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128

起底玻璃隐形冠军康宁:它会卡华为的脖子吗?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9-07 22:42:480

原标题:起底玻璃隐形冠军康宁:你所不知道的特种玻璃制造商,它会卡华为的脖子吗?

作 者 | 章舟

来 源 | 扑克投资家

导读

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标配,而屏幕材质,直接决定了手机的“耐摔”程度。试想一下,如果刚买回来的新手机被摔成“大花脸”,任谁都会感到心痛。因此“不拍摔”往往成为手机屏幕的重要卖点——作者亲测,某果的手机屏幕,经过多次摔落,依然看不出明显痕迹!

{image=1}

【图】玻璃的材质,直接决定手机屏幕的耐用程度(图片来源:网络)

某果的手机屏幕之所以耐摔,背后离不开强大的玻璃生产厂家。实际上,这家玻璃行业的“隐形冠军”,不但和某果共同成长,而且几乎“垄断”了所有高端手机玻璃的原材料!分享了科技时代的红利!

而且据可靠消息:在美国打压下,很可能成为“绝唱”的华为mate40,其屏幕所使用的的材质,也是康宁的王牌产品“大猩猩”玻璃——mate40整机上为数不多的美国产品!

{image=2}

【图】mate40Pro概念机(图片来源:网络)

这家企业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够征服包括华为在内的手机厂商呢?让我们从一块玻璃的旅程开始,探究这家巨头的成长“秘密”。

{image=3}

康宁玻璃前史:偶然发现,被束之高阁

康宁是一家美国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制造商,1851年于美国纽约州的康宁市成立。

早在100多年前汽车诞生之初,康宁就已经涉足汽车领域,但不是作为厂商,而是作为供应商为当时的车辆提供车窗和挡风玻璃。如圣戈班、福耀在内的诸多玻璃大厂的上游供应商中,依旧还能看到康宁的身影。

正如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往往源于偶然一样康宁玻璃的诞生,其实也源于20世纪50年代一次“乌龙”:

一位康宁玻璃厂的工程师DonStookey将一块光敏玻璃放到火炉中做实验,原本他是将温度设置在600摄氏度,但是后来一名控制员错误地将温度设置到900摄氏度,超过了玻璃的融化范围。一开始,他认为这个实验必败无疑,玻璃肯定已经融化。

结果,实验结果出人意料,那块玻璃样品不仅没有融化,反而“百炼成钢”,成为了一块具有弹性的奶白色玻璃。后来这种有机玻璃被命名为Pyroceram微晶玻璃,再后来,被命名为Chemcor,最后人们才将这种有机玻璃称为康宁玻璃。

{image=4}

【图】Chemcor玻璃的生产线(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康宁玻璃刚刚出现的时候,凭借它的高强度和高弹性以及高扭曲度,许多人表示很感兴趣,但是这种玻璃在市场上并不畅销。技术在当时可谓是“屠龙之技”。于是,在被短暂应用于直升飞机挡风玻璃之后,1971年,康宁玻璃厂不得不关闭这种玻璃的生产线,Chemcor玻璃技术也遭到封存。

然而,技术不会消失,它在等待一个时机爆发。没有人想到的是,Chemcor玻璃重见天日用了34年的时间。

2005年,当时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发布了后来累计销量1.3亿部的RazrV3手机,这部手机成为玻璃显示屏替代高强度塑料的里程碑。虽然这款手机并未采用康宁的玻璃,但康宁还是从中嗅到了机遇:在2006年底成立了一个不大的团队,考虑重启Chemcor玻璃,探索在手机上应用的可能性。

{image=5}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Chemcor玻璃虽然坚固性无与伦比,“短板”也极为致命——厚度达4mm,在手机日益轻薄化的年代,如何让玻璃更薄是康宁首要攻克的难题。正在这个时候,改变了康宁一生的“神助攻”——伟大的苹果,以及伟大的“教主”乔布斯。

{image=6}

以打入苹果为契机,造就手机屏幕No.1

1. 乔布斯慧眼,造就了“大猩猩”的传奇

对iPhone发展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就会知道,2006年,正在全力策划iPhone乔布斯,曾因为最初采用的塑料面板不耐划大发雷霆,继而寻找替代的解决方案,而乔布斯又是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手下无数个方案报到他那里,都被无情“枪毙”了。

眼看着距离新品发布会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万般无奈之下,乔布斯不得不找到康宁,希望这家玻璃老牌巨头可以搞定屏幕面板的材料。

