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816

重磅!国泰君安2021年度策略合集(持续更新中)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2-01 10:20:372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image=1}

【策略】2021年度投资策略:2021上半年投资的三朵金花

大势研判:上半年维持3100-3500点震荡格局,破局待下半年。2020年,A股开局坎坷,年中灿烂,全年上演的是盈利和流动性的预期拉锯战。展望2021年,疫情、中美等“老风险”逐步落地,全球经济修复渐见曙光但流动性大潮将退,全球经济修复面临证真,地缘政治矛盾恶化等多方面压力将凸显。经济动能增强叠加春季躁动预期,市场对经济的增长预期进一步上修,会使得指数存在突破3500点的可能,但是仍将回归到2021年上半年3100-3500点震荡格局;2021下半年盈利超预期修复、十四五改革预期下风险偏好抬升将是破局原因。

2021年上半年重视盈利,下半年关注风险偏好。逻辑一:上半年盈利整体将符合预期,下半年全球消费与制造修复共振下,盈利修复有望超预期;逻辑二:利率区间震荡,流动性格局稳定,全球包括中国,货币政策缓步退出是大方向,重点需考虑去杠杆风险;逻辑三:外部风险(疫情、中美等)落地,内部双轮驱动(资本市场改革+对外开放),风险偏好有望阶段性抬升。

行业配置:2021年上半年投资的三朵金花。大势守正,结构出奇,2021年仍是结构至关重要的一年。行业配置方法,从原先的经济周期带来的行业轮动、比较规律,逐步转向对风格的研判,这一点至关重要。结合经济修复带动盈利修复、风险偏好略微抬升两个特点,推荐2021年投资的三朵金花:

第一朵金花:从基建地产周期转向全球原材料周期。2021年市场发力重心将发生转移,海内外经济增长发力点将由基建地产转向出口,国内定价周期品将让位于全球定价周期品,推荐:铜/铝/石化/基化。

第二朵金花:从必选消费转向可选消费。随着国内国外政治和经济环境确定性增强,低风险的必选消费品股票的确定性溢价将会边际减弱,未来需要考验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能力,而不再是靠溢价拉动估值。一方面是经济复苏背景下,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带来内需改善;另一方面伴随海外及疫情不确定性落地,风险偏好阶段性抬升。盈利修复及风险偏好环境使得可选消费将优于必选消费,推荐:家电/汽车/酒店/旅游/家具/纺服。

第三朵金花:集中精力,新能源科技。风险偏好位置仍是中低水平,科技风格中仍要选取有盈利的赛道。伴随产业格局优化、技术革新加速,技术和产品均得到认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度仍将超出市场预期,推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赛道,包括新能车设备/电池/面板/车联网。

主题投资:出口、民企逆袭、新零售。1)出口:全球共振复苏、贸易环境改善、欧美补库周期三位一体,尽管疫情修复供给优势逻辑持续性有限,但是需求端超预期才是核心动能。看好出口表现,涉及家电/纺服/家居等行业中出口占比较高的公司。2)民企逆袭:经济总量修复,但结构变化巨大。经历疫情,弱势企业被迫出清,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在国企控制的传统制造行业里,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秀民营企业将迎来逆袭的时机,涉及机械设备/石化/建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3)新零售:场景快速变化的时代,模式升级、效率升级、体验升级带动市占率提升,看好此“三升”趋势确定的新零售,涉及电商/化妆品/医美等行业。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毒株变异及疫苗进展不及预期(影响风险偏好、盈利);(2)去杠杆、加息等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风险偏好、无风险利率);(3)外围地缘政治风险(影响风险偏好)。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年度投资策略:2021上半年投资的三朵金花》,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2021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资的三朵金花》

【策略】2021年度政策展望:潮落之后,期待兼容并包的春天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财政政策回归常态。货币政策最宽松时点已过,宏观流动性收紧预期提升,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稳健中性”。伴随国内经济修复,疫情期间的宽松政策将陆续退出,货币政策将发挥“跨周期调节”功能,预测2021年社融、信贷规模分别下降至34万亿和18.6万亿,M2增速回落至8.6%左右。财政政策亦将回归常态化,2021年财政支出将明显收缩,赤字率或回归3%~3.5%左右,专项债规模适当调减至3.6万亿。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循序渐进。一方面,继续落实对内改革:1)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首批转板的精选层公司有望于2021下半年登陆科创板或创业板,有望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事宜稳步推进,或形成“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的“有限差异”市场结构。2)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多元化上市条件日益丰富,IPO将保持相对平稳偏快的节奏。3)优化退市,护航高质量发展。随着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包括“面值退市”在内的市场化退市方式,将逐渐取代过往以盈利为主要标准的退市机制成为主流。4)交易制度推陈出新。“T+0”交易或从上证50开始试点,推动提升价格发现效率;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重点包括推动RCEP协议的早日生效实施,加快海南自贸区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开放,扩大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提高全行业开放水平。

