个在免疫这一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至少作为一种药物开发,或者保健品开发,它这个如果进入人体以后,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你的免疫功能,那么这个从一个侧面来说,那就达到了一个保健的作用,所以还是有一定道理,至于里面含有其他物质,这个没测量。

但是对于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为什么可以快速的生长,它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什么样子,它的年龄有多大,是否真的具有可以开发的利用价值,杨兴中介绍由于当时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这些未解之谜没有揭开。所以它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至于它是不是古书上描写的肉灵芝,他不敢肯定。然而就在事隔12年之后,他听说又有人,在黄河边上拣到了一个与《本草纲目》记载更加相像的肉团,于是他马上到收藏者张安君家进行调查寻访。

根据了解,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张安君在2004年9月从黄河边上的一个农民手中收购的。

而经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的外观观察,杨兴中认为它比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更像传说中的肉灵芝。

杨兴中:《本草纲目》里面曾经这句话说,就是肉汁状如肉,那么在这个里面外形体现在好多的纹理上,和边上一些肌肉束的一些结构上这个是符合的,《本草纲目》曾经对颜色记载,其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就是“黄者如紫金”,那么这个也可以从表面的颜色上有可以体现出来,另外还有一句话“动辄如尖兵”指的是内部结构,那这里面断层上我们可也可以看出非常白的一些结构,这个也是符合《本草纲目》里面的记载,另外《山海经》里面的记载有这么一句话“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就是说跟一个扭曲的马脖一样,这个从整体上来看,这个从扭曲的,而且外表上像马皮肤差不多这种结构,那么这个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又很相似,所以从这两个古籍记载,以及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来看,它是一个菌类可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且是在纯自然的状况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但是现在究竟它是一个什么样一个具体的菌种,就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和一些细致的工作,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来,就是说这个结论说,但是可能预言这个东西的价值,体现的学术价值,体现其他方面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比较少见。

虽然只从外观进行了鉴定,但是杨兴中认为这个菌体与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无论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个肉感更强,更接近于动物。那么它是不是也是粘菌复合体,他认为必须在进行更严密的技术鉴定后,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同时杨兴中认为如果第一个肉团出现是偶然的,那么再次出现的这个肉团就证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传说中的神明。他希望这一次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最终通过科学的手段,揭开太岁和肉灵芝的不解之谜。

回答者:华夏风采 - 助理 二级 11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2636.html?fr=idrm

我捡到个太岁拍卖公司都说值好几百万,请问有了解太岁的人吗

你发财了,好好养着,以后论克卖。

太岁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价值?

反馈

4张

太岁

肉灵芝

更多义项

太岁,又称肉灵芝,为古代汉族传说中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确有记载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有典籍记载,太岁性平,苦,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肝等价值。

太岁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科学家称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其在显微镜下却观察不到细胞结构,古代时认为其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天降横财300万!村民捡到140斤太岁实现人生暴富,现况过得如何?_百度知 ...

之前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现在流行这样说: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看来不论岁月如何流转,人心如何变迁,大家对于一样东西永远是真爱,那就是: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长大成人之后,每天的奔波劳碌就是为了挣几两碎银,换些粮米,以养活这肉身。要说"钱"可真是个好东西啊!有钱之后可以住豪宅,开跑车,穿名牌,吃好的。如果生病了还可以用钱得到最好的医治,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但是,如果这钱财来得太猛太急,往往也难以把握,会失去的更快。辽宁的王承德之前就发了笔"横财",转眼之间数年过去了,他的人生也因为这笔钱发生了巨大转变。

一、天降"横财"300万!

如果说给你300万,那么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回答:要!但是,这个300万可与众不同。这"300万"黏糊糊的一团,糊在地上,如果你能发现并把它带回家才算是你的。这估计很多人就得不到了。

1、王承德意外捡太岁

但是,王承德就得到了这与众不同的"300万"。那是寻常的一天,辽宁丹东农民王承德背着农具去地里干活儿。当他忙完地里的农活儿准备回家时,就看到地上有一团肉乎乎的东西,看着也不像是树根什么的。摸着粘手,戳着还很软很有弹性。至于大小,一眼看不出来,因为还有一部分在地下埋着。

出于好奇心,王承德就拿着手里的工具开始挖。他害怕坚硬的器具碰上了这个看着像肉又像蘑菇的怪东西,于是连双手也用上了。就这么连挖带刨的,终于把这个怪东西给挖出来了。王承德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来它到底是什么,就决定把它带回家给家人认认。