{image=7}

【图】乔布斯在展示首款iPhone(图片来源:网络)

Chemcor玻璃的厚度达 4mm,如何让玻璃更薄是康宁首要攻克的难题。要知道苹果当时要求的玻璃厚度是 1.3mm——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理论上说,一款新产品从研发到量产,起码需要数年时间,但乔布斯留给康宁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直到乔布斯最后催促的电话响起,康宁也没能取得显著的进展。

但是苹果的发布会却一刻也不能后推。据当时的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透露:

2007年1月份乔布斯在舞台上举起的iPhone,其实当时的屏幕是塑料而不是玻璃,不过第二天他就像自己抱怨,在口袋里携带iPhone后,显示屏上出现了划痕。

虽然没能赶上iPhone的首发,康宁还是顶住巨大压力、经过几个月争分夺秒的研发,最终在6月第一批iPhone发货前,给出乔布斯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铝硅钢化玻璃——日后威震全球的“大猩猩”(Gorilla)玻璃!

{image=8}

【图】同等厚度下,大猩猩玻璃表现出更高的强度

实际上,大猩猩玻璃的生产材料与普通玻璃基本没有区别,同样是石灰石、石英砂以及硼酸钠。不同之处在于,康宁在生产时,将生产出的钠钙玻璃放置在硝酸钾溶液中,利用硝酸钾中的钾离子将玻璃中的钠离子置换出来,所生成的新化合物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高的强度。这样,就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加强压缩层,而钾离子更强大的化学键,也赋予大猩猩玻璃以柔韧性。

对于现在的手机厂商来说,如果没有当时苹果的推进,可能康宁也不会有现在的大猩猩玻璃系列,而这个系列的玻璃很快就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了。所以说,iPhone和康宁玻璃,真正实现了共存共荣。

2. 不断迭代,终成手机屏幕霸主

2012年,康宁在CES电子展上推出第二代大猩猩玻璃,新型玻璃面板可以做到0.8mm的厚度,更加轻薄、还可以弯曲,成为当时智能手机的标配,诸如三星Galaxy S3、iPhone 5等机型均采用了大猩猩2玻璃。

在大猩猩玻璃4发布之前,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即苹果在2014年投资GT Advanced公司,希望通过研发蓝宝石屏幕面板来替代大猩猩玻璃,一度盛传iPhone 6将采用蓝宝石玻璃。然而,由于蓝宝石玻璃工艺更加复杂且量产难度大、且存在虽然耐划伤但易碎的弊端,最终GT Advanced无法满足苹果要求,康宁不战而胜,而GTAT也随之宣布破产。

{image=9}

【图】传出一度可能取代大猩猩的蓝宝石玻璃(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事件让康宁有了危机感,所以大猩猩玻璃4在抗压性和耐划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使用了全新的离子交换技术,用钾离子代替钠离子,使得玻璃更为坚固。

大猩猩玻璃3则乘胜追击,集成了全新的“天然抗损”技术,是康宁第一块使用分子技术加强耐用性的产品,相比此前强度提升约40%。另外,康宁还在屏幕涂层中加入银离子,实现抗指纹、抗菌的特性,并有效降低了反射率。至于大猩猩玻璃4,则延续3的基调,进一步降低厚度、提升强度。

第四代大猩猩玻璃于2015年推出,号称是当时最坚硬的玻璃屏幕。摔碎屏幕是我们最常见的手机损坏情况,而第四代大猩猩玻璃实现了非常强的抗摔能力,从1米高处掉落时,即使掉落到粗糙的表面上,其完好率仍可保持在80%,坚硬程度是铝硅盐酸玻璃的两倍。

{image=10}

【图】妈妈再也不怕我摔坏手机了(图片来源:网络)

2016年,智能手机已经进入成熟期,基本上中高端手机都采用了大猩猩玻璃面板,康宁市值也增至近250亿美元。2017年多款旗舰手机,均配备大猩猩5玻璃面板,诸如三星S8、苹果iPhone 8/X等。

到了2020年,“大猩猩”的安全高度又从1.6m提升到了2m,康宁已经为全球超过45家厂商的超过2400种机型提供盖板玻璃,全球超过80亿台设备都使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系列的产品,它已经成为了许多智能手机的标配,如影随形。

{image=11}

【图】2020,“大猩猩”玻璃的最新性能(图片来源:手机中国)

但“大猩猩”并未陶醉于现状,而是在向一个全新的目标发起冲击,甚至力图“扭转”物理定律:可折叠的玻璃!