产业政策升级:创新驱动,安全先行。2021产业政策重点关注:国防安全、能源安全和科技安全。1)国防安全方面,核心方向为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下一步重点政策与改革路径主要是提高国防支出、实施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借助军工改革提升行业景气度。2)能源安全方面,新能源供需结构改革将成重点领域,参照海外发达国家政策导向,风电、光伏与电动车景气度有望继续提升,储能产业将快速发展。3)科技安全方面,第三代半导体将成为政策驱动主线,网络安全亦将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调结构、扩内需,“双循环”下的区域和人口政策。1)为落实要素市场改革与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领域制度将不断突破。(2)为破解人口红利困局,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三孩及多孩政策有望全面放开;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给予多孩家庭减税的政策;加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提高人口质量,加速“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政策展望:潮落之后,期待兼容并包的春天》,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策略】2021年度增量资金展望: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不再宽松,2021年将面对增量入市动能的放缓。资金运动的背后是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表达的结果,它是行情价格的另一面。展望2021年,经济复苏的确定性与风险能见度似乎更高,但与之相对的是政策的回退,对应风险回报下降,勇敢者的奖励减少。相较于全面宽松的2020年,2021年将面对的是一个增量入市动能边际放缓的市场环境。根据我们基准假设的预测,我们认为2020年全年北上、财富管理机构、保险增量入市将达2.6万亿元,2021年增量入市降至2.1万亿元。

2021年国际指数暂无对A股的扩容计划,相较2020年,风险预期边际改善,预计外资流入(北上)将提升至3000亿元左右。从目前来看,国际指数在考虑进一步纳入A股前,仍需要解决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中国A股的结算周期等制度分歧,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时间表。因此,2021年将与2020年类似,“制度开放”红利下被动流入的增量有限。但是相较于2020年,2021年风险环境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随着海外风险不确定性落地、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和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朗,我们预测2021年海外投资者配置A股相较2020年有望提升,基准情形下2021年北上净流入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

居民增配权益的历史进程仍将延续,但节奏将边际放缓,预计2021年财富管理机构增量入市达1.1万亿元。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资管净值化转型与理财产品刚兑打破,居民资产配置行为正发生历史性的深刻转变,是过去两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增量流入的重要来源。2021年无风险利率总体震荡,居民入市节奏将放缓,预计公、私募增量入市分别为5800亿元、3000亿元。以“固收+”为转型导向的非保本理财也有望增量入市1800亿元。信托和券商资管由于受资管新规约束规模压降,但持股比例望上升,预计分别增量流入180亿、70亿。

保险类资金规模稳步上升,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提高,预计2021年带动增量入市6800亿元。险资规模稳步抬升,受益政策推动,部分险企可将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由目前的30%提高到45%,险资持股比例有望上升,预计2021年增量入市约4800亿元。社保基金资产总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金额、企业年金实际运作金额均保持增长趋势,持股占比也基本稳定,预计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2021年分别将带动新增入市385亿元、1200亿元、400亿元。

流动性收紧预期下,2021年IPO与再融资及限售股解禁对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大。注册制以来IPO常态化,再融资政策放松,预计2021年IPO与再融资规模与2020年相当,分别为5000亿元与11000亿元。从限售股解禁规模看,也与2020年相近,2021年解禁节奏先升后降,Q2-Q3解禁压力较大,6月将迎解禁高峰(金麒麟分析师)。我们认为,宽松时期和增量市场下的流动性需求,在宽松政策回退和市场流动性供给边际放缓的环境下,IPO、再融资和限售股解禁对市场资金面压力实际在上升。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增量资金展望:江水滔滔拍山而去》,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2021年度增量资金展望: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image=2}

【基金配置】基金优选策略与基金公司筹码分布

通过对基金经理的评价,在选出优秀基金经理的基础上,优选基金组合。基金组合最新持仓包含富国中小盘精选、上投摩根科技前沿、华夏经济转型、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等25只基金。组合累计收益率65%,超额收益率30.6%。

医药类主动基金占比高,总体上看,主动基金的业绩强于中证医药指数。推荐国泰大健康、工银瑞信前沿医疗、上投摩根医疗健康、鹏华养老产业、中欧养老产业、中海医药健康产业A等主动医药基金。消费基金主动基金规模836亿元,公募基金对消费股长期超配。消费主题基金推荐易方达消费行业、汇添富消费行业、鹏华消费优选等。科技主题基金推荐富国创新科技、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国联安科技动力。投资科技股较多的基金推荐:华安媒体互联网、交银经济新动力、海富通股票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基金:基金优选策略与基金公司筹码分布》,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3}

【银行】2021年度投资策略:开启新征程

1、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续利率不具备大幅下降可能。

预计2021年经济持续修复,全年GDP实际增速在9%左右;经济复苏动能将主要由消费、出口主要带动,投资端相对平稳,核心改善在制造业投资。预计货币政策将保持总体稳健、慎用总量宽松、强调精准导向基调,较2020年边际上略有收紧,推动银行“量跌价稳”。监管方面也回归常态,将注重基础框架及创新业务两大方面,2020年的意见稿也可能于2021年落地。

2、息差企稳预期强烈,2021年银行开启新征程。

货币政策边际收紧,2021年息差将企稳或微幅回升;2020年不良处置力度为十年以来最大,历史包袱出清+企业偿债能力恢复中,2021年不良生成有望下降,信用成本随之下降。因此,2021年将看到上市银行的收入和盈利增速确定性上行,开启新的征程。

3、投资建议。

经济持续复苏,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利好银行股DDM分母分子两端,看好2021年全年银行股绝对收益投资机会,维持增持评级。

出口、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是2021年经济主要驱动因素,因此选股遵从两大主线:1、对公资产质量修复预期+更受益于出口和制造业快速修复的,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江苏银行;2、零售资产占比高的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H股)。