这个怪东西别看不是特别大,但是特别沉。干了半辈子农活儿,浑身是劲儿的王承德第一次竟然没有给它背起来。好不容易连抱带抗王承德把这个怪东西带回了家,一路上不少村民看见王承德背着个东西累的吭哧吭哧的往家跑,也都好奇跟着去了王家。

到家之后,王承德先把它放在了秤上,上了秤才知道这个家伙竟然重达140斤,怪不得那么沉!这时一旁围观的村民站成了一圈,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这是垃圾的,有说这是废旧塑料的,还有人说这是太岁……

2、"太岁"是什么?

王承德一听见"太岁"两个字就不累了,他知道太岁少见但是值钱。只是,眼前的这个东西谁也说不准它是不是太岁。于是王承德送走了围观村民,开始悄悄找人鉴定这究竟是个什么。经过专家鉴定这就是一个太岁,并且是一个极为罕见的重达140斤的大太岁。

一时之间,王承德挖到太岁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富商慕名而来重金求购。王承德知道这东西在自己的手里一文不值,只有卖出去才是正理。于是这个太岁在王承德手里前前后后一共被卖了300万人民币!这样算下来,一斤太岁合2万多人民币!为什么太岁价高还如此抢手呢?

原来太岁又称肉灵芝,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可食用,可入药,实乃滋补上品。据说太岁的主要功效是提高人体免疫力,吃了它之后有助于身体强健,益寿延年。由于太岁的生长方式特殊,所以生长十分缓慢故而稀缺。

至于太岁具体的药用价值,至今学界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相关专家指出:太岁最好还是用于收藏,谨慎入口。

二、想要长长久久富下去的王承德

王承德的太岁卖了300万的事情全村人都知道,于是大家羡慕的同时不免有些眼红。于是就有一些人说他"钱来得太快存不住"云云。

1、一场台风"吹垮"了王承德的"创业梦"

对于这些议论,王承德通通不理会。他已经在心里打算好了,他要用这300万让王家从此富起来。所以这300万王承德只花了20万用于买车,又花了一些钱翻新房子,置办新家具。剩余的钱,王承德打算拿来创业。

他先是从山东买回来40头驴养在屋后的荒地里,又修了一个养鱼池。为了这池淡水鱼能养好,王承德还专门请人给自己建了个树屋用来看鱼。紧接着,王承德支出了自己创业以来的最大一笔开销:开办"德福农家乐山庄"。

虽然王承德之前一直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这次创业他还是很有想法的,胸中的蓝图绘制很是宏伟。他打算将鱼池、养殖和农家乐山庄捆绑经营。这样来吃饭的食客既可以吃饭享受农家美食,又可以看动物体会农家乐趣,甚至走的时候还可以带走几条农家鱼。据说,王承德为了这个"德福农家乐山庄"陆陆续续投资高达100万人民币。除此之外,他为了食客能够吃了再来还高价聘请专业厨师在山庄掌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农家乐山庄在红火了一阵之后,被一阵台风吹得支离破碎,一起被台风吹跑的还有王承德投进去的真金白银。

2023年台风肆虐我国的沿海地区,丹东也未能幸免。由于王承德没有太注意天气,觉得这只是毛毛雨,于是他十分看重的一池淡水鱼被洪水给冲连“鱼鳞”都没了。

2、重整旗鼓,收拾旧山河

台风走后,王承德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很快,他就重新振作起来。他先是卖掉了之前养的40头驴获得20万元弥补养鱼的损失。之后他总结自己的失败原因:搞养殖只有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还要结合现实,比如说台风来了就得多看天气预报做好防护工作。

除了台风让王承德损失惨重,村民的话也如刀子一般扎他的心。村民都说他不是创业的料,甚至还有人劝他安心种地。不服输的他自己开始养鸡,这一次他是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开始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养鸡一年之后王承德将成鸡卖出。这一次他足足赚了200万元,相当于他又捡了一次太岁。并且这个利润可是他养鸡成本的几十倍啊!

就这样,再一次获得财富的王承德继续默默地进行着自己的养鸡产业。看来还是伟人说得对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王承德捡到太岁发财固然难得,更难得的是他受挫折之后勇于站起来那份勇气。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