3. 挑战“不可能”,康宁正在路上

按照传统上对材料的认知,玻璃是坚硬的象征,自然和 “柔韧”沾不上边,要将其折叠起来更是天方夜谭。

而柔韧则是塑料的专利。有鉴于此,目前所有已发布的折叠屏手机,大多采用塑料作为材质。但这又无法避免塑料的固有缺陷——易磨损!因而直到目前,折叠屏手机都无法成为市场主流。

例如,去年4月,某著名手机品牌推出一款折叠屏手机后立即深陷事故门。曾经宣称标志着“折叠屏时代已经到来”的该品牌,在实测中频频翻车,随后不得不取消新机发布会,及时重新补救,更换了屏幕设计以挽救局面。但却有超多的使用警告,包括不能用力按压、避免手指甲、小心水和磁铁等等……更有网友调侃,这买来不是用的,是用来供着的。

{image=12}

【图】折叠屏,想说爱你不容易(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能将玻璃的坚固,和塑料的柔韧结合起来呢?康宁就在做这项看似“不可能”的工作。

早在2019年2月,就有消息传出,康宁正在研制一款0.1mm 厚,同时可将弯曲半径压到 5mm 的可弯折超薄玻璃,而且关键的一点在于,它还不用牺牲强度和耐用性。正如该公司研发部门所言:

对于玻璃解决方案来说,想要缩小弯曲半径就必须尽量做薄,但同时又要追求防摔、防损伤能力的话,真的就是在挑战物理定律。

当年9月,便有消息称,康宁可折叠的屏幕已经试制成功,并且送到厂商处进行实验。不过这次康宁似乎没能推出首发:2020年2月,三星官宣了全新折叠屏用超薄柔性玻璃UTG(Ultra Thin Glass)盖板,并首次应用于Galaxy Z Flip上。而首批UTG来源于韩国的DOWOO和德国的肖特玻璃。三星官方称Galaxy Fold可折叠次数为20万次,预计寿命5年。

{image=13}

【图】Galaxy Z Flip宣传图(图片来源:网络)

但和三星的宣传相比,Galaxy Z Flip性能并非完美无缺:据测试,仅仅用指甲盖对三星Galaxy Z Flip的主屏进行刮擦就已经让其表面产生划痕,并且屏幕会受热变形,这表明其宣传的UTG玻璃仍含有塑料。为了解决材料问题,三星又和康宁展开了合作——正如当年苹果和康宁的合作一般。

而康宁研发的“大猩猩”可折叠玻璃进展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有报道称,即将于9月18日正式发布Galaxy Fold 2,预计就会搭载三星与康宁合作的UTG玻璃产品。至于最终是否会变为现实,还有不到两个礼拜就见分晓了!

{image=14}

【图】网传Galaxy Fold 2效果图(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大猩猩”玻璃是康宁的拳头产品之一,但康宁绝不是一家单纯的玻璃公司,而是一家综合材料公司:自从成立之日起,康宁就将其在玻璃科学、陶瓷科学和光学物理领域的精湛专业知识与深厚的生产和工程能力相结合,开发出众多改变人们生活的创新成果和产品。

{image=15}

生化环材,铸就了“大猩猩”背后的康宁

目前的康宁,在五大关键市场行业,都已经成为了行业领导者,而这五大领域的重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高考填志愿时著名的四大“劝退”专业!

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开发适合移动设备的新一代玻璃:通过率先推出纤薄、轻盈、耐损且感应触控的玻璃,康宁帮助改变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方式。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70亿台移动设备配备康宁的大猩猩玻璃——也就是今天本文的主题

显示科技:通过显示玻璃方面的创新,带来更丰富的娱乐体验:康宁通过发明一种制造纤薄、平坦玻璃的工艺,从而开创了LCD行业,这种玻璃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优异的表面质量。如今,康宁正利用专业技术和资产推动新一轮的显示器创新—— 更清晰的图像、无处不在的触控、更大的屏幕、柔性显示器以及新的外形尺寸。康宁的最新的玻璃创新产品Corning? Astra? Glass可支持高性能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最新的8K电视!