4、风险提示。经济复苏程度和节奏仍有不确定性和反复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银行:开启新征程》,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银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开启新征程》

{image=4}

【保险】资负共振,保险起舞

当前资负共振,负债端21年将迎来修复性增长,长期有赖“客户经营”转型;资产端高景气将延续,750天曲线下行放缓对利润负面压力减小。

长期看好向“客户经营”转型的寿险改革,首推中国平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保险:资负共振,保险起舞》,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保险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资负共振,保险起舞》

【券商】交投业务仍是未来主要看点

1.三大业务助力六家券商市占率大幅提升:1)2020前三季度,中信建投、中金、中信、兴业、东方财富和华泰6家优质券商调整后营收市占率的提升幅度最高;2)投资、投行和经纪三大业务是六家优质头部券商市占率提升的关键。2.政策推动下,优质券商的投资和交易业务预计实现超预期增长:1)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和科创板扩容将进一步助推优质券商金融资产扩张,利好大投资业务;2)T+0和允许证券公司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业务等政策的逐步落地将利好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券商的交易业务。3.投资建议:建议增持交投业务优势显著的头部券商和数字化转型较快的特色券商:1)建议增持在大投资及经纪业务具显著优势的龙头券商,推荐中信证券、华泰证券;2)建议增持满足客户数字化交投需求,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的东方财富。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券商:交投业务仍是未来主要看点》,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券商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交投业务仍是未来主要看点》

{image=3}

【建材】不拘于过往,不惧未来

顺周期而不仅是“低估值”,盈利的弹性执牛耳,看好全球大宗品的上行周期,供需格局重塑,头部制造企业的“突围”令估值业绩双升。

地产资产负债表庞大对应的在建工程仍将推动地产投资持续高位,保持较高推盘节奏,交付及竣工端建材需求高景气,建筑浮法玻璃供给缺口隐现,C端建材逻辑或进一步修复。精装B端建材成长逻辑从加杠杆能力切换至综合成本领先,且头部企业跨界降维打击加速,头部公司或重新定义游戏规则,估值再分化,或为“出清”开启之年 。存量博弈行业与此前年份最大不同特征是“外溢效应”,而非“好上加好”,包括区域边界的外溢及资产负债表的外溢,带来个股的α机会。

新领域我们看好碳纤维,并非爆发“前夜”而是“此刻”;看好建筑验收提标政策或发布后可能落地后重塑很多行业;看好后疫情及装配式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改变部分建材发展方向。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建材:不拘于过往,不惧未来》,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6}

【有色】左手铝铜,右手锂钴,周期与成长同行

基本金属:顺周期,低估值,新成长。

电解铝:新一轮需求周期开启,氧化铝价格持续弱势,高铝价,高盈利可持续。增持:云铝股份、中国宏桥(H)等标的。铜:全球复苏既定,最大顺周期受益者。增持:紫金矿业,云南铜业,铜陵有色等,受益:西部矿业,江西铜业,五矿资源新能源:电车风起,锂钴起舞。锂:迎接价格全面上涨。增持:赣峰锂业,永兴材料(钢铁组覆盖),受益:雅化集团,威华股份,天华超净,中矿资源。钴:需求复苏,钴业公司内生成长逐步显现。增持:华友钴业,受益:寒锐钴业。贵金属:美元或步入衰退周期,金价仍有上涨空间。黄金:短看美元走弱,长看美元再去化,金价仍有上涨空间。增持:山东黄金(A&H)、银泰黄金等标的。风险提示。流动性及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若流动性宽松及需求不及预期,则金属价格可能受到压制。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策略·有色金属:左手铝铜,右手锂钴,周期与成长同行》,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有色行业2021年度策略:左手铝铜,右手锂钴,周期与成长同行》

{image=7}

【石化】油价上涨、需求复苏,石化板块投资正当时

2021年油价上行,海外复苏。2021年我们预计石化板块将迎来投资机会。主要由于①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涨价预期。原油价格上涨带来下游的投机性囤货需求。②疫苗落地后经济复苏带来的是石化产品需求好转。

细分主线:①长丝②煤化工及轻烃③民营炼化④油服。我们认为2021年石化板块的投资机会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主线:①纺织服装产业链环节原材料的复苏。②油价上升时成本优势显现的煤化工及轻质化原料路线。③受益油价上涨带来库存收益的民营炼化。④受益油价上涨资本开支改善的油服板块。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终端消费不及预期、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石化:油价上涨、需求复苏,石化板块投资正当时》,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钢铁】重塑格局,成本为王

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重点推荐成长性和成本优势兼具的行业龙头:方大特钢、三钢闽光、韶钢松山;低估值板材标的宝钢股份、华菱钢铁、南钢股份、新钢股份。同时推荐特钢及高端材料标的:中信特钢、ST抚钢(维权)、甬金股份、北京利尔、久立特材、永兴材料、方大炭素、图南股份。原材料行业推荐河钢资源。港股推荐天工国际、中国东方集团。

需求稳中有升,行业盈利好转。地产商加速推盘的背景下,地产投资韧性仍在,基建投资持续性较强,预期仍将维持良好增速。此外,在国内外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制造业等对钢材的需求将稳步回暖,判断2021年钢材需求稳中有升。供给端仍有产能置换及电弧炉投产,整体钢价预期窄幅波动。而受益于海外铁矿产量的释放、废钢进口的放开和焦炭产能落地,行业成本下降将带动行业盈利好转。

