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415

古代有几个星座分别是什么星座,古代的星座有哪些

兴仁信息网2023-12-06 23:26:390

古代一共有多少个星座,分别是那些

十二星座指原来的黄道所经过的12个星座,广泛应用于占星学。现在的十二星座分别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用人的生日来区分星座。其中受日本影响和口误,在占星学中室女座改为处女座,人马座改为射手座,宝瓶座改为水瓶座。十二星座占星学和天文学是有区别的,占星学十二星座依然如故,不包含新加入的蛇夫座。

远古时期一共有多少个星座?

十二个星座

十二星座2即黄道十二宫,是占星学描述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道的十二个区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虽然蛇夫座也被黄道经过,但不属占星学所使用的黄道十二宫之列,在占星学的黄道十二宫定义只是指在黄道带上十二个均分的区域,不同于天文学上的黄道星座3。而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28年规范星座边界后,黄道中共有13个星座。

中国古代十二星座

十二星座是西方人以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星群结合希腊神话而成的,因为古人认为太阳绕地球运行也就是从地球上看太阳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那这个路线又叫做黄道。

人们将黄道分成12区,每个区为30度,每个区代表1个星座,在西方的占星学上的黄道十二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一个人出生时各星座落入黄道上的位置,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赋,他们认为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行为性格的一个表现方式。

在中国很早就诞生占星学,也是将这个黄道分成了十二星次,称为黄道十二星次,而且咱们国家独有的二十四节气十天干十二地支,四象五行二十八星宿一起组建了东方占星学。

一共有几个星座?又分别是什么?

12 牡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魔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中国古代以人名命名的星座

中国古代没有星座这一说法。中国古代的天文体系叫做三垣二十八宿体系,或者叫星官体系。以星官为单位组成,并非星座。星座是近代西方的体系,由于其更适合现代天文学研究,所以目前国际上通用星座。

但是,中国古代的确有以人名字命名的星官,比如造父(位于危宿,虚构人物,驭马高手),王良(位于奎宿,真实存在,战国时期赵国赵襄子的马车夫,驭马高手),傅说(位于尾宿,武丁的谋臣,与其一起开创了武丁中兴),轩辕(位于星宿,即黄帝),奚仲(位于女宿,历史上战车的发明者)。一共五个。

其他的,像织女,这并不是人名。星官体系高度化,不可能有爱情故事,而且故事内容不符合当时礼教。故,牛郎织女故事只是在民间流传,古代官方天文研究从未给予过承认。织女,只是统一代表古代男耕女织中的女子。至于牛郎,根本没有这个星官,这个星官叫河鼓,意思是河边的战鼓,牛郎的名称是民间杜撰出来的。

中国古代也有十二“星座”,按阴历划分,你属于哪一个?

十二星座源于西方,如今在我国却流行起来,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种种诡谲莫测的说法,可谓是赚足了眼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国古代也有十二“星座”的划分,只不过名字不叫“十二星座”,而是叫“十二星次”,或直接称“星次”。

十二星次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星辰的崇拜,再由天文学家对星辰进行划分,主要用于记木星的位置,将“黄道”分为十二部分,不得不说与西方的十二星座颇为巧合,但十二星次早在我国汉朝时期便已经定型,也就是说探索阶段更早,初见于“左转”、“国语”等书籍,此后“汉书”中也有提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十二星次如何按阴历划分,每一星次又有何含义。

12.7至1.5,曰星纪。星指的就是星宿,而纪有记录,开始的意思,意思明显就是以星宿为计量方式开启的记录,《尔雅·释天》中记载“星纪,斗,牵牛也”,而斗、牛为二十八星宿中的两星名称。

1.6至2.3,曰玄枵(xiao),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玄嚣,号青阳,另一个儿子叫昌意,生颛顼帝,而玄枵就是玄嚣,玄嚣虽然没什么名气,但他是古帝帝喾之祖,所以死后古人以星次纪念他。

2.4至3.5,曰娵訾(ju zi),其实与玄枵一样,娵訾对应也有一人,名为诹訾,帝喾的妻子叫常仪,而常仪所在部落的名称叫诹訾,古代有以部族为氏的传统,诹訾氏被尊为北方星次也不奇怪。

3.6至4.4,曰降娄,降有降生的意思,而“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名称,意思是天降生娄人,据春秋史记载,为了保存夏人一脉,西周分封诸侯时将禹的后代东楼公封在杞地,而娄宿之名正是由娄人所得,小编不才也姓娄,只是星次为星纪。

4.5至5.5,曰大梁。大梁指的是魏国的都城大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市,其上以娄地位星次,显然大梁为星次名称也不意外,魏人多为姬姓,远祖出自西羌,与降娄一样,属于西方白虎星次。

5.6至6.5,曰实沈。这个星次又与帝喾有联系,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阙伯,一个就是实沈。实沈是西方民族的后裔晋人的祖先,因此实沈在二十八星宿中也属于西方白虎星次。

6.6至7.6,曰鹑首。字面意思就是鹑鸟的头,虽然时鹌鹑的头,但代表的确实南方七宿中的朱雀,《左传》中出现过“鹑火”二字,鹑即火星,南方朱雀为火,这个南方星宿中的星次算是坐实了。

7.7至8.7,曰鹑火。这个星次中有一颗红色的星为星宿一,也就是长蛇座α,也是由于这可红色的星,此星次才被称为鹑火。

8.8至9.7,曰鹑尾。有首便有尾,这个星次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翼宿和轸宿,而翼宿有朱雀翅膀和尾巴的含义,不难看出古人对星次的划分规律。

9.8至10.7,曰寿星。寿星是我们都非常了解的一个称呼,古人认为观察寿星的明暗可以判断天子的寿命和国家的昌盛,因此在过去寿星被当做是领头星。

10.8至11.8,曰大火。实际上是一颗发红色光芒的星,这点与鹑尾有点类似,商朝之前,商人习惯以大火星定季节,还有专门观测这颗星的官员名为火正,也正是由于它的特别,所以才会成为十二星次之一。

11.9至12.6,曰析木。有学者认为析木的由来与云南的纳西族有关,纳西在古籍中称为么西,又可以写作木析,倒过来便是析木。而“析”的意思是分开,木指植物的统称,而析木星次所在的天域刚好横跨银河两岸,颇为贴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