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58

李稻葵:中国已经成为维系全球化的领导者

新浪财经2021-03-20 21:00:090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将于3月20至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联席会长李稻葵出席并演讲。

李稻葵表示,中国已经成为维系全球化的领导者。他认为中国具备三个必备条件,第一,必须要自信,对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要自信。第二,作为全球化的领导者,必须要有再分配的能力。第三,拥有大规模的市场。

他还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降低关税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意愿。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稻葵: 非常高兴时隔一年多再次来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我经常说一个观点,就是这次疫情加快了我们常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化速度,让我们在这个时候对很多格局性的变化看得更清楚了,这个时候一起开会探讨一些世界性、潮流性的重大话题非常有意义。

今天借开场的5、6分钟时间讲一个观点。之前我在发展论坛上也讲过,今天来讲是重温旧的观点,在疫情之后有新的心得。

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维系全球化的领导者了。发力点就是区域经贸合作,或者区域经贸协议,为什么这么说?这个事儿并不是中国人多么牛,多么厉害,绝对不是骄傲的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非常简单的全球化经济的因素。全球化毫无疑问需要领导者,过去70年主要的领导者是美国,全球化的领导者谁来当?这里是有客观规律的,有几条硬杠杠,有三个基本条件使得一个国家能够成为全球化的维系者、领导者。

第一,他自己必须要自信,对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要自信。因为全球化一个竞争点是新科技,谁掌握了新科技,在全球化过程中就可以扩张市场,竞争得过别人,可以利用别人的市场。美国曾经是新科技的领导者,他们总希望对方把大门打开,中国现在也自信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有创新点。

比如说贝壳,贝壳是卖房子的,美国有4家卖房子的互联网公司,中国就是贝壳最大,比美国那4家搁在一块儿还大,商业模式有很多创新,贝壳这种企业不怕全球化,希望在互联网产业、平台产业对方能打开大门。技术上要领先,这是第一个条件。中国有了自信心,为什么?中国一年大学毕业生是900万,其中40%是学工科,300多万的工科毕业生,一毕业就跑到各种科技公司打工了,有个说法叫“996”,他们是主力。

第二,作为全球化的领导者,你自己必须要有一个能力,要进行再分配,因为全球化来了以后,自由贸易来了以后,自己国家有赢家,有输家。中国过去有经验,举个例子,沈阳曾经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国门一打开,沈阳的机床厂都被德国、日本的冲垮了。怎么办?重新出发,引进宝马,宝马来了以后1/3财政收入归沈阳,把沈阳救活了,中国搞利益再分配是有经验的,这是体制优势。

第三,市场大,如果按照可贸易的实物产品,先不谈服务业。中国比美国大1/3,多30%,这是实物量,矿泉水、汽车、电冰箱等等。市场大为什么重要?就可以把打开市场作为砝码,要求对方打开,这是美国过去的做法。

这三点导致中国是全球化事实上的维系者。

具体说来,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领导者,中国还没有能力完全改革WTO,太难了,因为涉及到很多国家。中国怎么办?一个一个区域做,去年RCEP签了,在谈判过程中,据我观察中国发挥了领导作用的。比如说中欧投资协议、再比如说CPTPP。

这几个例子告诉大家中国具备了这个条件,有信心愿意成为新的全球化的新的领导者,突破口就是区域贸易协定。为此特别提醒中国的企业家和跨国公司的各位朋友们,中国会做相应的国内经济调整,会在很多方面进行调整。

比如说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方面肯定愿意做表率,因为中国现在高质量的专利量很快超过美国了,我们要保护自己的专利。昨天下午碰到上海一个企业家,发明了一种药,他为了这个药搞了几十个专利,都是在美国申请的,现在是领先的,他更愿意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再补充一点,中国还愿意降关税,还有空间。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期待,跨国公司的各位领导,我们的企业家们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迎接一个新时代到来。

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