产业格局的变化带来个股分化,2020年以来,钢铁板块不再同涨同跌,而是个股涨幅远大于板块。这里原因不在于需求端的超预期,而是产业格局的变化。产业端的变化主要包括四点:第一是集中度迅速提升,表现为宝钢自上而下的兼并重组及民营企业自下而上的产能收购扩张,表现的是宝钢在汽车板领域的定价权以及方大特钢兼并收购降成本的成长性;第二是钢价波动性下降,源自电炉废钢占比提升,产业供给易变性加大,调节供需关系从而稳定价格,表现为行业龙头企业超额盈利稳定与持续;第三是精细化管理,钢铁公司降成本及在生产过程中对科技的应用应该是最领先的,国内龙头钢铁企业的成本优势全球领先,是真正的全球核心资产;第四是特钢占比的持续提升,表现为ST抚钢及中信特钢的需求持续增加,品牌优势逐步确立。

钢铁行业选股的核心逻辑是alpha。从2020年开始,国泰君安钢铁团队开始注重对个股的自下而上研究。我们认为行业的下滑将促发龙头集中度的提升,这在制造业里面将创造很多的投资机会。看管理、看成本、看效率、看扩张将是周期品走出周期,持续成长的核心利器,也是未来选股的核心逻辑。钢铁这一轮的本质不是Beta,而是Alpha,需求超预期是部分催化。2021年行业有望重塑格局,成本为王。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钢铁:重塑格局,成本为王》,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钢铁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重塑格局,成本为王》

{image=9}

【房地产】重塑城市群的产业新周期

2021年将延续总量偏强的表现,呈现强投资、中销售、弱开工的格局。

三条红线监管下降保持去杠杆思路,房企维持高投资(预计+8%),经济复苏下需求仍有支撑(预计销售金额+5%),同时,在手土储的下降将影响新开工的增长(预计-1%),值得重视的挑战来自于快周转和预售条件变严的考验。

短周期发展仍然来自于金融环境,而房企需要在中长期中思考“净利润率”作为“门槛的价值”。

传统思路下,依然是以M2-GDP-CPI作为信用派生的源头,并以此判断2021年会出现楼市大牛市,而在信用派生机制从间接融资逐步向直接融资转移的过程当中,原有派生逻辑弱化,以“净利润率”为代表的门槛价值将是开发商关注的核心。

基建带来的人口流入进入尾声,重构城市群是以更密切的产业链连绵带为基础,并带来新周期。

当前处在经济发展的第三轮大周期当中,是以制造业作为核心动能,人口流动会跟随产业进行,而更为细化的产业分工进而形成产业链连绵带,将是重塑城市群的关键所在,房企的布局也将出现重大转移,并带来局部城市群的新周期。

唯有塑造门槛,才有基业长青,下一个10年大周期,将以房企差异化门槛为核心。

总共有两条出路,一条是从金融杠杆向无息杠杆转移,用更低的库存、更快的真实周转来维持增长经营,另一条,则是构建综合开发能力,用利润率构建核心竞争力。短期我们看好前者,推荐中南建设、保利地产,受益旭辉控股集团等,中长期看好后者,推荐万科A、中国金茂、融创中国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房地产:重塑城市群的产业新周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0}

【公用】水电喜迎投产盛宴,碳中和承诺下风光大有可为

1)风光:碳中和背景下,风光大有可为。中短期:假设“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20%,则“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为141GW(风电51GW+光伏90GW)。长期:碳中和背景下,预计未来30年风电光伏发电量有望增长20倍。推荐标的:福能股份,受益标的:龙源电力、协鑫新能源、节能风电、太阳能、晶科科技、新天绿能。2)水电:类债与成长属性兼备,新一轮投产高峰来临。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可投产水电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其中主要包括三峡集团的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和雅砻江水电的中游电站。预计投产后长江电力装机容量可增长53%,雅砻江水电装机容量可增长81%(假设中游全部投产完毕)。推荐标的: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3)火电:装机占比将逐渐下降,火电投资主要看煤价。预计“十四五”火电装机将保持3%左右甚至更低的增速,火电装机占比将逐步下降,但主体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预计2020、2021煤价中枢将下行至550、520左右(2018年650,2019年600),预计火电板块ROE有望修复至8%(2019年为5%)。推荐标的:全国性火电龙头华能国际(A+H)、华电国际(A+H),受益标的:华润电力。4)核电:“十三五“核电发展低于预期,预计“十四五“有望加速。2019年核电审批重启,预计未来每年审批6台左右,预计十四五末核电并网装机容量有望达到约70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600-4800万千瓦。推荐标的:中国广核、中国核电。5)燃气:量增逻辑持续,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利好上、中、下全产业链。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空间大,预计未来三年符合增速有望维持在10%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预计增速略低),同时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利好全产业链。推荐拥有上游气源优势的公司,推荐深圳燃气,新奥能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公用事业:水电喜迎投产盛宴,碳中和承诺下风光大有可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煤炭】需求回升时代,产能扩张为王

1)2020煤市复盘,上半年需求扰动,下半年供需共振。

动力煤、焦煤、焦炭走势基本同步,4月左右低点后开启反弹,且在四季度均创新高,上半年弱走势主要受疫情影响需求,下半年需求持续强劲回升,同时生产、进口、环保多因素在供给端支撑价格。