{image=16}

【图】8K电视的玻璃面板(图片来源:爱范儿)

光通信:自 1970 年通过发明低损耗光纤引领电信革命以来,康宁不断创新,以提高光纤网络的速度和能力,同时降低安装成本。如今它向快速发展的业务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光纤到户、4G/5G 致密化、无线技术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image=17}

【图】康宁的光纤产品(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汽车应用:推动车辆往更洁净、更安全、更互联这一潮流发展;基于在空气清洁技术领域四十多年的领导地位,康宁不断为移动排放控制开发新的创新产品,其中包括适用于汽油发动机的汽油颗粒过滤器。康宁还利用汽车玻璃方面的创新改善汽车外饰和内饰,制造出精致、集成、交互的显示器以及富有未来感驾驶体验的轻质耐损车窗。

例如,1970 年,汽车行业被要求在五年时间内将车辆污染减少 90%,以满足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的要求。康宁的蜂窝陶瓷载体很好应对了这一难题,这是一个比饮料罐还小的产品,但其铺开后的表面积可达到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它被安装在催化转换器的中心位置,为排放控制树立了行业标准。康宁至今已售出超过18亿件陶瓷载体。

生命科学:改变生活、拯救生命的新发现。自1915年推出 PYREX? Glass起,康宁一直是医疗和制药行业值得信赖的供应商。如今,康宁已是生命科学实验室产品、细胞培养解决方案、生物制程容器以及特种表面的市场领导者。我们也通过用于药物存储和运输的革命性玻璃包装,使药品的供给更加安全可靠。

例如,康宁运用自己在光学物理、气相沉积、精密成型和挤压工艺上的专业知识,开发出一种21世纪的新型玻璃容器为21世纪的药品提供保护。它就是Valor Glass,这是药品玻璃包装技术中的一大革命性突破,它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药品。

{image=18}

【图】小小玻璃药瓶,背后也是高科技(图片来源:康宁官网)

康宁的传奇不仅在于技术,还有市场:因为市场风向的转变,康宁公司曾几次陷于危难之际,但又因为及时转向新技术而奇迹般地幸存下来。

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碎重创了光纤通信行业,让以此为主导业务的康宁亏损 55 亿美元,股价一度从 113 美元跌至 1.1 美元。后来,公司液晶屏幕的业务拯救了公司。2011 年,液晶屏幕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康宁股票暴跌 50%,2012 年液晶玻璃业务的利润下降了 32%。再后来,大猩猩玻璃的业务成为新的助推器。

虽然有这么多的运气因素加成,但一家企业要想成为巨头,绝对不可能只靠运气,而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康宁的“秘密武器”,以及给相关企业的启迪。

{image=19}

康宁的成功,给行业什么启示?

与很多上游技术厂商一样,康宁相信 “耐心资本”,这是一种押注于未经验证的技术的理念,它可能因为找不到市场应用领域而被雪藏数十年,直到一个适当的时机促使它爆发。除了大猩猩玻璃,康宁还拥有不少这样的故事,比如原本设计用于制造铁路信号灯罩的抗风化的硼硅酸盐玻璃,催生了 Pyrex 耐热玻璃。

对失败的容忍,也是康宁的成功秘诀之一。作为一家技术主导的企业,康宁会将每年总收入的 10% 以上的用于技术研发。而康宁公司遵循者研发管线式的管理方式,即公司会从内部员工收集形形色色的创意,并从中选择出最具市场商机的机会。

对于大公司而言,如何平衡未来的投入和当下的业务是一门艺术——前者决定未来,后者决定明天。不少曾经独步天下的企业,因为没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而黯然退出市场,那么,康宁是怎么做的呢?

康宁的技术研发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现有业务框架下的,公司将技术人员分配成不同的研发小组,与现有的事业部紧密配合,开发新材料、新制程工艺。另一种则属于前瞻性、探索性的研发,旨在探索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趋势,但不受制于现有业务。正如曾任康宁大猩猩玻璃全球业务暨技术总监 J.E. Hollis所言:

无论勃兴还是衰落,康宁绝对不会在研发上有一丝松懈,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走过 163 年。我们始终在寻求一个平衡点——着眼于未来,同时能够立足于现有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继续下一个 163 年的方式。

不过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奋起直追,志在挑战康宁等巨头对先进材料的垄断。

8月25日,也就是领导人到安徽省考察后的第4天,中国建材所属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柔性可折叠玻璃工业化生产在蚌埠启动,打造“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

{image=20}

【图】凯盛的柔性玻璃(图片来源:中国建材报)

相信将来哪一天,“生化环材”不再成为劝退专业,而成为高考生竞相报考的专业时,中国基础创新被“卡脖子”的日子,距离终结就真的不远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尹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