2)2021供需展望:供给弹性减弱,迎接需求大时代。

上半年困境催生减产,全年反腐影响产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集中度明显提升,弹性正明显减弱,中期难有大增量,运力释放后对进口煤的依赖在下降;无需担忧高价差,全球经济回暖将使价差快速收窄;疫苗推出后经济将加速回暖,需求时代来临;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仍将持续增长。

3)新型煤化工突围,内循环格局龙头量价双升。

新型煤化工是能源结构调整下的必经之路,产业支持政策加速推出,煤制烯烃成为能源内循环首要突破口,未来将大幅受益经济恢复后油价反弹。

4)焦炭改革深化,盈利中枢持续抬升。

山西省焦炭去产能执行力度超预期,河北“以钢定焦”,山东“以煤定焦”,河南4.3全部退出;十四五规划政策面维持,预计2021年产能继续收缩;地产和基建韧性犹在,高炉开工率稳定,需求保持刚性;市场头部集中,盈利能力将逐级抬升。

5)从增长弹性优选龙头。

供给优化持续,需求加速回升,有增量的公司均为“稀缺标的”,推荐: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盘江股份、淮北矿业、平煤股份、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力度低于预期;政策发生变化;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煤炭:需求回升时代,产能扩张为王》,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1}

【食品饮料】坚守高端,把握改善

白酒:坚守高端,拥抱改善。

白酒持续边际改善,高端快速恢复,需求端延续高景气,渠道端在量价两方面均有较好表现;次高端分化加速,次高端价位带酱酒异军突起(向下受制成本刚性,向上受制品牌力限制);中档价位带随着餐饮、宴席等消费场景逐步加速恢复;低档价位带有所恢复,总体平稳。高端白酒批价稳步上行,茅台维持在2800+,五粮液在1000元附近,渠道库存基本维持在1个月以内,比较良性。

坚定配置白酒板块:1)高端白酒需求延续高景气,龙头确定性与稳定性强,建议增持: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2)次高端分化,酱酒凸显。次高端龙头成长亮眼,产品结构升级趋势下利润弹性凸显,建议增持: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今世缘、古井贡酒;3)二三线白酒具有较大边际改善预期的黑马标的,建议增持:迎驾贡酒、酒鬼酒;4)低端保持稳定,2021年Q1建议增持:顺鑫农业。大众品:紧抓确定性、边际改善两大主线。疫情影响下,大众品相对受益,Q2终端动销加快及补库存形成阶段性业绩高点。展望未来,大众品行业快速分化、继续向龙头倾斜,龙头品牌价值凸显,长期看集中度提升大势所趋。建议关注确定性和边际改善两大主线,优选竞争优势不断强化的行业龙头。确定性主线:坚守大众品需求刚性带来的长期确定性,以及行业龙头竞争优势不断强化、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带来的业绩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增持:伊利股份、海天味业、涪陵榨菜、洽洽食品等。边际改善主线:把握公司经营管理中边际改善预期,尤其是具备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龙头公司机制优化、效率提升、渠道和品类拓展带来的超预期机会。建议增持:绝味食品、青岛啤酒、恒顺醋业、中炬高新、煌上煌、巴比食品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策略·食品饮料:坚守高端,把握改善》,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食品饮料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坚守高端,把握改善》

【化妆品】2021年度策略报告:美无止境,需求升级

行业趋势:消费需求细化,细分市场崛起。化妆品行业呈现四大变化趋势:1)消费者结构年轻化,以95后和高知女性为代表的成分党群体崛起;2)功能性护肤品赛道爆发,不同于一般化妆品领域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极高,在功能性护肤品赛道,产品力和研发力影响强于品牌力,龙头国货品牌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国际品牌;3)社媒营销助力彩妆品类加速增长,新锐彩妆品牌借势崛起,极具成长潜力;4)化妆品行业从主要依靠营销和渠道驱动转向依靠产品驱动的时代,新国货品牌更加重视产品力,未来兼具渠道力、营销力、产品力的企业将逐渐构筑品牌竞争优势,铸就护城河。重点公司:百花齐放,各有所长。重点关注国货品牌中兼具渠道力、营销力、产品力的企业,建议增持:珀莱雅、上海家化、御家汇、丸美股份、拉芳家化;化妆品行业持续高景气,产业链供应端、营销端的优质企业有望持续收益,建议增持:青松股份、若羽臣,受益标的:丽人丽妆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策略报告·化妆品:美无止境,需求升级》,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化妆品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美无止境,需求升级》

{image=12}

【轻工造纸】渠道顺应流量结构变化,份额集中龙头优势愈强

家具板块——零售渠道逐季改善,强者恒强优势凸显。

随着零售业务的回暖、工程业务增速水平趋于稳定,市场对于零售、2B估值水平有可能发生变化,市场的中长期选择是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细分领域头部公司。推荐标的:欧派家居、顾家家居、志邦家居、尚品宅配、好太太。

消费轻工板块——生活用纸消费升级创造新增量,办公集采迎来政策红利期。

生活用纸的产品趋势差异化品质化,新零售兴起助力多渠道销售。竞争格局变化显著,产品力+渠道力推动国产品牌崛起随着采购品类扩张需求释放。办公集采从标准化产品向非标采购及服务方向延展,市场规模扩张主要来自于采购品类的增加,龙头企业优势将逐步凸显。推荐标的:晨光文具、齐心集团、恒安国际、中顺洁柔。

造纸板块——木浆系竞争格局持续改善,废纸系原料供给收紧,需求仍需宏观支持。

龙头企业在生产能力、融资条件、原料获取、库存等方面优势显著,防疫方面准备更为充分,可较早复工以减轻疫情对生产影响并抢占更高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推荐标的:太阳纸业。

包装印刷板块——下游需求细分板块各有差异,集中度提升支撑长期增长。

消费升级促使中高端类产品纸包装需求仍维持旺盛,各包装龙头公司在持续巩固主业的同时,近几年也持续加大下游客户和产品品类拓展延伸。在总体需求受全球经济影响而承压的背景下,建议优选具有优质产品结构和客户构成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推荐标的:奥瑞金、裕同科技。

风险提示:地产周期波动对家具行业需求的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轻工(造纸):渠道顺应流量结构变化,份额集中龙头优势愈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3}

【农业】景气切换&供给效率革命

2021年农业仍将不断经历成长变化,周期上景气由养殖切换到种植,成长上,优秀的公司不断进行效率革命,通过工业化、信息化、治理结构现代化、技术变革(转基因)等推动生产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公司成长。总体来看,2021年,农业板块将实现《景气切换&供给效率革命》。

养殖产业链:规模化进程使得养殖效率大幅提升,超额收益推动产业成长,长期推荐。猪养殖:周期驱动成为过去,成长仍然是养殖股第一逻辑。行业工业化、全产业链化红利仍处于上半场,成长空间巨大,仍处于黄金发展期,以3到5年的视角来看有望涌现多家大市值公司。禽养殖:价格回升催化禽板块,长期看好鸡BC端机会。多家龙头公司向下游消费延伸取得突破,竞争优势明显,未来成长性显著。价格方面,中期来看行业产能仍处高位,周期压力仍较大,但行业价格底部已现。?饲料:行业结构性仍在持续增长,龙头公司竞争优势越发显著,市占率仍有不断提升空间。动保:存栏增长推动行业周期向好,行业集中度提高、规模化养殖进程提速、宠物疫苗市场步入黄金发展期多因素驱动行业长期发展,行业整体周期向好,成长更佳。种植产业链:从景气的角度看好玉米,从成长的角度看好转基因,转基因使玉米种业板块竞争格局重塑,打开成长空间。推荐标的:生猪板块关注成长性,推荐: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大北农、天康生物等;禽向BC端布局不断深入,模式逐渐走通带来成长性,推荐圣农发展、湘佳股份等;饲料&动保持续推荐确定性龙头:海大集团、生物股份等。种植链从景气及粮食安全角度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雪榕生物等,相关受益标的:苏垦农发,登海种业、北大荒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农业:景气切换&供给效率革命》,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 关联链接 | 《农林牧渔2021年度投资策略:景气切换,供给效率革命》

{image=14}

【家电】智能大屏赛道重塑

1、过去智能大屏运营缘何未能重塑黑电行业盈利模式?消费者付费意愿不足、大屏端数据分析技术尚未成熟、应用内容不够丰富。

2、付费意愿+AI+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大屏变现能力迎来爆发期。预计至2025年中国黑电行业运营收入有望超400亿元,较2019年增长超6倍,大幅提升行业盈利能力。

3、全产业链优势带来中国智能大屏变现能力走向全球。随着中国大陆彩电产业链实力的日益强大,中国电视品牌有望全球领先。中国黑电龙头与海外互联网龙头深度合作,庞大市占率是分成收入议价权的基础。

4、寻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黑电龙头。生意模式转变:从卖电视的一锤子买卖转向持续的运营分成收入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家电:智能大屏赛道重塑》,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5}

【纺织服装】可选的春天,服装配置正当时

海外订单回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形势下,纺织重点公司业绩有望提升:受疫情影响,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纺织业受到冲击,厂商交货困难。当前国内疫情控制取得一定成效,制造业迅速恢复,纺织公司产能较强,导致部分海外订单由印度及东南亚转移至国内,订单数量拉动公司收入增长。同时,纺织业生产规模加大拉动棉花需求,国内棉价提升。纺织重点公司通常留有半年棉花库存,在棉价上涨背景下,公司具有低成本库存优势,未来半年将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订单数量增加及棉价提升双利好因素影响下,预期纺织类重点公司业绩增长。

线上线下双渠道持续改善,冷冬气候推动服装公司复苏:伴随疫情缓解,线下消费环境改善,9月份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1125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速提升4pct,服装类公司零售端复苏明显。线上方面,各品牌积极推进新零售发展,“双十一”期间服装类公司销售数据亮眼。2020年冬季,全国大部分气温相比往年同期偏低,拉动消费者需求,且2021年春节时间较晚,冬季消费期持续较长,利好服装零售。各品牌加大投入整合渠道,充分利用气候利好条件,拉动销量提升。

行业空间长期广阔,深度整合重建市场边界:我国服装行业整体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和未来空间,行业规模近3万亿,未来五年预计复合增速5%。其中男女装市场空间大,运动童装景气度高。此外,国内服装企业在三个方面力图革新,分别是:1)供应链整合:波司登、森马等品牌加强与上游核心供应商的合作,提升供应链反应效率;波司登、江南布衣加持下游信息渠道,提高物流灵活性。2)品牌国际化:歌力思、安踏等品牌大力发展与海外设计团队合作;李宁、太平鸟等品牌在登上四大时装周后取得热烈反响。3)新零售渠道:南极电商、森马服饰、歌力思等服装企业积极探索新零售渠道,促进C2M渠道的发展。

投资建议。三大投资主线:1)估值+基本面修复品种:太平鸟、森马服饰、地素时尚、海澜之家、南极电商、罗莱生活;2)中游纺织企业:申洲国际、健盛集团;3)港股公司:安踏体育、李宁、波司登。

风险提示:服装消费不及预期,极端天气异常风险,人民币汇率,库存积压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纺服:可选的春天,服装配置正当时》,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6}

【计算机】云计算,ERP的第二春

过去近十年里,不管是全球ERP市场还是中国ERP市场,增速都在逐渐下滑,这意味着ERP的渗透率正在逼近天花板,尤其是对于工业化进程领先的海外市场。我们认为,ERP行业未来十年市场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升,同时海外公司SAP和Oracle将让出部分市场。因此,对于龙头公司用友、金蝶等的市占率提升,我们可以更加乐观一点,这个行业的增速虽然放缓,但龙头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依然有空间。尽管当前还有很多云ERP产品是单体架构,或者以私有化部署为主,但是各家厂商都在开发云原生ERP,并积极推进公有云部署。我们认为,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云ERP的私有化部署仍将占据很大的份额,但云ERP的终极形态可能是公有云,这也是工业互联网数据大融合的基础,因为ERP中沉淀了企业最核心的业务数据。中国ERP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看好提前布局云ERP的本土厂商。推荐标的:用友网络(600588),金蝶国际(0268.HK),受益标的:明源云(00909),鼎捷软件(300378)风险提示。云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竞争加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计算机:云计算,ERP的第二春》,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7}

【通信】新型基建正浓,应用燎原前夜

回顾及展望:2020年结构性机会极具魅力,2021年守正创新,窗口期下聚焦强α属性个股。回顾2020年,疫情、政策催化、中美科技之争的预期交织变化,整体通信板块行情“两起两落”,并表现极强的结构化行情。展望2021年,一是当下通信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偏下水平,市场对于外部环境变化出现耐受性,具备预期底部反转条件;二是进入新代际更替重要窗口期,赛道建议采取守正(5G、云基础设施、物联网、卫星等传统基建的新变化)创新(垂直行业应用的落地)选择;三是继续聚焦结构性,投资强α属性个股,例如TMT制造全球进击的机会。

新型基建正浓:关注景气度和结构新变化,细分龙头继续强化壁垒。1)5G及相关电信基础设施方面,“适度超前”定调产业高景气度,同时700M、毫米波、千兆升级、行业专网等细分领域存在结构变化可能,推荐中兴通讯、中国联通、天孚通信、和而泰、光迅科技;2)流量是下游应用繁荣的直接反映,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与其同步,随着新一轮应用创新到来,云产业链可穿越周期保持成长,推荐光环新网、数据港、新易盛,受益标的为宝信软件;3)卫星互联网或将进入规划部署元年,关注新赛道制造配套产业机会,推荐和而泰,受益标的为中国卫通、康拓红外等。

应用燎原前夜:底层硬件凸显国产制造优势,行业应用场景从封闭向开放蔓延。随着网络部署完善,作为万物互联触角的最末端,通信模组、智能控制器、感知器等底层硬件领域迎来高景气度,且这些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处于全球头部位置,疫情之下制造业优势更加明显;同时,5G新型应用正从个人领域向行业扩散,场景从封闭向开放蔓延,工业、汽车、港口、公共事业等领域值得关注。推荐和而泰、拓邦股份、会畅通讯、移为通信,受益标的为移远通信、威胜信息、鸿泉物联等。

风险提示:中美科技之争导致产业链安全风险、运营商市场竞争环境改善或不及预期、运营商CAPEX或不及预期、流量类业务增速和产业互联网应用发展或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通信:新型基建正浓,应用燎原前夜》,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8}

【军工】十四五高景气,首选航天航空

一、十四五开局之年,板块具备相对收益。

1)军工2.0:成长与改革共振,分子分母共同驱动,同时更注重内生成长的确定性和延续性以及改革的实质落地。

2)2020回顾:“疫情影响小+需求高景气”,板块相对收益30%,排名第6/29,航天、航空、红外等细分领域表现较好。

3)2021展望:预计十四五需求高景气,2021年作为开局之年,板块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或将显著改善,判断全年具备相对收益。

二、预计十四五高景气,首选航天航空。

1)基本面向好:军费补偿式刚性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三、四代航天、航空装备有望成为投入重点,高景气开始在上游报表体现。

2)航天:未来非接触型作战将增加传统航天装备需求,预计十四五期间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推荐上游核心配套商。

3)航空:我国空军整体力量不足叠加发展战略转变,航空产业链有望持续高景气,看好战斗机、直升机和航空发动机龙头。

三、军工改革核心:股权激励+配套领域市场化改革。

1)股权激励:提升国企军工经营活力,二级市场会给予更高的关注和估值溢价,国资委进一步授权放权,预计股权激励将逐步铺开。

2)资产证券化:核心是配套单位市场化改革;近两年运作频率明显加快,国睿重组获批表明新模式具备可行性,首选信息化类标的。

3)军品定价改革:提升主机厂话语权,价格压力倒逼上游单位市场化改革,预计“定价改革+管理层激励”将逐步提升主机厂利润率。

四、投资主线与受益标的。

1)总装厂:中航沈飞、中直股份、航天彩虹(受益)、洪都航空(受益)。

2)分系统:航发动力、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航电测。

3)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鸿远电子、振华科技(受益)、天奥电子(受益)、火炬电子(受益)。

4)原材料:中航高科、菲利华、光威复材、中简科技、西部超导(受益)、ST抚钢(受益)。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军工:十四五高景气,首选航天航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19}

【汽车】整车的自主时代和零部件的全球进阶

乘用车销量弱复苏,需求变化下自主车企开启品牌向上之路。

中国乘用车需求正在逐步复苏,中期看随着替换需求逐步释放乘用车销量仍将继续增长。换购占比不断提升推动乘用车平均售价在不断上移,而90后成为消费主力,其消费特征为品牌中性、看重个性化、美观度和智能网联等为自主车企的品牌向上创造了条件;同时造车新势力估值不断创新高,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业务将迎来价值重估;大排量摩托车作为典型的消费品,在供给端、需求端+政策端持续催化下,其销量将持续高速增长。大中型客车即将步入城镇化逻辑下的周期复苏,销量有望创新高。

汽车零部件:全球份额加速提升,汽车科技具备持续成长性。

疫情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远超以往,零部件企业破产现象频现,中国零部件企业将凭借国内市场的有力支持,叠加成本端和新能源领域的优势,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加速渗透国家供应链;电动化和智能化等汽车科技领域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的明显的增量市场,在热管理、汽车电子、轻量化、车联网等领域部分龙头将获得持续成长。

推荐“龙头估值重估+汽车科技+高景气度细分”三条投资主线。

1)龙头价值重估,推荐标的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华域汽车、宇通客车、福田汽车、潍柴动力等;2)国产替代&全球产业链渗透,推荐标的爱柯迪、精锻科技、万里扬、福耀玻璃等,受益标的岱美股份;3)汽车科技,推荐标的科博达、均胜电子、华阳集团、德赛西威、拓普集团等。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盈利恶化的风险、政策波动的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汽车:整车的自主时代和零部件的全球进阶》,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20}

【高端装备】自主可控,迈向全球

地产、基建投资稳步回升,工业经济持续改善。1-10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长6.3%,接近疫情前水平,基建投资增长0.7%,持续回升;挖机开工小时数、开工率维持高位,工程机械21H1销量预期乐观。1-10月制造业投资下滑5.3%,环比收窄,10月工业机器人、叉车增长38.5%、70-80%,机器换人加速。

产业链共同培育,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提速。国内巨大市场具备自建供应链基础,2020年挖机销量占全球比重可能突破7成,工业机器人2019年37.6%基础上持续提升,光伏新增装机量占26.2%(2019年),连续7年全球第一,电池片产能大部分落户中国。产业链扶持下,液压泵阀、精密减速器、密封件、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均已培育了一家或多家国产核心供应商,国产化趋势提速。

出口产业链高景气,装备制造国际化乘风破浪。集装箱供应紧缺,量价齐升背后是海外需求改善叠加有效运力下降,推升集装箱需求,而产能供给弹性有限。国产高端装备全球竞争力逐步增强,如10月挖机出口增长59.4%,逐月提速,1-10月增长25.9%,在海外整体萎缩情况下实现较快增长;以出口为主的手工具领域,巨星科技利用国内供应链优势及线上渠道开拓,20Q1-Q3营收增长27.4%,远超行业增长。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杰瑞股份、中集集团、巨星科技、先导智能、恒立液压、艾迪精密、浙江鼎力、华测检测、博实股份、开山股份、捷佳伟创、迈为股份、杭可科技。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风险,疫情全球蔓延引发系统性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高端装备:自主可控,迈向全球》,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image=21}

【传媒】流量分发及人口代际演变再造行业龙头

疫情后行业业绩边际向好推高板块整体估值,20Q3见顶回落。2020H1受到疫情居家影响,线上娱乐需求边际提升,行业景气度高,传媒板块估值到达顶部,取得较高绝对收益及相对收益,板块成交额明显放大。20Q3估值见顶回落,等待公司业绩进一步兑现。流量分发格局演化叠加用户、网络代际切换,垂直领域龙头崛起。短视频流量渠道重要性凸显,互联网巨头争相进入游戏行业,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Z世代正在成为重要消费群体,文创产品有望大放异彩,盲盒加速潮玩出圈,IP变现打开新空间,二次元游戏异军突起;5G建设稳步推进,渗透率步入加速期,商业化应用落地在即,云游戏、VR/AR有望成为5G下游确定性应用,用户代际切换叠加5G时代到来,传媒行业迎来新变革。传媒主要细分板块边际改善趋势显著。重点推荐标的:完美世界、三七互娱、芒果超媒、光线传媒、紫天科技、三人行、值得买、中文在线、金运激光等;受益标的:吉比特、分众传媒、电魂网络、掌趣科技、宝通科技、星期六等;关注拟上市公司泡泡玛特、快手等。风险提示。市场竞争、行业监管政策及技术落地进展带来不确定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度投资策略·传媒:流量分发及人口代际演变再造行业龙头》,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